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從學習能力到文化資本:留英成功的關鍵(問答篇)

上期嘉賓楊暘女士與大家分享《從學習能力到文化資本:留英成功的關鍵》,對家長的提問也一一做了解答,如下是Q&A的整理,供大家參考。

語音分享/楊暘 文字整理/高娟

1

請問“文化資本”如何從跨文化教育與學習研究中得到資源優化配置?如何確保高投入同樣也會有可預期的高產出?

楊暘:本次分享解釋了文化資本的表現形式與文化資本的積累途徑,希望能夠回答您大部分的問題。關於如何實現“高投入”和“高產出”,我想強調的是文化資本的積累需要經過長久的過程,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形成飛躍性變化的。它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教育本身應該更加註重經歷和思維的提升,從而帶來對人生和世界的認識與生活方式的進一步完善。提出文化資本這個概念本來就是要引導大家從對學習能力與學習技巧的關注轉到人文、素養和文化的積累上。

2

請問在留學英國期間怎樣獲取更優質的社會資源,要通過怎樣的渠道?

楊暘:您提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源有很強的互動性。一些精英院校的畢業生能夠有文化的積澱,因為所處的龐大社會關係網和社會資源網絡,積累了某些比較有特點的文化特徵。因此,我的建議是可以通過社團和一些其他國際交流項目來獲得。大學生研究生可以嘗試創業,創業本身會接觸到英國更廣泛的層面,讓交友和社交的網絡穿透學校的範圍,從而實現資源的擴展。

3

請問A level和IB課程對於申請牛劍,怎樣選擇?申請英國G5大學,在學科方面的適應性準備,要做哪些?

楊暘:首先關於A level跟IB課程的區別,網上有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對比兩個課程的優劣,可以在網上搜索查看。比較簡單的對比是從這兩個體系的制定方來說,A level是由劍橋大學考核中心(Cambridge Assessment)制定,是純英式的標準。IB課程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從通過牛劍申請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A level可能更加合適。作為學科方面的適應性準備,要根據您制定的留學方案回答,比如孩子未來的走向,來協調A level的選課方向。如果要進入牛津劍橋和其他英國G5高校的聯盟之中,我的建議是選擇傳統的學科,比如理工科、數學、進階數學、物理等,避免選擇非傳統的學科,比如商科、文化研究、中文。

4

請問低齡留學的話,英國學校對中國學生有沒有歧視?

楊暘:英國初中、高中通常在一起,甚至很多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在一個學校連續上到大學前。一些好的私立學校通常不會有種族歧視問題,但是由於文化不同而產生的一些小摩擦難以避免,建議家長積極與學校溝通,明確表明態度。如果發現有任何歧視傾向,校方是有監管責任的。現在英國的學校還是比較包容的環境,孩子們的交往要有共同的興趣把大家聯繫到一起(如上面所講),避免造成過於與周圍環境相孤立的負面局面。

5

請問A level的兩年應該如何規劃?

楊暘:這個問題很難找到普遍使用的答案,具體規劃要根據您孩子目前所處的狀態、成績和個性發展,偏文偏理偏藝術還是偏運動等一系列因素去考量。我的建議是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在英國上高中,高中都會有Career Service或者職業規劃導師(Career Consultant),可以讓孩子與這些職業規劃導師進一步溝通。

6

孩子10歲,就讀國內一級一類 公立 重點初中實驗班,在GCSE階段才去英國,在國內的這4年,要做好什麼方面的準備,各方面要達到什麼標準,才能順利接軌GCSE。

楊暘:在GCSE階段去英國讀書,孩子的年齡比較小,首先考慮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律性,這兩點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除此之外,在國內需要培養英語水平。另外,注意目前所讀學校實驗班的管理和教學方法,考慮到中國與英國教育體制的不同,平時可以多給孩子創造機會鍛鍊動手能力、批判思維、創新等一系列的能力。不提倡家長把英國的課本讓孩子先學習,這樣的效果並不好,通常孩子在學過了一遍之後在英國的課堂不容易集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和英國教學方式的不同,孩子吸收知識的途徑和在英國課堂上接受知識的途徑不一樣,在國內先學一遍未必有利於孩子在英國的學習表現。可以從更概括的層面提前傳授給孩子一些知識。比如請私人教師消化課本里的英文詞語及知識點之後用相互討論的形式傳達給孩子,從而讓您的孩子在出國之前很好地完成知識的儲備。

