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发展迅速人才却流失严重?

静夜史


在河南推行的“强省会”战略下,郑州尽享全省的资源、人口、产业、政策等支持,郑州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十分迅速,2018年郑州GDP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43.32亿元,成为全国第16个“万亿俱乐部”成员。

郑州人才流失严重?不知道是否有具体数据支撑?据我的了解,郑州的人口吸引力还是挺强的。2018年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达到1013.6万,相比前年增加了25.5万,增量排名全国第7,因此郑州并非是一座人口流失严重的城市。

当然,人口吸引力强不代表人才吸引力就强,其实郑州乃至整个河南,都缺少985、211高校,因此每年都有很多河南的高材生跑到外省读书,说郑州人才流失也不为过。

目前郑州经济发展虽快,但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巨大的固投来实现的,郑州的产业结构偏传统,它的信息、金融、高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很多方面与一线乃至新一线城市仍有不少的差距,一旦固投增速放缓,郑州经济高速增长也将难以为继,因此郑州的人口吸引力虽强,但人才吸引力未必就强。当然,在河南省进一步推行“强省会”战略,再加上郑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郑州未来经济仍有望保持良好发展,相信未来它能够留住乃至吸引更多的人才。


锦绣中源


从小到大一直在郑州和郑州附近。郑州发展很快,非常快,但是也让人很无奈。

我好多同学,本科的,硕士的,海龟的,各行各业,十个之中,只有一两个就在郑州或者回到郑州,我问过很多次,为啥不回来?家里不好么,回答我说,回去了找不到类似工作。。郑州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商贸和金融,做技术的很难有什么钱,因为郑州人口太大了,竞争自然激烈,一般的技术工作,你不做多的是人,大多数老板引以为傲的就是郑州的人。他们做了好多年这一行,再转行,重新开始这个年纪养不起家,不敢轻易尝试。

郑州绝大多数人的待遇并不高,只有三四千,就这三四千还汇聚了河南省超多的年轻才俊来此奋斗实现理想,因为可能他们家乡小城市,连这三四千的待遇和像样的工作都没有。。

我看过好多同事,充满希望来到郑州,准备一展宏图,最后却不得不失望的北上或南下。

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一份喜欢的工作和能养家的薪水而奋斗,可以为了多挣两千而来到郑州,也就很多人为了多挣两千离开郑州。

希望郑州越来越好吧。


三槐书香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生在豫N,学在豫R,在郑州找了一个月的工作,应聘过销售、技术员、市场、文员、助理等岗位,当然有些只是增加面试经验,在郑州一个多月,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自然是毕业后能够为养育我的家乡的发展与壮大去添砖加瓦,但是一个多月的了解让我对郑州从满心期待变成些许失望。以前在郑州上学的同学都去了北上广,我班级里的准备在郑州找工作的也就我一个,我现在觉得也许他们做法是对的。



交通条件:郑州的交通还是可以的,出行比较方便,就是城区有点堵,这点很难受。

工作环境:跟这么多的HR和老总沟通,从我了解的角度看,他们有些思想保守,眼界短浅,很难去接受新事物新潮流,对员工的生活和薪资几乎不怎么重视,一味的要求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而且还会调查你父母的工作,跟一线城市的那些老总还有些差距。

学习环境:对于应届生来说,第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你的公司几乎决定了你的路走的有多远,郑州的公司满大街的都可以看到,到处都是销售,部分技术公司也无法提供培训,也不注重人才的培养,而且还戏谑刚毕业的学生,到处挖苦,目的就是给你降底薪,丑陋至极。


消费水平:郑州消费水平与一线相比虽然不高,但是工资却比一线低的多,既然在郑州和北上广一样月光,还不如去北上广去开阔自己的眼界,北上广竞争压力大,但是机会也多,人才的层次也高。

虽然在哪个城市都不容易,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郑州真的不知道它能为年轻人带来什么,虽然他在慢慢改变,但是年轻人也就几年的资本,谁愿意委曲求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东鹏TK


我在郑州上学,因为一些原因还是离开了郑州。怎么说呢。

第一,郑州工资是真不行啊,低工资盛行,感觉公司毫不担心招不到人。同岗位工资还不如武汉,西安等城市,感觉熬下去意义不大。

第二,郑州也没有太多好企业,不要说宇通之类的,首先它也是制造业,虽比富士康要好一点,但是也是制造业,金融商业大企业真心不多。而且很多皮包公司,稍有不慎就掉坑了。

第三,物价真心不低,可能人口基数大,物价也是够了。我毕业那年2017年,实习期工资4000,房租1000,加上水电费,真的感觉不友好。

第四,郑州也没有啥好的大学,学习好的都想考到外地,就外地添砖加瓦了,回来干嘛。郑州的毕业生也想去外地发展,那句话咋说来着,人往高处走嘛,既然都是异乡,何不找一个更好的异乡。

