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的詩,最妙是個老字?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詩佛王維的詩,最妙是個老字?


王維這首詩在其詩作中極重要,它可說是王維詩風的代表。這首詩閒淡、安然、隨性自在,飽含王維老年的返璞歸真的性情和智慧,是真正的淡至無味可尋,而飽含真味。

第一聯寫景,寒山漸漸失去青翠,而流水也日日平緩,不再激盪。以寫景而論,“轉”字和“日”字都用得極好,將時光流逝於悄然不覺中的感觸細緻地寫了出來。轉者,緩緩而來,日者,漸漸而至,日豈不也是轉動的?這是平常人所忽略的細節,而只有王維這種靜觀山水自然的大畫家才深有體會。所以說,王維這首聯是鬼斧神工之作。以人情感懷而論,兩句暗合人事,寒山草木漸失青翠,秋水流勢不再勁疾,恰如詩人老矣。

於是第二聯,倚杖柴門外,真是一個老人的形象舉止了,而這位老人在看到寒山秋水漸無力之後,他倚杖在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注意,聽的是“暮蟬”,我們讀“暮蟬”兩字,還要同上面的秋水聯繫起來,它還是秋蟬,詩人聽的是秋蟬在暮風中吟唱。

第三聯寫景,又見王維對大自然的觀察之細緻和筆法之老到。“渡頭餘落日”,剪取了落日與水即將相接的一刻;“墟里上孤煙”,則是寫了第一戶人家生火做飯。這一聯的煉字功夫值得我們體會,“餘”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只有一輪落日,渡頭已經無人了,都已歸家準備晚飯了,故此寫出了靜的境界。“上”字用得也好,寫出了炊煙的動態,與他“大漠孤煙直”的“直”字,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孤”字,則說明有第一戶人家生起炊煙,這個“孤”字用得也好,說明已到了做飯的時候了。

最後一聯寫得富於鄉下生活的氣息,說裴迪又喝醉了,到詩人這裡狂歌。

王維這首詩寫的是一派秋暮之景,但是並無傷懷之意,反而處處透著安閒,透著安寧、適意、自足。蒼翠為老景,蒼者有力,潺湲著重突出了平緩,臨風聽蟬、墟里孤煙,令人情不自禁想到了鄉下的生活。王維這首詩的詩味,用一句詩來說就是“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其妙就在若有若無中。

這首詩是王維“淡”的風格中最出色的作品,這個“淡”字裡面,還透露著一個“老”,不只是藝術造詣老到,心態也“老”,非常地安閒、平靜、隨適而安,是一種心態老熟、靜觀萬物的姿態。

所以,領會王維這首詩的妙處,就要著眼這一個“老”字,用那種更高的心靈圓熟的境界,來體察萬物的變化,時光的流遷;用平和的胸懷來對待這些留不住的美好事物。


詩佛王維的詩,最妙是個老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