7

在申請過程中,除了在校的平均成績外,有哪些種類的課外活動或者實習類型是招生官比較看重的?

楊暘:首先強調一定要有課外的實踐,這樣的經歷證明了全面發展,這是值得肯定的。具體哪些課外的實踐活動比較好,要根據您選擇的專業方向,通過您自身細緻的評估來決定。更加寬泛的講,一些能夠體現意志品質、團隊精神、創造力、社會關愛、人文關懷的這些會比較受招生官青睞。

8

英國大學教育學較好的學校推薦下?需要什麼條件,比如雅思多少分。

楊暘:英國教育學專業大學的排名,供你參考。第一位是劍橋大學,第二位是倫敦大學學院(UCL),第三位是倫敦國王學院,第四位是愛丁堡大學,第五位是薩塞克斯大學,第六位是杜倫大學,第七位是布里斯托大學,下邊依次是謝菲爾德大學、華威大學和約克大學。教育學屬於偏人文社科類,以上學校的錄取標準,尤其是牛津、劍橋、UCL需要雅思分數7.5,單科不低於7,其他的學校通常也會在官網上寫出7.5,但是如果考到7可以與學校協商做一些努力。

9

英國大學讀研能不能轉專業?英國大學的獎學金制度是怎麼樣的?

楊暘:英國讀研是不太可能轉專業的,因為時間很短,只有一年。大學的獎學金制度分為兩類,一類是為有困難學生提供的,另外一類是按照成績來講的。通常如果拿到頂尖高校的獎學金,成績是要在優異級別。

10

申請英博士的獎學金有什麼有效渠道嗎?有專門的英國所有大學當年博士招生的網站嗎?有沒有自己讀博研究方向的大牛導師介紹網站?

楊暘:跟大家分享網站www.jobs.ac.uk,博士生階段獎學金信息,通常都會在網站上公佈出來。

11

結合今天的主題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楊暘:英文寫作與中文有很大區別,無論語言結構還是寫作邏輯都是不同的。總體而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閱讀。通過閱讀能夠掌握邏輯思維的固定形式和英國學術寫作的關鍵,同時獲取大量的知識背景和詞彙量,在寫作中逐步練習慢慢提高。通常寫作提高的會比較慢,因為涉及到由中式思維到英式思維的轉換,在此,我個人不建議大家寫作時先寫成中文再翻譯成英文,這樣既要付出雙倍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利於養成英式的學術思維,而且查字典的話能夠查英英詞典比英漢詞典要更好。

12

留學生回國後,相當大一部並沒有把文化資本帶給國內,反而鬱郁不得志不能適應中國環境。請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怎麼避免?

楊暘:我們在前面說到,真正深層面的文化資本是一種思維、修養的養成。這類思維和邏輯性還有體系化的能力是不分國界的。出現不適應中國環境的情況,可能更多的是來自於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的雙重改變。在英國的留學生活既有艱難和苦澀的一面,又有自由和單純的一面。回國後,突然面臨更加複雜的環境,可能會有所不適應。另外,通常回國不適應是出現在就業以後,這樣的情況不僅存在於英國留學歸來的學生身上,即使一直在國內讀大學的學生,從走出校園到步入社會也會出現各種不適應。所以這種不適應源於人生不同階段的轉變,我們要從人生不同階段需要不同能力、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式方面去調整。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教育協會 / 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的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