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蟻人不能像蜘蛛俠一樣翻譯為螞蟻俠?

用戶64325649


蟻人這個名字其實只是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翻譯過來的其中一個版本,在不同的國家與地區,翻譯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漫威電影中,有許許多多的角色,我們現在看到的,關於名字中有“俠”字的,並不是特別多,比如,最出名的,就是我們知道的鋼鐵俠,蜘蛛俠,與神奇四俠了!把這些角色翻譯有“俠”字,這與我們的文化有關係,同時也是最能夠讓人接受的一種翻譯。

要了解為什麼要翻譯成為“俠”,我們就得先了解什麼是“俠”,我們很多朋友,對於“俠”這個字最多的瞭解恐怕都是來源於武俠小說與影視劇裡面,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成為大俠的夢想,大俠是做什麼的?大俠是幫助普通人,行俠仗義,打倒邪惡的正義使者!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只要有能力了!去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就可以稱之為“俠”。

影視劇與武俠小說裡面的大俠為什麼這麼吸引人,就是因為他們身上有這種俠義精神,同樣的,蜘蛛俠與鋼鐵俠,他們做到了這樣的要求,蜘蛛俠在漫畫裡就是一個行俠仗義,幫助別人的鄰家小夥子,而且他不求回報,蜘蛛俠的精神是什麼?在電影裡我們知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是蜘蛛俠一直以來貫徹落實的理念!



鋼鐵俠同樣如此,一直以來,鋼鐵俠肩負著保護世界的重任,這是他的責任,鋼鐵俠也如此做了,從《鋼鐵俠1》他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一直到《復仇者聯盟4》,為此,鋼鐵俠做了很多我們看在眼裡的行動,最後,鋼鐵俠更是犧牲自己,成全大家,他確實做到了這種“俠義”精神!



關於翻譯的問題,我們來對比一下幾個版本:

比如鋼鐵俠,在香港翻譯成為鋼鐵奇俠,與內地的鋼鐵俠差不多,但在臺灣上映的時候,鋼鐵俠被翻譯成為鋼鐵人,這就可以從翻譯上看出區別了!“俠”字賦予電影的意義可是要強得多,其實早些年,還有過對鋼鐵俠名字的翻譯叫做鐵人,這也是根據漫畫形象與漫畫裡的名字而翻譯的,但這麼多翻譯,還是覺得鋼鐵俠最有氣勢!



蟻人確實也叫蟻俠,只不過是在香港上映的版本翻譯名字。

電影上映翻譯過來之後,黃蜂女名字一樣,就是蟻人變成了蟻俠,其實黃蜂女變成黃蜂俠也挺有意思,不過看了《蟻人》的這兩部電影,自始至終,電影所體現出來的“俠”,遠遠沒有蜘蛛俠與鋼鐵俠強烈。



其實翻譯名字這個也挺有意思的,不僅僅是漫威的電影,DC的電影也是一樣,比如我們翻譯的《海王》,在臺灣上映的時候居然變成了《水行俠》這個名字,還有更奇怪的是綠巨人的電影,之前不是有一部電影叫做《無敵浩克》嗎?如果我說《變身怪醫》就是綠巨人的另外一個翻譯你信不信?



其實這個翻譯,就像蜘蛛俠的名字,如果拆開直接翻譯就是蜘蛛人,或者蜘蛛男人,但翻譯成為蜘蛛俠就有意思得多了,並且如果把蜘蛛俠這個名字翻譯回去,俠的意思就不太好翻譯了!與之前的大不相同。



所以蟻人這個名字也可以翻譯成為蟻俠,蜘蛛有蜘蛛俠,沒有翻譯成為蜘俠或者蛛俠,感覺蜘蛛俠更順口,不過如果蟻人翻譯成為蟻俠還好,如果變成螞蟻俠,感覺會不會有點怪怪的?


影視閒談


樓下很多回答都把原因歸到蟻人亦正亦邪不夠"俠義"上頭,當然有點這個原因,但主要不是因為這個。其實原因哪有那麼複雜。可以看看,被譯成"俠"的,都是相關作品進入大陸比較早的,超人這個早就出名的特例先不說,蝙蝠俠,蜘蛛俠,這都是相關作品在80年代就已經在大陸出版了的,綠燈俠,神奇女俠,閃電俠,鋼鐵俠等等晚一點,也是90年代初就在二次元愛好者(當然那時候還沒這個詞)家喻戶曉了的。當時引進的美超作品大都和港版翻譯有關,而港版翻譯眾所周知盡是這個俠那個俠的。大陸這邊也基本延續下來了。而進入新世紀之後,直接從美版引進的作品,沒有經香港的"中轉",在翻譯上就更多延續了大陸翻譯"直譯"的傳統,這也就是為什麼漫威的"俠"比DC的少的多,沒那麼大影響的超膽俠是俠,而七巨頭的海王卻不是俠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引進的時間有一個時代的距離,中間沒有經過"港譯"的轉手罷了。哪有那麼多深入的考慮,那純屬硬扯淡。


TDEBUG


蟻人之所以不被稱為蟻俠,有很大的原因,要知道俠客一般行俠仗義,是個很正能量的形象。反倒蟻人曾經進過監獄,儘管他的想法和初衷都非常好,但因為竊取公司信息,所以不能被稱之為“螞蟻俠”


臭山治


從今天起我就自稱蟻俠,跟那個蟻族無關。


康拉圖


香港的叫法就是蟻俠


花漸遠-斷流年


俠 就是下麼幫助他人的 這正符合蜘蛛俠的形象 蟻人 首先他是個小偷 成為蟻人後 也就是幹了點找回被搶走的東西 很少是主動幫助別人的


StrikersS


俠是指那些行為正派的人,蟻人原來是幹小偷的,不能被稱為俠


今晚電影伴


因為螞蟻俠聽起來怪怪的,蟻人聽就沒有這種感覺了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