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為何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hh0423


  • 太平洋戰爭的初期,日本確實佔有優勢,主導了戰爭的局面,猛眼一看,美國似乎面臨太平洋戰線崩潰的危險,然而事實上,美國不疾不徐,轉入戰略防禦,看似被動,只是沒有真正亮出獠牙,隨著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就開始處於被動狀態。也就是說日本局面佔優的時間從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到1942年6月7日中途島海戰結束。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標誌著美國要開始揍的日本懷疑人生。

下圖為珍珠港被襲照片

日本為什麼能佔領菲律賓,而且俘獲美軍幾萬人,甚至中將呢?

前文提過,日本最擅長搞偷襲,可謂是偷襲小能手(在中國戰場也沒少幹這樣的事),日本深知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道理,上來就給美國珍珠港一套組合拳,先不提所謂的“陰謀論”、“苦肉計”,就看美國戰艦的損失,什麼亞利桑那號,西弗吉尼亞號、賓夕法尼亞號等等等等。。。。實在太多了,美國的戰列艦、驅逐艦、巡洋艦幾乎都被重創,尤其戰列艦幾乎都被炸沉,後來美國以極高效率把這些炸沉的,或者沉下來又浮上來的,修修補補後跟日本硬懟,就這樣的狀態也把日本懟的懷疑人生。當然,在修補的這段時間,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力量的真空期,這段時間也就是日本肆意妄為的狂歡節日。

偷襲戰打完,日本又開始了閃電戰,炸完珍珠港,10個小時之後,也就是12月8日馬不停蹄直奔菲律賓,炸了美國在亞洲最大的空軍基地克拉克和海軍軍事基地呂宋。接著在11日又炸了阿巴里機場,不到一個星期,日本就控制了菲律賓的制空權,速度極快。沒了制空權,美國在菲律賓的軍隊就成了案板的魚肉。22日日本48師登錄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24日日本16師在呂松島南部拉蒙灣登錄。南北合擊馬尼拉,企圖消滅美軍,1942年1月馬尼拉失守,呂松的美軍撤往巴丹半島,與日軍殊死抵抗,6月9日美菲聯軍投降,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投降,溫萊特將軍也是軍銜最高的俘虜(對美國來說,比麥克阿瑟當俘虜能強不少)。對日本來說,菲律賓的佔領,標誌著亞太格局已經連成一片,良好的開局讓日本極其囂張。

再說說美國,怎麼就在菲律賓跌了這麼一個跟頭,而且還是名帥麥克阿瑟的部隊。

1、疏忽大意被日本炸燬了機場,失去了制空權。

2、美國的先歐後亞的戰略,大部分資源兵力都傾向於大西洋,導致美軍退往巴丹半島時,沒有任何援助,這些可憐的美國人都成了棄子,或者說是為美國爭取時間的死士。

3、在菲律賓的美國士兵都是臨時拼湊的,缺乏訓練,裝備低劣,加上熱帶環境的疾病、蚊蟲等氣候因素,讓美軍戰鬥力大打折扣。

所以,美國在菲律賓戰場開始的失敗是必然的。


弘毅說歷史


太平洋戰爭的慘烈,其實是因為日軍。

日軍的兇殘、頑固,才讓這場戰爭變得無比慘烈。

日軍,在大家的印象中,想必是這幾個標籤: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意志堅強,吃苦耐勞,而且兇殘。

實際上,日軍確實如此,尤其是日軍的專業化訓練、兇殘、堅強意志,讓美軍刻骨銘心。

對美軍而言,這些日軍士兵,簡直是一個可怕的群體。

日軍是公狼!

