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二年级的孩子,从来不会自主学习,每天让人抓狂,怎么教育?

梅子的简单生活aaa


二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也是正常!我们大人不要焦躁,要去引导孩子的自主性啊!我家大宝今年上初一,从小学纠正他的不好的习惯我都是提醒一次,如果不听或者再犯,我不再提醒他,我会给他记住,比如每天复习和预习功课的习惯,孩子们都不愿意做!孩子的心里会觉得作业是老师留的第二天要交的必须要写完!复习功课不是老师留得作业,老师看不到管不到,所以不愿意做,我就和他讲一次,不听,那么我就会等他出考试成绩的时候,如果成绩不理想,我会和他谈是因为他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成绩不理想等等!我不会每天唠叨他不要怎样,应该怎样,我会在一个时间段集中和他谈一次!不让他找到规律,不让他提前想好应付我的话!


铂金li


我孩子上三年级,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我孩子寒假时还能做作业,自从开始上网课后,我是基本天天凑他,越揍他越不听话!最近一周,我不揍他了,改变了一种管理方式,我不管他作业,下午他要在手机上面发作业,我也不管,还要检查他背诵的内容,我也不给他检查,结果他好好的和我说话,有点求我的意思,让我给他检查作业,结果比我凑着让他做作业效果好很多,后来他自己做完我再表扬他,他认真听课我表扬他,他不欺负妹妹我也表扬他,这一周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孩子什么都懂,他就是故意做给你看,所以要学会表扬孩子,相信孩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嘎子谈


我家的宝宝,四年级,自主学习根本不用想,因为是男孩比较调皮,很难管,每次让他学点什么,第一时间就会咧开嘴一如既往地喊:“这么多,好多呀”。然后就是眼含热泪,一通耍脾气。刚开始我确实有点头痛,时间久了我也就知道这套路了。他耍脾气,就让他耍一会儿,但是作业、学习一点都不能妥协。这一次写完了。他冷静下来,要问他自己做的对吗。他们很聪明,这道你说的是什么事。他会很识趣的承认自己做的不对,不要责怪他,但是要告诉他,这样表现很不好,妈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多也不难,而且如果下次还这样的话,真的会多布置一些作为惩罚的。当然这样一次,这些小精灵是改不掉的,但是会慢慢好一点。最重要的是,不能妥协,更不能抓狂。面对这些机灵鬼,我们不是要“忍”,而是要“韧”。



丁丁宁



A靓丽日化1


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神兽!天天做作业都需要我陪着,我去喝水,他行动比我还快!我现在都有对付他的招了:他写作业时我也看一本我爱看的书,比如一本小说。再就是买本字帖练字,让自己静下来,他受影响也就能安静下来写作业,循序渐进,慢慢的他就可以自主学习啦!


生机


我也是二年级孩子的家长,特别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家孩子上课还好,就是完成作业不行,尤其是语文,笔记不写,作业完成的也不尽如意,但是我们还是要放松心态,以身作则,陪着孩子一起学,如果因为工作没时间,就给孩子写好计划,目标,让他有目的的去完成学业。上课不专心,问问他是什么原因不上课,是老师讲的没兴趣,还是因为听不懂,或者是因为家人的影响,静不下心,问清楚了再来对症下药,像我家的孩子,主要是我没有带好头,还有妹妹的影响。现在在努力改正,其实以身作则,效果还是不错。希望你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小余图图


孩子才上二年级,在主动学习习惯上可能是没有大一点的孩子那么自觉!(当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习惯)在这个时候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可以采取激励孩子的方式,比如告诉孩子今天爸爸妈妈不陪你写作业,爸爸妈妈还有一些工作的事情需要处理,我在旁边工作,你就做作业,不懂的问题可以问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努力!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不要在一边玩手机或者看电视之类的!


袁沅满满


我是海上明月飘,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我对他们教育都很有耐心,我对我自己女儿就没有耐心,她现在已经步入社会,时常想想我对她的教育不是很成功,我就把我的感悟介绍给你供你参考

一、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不能生气,也不能打他,更不能骂他,在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你发现了他的问题,这是好事,便于你及时纠正错误,这应该是他平时养成的习惯,这种情况他一年级就应该开始了,只是你没有发现,你要做他的朋友,做他的思想工作,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有些谎言是善意的,可以和他说:孩子你们老师说你平时上课非常认真,也很努力,妈妈听了很高兴也很自豪,今天妈妈没有提前把字典和水放到你面前,明天你帮妈妈记着,不然一节课很快就会过去,这样一说他下一节课就会注意了。

二、你作为家长要和老师勤沟通,做到家校联合,二年级学生还小比较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对他们来讲就是圣旨,让老师勤找他谈谈,从正面和他沟通,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注意他,提醒他上课认真听讲,不要搞小动作,老师发现他的点滴进步会及时表扬他,老师也会用各种方法在班级树立他形象,让他在班级谈谈自己是怎么做的,在家又是怎么完成作业的,这时候他的心里就会定数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三、在变化的这阶段里是很重要的,你要抽时间勤观察勤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联系,树立他的信心,有了成绩为他鼓掌喝彩,并及时给予表扬,我想很快就会步入正轨。

