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公開課

過年期間疫情肆掠,一直宅在家裡不給祖國添亂,相信由於不可抗力的因素大家都放了一個小長假吧~宅家久了,和自己相處的時間越多,促使自己向內行走,找到一些有趣的課程。

這個系列是劍橋大學2011年公開課關於“美”這一主題,開展的從多學科角度去闡述美,瞭解美與世界運行的規律間,激發出多少的碰撞。

《美與怪誕》由西班牙藝術家Jose Hernandez演講,其長期深耕於油畫、水彩畫、蝕刻畫與印刷,作品富有戈雅(浪漫主義)和達利(超現實主義)的西班牙特色。


美與怪誕 | 劍橋大學公開課

戈雅《陽傘》,強烈色彩/浪漫氣氛/鮮明人物形象。


美與怪誕 | 劍橋大學公開課

戈雅《查理四世的一家》,幽默的藝術表現力。

在《美與怪誕》中,藝術家Jose沒有去解答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這樣空乏巨大的問題,一千個人對美有一千種認識,藝術家分享了自己在探索藝術中自己的疑惑,思考,努力去找答案,這樣一個求索的過程。

“我把瞬間體驗到的美,與外部世界相比較,我學習在紛繁多樣的事物中識別出這些美,賦予它們名稱,提煉出與它們相符的美好情緒,它關係到美對我及其他人的意義。”


美與怪誕 | 劍橋大學公開課

達利《柔軟的自畫像與烤培根》,幽默/搞怪/神似。

定義美是一件難事,探索什麼是美,則註定是一個長期跋涉求索的過程。

在藝術家Jose的想法裡,追求美單純的目的就是,渴望與追求有關美,及類似的美的事物的知識。儘可能大膽地去進行研究,去開啟藝術探險之旅,說服自己,這就是他的命運,誠然這樣的人生,會帶給他獨特的,新奇的,充滿靈感與激情的東西,一些一直在尋找,從沒在身邊的世界裡找到過的東西。

似乎美沒有一個終極的準確的定義,反而在藝術家的探索之旅中,對美的渴求才是對美最準確的定義。


美與怪誕 | 劍橋大學公開課

達利《聖安東尼的誘惑》,荒誕/離奇/魔幻。

對於美與怪誕這一主題,藝術家也從沒停止反問自己,醜真是美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那麼怪誕佔據什麼位置呢?

大家都知道,醜也是吸引注意的一種力量,如果醜=壞,那我們很自然就會發現,醜的產生應該與美一樣古老,兩者的存在,引起對兩者的偏好的質疑,這種質疑早已存在,從沒有一個標準去定義美醜、怪誕這些字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