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会不会减产?

土豆老师说三农


我预测可能有80%概率会减产。

小麦作为四大主粮之一,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原材料,但是今年小麦会不会减产。首先我们要明白,你是问你个人还是全国小麦的总产量,我将以个人和全国小麦产量分析会不会减产。

一、个人层面

大家都熟知农作物产量高低,除了看自然因素外,还要考虑个人种植管理因素。如果一个人种植经验丰富,管理得当,提前预防小麦病虫害防治,那么你家的小麦产量和往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当然要排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干旱、冰雹、蝗灾等,这么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会大幅度影响您小麦的产量。

★小结:个人层面上的小麦产量因个人管理方式而定,无法预测。

二、全国预测

全国小麦产量的预测就会有大趋势,会根据病虫害发生预测、种植模式、降水量等都可以大概预测出来小麦的产量。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如今已经影响小麦产量和未来将会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展开分析。

1. 疫情影响: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在小麦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没有做到很好。由于有些地区限制外出,农事活动也遭到限制,这将会对小麦返青期影响生长发育。

2. 病虫害预测: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对我国2020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预测表明,2020年小麦病虫害发生将重于2019年。将可能发生那些病虫害,可以提前预防,降低危害。

  • ① 小麦病虫害赤霉病偏重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9 000万亩,需预防控制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其中,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其他麦区中等或偏轻流行。

  • ② 小麦锈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 000万亩,重发区域主要在湖北和陕西大部、河南中南部、甘肃南部、四川沿江沿河流域、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盆地等麦区。

  • ③ 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1亿亩次,重发区域主要在黄淮海麦区。

  • 小结:从病虫害发生预测上看,如果做不好提前病虫害预防工作,这些病虫害将会小麦产量造成严重的损失。

★★★总结:在个人的角度分析,小麦产量会因您种植管理程度有关。但是在全国预测,由于疫情和病虫害的影响,小麦减产将会有80%概率。所以我们要做好小麦病虫害预防工作,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以上仅为我个人建议,希望对您有用。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我是@小五植保科普小课堂,一个关注农业害虫防治策略的人。我会定期发布一些农业害虫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用。如有需要,请关注我,谢谢!


小五植保科普小课堂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进入3月份,气温加快升高,小麦加快返青,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建议农户去自家的麦田走走,观察一下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等情况,及时做好这4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小麦合理施肥、控旺防倒伏、病虫害防治以及预防倒春寒,为2020年小麦高产打下基础。

一、3月份麦田合理施肥

小麦3月份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北方小麦而言,3月20号之前属于小麦返青期,之后属于小麦拔节期,从返青期到拔节期小麦对肥料的需求量是迅速猛增的,如果肥料不足的话,直接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所以3月份施肥也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3月份施肥应该选择用什么样的肥料呢?许多种植户都选择了尿素,还非常坚信的说我造成施肥一直都是用的尿素,都用了一二十年了,一亩大概30、40、50斤,用多少的都有,更狠的还有60-70斤。

尿素为小麦提供氮肥是不可缺少的,对小麦叶片、茎秆的发育都有积极作用,但是过量的单一使用氮肥(尿素)对小麦造成很大的危害:①尿素过量,造成小麦旺长,后期容易倒伏;②氮肥过多抑制小麦对磷的吸收,建议小麦亩穗数及穗粒数的数量,造成小麦减产;③氮肥过量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加重田间病害的发生;④氮肥过量还会导致小麦后期贪青晚熟,使麦粒秕瘦,降低小麦玉米的千粒重,造成减产。所以呢,小麦春季施肥千万不要单一的使用尿素,要搭配磷肥(例如磷酸一铵或者磷酸二铵等)施用,或者施用高氮的小麦专用复合肥(例如28-6-6或者35-5-5这样的复合肥)。

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田块苗数在一百万株以上的可以一亩20斤尿素加上磷酸一铵或者二铵5-10公斤,如没有,也可选择28-6-6或者35-5-5这样的复合肥都可以,一亩用量在20-30斤。

田块苗数小于100万株大于50万株的中等建议大家用28-6-6或者35-5-5这样的复合肥,一亩在40斤左右。

田块苗数小于50万株的一亩地用20斤尿素加上20斤28-6-6或者35-5-5的复合肥,这样搭配使用效果比较好。有条件的呢,可以用上一些好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二、3月份麦田控旺促弱工作