第五,没有太大的诱惑力。像蓝领工人都想去浙江江苏上海,像白领金领还想去北上广深,豫西北的去西安,信阳南阳去武汉,商丘的济南也有吸引力,驻马店也想去安徽江苏。

所以综上所述,个人觉得郑州啊,现在是高速发展期,但是这个发展期,过程艰难,而我们正处于艰难时期。


随风悠飘扬


说一个办理居住证的例子吧,有这种感觉,就是郑州(主要是针对郑州的管理者)好像是不欢迎我似的,老想着赶走我。

2011年暑假,我跟随发小(他在宁波打工一两年了)宁波打暑假工,到那里的警务室办理居住证,只需要发小(和发小住一块)到场证明即可办理,几分钟就出证。

2016年,大学毕业在郑州工作一年后,想办理居住证,还需要房主拿着证件到场等等一套流程,时间挺长。感觉太难为人。

通过居住证这个事,感觉宁波(宁波的管理者)更欢迎大家过去打工,不止是欢迎人才哦。郑州呢,接触多了,就是感觉处处卡你,难为你,好像你来郑州就是为了占便宜的,不能轻易让你占便宜。

个人的见解,不喜勿喷。


自立巷53号荷兰


滴滴司机,早上7点,下午4点,流水119预计收入80块,熬到夜里1点预计流水200左右,收于200左右。9月份开始到现在流水一共3万吧,挣了有不到2万块钱。我没有证,在滴滴群里看有证的多点,一天流水4百多5百,改了气,估计收入有万把块吧,也是10几个小时的干。年底了,工作不好找,明年准备去工地,听说挣的多点,


天下圣


1.21日,刚到郑州东站,酒店落脚休息,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想写点东西。14毕业,15年在郑州经开区一个挺大的民营企业上班,接线。老板开着一个霸道,有专职司机。没有公积金,每周六必须上班,一天50块加班费好像。各种五花八门的kpi,年终奖1000块大概。18年去了上海,也是一个挺大的民营公司,老板自己开沃尔沃xc60(很老的一款)双休15薪,没kpi,公司上市了。先写这么多,睡了睡了。



卡卡那的男人


这个我有亲身体会

一:郑州现在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好多实质问题并没有改变。郑州缺乏能支撑住高学历和高素质人群的岗位基础,相对于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工资待遇方方面面都很难达到。

二:我媳妇在日本上学工作,在日本待了七年,因为父母不想让女孩子一个人在国外待着,就辞去一家日本排名靠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回郑州。我跟她好多留学生朋友都聊过,对郑州的整体评价都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个圈子,虽然说他们都是郑州人。留下来的很多都是恋家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三:郑州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进步太小,还没有其他国家的领事馆,好多外资对郑州甚至是河南都没有概念,郑州需要提升的还有很多,

四:知名院校太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太大,这个必须得重视


郑中心


个人研究生毕业,就我一人在郑州,想着能为家乡施展一技之长,可惜!

公司不重视技术,管理制度差,领导没前沿眼光,我也要挣钱,也要养家糊口,也要活下去!一个研究生,拿着4000的工资在一个上市企业里,要我怎么活,房价一两万,顶我研究生四五个月工资。

老板说的涨薪也没有,福利也没有,感觉自己都是被骗过来的,进了一个骗子上市公司,要求强制加班,还没加班费,加班也没事干!整天的让搞技术研发的去捡垃圾,去挖树栽树,除领导外,一个搞技术研发的可以被公司里的任何人呼来喝去,保安,保洁,人事,能源。。。没事找事!搞技术的在公司的最底层,销售的还说搞技术的要加班,不能搞特殊!不给你们加班费,不加班扣绩效[捂脸]

我可怜的大河南,怎么才能留住人!再不行我也要走了!为自己感到悲哀!家乡不需要我!


用户4319216845


郑州的问题不是人才留不住,而是吸引不来。

笔者以亲身的经历回答这一问题。

研究生期间河南同学总共有8人,最后回到郑州的只有我一人,而我还是由于女朋友在这里才过来的。之前对郑州一无所知,因为我本身是信阳人,距离武汉而言相对更近。

从17年毕业的时候到目前为止,在此期间已经生活了两年。郑州发展的短板已经严重的被人才所限制,高等教育的欠缺,优质的企业不肯来,互联网产业发展不动,金融业主要以保险和银行为主,好的风投公司不会过来,本地的投资企业多是国有企业或者依托于大企业发展的金融公司。

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目前在政府服务方严重落后,对待人才,对待企业不够重视。虽然已经发布汇郑州,人才补贴也可以快速领取。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城市而言,缺人才,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薪资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国有企业,房地产,金融行业,公务员,教师薪资低到令人发指,可以理解,拿着这么低的薪资,要想让公务员把事情办好也太苛刻了。

自然环境太差,郑州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城市,除了东区有些大城市的样子,老城区实在是没法看。可能这是先天的自然环境所限,但是周边的城市,西安,成都非常的干净。

人文环境落后。郑州人是地道的河南人,充满了刻苦奋斗的精神,挣钱之余还是挣钱,生活压力太大。从建筑来看,紧凑型的建筑为主,绿化还有放松的地方比较缺乏。

综上所述,郑州需要尽快提升人文环境,加快建设好的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