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挺想分析一下陈凯歌的导演风格的,原因就只有一个,我真的太喜欢《霸王别姬》了。《霸王别姬》可能已经做到了电影能做到的一切。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这里插一句话,原创者不知道是谁,但被各大电影网广泛应用,评价陈凯歌电影相当精准,“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这句话虽然拗口,但是仔细读起来是那么回事,很准确。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陈凯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由1984年执导《黄土地》开始导演生涯,中国大陆的第五代导演,经历过下乡当知青的岁月,也拥有着中国第五代导演普遍的风格:知识份子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但他不同于旁人的特色就在于,除了在电影中表达的民族文化以外,还细致展现出了在社会变迁当中小人物内心的波动。在他所有的作品中,这种民族文化和人物个人思考两者最完美的融合的就是《霸王别姬》,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和程蝶衣的辉煌与灭亡相辅相成。而他大多时候都没能在影片中将时代背景和个人意识这两点再处理好,出来的结果就是风格不伦不类,不知所云,比如《无极》,《风月》。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值得提到的一点是,其父陈怀皑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导演,但在陈凯歌拍摄完《霸王别姬》后便因癌症去世。陈凯歌后期的作品呈现两极分化,出了不少烂片,不少网友猜测《霸王别姬》与他平日作品差距较大,可能由父代拍,但投资人徐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拍摄时其父已经病重,不可能代拍。观众能有此猜疑,实在是因为他作品两极分化的严重。《霸王别姬》可以用来跟他的另一部电影作比较,那就是:2008年上映的《梅兰芳》。相似的时代,相同的题材,展现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人生,同时这部电影也是众星云集,黎明,章子怡,陈红,孙红雷,王学圻等等有分量的演员都在其中,无奈影片上映后却反响平平,影片叙事也过于平淡,食之无味。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刚开始别人推荐《霸王别姬》这个剧本,陈凯歌表示本来不愿意接,觉得只是个三流小说,是两个戏子之间的缠缠绵绵——原著中的故事与民族国家也的确关系不大——这也暴露了他的一个缺陷:不会挑剧本。他后期的电影就都是自己挑的题材拍出来,可之后出来最好的作品也就是《搜索》了。不过当时因为徐枫坚持推荐,他便接受了,还请来编剧芦苇在剧本中填入了宏大的历史背景,把故事与整个时代紧密联合在了一起,使得这个故事的背景有了一个开阔的气势,清朝毁灭,新政府建立,人心动荡不安历史被改写,使得故事当中的两人身处漩涡,命运与之紧密联系。但是缺陷随之而来,过于宏大的背景压缩了剧中人物独立的个人意识,这些人物成了烘托时代的一个工具,一种人物命运的代表,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这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好的演技来支撑,电影拍出来的效果会很沉闷,可参考上面提到的《梅兰芳》。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但是天时地利人和,最终饰演程蝶衣的人是哥哥,张国荣。最终能有如此效果,其实是张国荣和这部电影互相成全了对方。哥哥在生活中有一位同性恋人,与影片中蝶衣自我性别认同错、乱爱上师兄段小楼的情节有吻合之处,以及程蝶衣的压抑性格都让哥哥在角色其中找到了大量的共鸣,是他让程蝶衣活过来了,让整部电影活过来了,让一个符号一般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爱恨情仇。他在电影中表现出的爱的热烈,美的惊艳,恨的堕落,决绝,萎靡,纯粹,被时代与命运折磨之后的抑郁,都那样的鲜活无比。张国荣从内心悄悄进入了这个角色。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最终,所有的运气和机遇聚集到了一起,成全了这部电影。本片也是少有的改编电影之后比原著成就更高的范例。原著结局是在两人在动乱中走散,光景又过了许多许多年,老了之后因办证件相遇,可你是假霸王,我是真虞姬。而电影的结局是程蝶衣最终觉醒了自己并不是女儿身,却并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于是又约与师兄唱戏,唱一出江边自刎的西楚霸王与虞姬,可是却真的自刎了,师兄先叫他蝶衣,然后愣了愣,叫,小豆子。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这里也简单说几个不易发现的影片的细致之处。


1.蝶衣小时候学戏的时候有个伙伴叫小赖子,所谓从小看到老,小赖子虽小,却世俗气严重,和朋友吹牛一本正经,实际上最大的梦想是吃一串糖葫芦。后来逃跑后吃到了,但被师傅抓到后自杀了。多年后程蝶衣成了一位名角,路上遇到卖糖葫芦的,叫卖糖葫芦的声音是小赖子那个演员的配音。程蝶衣听到后,觉得有些熟悉,回眸。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2.葛优饰演的袁四爷第一次听蝶衣唱戏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然后多番追求。这第一次的相遇,打光从头顶慢慢向下,象征蝶衣是袁四爷光明的开始。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3.送的条幅,右边第二条人戏不分;三个条幅藏字,从右至左,戏,神,破。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4.陈凯歌的很多电影里都有高墙的镜头,反映人物在社会下的渺小与卑微,在命运漩涡中的身不由己,这部电影尤其之多,让你一次拍个够。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陈凯歌这次拍墙拍爽了吧


这些细节的呼应做的令人叹为观止。任何一部电影就算题材等等不够出彩,若是能用这些心思,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可惜的是,这部电影的巨大成功,就好像用尽了凯歌全身上下所有的才华和机遇。自此,再无能与之媲美的作品。而程蝶衣,也随风逝去了。


导演风格评析——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