1.小麦控旺:旺长的小麦后期容易出现倒伏,造成减产,一定要及时做好控旺工作。小麦控旺一般都采用化学药剂控旺,打控旺药是有时间要求的,一般情况控旺在年前进行或者年后小麦返青期控旺,小麦一旦拔节后一定不能再打控旺药了。同时注意控旺药使用剂量,不能过量使用,容易导致小麦不长,影响最终的产量。

小麦控旺药剂选择:常用的主要有多效唑和矮壮素。不过单独使用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对下茬作物生长有抑制,建议多效唑与甲哌鎓一起使用。施药后,能快速被植株的茎叶吸收,控制小麦体内赤霉酸的合成,有效控制植株徒长(疯长),矮壮植株,防倒伏,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将叶片合成的营养物质转移到穗粒上,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饱满率,施后叶色深绿。

2.小麦促弱:长势弱的小麦,不利于后期生长,同时会减少穗粒数,影响产量。建议在返青期每亩追施20斤尿素,为加强弱苗生长,到了拔节期再追施16斤尿素,促进分蘖,保证最后的产量。同时可以叶面施肥,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促进小麦由弱转壮。

三、3月份麦田病虫害防治工作

3月份小麦处于返青中后期以及小麦拔节期,这个时期主要病害有:纹枯病、条锈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就是蚜虫。

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井冈霉素·三唑酮、井冈霉素等。

防治小麦条锈病: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或条锈病发病初期,用醚菌酯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小麦病毒病:可以选择用氯溴异氰脲酸、吗啉胍乙铜等产品进行防治。

防治小麦蚜虫:蚜虫的防治最佳时期是返青末期拔节初期,药剂可以选择:吡虫啉、吡蚜酮、高效氟氯氰菊酯、氟啶虫胺腈等。

特别提醒:如果两种或者几种病虫害一起发生,可以将上述药剂进行混配使用,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哦。四、3月份麦田预防倒春寒工作

这些年气候异常,倒春寒已经成为常态,去年暖冬,今年倒春寒肯定会出现,北方倒春寒出现时间一般在4月5号清明节前后。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很大,减产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引起小麦花的败育,严重的小麦穗分化之后没有籽粒,上部正常,下部空瘪,严重的整穗都没有籽粒。

针对倒春寒,我们一定要做好提前预防工作:①促使麦苗壮不旺,抗寒抗逆性增强;②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寒流来临之前提前喷施抗冻产品:芸苔素内酯+美赛德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抗冻增抵抗力;③寒流过后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

总之,3月份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做好上述的4个方面,才能为小麦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区小丁


对于小麦会不会减产这件事我认为,会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大量减产

第一,除草剂时间预警

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进入拔节期,小麦除草剂还没打的要慎选除草剂。含2甲4氯,2,4滴不要再用了。

小麦拔节以后,施用除草一旦发生药害,容易对麦苗茎秆和幼穗造成严重伤害,产量损失大,而且几乎没有补救余地,这是一般不建议在小麦拔节之后施药的主要原因。

小麦拔节以后,进入穗发育阶段,对2甲4氯等除草剂的敏感性相对增强,也是一个原因。

另外,小麦拔节以后,田间杂草一般较大,此时用药防效差,而且除草保产效果明显下降。

如果田间杂草发生量特别大,不除可能对产量造成重大损失,而天气条件正常即施药后较长时间气温平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草相,因地制宜的选用麦田常用茎叶处理剂除草。其中,2甲4氯等激素型除草剂和甲基二磺隆、唑草酮等药药害风险较大,尽量不选用。

第二,小麦纹枯病来势汹汹

(图片中的小麦基部叶鞘上有明显的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是纹枯病的典型症状,可以确定小麦发生了纹枯病。)

近期水分充足,很容易出现纹枯病,部分地区的植保站已经发出警报。

(纹枯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鞘和茎秆,发病初期在小麦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

病苗枯死

发病初期,第一叶鞘上出现灰褐色云纹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致使病苗枯死。

花秆烂茎

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

防治建议

植保站专家建议:

在化学防治上,农户在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开展以防治纹枯病为主,兼治部分地区麦蜘蛛、苗期蚜虫等其他病虫的总体防治。大部分地区药剂主治时间在3月中下旬。




乡村的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今年小麦会不会减产》因为地区和天气不一样。你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

我是山东菏泽的。我们这边小麦应该会减产,主要是因为老天爷不下雨。都说春雨如油,现在马上都要进农历三月份啦!一场春雨也没下过。想要给地灌溉,河里也没有水。你说它能不减产吗,

三月下旬左右,小麦开始拔节和出穗,如果没有灌溉和春雨,小麦的营养就跟不上。那就会造成小麦出穗困难。会直者导致小麦减产的情况,下图是我们家今年的小麦。各位可以看一看。希望你能看到我的回答,谢谢!