在瓜島作戰中,參戰的美軍士兵都會讀一本介紹日軍士兵的書籍《知彼》。在這邊書中,這樣描述日軍:

日軍士兵是世界上最會擅長叢林作戰的士兵。

他們只依靠一根蘆葦呼吸,就能夠在水下潛游數英里;

他們能夠光著腳板、或者只穿一個橡膠底鞋,就在叢林中行軍;

他們像猴子一樣會爬樹,而且喜歡藏在樹上射擊;

他們非常狡猾,會用英語交流埋伏計劃;

他們是禁慾主義的士兵,比美軍更能吃苦、走的更遠、更耐餓……

他們不是人,而是一群“公狼”!

這段描述,深刻表現了日軍的堅強、專業化訓練程度。

他們不僅會十八般武藝,還有鋼鐵一樣的意志,有如公狼一般的兇狠。

初次讀這本書的美軍,都會對日軍心生恐懼。當他們真正面臨這群日軍時,他們也切身體會到了這種恐懼。

過慣了優越生活的美國人,不少人因為參加這場殘酷的瓜島爭奪戰,最終患上了精神疾病。許多電影也有描述,這裡不多講。

日軍的兇殘

主要講一個事情,巴丹死亡行軍。

對這件刻骨銘心的事情,許多美軍士兵留下了回憶錄。

120公里的急行軍,美軍要忍受烈日、飢餓、缺水、疾病、日軍的虐待、漫長的路程六大考驗:

防守巴丹半島的美軍,多數都已經患上瘧疾、壞血病、腳氣等疾病。

離開巴丹半島的叢林地帶,美軍完全暴露在烈日之下。當時,正是菲律賓的夏季,熱帶地區的夏天,熱浪滾滾。

如此熱的天氣,美軍自然口渴。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水井,或者路邊的水泊。

但日軍十分鄙夷投降的士兵,再加上一些軍官假傳射殺美軍的命令,所以負責押送美軍的日本士兵便有意刁難他們,不讓美軍喝水,而且時不時地戲弄一下他們:

有的美軍士兵實在忍不住了,便去求日軍士兵,讓自己喝水。日軍士兵先是答應,等到美軍士兵快要喝到水的時候,日軍開始射擊他們;

有的日軍為了練習自己的技術,當著日軍、美軍的面,直接一刀把美軍士兵的頭砍了;

有些走不動的美軍,日軍先是暴力催趕,實在不走,直接一槍斃了……

因為日軍缺乏糧食,所以這些美軍也沒吃到什麼飯,許多美軍只在行軍初始的時候,吃了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米團,然後餓著肚子走了6天,而且還不準喝水。

即使喝到水了,也是一些髒水,如飄著死人屍體、老牛飲水的水泊。

如此惡劣的環境,讓已經疲憊不堪的美軍,更加虛弱。

最終,120公里的路程,死了近15000名美軍 。這也是美軍歷史上,少有的大規模死亡事件。

就此,日軍在美軍眼中的惡名,徹底傳開了:面對這樣毫無人性的軍隊,美軍士兵倍感恐懼。

日軍的鋼鐵意志,集體自殺

日軍的武士道文化,在太平洋戰場上表現地淋漓盡致,讓美軍恐懼地顫抖:

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之後,日軍派遣了一木支隊、第二師團,登陸瓜島。日軍雖然作戰不順,屢屢失敗,但面對美軍,他們即使死,也要戰到最後一刻,絕不投降——

日軍士兵、將領沒有子彈了,就用刺刀硬拼,近身肉搏;

日軍將領死了,旁邊的士兵看也不看一眼,繼續前進,把大刀砍向敵人、子彈射向敵人;

日軍完全失敗,剩餘的人絕不做俘虜,能逃的就跑回大本營,不能跑的,直接切腹自殺——在血染之丘作戰的第二師團的古宮政次,逃跑的時候迷路了,死前將軍旗一分為二,埋在土裡,自己便切腹自殺了。

在塔拉瓦環礁的防守戰中,日軍失敗。美軍一步步靠近堡壘,清楚地看到:有的士兵引爆手榴彈,炸破自己的頭顱和胸膛;有的士兵,用搶對準自己的喉嚨,有人用刺刀插進腹部……

這樣視死如歸的精神,是美軍難以想象的,也是無法做到的——這是一群可怕的人!讓人恐懼!