总之,希望我的点滴经验能帮到你,让他在今后的学习中,一丝不苟的完成他的学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海上明月飘


首先我想说的是,低年级孩子普遍都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光你家孩子这样,我家孩子也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7~9岁的孩子理解事物需要有个具体的概念,你光给他灌输学习的重要性,他是不能理解的,他只知道“是大人们逼着我学习,我才得学习”。再加上,现在的家长普遍都很“鸡娃”,周末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给娃上着,孩子压根没休息的时间。

当不理解学习的意义,学习成为一种任务时,孩子自然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有位妈妈曾和我讲过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她的孩子很爱画画,放学回家就开始埋头画,画吃的、玩的、情绪、朋友……无所不画,常常会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父母看到她这么热爱画画,于是给她报了一个美术班, 让她接受正规训练,这样画出来的画更“像样”,更拿得出手。

但是,自从上了培训班,孩子被老师要求按照教材的进度以及要求去模仿着完成一件作品,尤其是这些作业无论喜欢与否都得完成后,这个孩子开始逐渐丧失对画画的热情,开始把这当成一项任务应付起来。

这个案例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内驱力外驱力

内驱力的发生是建立在孩子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之上。体现在纯粹满足自身的意愿做某件事。比如为了知道玩具车是如何驱动的而动手拆解再拼起来,想要了解宠物猫应该吃什么而去查资料等等。伴随内驱力而来的奖励是完成这件事后内心产生的满足、兴奋、愉快的感觉。

外驱力则是建立在由外界因素的鞭策、鼓励、压力或者责罚的基础之上。体现在由于外界因素的推动做某件事,通常是为了获得特定的回报或避免惩罚,比如怕妈妈打骂而看书,考好了就能买玩具等等。

所以,由内驱力和外驱力推动着的孩子,学习体验有着本质的不同。

再分享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做作业很粗心,很容易漏题。于是妈妈帮他设计了一个积分制。每天回家后,他先做好作业,自己检查一遍,然后等妈妈下班回来后再和他一起核对他当天的作业是否有遗漏。如果没有,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可以换取游戏时间或者大餐。

慢慢地,孩子为了多挣积分养成了自己仔细检查的习惯,于是有一天,妈妈就和他说可以取消积分制了。孩子特别紧张,以为同时会取消游戏时间和大餐,妈妈解释说:“你现在想要下载游戏就下载,想要出去吃饭我就带你去,因为我觉得你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了,妈妈可以放心地把这些权利还给你了。”

这位智慧的妈妈最后说道:“也就是告诉我的孩子,当你做好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个权利给你,这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外驱力是可以转化为内驱力的,当我们给孩子的外驱力到达一个阶段时,孩子自己就有了内驱力,这时候,我们就不必再给孩子外驱力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呢?

简单来说 ,有以下4点:

1)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当主动权交给孩子之后,孩子会开始对学习结果负责,比如让孩子学琴,一开始孩子劲头十足,但学了一段时间后又吃不了这个苦,这时我们可以在放学后和他商量:“今天你想要吃饭前还是吃饭后练习?是先练习十五分钟,饭后再练习十五分钟,还是一回家就练习半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他体会到正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这些好的成效。

2)接受孩子自主决定的所有后果

当孩子学习结果不令人满意时,我们切忌责罚、打骂或者讥讽。孩子会因此担心你不爱他,而在未来逐渐放弃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再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所以,无论孩子做一件事的结果如何,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应给予爱、尊重和接纳。

3)使用描述性的鼓励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后,我们应鼓励他具体描述出他之所以成功的过程,并对此过程予以强化。比如,“你果然说话算话,在没有爸爸妈妈提醒的情况下就既看了两本书,又写了一页字!你真是一个自我控制能力很强的孩子,我觉得你完全有能力管理自己。”

4)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间的差异

千人千面,不同孩子有不同的长处,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孩子。有研究就表明,那些常被拿来比较的孩子,长大后普遍缺乏自信,也难获成功。身为家长,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而不是刻意弥补孩子的不足。说白了,有些孩子天生语文好,但数学不行,不理解数学公式,你偏要他做过数学难题,这能行么?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并不是让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要多用心琢磨如何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以及如何采用有效的技巧对孩子使用引导式的语言以及方法。内驱力的建立会让孩子获得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因而在漫长的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独立面对并很快找到解决的途径。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因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想这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吧。


甜甜圈伐木累


谢谢提问!感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孩子不爱学习,这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是孩子妍原件。

就好像复印件上有污点,我们要是拼命的去改复印件上的污点,能去掉吗?肯定是去不掉的,我们唯有去掉原件上的污点,重新复印,复印出来的资料才会整洁漂亮。

所以,我们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时候,我们自己更是要身体力行。

不绑架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去奋斗,这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活力。

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成就感。

父母最该做的,不是帮孩子做选择,而是让他们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一般不听劝的孩子,只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去探寻这个世界,如果父母强行干涉,就会让这个过程中断,或者构建得不完整。

父母越是控制,孩子就越是失控,

不以自己的意愿绑架孩子,不以自己的局限限制孩子,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

以上分享仅仅是我个人之见,不知您是否满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