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發展迅速人才卻流失嚴重?

靜夜史


在河南推行的“強省會”戰略下,鄭州盡享全省的資源、人口、產業、政策等支持,鄭州這些年的發展確實十分迅速,2018年鄭州GDP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143.32億元,成為全國第16個“萬億俱樂部”成員。

鄭州人才流失嚴重?不知道是否有具體數據支撐?據我的瞭解,鄭州的人口吸引力還是挺強的。2018年鄭州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達到1013.6萬,相比前年增加了25.5萬,增量排名全國第7,因此鄭州並非是一座人口流失嚴重的城市。

當然,人口吸引力強不代表人才吸引力就強,其實鄭州乃至整個河南,都缺少985、211高校,因此每年都有很多河南的高材生跑到外省讀書,說鄭州人才流失也不為過。

目前鄭州經濟發展雖快,但相當一部分是依靠巨大的固投來實現的,鄭州的產業結構偏傳統,它的信息、金融、高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等很多方面與一線乃至新一線城市仍有不少的差距,一旦固投增速放緩,鄭州經濟高速增長也將難以為繼,因此鄭州的人口吸引力雖強,但人才吸引力未必就強。當然,在河南省進一步推行“強省會”戰略,再加上鄭州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鄭州未來經濟仍有望保持良好發展,相信未來它能夠留住乃至吸引更多的人才。


錦繡中源


從小到大一直在鄭州和鄭州附近。鄭州發展很快,非常快,但是也讓人很無奈。

我好多同學,本科的,碩士的,海龜的,各行各業,十個之中,只有一兩個就在鄭州或者回到鄭州,我問過很多次,為啥不回來?家裡不好麼,回答我說,回去了找不到類似工作。。鄭州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商貿和金融,做技術的很難有什麼錢,因為鄭州人口太大了,競爭自然激烈,一般的技術工作,你不做多的是人,大多數老闆引以為傲的就是鄭州的人。他們做了好多年這一行,再轉行,重新開始這個年紀養不起家,不敢輕易嘗試。

鄭州絕大多數人的待遇並不高,只有三四千,就這三四千還匯聚了河南省超多的年輕才俊來此奮鬥實現理想,因為可能他們家鄉小城市,連這三四千的待遇和像樣的工作都沒有。。

我看過好多同事,充滿希望來到鄭州,準備一展宏圖,最後卻不得不失望的北上或南下。

大多數人都是為了一份喜歡的工作和能養家的薪水而奮鬥,可以為了多掙兩千而來到鄭州,也就很多人為了多掙兩千離開鄭州。

希望鄭州越來越好吧。


三槐書香


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生在豫N,學在豫R,在鄭州找了一個月的工作,應聘過銷售、技術員、市場、文員、助理等崗位,當然有些只是增加面試經驗,在鄭州一個多月,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首先,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自然是畢業後能夠為養育我的家鄉的發展與壯大去添磚加瓦,但是一個多月的瞭解讓我對鄭州從滿心期待變成些許失望。以前在鄭州上學的同學都去了北上廣,我班級裡的準備在鄭州找工作的也就我一個,我現在覺得也許他們做法是對的。



交通條件:鄭州的交通還是可以的,出行比較方便,就是城區有點堵,這點很難受。

工作環境:跟這麼多的HR和老總溝通,從我瞭解的角度看,他們有些思想保守,眼界短淺,很難去接受新事物新潮流,對員工的生活和薪資幾乎不怎麼重視,一味的要求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而且還會調查你父母的工作,跟一線城市的那些老總還有些差距。

學習環境:對於應屆生來說,第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你的公司幾乎決定了你的路走的有多遠,鄭州的公司滿大街的都可以看到,到處都是銷售,部分技術公司也無法提供培訓,也不注重人才的培養,而且還戲謔剛畢業的學生,到處挖苦,目的就是給你降底薪,醜陋至極。


消費水平:鄭州消費水平與一線相比雖然不高,但是工資卻比一線低的多,既然在鄭州和北上廣一樣月光,還不如去北上廣去開闊自己的眼界,北上廣競爭壓力大,但是機會也多,人才的層次也高。

雖然在哪個城市都不容易,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鄭州真的不知道它能為年輕人帶來什麼,雖然他在慢慢改變,但是年輕人也就幾年的資本,誰願意委曲求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東鵬TK


我在鄭州上學,因為一些原因還是離開了鄭州。怎麼說呢。

第一,鄭州工資是真不行啊,低工資盛行,感覺公司毫不擔心招不到人。同崗位工資還不如武漢,西安等城市,感覺熬下去意義不大。

第二,鄭州也沒有太多好企業,不要說宇通之類的,首先它也是製造業,雖比富士康要好一點,但是也是製造業,金融商業大企業真心不多。而且很多皮包公司,稍有不慎就掉坑了。

第三,物價真心不低,可能人口基數大,物價也是夠了。我畢業那年2017年,實習期工資4000,房租1000,加上水電費,真的感覺不友好。

第四,鄭州也沒有啥好的大學,學習好的都想考到外地,就外地添磚加瓦了,回來幹嘛。鄭州的畢業生也想去外地發展,那句話咋說來著,人往高處走嘛,既然都是異鄉,何不找一個更好的異鄉。