日軍一絲不苟地做筆記

從陣亡的日軍士兵身上,美軍發現了許多寶貴的資料:這些日軍士兵都有做筆記的習慣,筆記內容,甚至包括了日軍的許多軍事機密。

這是美軍難以想象的。

在《美國海軍航空兵史》上,有這樣一句話:歷史上,不可能有哪個軍隊能像日軍那樣,連最下級的士兵都一絲不苟地做日誌。日誌的內容包括,部隊的移動情況、編制、作戰方案等等軍事機密。

這些關鍵信息,隨著日軍士兵的陣亡,或者俘虜,最終落入了美軍手中。

日軍這樣精細化的管理,讓美軍震驚!更讓美軍撿了個大便宜!

小結

這樣一群兇殘、頑強的日軍公狼,在戰術、戰略上,並不是很優秀,甚至是有些落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所形成的恐懼感:

為了心中的武士道,他們義無反顧地集體自殺;

為了取勝,他們也可以不顧長官生死,一直往前衝;

面對地敵軍的俘虜,他們可以毫無人性地玩弄;

為了更好地作戰,他們可以事無大小地做筆記,記錄下一切……

參考資料:《活著回家: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記》《太平洋戰爭》,百科,等資料

本文發佈於歲七夸父,2019年10月23日。我是七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分享一則精彩、有味道的歷史史實!

歲七夸父


太平洋戰場無疑是二戰中最慘烈的。以日本的實力能做到和美國一掙高下,甚至在守島戰裡打的美軍幾度懷疑人生,日軍戰鬥力已經做到超常發揮。倘若日征服中國在先,再與美國爭鋒太平洋,美軍是否能打出不一樣的戰爭結果還真不好說。

二戰美日太平洋戰爭,美國其實是養虎為患。本來美國希望日本被餵飽,吞掉中國東北後勢頭能夠北進,成為消滅共產主義的先鋒勢力。可日本並不聽美國的,執意要鯨吞全中國,日本雖然滿嘴要消滅共產主義卻從沒有實際行動。感覺自己被耍的美國瞬間變臉,可當美國開始收套制裁,日本終於背後下刀偷襲了珍珠港。

可以說美國雖早有防備,卻趕了日本人的晚集。日本在戰爭前6個月是大鬧太平洋的,聯合艦隊配合陸軍幾乎打下了半個太平洋。美國前期損失巨大,海外殖民地的兵全部被消滅,自己的太平洋基地也被端了老窩。不僅倒了血黴,還迎來一個糟的不能再糕的開局。

一開始的戰鬥美軍十分懼怕日軍。這些以前美軍眼裡敦實的蘿蔔仔無論海上空中陸地打的美軍雞飛狗跳,一路敗退。直到美軍打勝了珊瑚海和中途島的拐點勝利以後,美軍才終於緩過這股勁,開始進行反擊。但接下來打的都是跳島戰,日軍又使出了玩命戰法,派上戰場的都是侵華老兵,不僅忠君武士道,還極度兇殘野蠻,毫無人性。恨不得生吞了美國兵。

美國由於不修武備,士兵全無實戰經驗,面對這種在中國喝過人血的野獸之兵,作戰時還是處於下風。日本兵戰力強悍,雖武器全都遜色於美軍,但打島嶼戰基本戰至最後一人,就是拼命來的,沒想過失敗了還能活。日本兵的求戰意志非常強烈,甚至有求死的傾向。而且太平洋戰爭後期全都是防禦戰,美軍轉為進攻方,日軍守島部隊都有在華作戰經驗,懂得誘敵深入,以及坑道戰經驗,常常放美軍進島,再用交叉火力殲滅。而美軍用炮火壓制就鑽地道。


