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在美國建國的第二年,也就是1777年,一群華人在海外也建立了一個國家,此國面積14.68萬平方公里,比遼寧省稍小,曾多次請求併入中國,只可惜被堅決拒絕,如不然,今天中國在東南亞就厲害了。這個國家就是在歷史上存在了110年之久的蘭芳共和國。

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蘭芳共和國,是亞洲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位於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相當於今天印尼的西加里曼丹省,以坤甸(東萬津)為首都。中國人一向安土重遷,為什麼會遠涉重洋,跑到那麼一個島上建國呢?

這還得從明末清初的移民潮說起,在這些人中,有的是明軍餘部,有的是不滿清朝統治的遺民,也有的是下南洋討生活的窮苦人。懷才不遇的窮書生羅芳伯就屬於最後一種,當時興起出洋開金山的熱潮,1772年,羅芳伯與眾多老鄉,從廣州虎門出發,來到了西婆羅洲的金礦,開啟了新的人生。

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到達了南洋之後,才發現遠方的生活並不一定美好,除了適應當地的環境外,還要忍受艱苦的生存條件,尤其是此地幫會林立,遠在他鄉,若想不被人欺負,只有抱團取暖。就這樣羅芳伯憑藉著膽識和智慧,建立了保護華人的社團蘭芳會。

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蘭芳會征服了當地的眾多幫會,並幫助當地蘇丹平定了土著人的叛亂,為了表示嘉獎,蘇丹將東萬律劃歸給羅芳伯,之後蘭芳會不斷髮展壯大,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蘭芳公司統一了所有的幫會、村寨、團體,正式將蘭芳公司更名為“蘭芳共和國”。羅芳伯擔任“大唐總長”,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一群華人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在別國的領地上建立一個“小中國”,這就厲害了!

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回到中原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納入大清的版圖,封他一個王就可以了,或者將之變為中國的藩屬國也行,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嘛,這樣一來就可以唬唬蠢蠢欲動的荷蘭殖民者了。但乾隆根本不正眼瞧這個小國,堅決地拒絕了這個請求。暢想一下,如果乾隆帝當時答應了,中國或許就會多一個省了,今天也就不會有什麼南海問題了。

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雖然大清拒絕了蘭芳的請求,但答應與他們開展貿易,羅芳伯藉此製造了一個假象,佯稱是清朝的藩屬國,憑藉著康乾盛世,卻也唬住了荷蘭。但隨著清朝的沒落,尤其是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清朝的軟弱無能徹底暴露,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荷蘭趁機入侵蘭芳共和國,1886年存世110年的蘭芳共和國徹底滅亡。

孤懸海外的“小中國”,差點併入中國,若成功南海將不是問題

很多華人不甘心做荷屬臣民,紛紛逃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等地,其中一個叫李雲龍的華人逃至吉隆坡,雖然身為商人,但內心一直銘記一個誓言:蘭芳不復,誓不歸華。這個誓言一直在家族內傳承,他的孫子就是李光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