第五,沒有太大的誘惑力。像藍領工人都想去浙江江蘇上海,像白領金領還想去北上廣深,豫西北的去西安,信陽南陽去武漢,商丘的濟南也有吸引力,駐馬店也想去安徽江蘇。

所以綜上所述,個人覺得鄭州啊,現在是高速發展期,但是這個發展期,過程艱難,而我們正處於艱難時期。


隨風悠飄揚


說一個辦理居住證的例子吧,有這種感覺,就是鄭州(主要是針對鄭州的管理者)好像是不歡迎我似的,老想著趕走我。

2011年暑假,我跟隨發小(他在寧波打工一兩年了)寧波打暑假工,到那裡的警務室辦理居住證,只需要發小(和發小住一塊)到場證明即可辦理,幾分鐘就出證。

2016年,大學畢業在鄭州工作一年後,想辦理居住證,還需要房主拿著證件到場等等一套流程,時間挺長。感覺太難為人。

通過居住證這個事,感覺寧波(寧波的管理者)更歡迎大家過去打工,不止是歡迎人才哦。鄭州呢,接觸多了,就是感覺處處卡你,難為你,好像你來鄭州就是為了佔便宜的,不能輕易讓你佔便宜。

個人的見解,不喜勿噴。


自立巷53號荷蘭


滴滴司機,早上7點,下午4點,流水119預計收入80塊,熬到夜裡1點預計流水200左右,收於200左右。9月份開始到現在流水一共3萬吧,掙了有不到2萬塊錢。我沒有證,在滴滴群裡看有證的多點,一天流水4百多5百,改了氣,估計收入有萬把塊吧,也是10幾個小時的幹。年底了,工作不好找,明年準備去工地,聽說掙的多點,


天下聖


1.21日,剛到鄭州東站,酒店落腳休息,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想寫點東西。14畢業,15年在鄭州經開區一個挺大的民營企業上班,接線。老闆開著一個霸道,有專職司機。沒有公積金,每週六必須上班,一天50塊加班費好像。各種五花八門的kpi,年終獎1000塊大概。18年去了上海,也是一個挺大的民營公司,老闆自己開沃爾沃xc60(很老的一款)雙休15薪,沒kpi,公司上市了。先寫這麼多,睡了睡了。



卡卡那的男人


這個我有親身體會

一:鄭州現在雖然發展的很快,但是好多實質問題並沒有改變。鄭州缺乏能支撐住高學歷和高素質人群的崗位基礎,相對於高層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工資待遇方方面面都很難達到。

二:我媳婦在日本上學工作,在日本待了七年,因為父母不想讓女孩子一個人在國外待著,就辭去一家日本排名靠前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回鄭州。我跟她好多留學生朋友都聊過,對鄭州的整體評價都不是很高,特別是對於他們這個圈子,雖然說他們都是鄭州人。留下來的很多都是戀家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三:鄭州國際化交流合作的進步太小,還沒有其他國家的領事館,好多外資對鄭州甚至是河南都沒有概念,鄭州需要提升的還有很多,

四:知名院校太少,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太大,這個必須得重視


鄭中心


個人研究生畢業,就我一人在鄭州,想著能為家鄉施展一技之長,可惜!

公司不重視技術,管理制度差,領導沒前沿眼光,我也要掙錢,也要養家餬口,也要活下去!一個研究生,拿著4000的工資在一個上市企業裡,要我怎麼活,房價一兩萬,頂我研究生四五個月工資。

老闆說的漲薪也沒有,福利也沒有,感覺自己都是被騙過來的,進了一個騙子上市公司,要求強制加班,還沒加班費,加班也沒事幹!整天的讓搞技術研發的去撿垃圾,去挖樹栽樹,除領導外,一個搞技術研發的可以被公司裡的任何人呼來喝去,保安,保潔,人事,能源。。。沒事找事!搞技術的在公司的最底層,銷售的還說搞技術的要加班,不能搞特殊!不給你們加班費,不加班扣績效[捂臉]

我可憐的大河南,怎麼才能留住人!再不行我也要走了!為自己感到悲哀!家鄉不需要我!


用戶4319216845


鄭州的問題不是人才留不住,而是吸引不來。

筆者以親身的經歷回答這一問題。

研究生期間河南同學總共有8人,最後回到鄭州的只有我一人,而我還是由於女朋友在這裡才過來的。之前對鄭州一無所知,因為我本身是信陽人,距離武漢而言相對更近。

從17年畢業的時候到目前為止,在此期間已經生活了兩年。鄭州發展的短板已經嚴重的被人才所限制,高等教育的欠缺,優質的企業不肯來,互聯網產業發展不動,金融業主要以保險和銀行為主,好的風投公司不會過來,本地的投資企業多是國有企業或者依託於大企業發展的金融公司。

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目前在政府服務方嚴重落後,對待人才,對待企業不夠重視。雖然已經發布匯鄭州,人才補貼也可以快速領取。但是相對於快速發展城市而言,缺人才,缺少先進的管理理念。薪資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國有企業,房地產,金融行業,公務員,教師薪資低到令人髮指,可以理解,拿著這麼低的薪資,要想讓公務員把事情辦好也太苛刻了。

自然環境太差,鄭州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髒亂差的城市,除了東區有些大城市的樣子,老城區實在是沒法看。可能這是先天的自然環境所限,但是周邊的城市,西安,成都非常的乾淨。

人文環境落後。鄭州人是地道的河南人,充滿了刻苦奮鬥的精神,掙錢之餘還是掙錢,生活壓力太大。從建築來看,緊湊型的建築為主,綠化還有放鬆的地方比較缺乏。

綜上所述,鄭州需要儘快提升人文環境,加快建設好的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