利刃號


我覺得還是得用數據說話,太平洋戰爭裡比較慘烈的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沖繩戰役來說話比較合適,說實在話可能是影視劇的影響,比如著名的電影《血戰鋼鋸嶺》,其實這只是美國影視劇的一種表現手法,即通過敵人的強大來凸顯勝利者美國人的勇敢和無畏,這只是一種技巧。讀者可以看看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沖繩戰役美日雙方的力量對比和傷亡比率來看看所謂日本精銳之師是否曾經打得美軍懷疑過人生沒有。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通常簡稱瓜島,位於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東南端,南緯9°30′、東經160°。是一個小島。瓜島本來默默無聞,但是在1942年和1943 年之間美國和日本對於瓜島的反覆爭奪使得瓜島變得十分有名。日本人的計劃是佔領瓜島,切斷美國人的海上補給線,美國人的計劃是佔領瓜島,保衛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的補給線,更進步把瓜島作為美國進攻日本的前沿陣地。

戰役的過程很簡單,可以簡單的闡述一下,美國在1942年8月7日利用艦隊對於瓜島進行攻擊,當時的瓜島只有200多名日本軍人,所以很快佔領了瓜島,第一次是陸軍先遣隊的進攻,當時的日本人就認為美國人是少爺兵,抵擋不住“英勇無畏”的大日本帝國陸軍,日本人發動進攻,第一次戰鬥就報銷了大約800人,而美國人僅僅陣亡34人,不得不說日本人還是很猛的,在美國人機槍,火箭筒和大炮面前,甚至後來加入了坦克和飛機,日本人還敢裝上刺刀衝鋒。

由於先鋒失利,日本人再次派遣陸軍進攻,雖然進攻美國人失敗,但是在島上也修築了部分工事,美國人隨後嘗試性的進攻日軍,遭遇了失敗,但是島上的日本軍隊雖然佔據了部分地方,但是日本海軍打不過美國的艦隊,使得日本陸軍一直補給短缺,而美國人則是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日本的失敗已經是必然。

日本於10月6日發動第三次進攻,日本陸軍在海軍的掩護再次強行登陸瓜島,雖然對於瓜島上的美國機場產生破壞,但是日本的海軍的運輸艦隊卻遭到毀滅性打擊,送上瓜島的80門大炮只有38門送了上去,彈藥所剩無幾,同時在瓜島的日本軍隊缺少補給,飢餓和傷病員逐步增肌,同時海軍試圖攻破美軍的防線,向瓜島投遞物資,但是由於美國海軍過於強大,日本艦隊損失慘重。

最終日本人選擇撤退,但是對於前線部隊說是“改變戰線”。

美軍總參戰兵力為6萬人,其中陣亡約7000人,傷7789人,傷亡大約1.4萬。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共約615架,其中420名飛行員死亡。日軍總兵力約3.6萬,日本陸軍在瓜島陸戰中實際只有約8500人陣亡,而日本海軍則有3543人陣亡,總死亡人數大約為19200人,其他則死於瘧疾、腹瀉、腳氣病和飢餓。另外日軍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共約892架,其中1200名飛行員死亡(另有資料指出日軍實際只損失683架飛機)。

瓜島戰役這樣的結果,日本精銳之師看來是不能夠打得美國人懷疑人生。


沖繩戰役

沖繩戰役是1945年3月至7月美軍與日軍在沖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役開始之前,日本在萊特灣海戰中日本人一敗塗地,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聯合艦隊從此變成了一個空殼子,在這裡以後聯合艦隊的作用就是發動“神風特攻”,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日本人坐上飛機,向美國人的艦隊發起自殺性進攻,以求在飛機衝撞到一個航母,打擊美國人的海軍實力,很可惜的是,這種海上敢死隊的自殺性進攻,成功率很低,萊特灣海戰日軍“神風特攻隊”的攻擊成功率僅26.8%,擊沉率更只有區區2.9%。在沖繩戰役裡的十次菊水作戰出動的飛機,總計7851架次,其中自殺機2423架次,被擊落4200餘架,共擊沉美軍軍艦33艘,擊傷360餘艘。這種自殺性的進攻無法給美國人帶來損失,只是帶來精神壓力而已。

