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吳橋三裡井臥龍槐,明嘉慶年間李氏所植,至今還是鬱鬱蔥蔥

臥龍槐的生長地位於吳橋縣城關鎮三里井村東側,距村裡的老人介紹:臥龍槐是明嘉慶年間李氏所植,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當年因遭雷劈,主幹伏地,盤旋圍臥,根枝環繞,延綿20米方闊,爭相竟粗,方圓數十米,獨木而成林。

古城吳橋三里井臥龍槐,明嘉慶年間李氏所植,至今還是鬱鬱蔥蔥

相傳唐朝黃帝李世民當年來北方掃蕩河北王竇建德,率大軍經過村東關道時,人困馬乏,口渴難耐。突然看到官道西面不遠處有一顆鬱鬱蔥蔥的大槐樹,於是率眾將士來到大樹下歇息。唐皇來到樹下,發現此樹直徑數丈,高數十丈,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是一天然避暑盛地。唐皇心中萬分感慨此樹之偉岸,心想若是樹下再有口井能讓將士們解渴就更好了,想著就把手中長槍往地下一戳,突然槍頭下一股清泉噴湧而出,唐皇和眾將士嘗後,感覺清甜甘醇,精神立馬百倍神爽,唐皇心中大喜,於是讓自己手下一李氏親兵在此看護奇樹神泉。後來那個李氏親兵藉此神泉修建了一口神井,辛勤農耕並娶妻生子,後代繁衍不息,子孫眾多,村村到現在歷經千年還都是李氏後代,無一雜姓。村名三里井據說是此井和村南老鐵城鎮護城,河北門下一口水井息息相通,相聚三里而得名。


古城吳橋三里井臥龍槐,明嘉慶年間李氏所植,至今還是鬱鬱蔥蔥

後來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南巡尋根途徑此處大樹,在樹下歇息時,突然間天空電閃雷鳴,大雨從天而降,雨中龍飛鳳舞,地下井水噴湧數丈,一聲巨雷把大樹擊倒伏地,大數倒地後,樹頭向北神似龍頭,主枝蜿蜒後身神似龍尾,整顆大樹就像是一天巨龍在天翱翔,不一會兒,雨停雷息,晴空萬里,豔陽高照。乾隆皇帝見後大喜,說此乃吉祥普照,就像我大清帝國龍騰昌盛、萬年長青,遂封此樹叫臥龍槐,臥龍槐因此而得名,古槐雖經歷風雨滄桑,但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樹幹蒼老奇特,軋枝盤桓縱橫,鬱鬱蔥蔥。

古城吳橋三里井臥龍槐,明嘉慶年間李氏所植,至今還是鬱鬱蔥蔥

現在的三里井村修建成現代化的旅遊村,遊玩,餐飲,住宿一條龍服務。如果您還想了解古城吳橋的特色景點請關注,點贊,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