农民山大爷


小麦是增产还是减产要看三样:种子、水肥和植保。其中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要素。在我们胶东地区,水一直是制约小麦丰收的一个因素,连年干旱少雨,去年冬天之前,许多水塘水库都干的见了底。小麦浇不上水,减产是必然的,但是春节以后,我们这里连降雨雪,土地垧情大有好转,小麦长势喜人,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这里的小麦不光不会减产,而且还会大丰收。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一下。

一是种子方面。近几年,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劣质小麦种子基本销声匿迹,市场上的种子大多都是高产优质的放心种子。加上农民购种意识和辨别能力提高,现在地里的小麦几乎没有因为种子质量而发生问题的。

二是水肥方面。前面说了,我们胶东地区春节后雨雪不断,为小麦返青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虽然因为疫情封村农民朋友们没有及时追施肥料,但近段时间大家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措施,加紧时间为小麦补追了肥料,小麦水肥跟上来了,长势自然不差,现在到地里去看麦苗,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地,长的比去年都旺盛。


三是植保管理方面。目前,各村已经进入了"一喷三防"阶段,村民们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麦春季管理将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农民朋友按时候到地里去查看一下,一旦发现病虫害复发要马上进行防治,所谓的"人勤地不懒"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上述论述,今年我们胶东地区的小麦在后期无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定是丰收在望。至于其他地区因不了解实情,不敢妄言,但是大家只要加强科学技术管理,不会造成小麦减产。所谈不当之处,请留言指正。


天润土元帅


关于今年小麦减产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问,现在还没到收获的季节,怎么就知道最终的产量呢?其实,如果是经常种植小麦的朋友,都有经验,从小麦中后期的生长情况,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一季的小麦是增是减还是保持往年的产量。

说回今年的小麦情况,先说下我们这边,我家今年种植了4亩地的小麦,长势还不错,除草剂是年前打的,然后刚过完年浇了一遍水,追施了一遍尿素,前几天又打了一遍“一喷三防”的药剂,长势属于正常,什么是正常,也就是和往年情况差不多,一亩地收1000斤左右(70%都卖掉,留30%换面吃)。

不过,这两天看大家的一些留言问题,很多朋友都在反应一个情况:今年的小麦不出穗(出现这种情况的朋友多不多,多的话,可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用白话说,小麦结穗多,产量才有保证,现在的情况是不出穗或者是少出穗,那减产是一定的了(根据结穗情况来定,轻则减产20%左右,如果整块田都没结穗,那就绝收了)。

导致小麦不出穗的情况,情况有多种,比如冻害、病害、虫害、干旱、药害等,关于上述原因,具体的本篇文章就不再详细介绍了,小帮手前面的文章,每个点都有讲到,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查看。

另外,除了不结穗之外,就是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中的癌症”,一旦感染,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一般的措施都是提前预防,至于那些没有预防被感染的地块,避免不了减产了。

不过,除了上述2种情况以外,大多数朋友都说,今年的小麦长势还不错,产量应该和往年差不多,但是小麦收购价格不太高,这个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其实,小帮手要给大家说的是,在价格方面,我们个人是干预不了的,只有提高产量,我们农民朋友的收益才会有所增加,而对于那些因感染病害或者不出穗导致的减产情况,今年发生了就让它发生吧,要吸取教训,在往后种植的过程中避免掉,这事吃亏一次就够了,不要再出现第二次,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乡村大亓


今年小麦会不会减产?

题主问话里应该是说,受“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实行“封禁”,在小麦返青期的管理上如浇水追肥、打除草剂、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由于“封禁”限制了麦田及时管理。今年小麦会不会减产?