沖繩島戰役從1945年3月23日開始,到6月23日結束,歷時三個月。

美軍傷亡7.5萬人(含非戰鬥減員2.6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被擊沉艦艇36艘,坦克372輛;

日軍陣亡9萬人,傷7400人,全軍覆沒,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16艘,被俘9000人。

號稱最為慘烈的沖繩戰役這樣的結果,日本精銳之師看來是不能夠打得美國人懷疑人生。

此外在菲律賓解放和硫磺島攻堅戰結束後,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立即著手製定了攻佔沖繩島的作戰計劃,代號為“冰山行動”。為實施該計劃,美軍共調集了54.8萬人的海軍和陸軍部隊。擔任地面進攻任務是陸軍中將巴克納指揮的美國第10集團軍,下轄陸軍第24軍(兵力為4個師)和海軍陸戰隊第3軍(兵力為3個師),共7個師18.3萬人;擔任支援和掩護任務的是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太平洋艦隊第5艦隊(下轄7支特混艦隊)和弗雷澤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太平洋艦隊(轄有4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實力相當於美第5艦隊的1支特混大隊),共計航空母艦36艘、戰列艦22艘、其它作戰艦艇320艘、輔助性艦船1139艘、艦載機2108架。

日本人怎麼打看來都是必輸的結局。

最後

只能說日本確實不是美國人的對手,日本軍隊實在是打不過美國人,這才是事實,實際上讓美國人真正感到麻煩的是1952年爆發的中美朝鮮戰爭,這個才是使得美國人在反思問題的戰爭。


人者仁義也


題主說的是硫磺島血戰吧!這是太平洋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比日軍還多的戰爭。在這場戰役當中,日軍除1073人投降外,22703人陣亡,損失兵力23776人,幾乎全軍覆滅;美軍受傷6821人受傷21865,傷亡總損失兵力累計28686人,美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慘勝。

硫磺島戰役時美軍輕敵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美軍已經取得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權跟制空權,美軍在登島以前已經朝著硫磺島扔了3000噸炸彈,幾乎把整個硫磺島地毯式轟炸了一遍。在硫磺島周圍也有300多艘美軍艦艇在為登陸美軍提供炮火支援,所以美國海軍司令部對硫磺島戰役非常樂觀,對整場戰役的初步預算是傷亡2000~2500人之間。

但是美國想錯了!硫磺島本身地形特殊,日軍把所有碉堡都修在地下,而地面上修的全是偽裝工事,這使得美軍的轟炸對日軍分毫不傷。硫磺島守軍採用裝死的方式,對美國海空軍的轟炸不予理睬不予還擊,等到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的時候才開始還擊,這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跟守島日軍糾纏在一起,美海空軍無法實施打擊,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一批登陸的美軍被日軍虐殺在攤頭上。

其次,日軍採用類似地道戰的戰術。當時的日軍在硫磺島修築了永備工事,幾乎挖空了整個硫磺島的地下,日軍熟悉地形,經常從哪個洞口裡鑽出來伏擊美軍。這使得美軍在戰役前提的傷亡就已經達到人20000多人,令美國海軍司令部大感震驚。所以到了後來,美軍只能用土工作戰的方式來破解,集中了所有美國海軍的攪拌機來工作,攪拌混凝土,見到洞口不分青紅皂白先澆築上去再說,把所有日軍通道填埋起來,當然,連同日軍一同埋起來。


優己


太平洋戰爭的確慘烈異常,但還稱不上最慘烈,但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守軍是舊日本軍隊中的精銳,而且被武士道精神洗腦,無畏死亡,殘忍至極,所以美軍因此的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如果說被打的懷疑人生,那也應該是美軍把日軍打的懷疑人生。

