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入太空,最后结局如何?


59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入太空,最后结局如何?

有一个词叫“遨游太空”,太空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人人都向往,但又无法踏足。随着人类文明日新月异的发展,地球已经不能满足强大的好奇心,走出地球,去遨游太空成为了目标。

59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入太空,最后结局如何?


既然想要到太空中去遨游,那首先要对太空有所了解才行。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要进入太空,那就得制造出能够穿越大气层的飞行器。

在苏联和美国进入冷战后,两个大佬都想在武器制造方便彻底碾压对方,于是一场研发竞技赛拉开了帷幕。

59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入太空,最后结局如何?


从冷兵器时代到高科技纪元,人类的武器涉及到了海陆空各个方面,但似乎还觉得飞得不够高,苏联率先把目光聚焦到了外太空。只要把卫星发射上去,那就可以随时监视地球各个地方的一举一动。

在人造卫星成功升空之后,接下来就是考虑能否载人进入太空。此事被提上日程之后,苏联把一只名叫“莱卡”的俄罗斯猎犬送入了太空,它1957年11月搭乘“史普尼克2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遨游太空的动物。在氧气耗尽前,“莱卡”共在太空存活了7天时间。

59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入太空,最后结局如何?


不得不说,苏联对于这条猎犬有点残忍了,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它重新再回到地球来。它就是一只可怜的小白鼠,与“煤矿里的金丝雀”命运一样。

在这里做一下解释:因为金丝雀对瓦斯或其他毒气特别敏感,所以只要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对人体还远不能有致命作用时,金丝雀就已经失去知觉而昏倒。那么这个时候,矿工们察觉后,就会立即撤出矿井,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比之下,美国的这只名叫哈姆的黑猩猩,命运则要好很多,因为在送入太空之前,就计划要它平安地回到地球。

59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入太空,最后结局如何?


因为苏联已经把狗成功地送入到了太空,美国不得不加紧了步伐。在59年前,也就是1961年1月31日 (农历腊月十五),黑猩猩哈姆进入太空。

为了让哈姆能够回到地球,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时间长达两年半。黑猩猩必须要具备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即对光线和声音做出反应。

它要在看到蓝色闪光5秒钟内推动推杆,成功完成的话可获得一个香蕉丸作为奖励,失败时脚底会遭到轻微电击。

值得一提的是,在训练黑猩猩的时候,科学家们从非洲的喀麦隆,带来了40位黑猩猩宇航员,“哈姆”便是其中之一。在后来的表现中,年仅3岁的哈姆十分出色,所以最后才选择它以MR-2任务组成员身份进入太空。

对于哈姆而言,这次太空旅行并不顺利,因为故障,飞行路线角度高于原定计划,导致飞船进入距地球157英里(约合252公里)的太空区域,高于原计划的115英里(约合185公里),氧量开始下降。对于地球上生活的动物,没有氧气,那就意味着生命受到巨大威胁。

在6分钟的太空飞行中,太空舱以大约每小时5000英里(约合每小时8046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哈姆”充分体验到什么叫失重状态。

16分39秒钟之后,太空舱坠入大西洋。营救人员随即出发,打捞太空舱。出舱后的“哈姆”获得一个苹果和半个桔子,以示奖励。不得不说,哈姆真是福大命大,能够成功回到地球,还得到了奖励。

这次太空之旅让“哈姆”毫发未损,后被送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它共在这里生活了17年。“哈姆”最后在北卡罗来纳州动物园去世,享年25岁。对于哈姆而言,这算是很好的归宿了。

黑猩猩是平均寿命为35到40岁,也就是说进入了太空的哈姆,比正常的黑猩猩寿命缩短了10到15年。科学家们通过这次动物太空旅行,记录下了在面对各种引力、速度和温度情况下的压力,以此来评估人在这种环境中,会如何应对,为后续载人进入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