我的看法,对于南方麦区因返青期到来相对早几天或半月左右,及时对麦田管理上可能会有所延迟,或许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大。对于中、北部麦区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因为2月末3月初,在防控生产两不误的情况下,一边防控疫情,一边农民已可以进行春耕备播及麦田管理了。所以说,对小麦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再一个,从冬小麦的生长特性及农民春季对麦田管理方面分析,小麦春季管理主要工作就是:水肥管理、化学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1)水肥管理方面,返青期浇水追肥问题,并不限于非得返青期水肥管理。是根据墒情、苗情、天气情况综合考虑的。年前及年后多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雨雪过程,小麦基本不干旱。但不排除个别地区降雨量少,有干旱情况的。对于多数麦区来讲,未出现旱情,这样的情况下,小麦延迟到起身拔节期,再水肥管理就为正常。小麦水肥管理过早(墒情、苗情、群体结构合理的),并不是好事,易出现起身期旺长、群体失控、无效分蘖多、田间郁闭、病害加重、增加倒伏危险。

(2)化学除草方面:有往常返青期就开始管理的。实际到起身期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此时,该出的草也就出来了,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藜等阔叶草。可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g,与72%2,4D丁乳油50ml对水混喷(拔节后就不要再用24D丁酯乳油)了。对于野麦子、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化学除草效果不佳,最好人工拔除。

(3)病害防治方面:此期重点防治根茎基部病害及纹枯病、全蚀病等。可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10g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ml、或25%丙环唑乳油40ml对水45Kg,隔7~10天喷一次。防治2~3次

(4)虫害方面:起身期主要有麦叶蜂、麦秆蝇、潜叶蝇及吸浆虫蛹期孵化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吸浆虫可用毒死蜱、辛硫磷等药剂制毒土撒于麦田防治。

根据以上小麦生长和管理情况看,小麦大部分麦区,因疫情影响多数到起身期开始管理,这个也算正常管理。所以,以后加强管理,如果无其它意外的自然灾害,小麦不会减产!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2019年小麦总产量为2672亿斤,比2018年增产43亿斤,平均产量为750斤/亩,与2018年增加了28.6斤/亩。从各小麦主产区反馈的情况看,虽然少数地区产量有所下滑,但大部分地区产量明显增长,亩产量超过1200斤的地方有很多,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500斤/亩。不过价格上却表现一般,大部分地区农民出售小麦的收购价低于1.12元/斤,优质小麦的价格也在1.3元/斤以内。

为何小麦价格涨势乏力?

主要还是因为小麦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去库存效果不理想。

2019年12月31日,计划投放309.71万吨临储小麦,涵盖的年份从2012年至2018年,不过成交量只有5.78万吨,成交率为1.86%。由于2012年、2013年产的小麦成交价格低于1元/斤,均100%成交,其余年份的小麦成交率在3%以内,其中湖北、陕西、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临储小麦全部流拍。

2020年,国内小麦市场调控将依旧将围绕“去库存”、“市场产业结构”的大方向调整,从2019年小麦发布的政策来看,政策的制定还是主要围绕小麦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的因素来调整,贴近市场也具有灵活性。在国内小麦供应充裕的条件下,小麦价格出现大幅调整的几率不大。且后期市场发挥的主角仍旧会是优质小麦,明年小麦价格预计还是整体维持今年的大致走势。

一方面,202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低收购价政策。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生产的小麦(三等)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变。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小麦年度产量大于需求量的态势一直保持,使得其结转库存数量趋增,尤其是政策性小麦库存量。

国家虽加大政策性小麦“去库存”“降成本”力度,但在制粉需求总量平稳且小麦降价幅度有限、难以打开新的需求增长点的情况下,市场粮源与政策性粮源竞争激烈,政策价成为国内小麦“价格顶”。随着国内主产区流通市场小麦供给量增加以及麦价走势趋于弱势,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量下降,粮源基本底价成交,区域间成交延续分化态势。

再者,从面粉需求来看,从近几年小麦粉需求状况统计来看,面粉下游需求一直保持偏稳态势运行,面粉旺季不旺的特征比较明显,节假日对面粉的提振作用并不明显。

我国小麦市场供需格局整体相对宽松,尤其历年积累的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即使局部减产也难以影响供需大局,市场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国内专用粉和通用粉市场差异明显,优质专用粉需求较好,使得制粉企业对优质小麦收购更加积极,市场优质麦价一直处于偏高位置。2020年优麦普麦需求量的差距也将会延续。

对于2020年的小麦价格,助手小编个人认为普通小麦依然会上涨乏力,基本上在1.12元/斤附近波动,优质小麦的价格也难突破1.3元/斤,当然也不用担心其价格会明显下跌,毕竟2020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已经确定,也算是农民的一颗定心丸。当前正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需要做的还是把田间管理落到实处,争取从产量上有所收获,这样即使小麦价格波动不大,但亩产值还是会提升。