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憑藉著強大的綜合國力,在中途島海戰,消耗掉了日本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海軍航母部隊後,戰爭的天平急劇向美國一方傾斜,戰爭的勝敗已經基本確定,美國獲得戰爭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

美日傷亡損失對比

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共計死亡155萬餘人,不包括受傷、失蹤和被俘的數量,其中日本陸軍死亡114萬餘人,日本海軍死亡41萬餘人,而整個二戰日本的士兵傷亡人數也不過210餘萬人,可見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付出的代價之大。

而美國的傷亡數字,與日本相比,則顯得小得多的多,美軍一共陣亡12萬餘人,傷亡43萬餘人,陣亡人數只佔日軍陣亡人數的7%。從這一對比來看,足見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同美軍對抗的艱難,以如此大的殺傷比結束戰爭。

萊特灣大海戰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戰損比也是呈一邊倒的態勢。日軍傷亡一萬餘人,損失1艘艦隊航空母艦、3艘輕型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7艘潛艇、500餘架作戰飛機。

而美軍的傷亡僅僅2800餘人,損失3艘護航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100餘架作戰飛機。此戰結束,日軍海軍力量幾乎覆滅,在無力同美國抗衡。而從美日雙方的戰損情況來說,就足見美國對日本的絕對優勢。

硫磺島戰役

喪失了海上優勢,日本開始孤注一擲於消耗戰,企圖通過大量殺傷美軍,給美方施壓,迫使美軍不敢作戰轉向談判妥協。而硫磺島戰役就是其中最經典的戰役,此戰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以陣亡6821人,共計傷亡28686人的代價,擊斃日軍22305人。

雖然在傷亡比上,日本佔了上風,但是如果純看陣亡比,日軍陣亡依舊是美軍的三倍以上。雖然日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盡最大努力的殺傷美軍,明知道硫磺島守不住,也無法給島增援,但就是要和美軍消耗到底,這種精神著實可怕。

沖繩島戰役

這場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烈的戰役,也是整個二戰歷史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在這場戰役中,日本瘋狂的使用自殺式襲擊,最終導致美軍傷亡7.5萬餘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

而日本在這場戰役中,其海空軍力量被徹底殲滅,日軍傷亡11萬餘人,依舊是絕大部分戰死,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大和號戰列艦在此役中沉沒。美國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及96步兵師副師長米伊斯利准將陣亡。

這場戰役,日本以軍民死傷二十餘萬人的代價,給予了美軍以重大的殺傷,達到了令美軍痛苦恐懼的目的。雖然日本擊斃了近十萬人的日軍,自己的傷亡數字才7.5萬,而且絕大多數是受傷,但這也令美軍無法接受。於是,原子彈成功的降落在了日本本土。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戰鬥力最強的自然就是德國軍隊和日本軍隊了。其他歐美國家軍隊戰鬥力僅次於德國和日本。但日本在其中又屬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日軍戰鬥力強大並不是因為他們武器裝備好。而是因為日軍的訓練殘酷和其變態的戰鬥意志。二戰前中期的時候,當時日本兵員還沒有匱乏,所以日軍對於參戰士兵的訓練要求是很苛刻的。平均每人至少要接受為期10個月的訓練。前5個月為基礎性訓練科目,一般為隊列、拼刺、打靶及拉練。2個月為常規兵種的密切配合訓練,比如小隊、中隊、聯隊之間的協調作戰。後3個月是強化訓練,在野戰環境下進行射擊訓練、游泳訓練、刺殺訓練等,還有高強度的急行軍。可以說日軍的訓練那可真是風雨無阻。


除此之外日軍除了在軍事技能方面突出訓練之外,日軍還非常重視士兵的精神意志訓練。二戰時期整個軍隊中都被灌輸著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講的就是奉獻和犧牲。這就導致士兵們非常狂熱,且悍不畏死。除了精神意志之外,日本對於訓練士兵的生理意志也非常的變態。基本上一年四季日本兵都必須洗冷水澡。經常讓士兵在冰冷的水裡凍著,待到士兵快不行了才准許上來。民國時期中國革命領袖蔣介石在日本軍校學習的時候就經歷過洗冷水澡的事情。

