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本应聚众踏春的好时节,却因为疫情而变得冷清寂寞。好怀念老北京胡同里的里短家常,更想念随处闲逛就能遇到的历史。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前几天实在无聊,翻开相册看照片玩儿,突然发现很久以前的南锣鼓巷,人山人海,阳光灿烂,看着就有着说不出的亲切。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曾经夏天的南锣鼓巷

仔细回想我曾逛过的南锣鼓巷,在这东西十六条胡同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最婉约的帽儿胡同了。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南锣鼓巷我很喜欢的一家店


帽儿胡同很特别,它东连南锣鼓巷,西接北京的龙脉地安门中轴线,每一端都有古老的历史。胡同,老墙,绿树,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喧嚣繁华。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图文无关呦


游走在胡同里,那高墙深瓦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历史传说呢?记得我曾作为一篇关于帽儿胡同的文字,查询过这条胡同的历史,这也是我认为这条胡同最婉约的原因。

因为,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就在这里啊。


末代皇后婉容故居


帽儿胡同35号、37号就是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婉容的全名应该是郭布罗·婉容,其祖先为达斡尔族,属正白旗,1906年出生于帽儿胡同荣源府,其父为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她在嫁给浦仪前,就住在这里。出嫁后,当时人们便把这里称作娘娘府。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据历史记载,荣源思想开明,在移居天津后,便把婉容送进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学习,因其才华横溢,品貌端庄,她打败了浦仪心仪的皇后人选文绣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前至后:婉容、溥仪、文绣


也打败了自己的表妹,号称清末最美的格格——完颜立童记(王敏彤)。王敏彤一生痴恋于溥仪,却被溥仪所厌恶,终生未嫁,最终精神崩溃。她跟婉容一样爱唱戏,与京戏名伶孟小冬是好友。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王敏彤与孟小冬在颐和园

1922年12月1日,婉容大婚,成为大清皇后。那年,她17岁,她的弟弟润麒娶了溥仪的妹妹韫颖为妻,据说润麒一表人才,93岁还骑摩托车,玩电脑和数码相机。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左起:润麒、溥仪、载沣、荣源、溥杰

当时民国政府已成立11年之久,清廷仅是名义上的国家君主,为维护皇家尊严,清廷向英国汇丰银行抵押借款,置办了41箱金银器皿和两大桶瓷器玉器,作为这次婚礼的费用。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婉容与溥仪

可惜,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和婉容驱逐出了紫禁城。冯玉祥与蒋介石为结拜兄弟,当年,就是他与段祺瑞、张作霖组成了北洋政府,成为民国头等势力之一。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左为冯玉祥,中为蒋介石

被驱逐出紫禁城后,溥仪和婉容移居天津。两人生活优厚,在天津活的风生水起,据说婉容还成了租界区著名的摩登女郎,买名包,购珠宝,风光无限。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天津清园,那时婉容已穿上旗袍


1931年,日本间谍川岛芳子将婉容诱至满州,婉容与溥仪成为日本傀儡。身在长春的婉容受日本方面控制,生活没有自由,与溥仪也貌合神离,最终分道扬镖。据说,1946年,婉容死于吉林延吉监狱,时年40岁。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婉容(左一)与川岛芳子(中)

文煜宅与可园


帽儿胡同除了婉容故居以外,其7号、9号、11号、13号、15号这几栋门牌在旧时是两个宅第连成的一组建筑群,历史上曾是光绪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文煜的宅院。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可园平面图


宅院东西两个宅子各有一个花园,东园就是可园,也就是今天的帽儿胡同7号、9号。可园的格局是仿照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而建的,其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颇有江南园林之妙趣。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朝鲜驻华使馆,后来,其中一部分成为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仲曦东的住宅。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帽儿胡同11号则为文煜住宅,13号院在文煜身故后,连同11号院被后人租借给北洋政府总统冯国璋,当时冯国璋已经被迫下野,就住在这里,赋闲一年后病故。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等到了1922年左右,也就是婉容大婚的那一年,13号院又被租给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熟悉故宫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朱文钧是故宫博物院的创始人,他的儿子朱家溍为朱熹第25世孙,当代著名学者。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朱文钧

1929年后,13号院成为伪军司令张兰峰的住宅,直到解放后,很多单位把宿舍都安在了这里。


帽儿胡同45号


这里在明代为北镇抚司,俗称北衙门,清乾隆年间则为提督衙门,俗称九门提督衙门,民国时这里又是保安队队部,所以旧时住在这里的老人们都把这里叫"大狮子"。因其门前坐卧着据称源自明代的石狮。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解放后,这里成为话剧院的宿舍,记忆中,曾经叫实验话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国话剧院、国家话剧院,据说,孟京辉、田沁鑫、郭涛、袁泉等都与这里有过交集。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帽儿胡同21号


这里曾为梓潼庙文昌宫,也就是俗称的文昌庙,文曲星下凡的地方,辛亥革命后,文昌庙停止了祭祀活动,如今庙址的前半部为帽儿胡同小学,《明御制护国文昌帝君庙旧碑》仍立院内。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帽儿胡同2号

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电台隐蔽地,1949年1月,国民党北平守军在东单广场修建了临时飞机场,地下电台将具体位置发送给平津前线指挥部,炮兵据此修正弹道,封锁飞机场,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据网络资料显示,帽儿胡同里还有一所大宅院,里面住着十几户人家,但只为一户人家服务,那就是新中国十大大将之一的栗裕大将。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处宅院到底是几号了。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自从几年前南锣鼓巷主动“摘牌”后,每到节假日便人挤人的景象便很少能看到了,相应的,南锣鼓巷各条胡同也变得安静许多,那沉醉了后海的晚风可以顺畅地吹进胡同里,吹在游人的衣袖上。

南锣鼓巷东西十六条胡同,只有这条胡同最婉约

等疫情过去,真应好好走走这老北京的胡同,重温一下曾被我们忽视的胡同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