王小逗聊游戏


大家好,我是魏小二,很高兴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今年小麦会不会减产呢?可能会受点影响 但不会减很多。

2019年小麦总产量为2672亿斤,比2018年增产43亿斤,平均产量为750斤/亩,与2018年增加了28.6斤/亩。从各小麦主产区反馈的情况看,虽然少数地区产量有所下滑,但大部分地区产量明显增长,亩产量超过1200斤的地方有很多,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500斤/亩。不过价格上却表现一般,大部分地区农民出售小麦的收购价低于1.12元/斤,优质小麦的价格也在1.3元/斤以内。

为何小麦价格涨势乏力?

主要还是因为小麦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去库存效果不理想。

2019年12月31日,计划投放309.71万吨临储小麦,涵盖的年份从2012年至2018年,不过成交量只有5.78万吨,成交率为1.86%。由于2012年、2013年产的小麦成交价格低于1元/斤,均100%成交,其余年份的小麦成交率在3%以内,其中湖北、陕西、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临储小麦全部流拍。

2020年,国内小麦市场调控将依旧将围绕“ 去库存”、“ 市场产业结构”的大方向调整,从2019年小麦发布的政策来看,政策的制定还是主要围绕小麦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的因素来调整,贴近市场也具有灵活性。在国内小麦供应充裕的条件下,小麦价格出现大幅调整的几率不大。且后期市场发挥的主角仍旧会是优质小麦,明年小麦价格预计还是整体维持今年的大致走势。

一方面,202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低收购价政策。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生产的小麦(三等)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变。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小麦年度产量大于需求量的态势一直保持,使得其结转库存数量趋增,尤其是政策性小麦库存量





乡村魏小二


一、早施提苗肥

迟播小麦出苗后,因气温低,应抓紧抢施速效提苗肥。迟播小麦冬前主茎只有3-4片,年前营养生长平均不到4片叶,大多数麦苗冬前不能分蘖,应普施、早施提苗肥,以促麦苗早发快长。在冬季低温阶段碳铵释放快,供肥迅速,看苗每亩追施7.5-10公斤,或施尿素每亩4-5公斤。冷浸田、渍水田结合追施氮肥每亩可补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以提高抗寒性,促麦苗生长。

二、追施腊肥

迟播小麦抗寒力弱,易遭受低温冻害,追施腊肥能利用以有机肥为主的农家肥释放的热量防寒保暖,有条件的可每亩施用厩肥或土杂肥1500-2000公斤,铺施于麦苗行间,或每亩施尿素8-10公斤,除供应麦苗少量冬季缓慢生长外,还可起到冬施春用的作用,促进小麦多长根、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发分蘖。基肥施用充足的可适当减少腊肥用量,防止后期无效分蘖增多,群体过大,节间拔长而引起后期倒伏,不利高产、稳产。

三、巧施返青肥

迟播小麦有效分蘖发生期比适期播种的长15-30天,适量施用返青肥有利于争取早春分蘖成穗。因此,对分蘖不足的迟播麦田,可在2月底至3月初早施返青肥,做到看麦施用。每亩可施尿素3-5公斤或碳铵10-15公斤,也可施人粪尿水肥500-750公斤。对脱肥明显的麦田和冻害严重的麦苗,可每亩用碳铵15公斤或尿素5-10公斤。缺磷麦田每亩补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对土壤肥沃或底肥足的麦田,在气温高、墒情足的情况下,有迟播麦早发现象,春后应控制追肥的施用,防止后期出现倒伏。

四、重施拔节孕穗肥

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拔节时如底肥和腊肥施用少而又迟播的麦田,应注意重施肥,特别是对拔节时群体发展不足、落黄过早、叶片窄小薄而直坚等有脱肥表现的,更要及时及早追肥,肥水结合,每亩可施尿素6-8公斤。对拔节时群体偏大、叶色浓绿、叶片披垂,小蘖叶色迟迟不退而又荫蔽较重的旺长苗,要适当控制,如叶色一直不转淡的,就不必施拔节肥。拔节孕穗期除施用氮肥外,应适当增施钾肥,有利于茎秆充实,幼穗分化发育良好。

为促进迟播小麦多争有效穗、提高千粒重,在小麦的抽穗至乳熟期,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50-75公斤喷施,可增加粒数,促进早熟,增加产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