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和日本的實力是嚴重不平等的。論武器裝備美國可以碾壓日本。但論起士兵戰鬥意志,日本簡直就是吊打美國。並不是日軍士兵戰鬥力要比美軍強多少。而是日軍那股著悍不畏死的精神和癲狂的戰鬥意志讓美軍害怕。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和日軍經常為了一個小島打的難捨難分。比如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上的沖繩島戰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45年4月1日到6月底,美軍不惜血本,調動了太平洋戰區內海陸軍大部分主力,發動了沖繩兩棲登陸戰,這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損失最重也是最後一次戰役。沖繩島戰役也被稱為“鐵暴雨”。在這場戰役戰役中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為什麼會稱為“鐵暴雨”呢?就是因為美軍用炮彈甚至把小島的海拔都炸低了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沖繩島僅僅40平方公里大小,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傷亡4500人,平均每2個人就要殺死1名敵人,是公認的歷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創作原型就是來源於這場戰役。電影中幾乎每一個鏡頭都還原了當年戰場的原景。我們可以看到殘酷的戰場嚇壞了美軍新兵。他們興高采烈的來到戰場。但卻被戰場上的屍山血海所驚呆了。甚至於槍炮聲響起,很多美軍士兵都不知道子彈從哪射來的就一命嗚呼了。而戰場上日軍悍不畏死也讓美軍充滿了恐懼。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人在該次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美軍為什麼在火力,兵力,武器裝備上都碾壓日本的情況下依舊被打的懷疑人生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戰場的殘酷,以及日軍的瘋狂。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的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早期的確痛打美軍和英軍,就在海軍發動珍珠港事變的第二天,陸軍便在東南亞突襲英軍和美軍,在中南半島的戰役中,日本集結了第25軍的第5師團、近衛師團、第18師團以及支援部隊共11萬對駐守的英國守軍發動進攻,指揮官就是山下奉文,也正是因為馬來戰役,山下奉文一戰成名,被人們稱為“馬來之虎”,從1941年12月8日開始到1942年2月1日近3個月的時間裡本用“閃電戰”突擊馬來半我島並且取地得小了壓倒性的勝利。


而在同一時間裡,日本也開始向菲律賓群島的美軍進攻,並且此次日本是陸海聯合攻擊,而駐守菲律賓群島的是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菲聯軍,共計13萬多人,其中美軍約佔3.1萬,從1941年12月8號到1942年5月7號將近6個月的時間裡,駐守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軍,對於日本的進攻美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不過最後麥克阿瑟還是被日本人趕下了海,而美菲聯軍約7.8萬人投降,其中9700多人是美國人。而之後就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這些被俘獲的美菲聯軍被趕到120公里外的戰俘營,由於是雙腳走路,所以折騰很長時間,而就在這段時間裡,美軍不僅不能保障戰俘的人身安全,還肆意的槍殺俘虜,其中有1.5萬多人被幹掉。


在1942年的作戰行動中可謂是順風順水,日本在西太平洋方向痛打美菲聯軍,在印度洋方向更是擊敗了英國的遠東艦隊和前來支援的“Z艦隊”,威爾士親王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被擊沉讓英國痛心不已,要不是在歐戰要和德國人幹架,以英國人的脾氣肯定會找日本復仇。而自從中途島海戰失敗後,日軍和美軍爭奪所羅門群島,進行了陸海空各個方向的戰鬥,而日本的戰鬥力之強悍著實讓美軍感到震撼和憤怒,因為這幫日本鬼子根本不遵守國際公約,屠殺俘虜、寧願自殺也不做俘虜、專打醫務兵等等,哪怕到了後期也更加瘋狂,在沖繩島戰役中尤為明顯。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太平洋戰爭後期的島嶼爭奪戰以慘烈著稱,即使火力佔絕對優勢的美軍仍然遭受重大損失。電影血戰鋼鋸嶺即取材於島嶼爭奪戰。



