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唐太宗時期,後宮有一個很特別的“奇女子”——徐惠。
徐惠是個天生的才女,天資聰慧。正常的小孩在八九個月的時候才開始牙牙學語,而徐惠在五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開口學說話了。父親為官,因此家中有很多經典著作可以誦讀,並且父親也不壓抑她讀書的行為,所以在四歲的時候她就能將《論語》等著作非常熟練地背誦出來,慢慢也能自己寫詩了。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所謂美名總要傳千里,少年天才的事情逐漸從家裡傳到家外,最終傳入京城,還傳到了在深宮中的唐太宗耳裡。唐太宗是愛才之人,有如此才能的女子,作為大唐天子他當然要見識見識,於是召徐惠人宮,這一年才女徐惠才十一歲。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徐惠廣讀詩書的滿腹才能,不僅僅是用來給太宗消遣和給他逗樂子的,她也十分關心天下蒼生和治國策略。
唐太宗雖然是一代明君,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少數民族都相處和諧,葚至有。天可汗。之稱,但是唐太宗也是凡人,當他取得那麼好的成績的時候,也不免會產生驕傲自大的情緒,到唐太宗後期,就開始征戰高句麗,還大興土木,結果引來百姓的不滿。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徐惠見這種現象,也很是著急,她很反對無故對外征戰,她有什麼辦法來勸諫太宗呢?當然,她擅長的就是寫詩寫文,太宗也非常愛看她的文章,利用這個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每當太宗有不當之舉的時候,徐惠就會寫詩或者寫文章來勸諫,太宗每每看過之後就會冷靜下來,遵從徐惠的意思,改正自己。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徐惠最有名的一篇諫文,應該要數公元648年太宗遊玉華宮時所諫的一篇千字文了,其中她明確地指出地廣者,非長安之術;人勞者,為易亂之符。太宗是明鑑之人,他當然知道徐惠的目的是讓他少征戰,不要大興土木,多與民休息。他自己就是從隋末走過來的,他明白怎樣會引起民怨。他知道徐惠的一片苦心,對徐惠也非常讚賞,連徐惠的父親都升官了。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徐惠不僅懂得自己要勤學簡樸,對太宗和國事也很關心,給予太宗很多很好的建議,因此她在太宗心裡的地位非常高。她和太宗之間,一個懂得欣賞,一個也懂得回報所以感情基好,夫妻情深。徐惠之所以能夠與太宗有這麼好的感情,在於她的美貌上自然不輸於別人,最關鍵的當然是她非凡的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氣質同其他的花瓶美女就已經不一樣,然後還能經常給太宗好的建議,是太宗的一個好幫手,太宗自然就離不開她,對她的愛也能持續。
但是,太宗畢竟一生操勞,身體日衰,儘管徐惠此時還是花容月貌的年輕少婦,但太宗的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公元649年,太宗去世,徐惠妃悲痛萬分。太宗遺詔,所有沒有子女的後宮妃子都要去感業寺出家為尼,連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才人武則天都沒有免去出家的這一段,但太宗特赦徐惠可以不去感業寺,可見他對她多麼用情。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但是,沒有太宗在身邊的日子,徐惠也無法過得下去,因為太思念太宗不久就相思成病,一病不起。宮裡的太醫幫她看病開藥方,徐惠都拒絕。她知道她的病因,她也不想再繼續治療,她只想早日邁過奈何橋,和她愛戴的太宗相聚。

她4歲能寫詩,11歲入宮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她做驚人決策


一年以後,徐惠病逝,她也許早就急不可耐地想見太宗了,她葬在昭陵,一直陪伴在太宗身邊。高宗即位以後,給她追諡為"賢妃”。這個"賢”,十分精確地概括了她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