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賴以顯赫一生的16字,可惜讀懂的人多,做到的人少


李蓮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此人是晚清朝野聞名的厲害人物,他是掌控大清王朝最高權力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身邊紅人!在清朝最後的幾十年裡,李蓮英這個名字可謂紅得發紫,連一二品朝臣見到他都得禮讓三分,在當時很多人以能巴結上李蓮英為榮。

李蓮英是慈禧太后最為寵幸的太監,在古代,凡是受到寵幸的太監,因持寵而嬌,到最後很少有善終的,然而李蓮英卻是一個例外,他不但笑到人生的最後壽終正寢,還被隆裕太后下旨厚葬,成為了一個傳奇式的太監!


李蓮英賴以顯赫一生的16字,可惜讀懂的人多,做到的人少


從一個稀疏平常的小太監,一步步走到慈禧身邊而得寵,最後還能享受到朝廷下旨厚葬的恩榮,李蓮英是怎麼做到的?有民間野史傳聞,李蓮英因為與孀居的慈禧有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糾葛而受寵,就因為這些野史傳聞,李蓮英也成為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但事實可不是這樣的,那麼李蓮英究竟憑著什麼在清朝的慣常上橫著走了幾十年呢?

根據史料記載,李蓮英原名李進喜,出生在順天府大城縣,因家境貧寒,舉家遷京居住,後來人介紹下淨身入宮,這一年他13歲。進宮後一直幹著一些小太監該乾的事情,直到16歲那年被調整到太后身邊工作,這一調整,就是李蓮英人生的重要轉折。

由於李蓮英善於察言觀色,手腳麻利,所以深得慈禧太后的賞識,乖巧聽話的小李子這一到來,慈禧這個中年喪夫的女人似乎瞬間找到了人生的樂趣,從這開始,小李子就在宮中開始暫露頭角。


李蓮英賴以顯赫一生的16字,可惜讀懂的人多,做到的人少


公元1874年,此時的李蓮英被慈禧任用為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這不是個一般的職位呀,按照清朝的規定,這個職位的人選必須進宮工作30年以上的太監才有資格勝任,而此時的李蓮英進宮僅僅十多年。小李子這是有多大的能耐呀,竟然將慈禧侍候到如此晃悠的地步,打破先祖制度破格提拔,可見李蓮英侍候人的功底很不一般,也就是在這一年,慈禧太后給小李子起名,昔日的李進喜有了後來名垂史冊的名字——李蓮英。

如果說被任用為首領大太監是因為將慈禧伺候舒服了才得到,那麼不幾年後的被賞賜二品頂戴花翎就是李蓮英能耐所致了。要知道,清朝從雍正開始就有明文規定,太監最高品級嚴禁超過四品,而李蓮英竟然得到了二品,能讓慈禧打破先例,足可以說明李蓮英身上有著一般人無法具有的閃光點。

與李蓮英同年進宮的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太監叫安德海,先李蓮英一步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升至大總管,可是安德海小人得志,權力在握後,為非作歹,肆意妄為,最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砍頭于山東濟南。

安德海的被殺,給了李蓮英上位的機會,在慈禧安排下,李蓮英順利接下了安德海的位置,自此李蓮英成為了慈禧身邊炙手可熱的大總管。


李蓮英賴以顯赫一生的16字,可惜讀懂的人多,做到的人少


李蓮英縱橫清朝半生,從未失寵,他權勢熏天都到了什麼程度呢?來一個參照,江寧織造是朝廷設立專門為皇家織造絲織品的機構,而這個機構要從皇宮拿到樣品,也得向李蓮英打點,否則必受到阻隔。

慈禧離世後,李蓮英主動為主子守孝百日,在慈禧離世後的第三年,這一年是宣統三年,在大清王朝即將走向終點的時候,李蓮英也因為抽大煙而染上大煙痢疾而離世。李蓮英死後,隆裕太后特為他下撥了一千兩白銀,為他打造了高規格的墓葬,可見清朝朝廷對李蓮英是有深厚感情的,否則在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隆裕太后哪裡還有閒心來管一個太監奴才的身後事。

受寵一生富可敵國,和魏忠賢之流遭到朝廷的秋後算賬的結果相比,李蓮英打破了權監不能善終的魔咒,他是怎麼做到的?這得從李蓮英墓葬被打開後找答案。


李蓮英賴以顯赫一生的16字,可惜讀懂的人多,做到的人少


李蓮英死後,時光又向前走了五十多年,六六年,考古人員發現了李蓮英的墳墓,這是一座用三合土為材料建起來的墓葬(這裡旁白一下何謂三合土,就是以糯米湯、石灰、細砂合起來的建築材料,幹後其堅硬度與水泥無二),考古人員用了一週的時間才打開李蓮英的墓葬,發現了李蓮英的棺槨以及眾多的金銀寶器,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墓誌銘對李蓮英一生的概述。

在墓誌銘的銘文中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短短的十六字,可以知道李蓮英當初為什麼會顯赫一世,富貴一生而從未衰敗的秘密所在了。

這十六個字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文大概意思就是:面對上司,應該報以尊敬的態度對待,面對下屬,必須以寬容之心對待,很多年以來,從來不敢有絲毫的改變!


李蓮英賴以顯赫一生的16字,可惜讀懂的人多,做到的人少


對李蓮英寵愛的原因,有人不惜捕風捉影說與慈禧太后有一層見不得光的關係,其實不管人們用什麼心態去揣測,真實的結果就是文中十六個簡單而複雜的字。

其道理簡單易懂,常人一讀就明白,總而言之,就是對上司要尊敬,對下屬要寬容,而且一直保持這種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這樣簡明的道理,而在生活中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

李蓮英的成功秘訣,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小人得志而驕橫,雖一時得志,富貴必短;只有做到對上級尊敬,對下屬寬容,時日方長,永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