日軍戰術的轉變

其實前期在圍繞西南太平洋拉包爾的島嶼爭奪戰中,日軍打的並不好。當時日軍尚未嘗到完全被火力壓制的痛苦,極其自大,強調灘頭防禦而忽視戰略縱深,結果被火力強大的美軍大量殲滅於灘頭之上。布納科科達叢林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日軍吸取教訓之後,在島嶼防禦方面,不再一味的堅持固守灘頭的防守理念,轉而尋求誘敵深入,殲敵於縱深地帶。同時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藉助工事給敵人以重創。硫磺島,沖繩島是此類防禦理念的典型產物。


沖繩戰役: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美軍傷亡數字超過8萬。


日軍採用縱深防禦,利用沖繩島中南部山嶽區有利地形,殺傷美軍後就逐次後退,避免被美軍側翼迂迴,62師團把守嘉數高地阻擋美軍1月有餘,日軍主力在主防線與美軍爭奪了1個多月,總體戰術運用是得當的。另外32軍配備了炮兵部隊並儲存了大量彈藥,這是以前各次戰役所沒有的。

由於準備時間相對充足,日軍在島上構築了錯綜複雜的地下工程、各種技術兵器之間的支援也比較到位。二者結合起來給美軍造成巨大傷亡。

另外硫磺島戰役同樣給美軍造成重大傷亡。




電影血戰鋼鋸嶺即取材於沖繩戰役,有興趣可以看一看電影中的殘酷寫照。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事異也!侵略者的本質註定了其走向滅亡的下場。一兩次島嶼戰的勝利阻擋不了邪惡帝國的覆滅!

連美軍都頭疼的日軍卻在中國陷入泥潭!八年抗戰艱苦卓絕,終於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勝利來之不易。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吾輩應當更加發奮努力,銘記歷史!


武器裝備秀


二戰初期,美軍確實是節節敗退,甚至還出現了十萬美菲聯軍整編制投降日軍的事。這不得不讓人思考,為何美軍幾年前後竟像是換了支軍隊。

其實按照現在主流的說法是美軍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美軍參戰屬於被迫參戰,因為日本不宣而戰。

而在戰前,美國人壓根沒有想過日本人會進攻美國,當時美國國內主流的聲音是中立,因為那樣可以兩邊賣軍火,讓美國實實在在獲利。

所以美國人那個時候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尤其是陸軍當時現役才不過三十九萬人,且訓練還缺乏,彈藥儲量也不夠支持一年。

然而從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羅斯福總統宣佈了勝利計劃,也就是全力開啟工業生產,將一切資源優先用於軍備生產。

這個時候美軍就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因為工業生產還沒能徹底扭轉和碾壓日本,這使得美軍初期節節受制。


等到一年時間過後,美軍實力已經大增,海軍力量也充實了不少,這個時候美軍開始同日本進入相持階段。

而戰爭進行到第三年時,美軍全方面吊打日本,僅僅是航空母艦,美軍兩年時間就造出了十幾艘。


陸軍方面更是火力強大到日軍不敢萬歲衝鋒,因為美軍人手一把M1半自動步槍,分分鐘壓制日軍的三八大蓋,更不要說天上還有飛機,遠處還有榴彈炮。

等到戰爭進行到1945年,美軍更是打的日本全國都開始懷疑人生,因為飛機大轟炸從早到晚,從北到南,幾乎是遮天蔽日。

當時美軍還發明瞭凝固汽油燃燒彈,這是專門為日本特殊木製建築結構而研製的,可想而知美軍有多恨日本。

雖說日本還叫囂著一億玉碎,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本不投降只會死的更慘,畢竟美軍圍困個幾個月,失去東北的日本國內立馬就得餓殍遍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