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衡量汽車的安全性能,大多數車主馬上會想到碰撞測試成績、安全氣囊數量、ABS(防抱死系統)、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等。而在選購一輛愛車時,除了上述配置或參數外,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配置和指標容易被忽略,買車時注意一下,關鍵時會發揮保命作用!


第一,側安全氣簾。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側安全氣簾,並不是標配,有些車型只有高配版本才具備,甚至全系也不帶側簾,而且關注是否帶側氣簾,特別是後排氣簾的車主並不多。當實際發生事故時,涉及前後撞擊的,至少還有前後保險槓和發動機倉作為緩衝,而側面撞擊只有車門及裡面的鋼樑吸收撞擊,緩衝區間和吸能都非常有限,因此側面撞擊對車內駕乘人員的傷害極大,另外車體B柱側、窗玻璃,甚至安全帶側面支撐扣等都極有可能成為車禍中的殺手,側簾氣囊會把乘客和這些傷害物件隔開,有效保護了車內人員的安全。

SUV車型中,合資或進口高端車型經常標配8氣囊,而中低檔車型為了降低成本,大多配置的是4氣囊甚至2氣囊。不過像長安CS55、東南DX3等自主SUV就配置了6氣囊(後排側氣簾)。


第二,後排中央頭枕。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很多人認為它只不過是一項舒適性配置,可有可無,但實際上頭枕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裝備,在汽車發生碰撞比如追尾時,車內乘員的軀幹會隨車輛向前加速運動,而頭部因慣性作用運動會相對滯後,乘員頭部向後甩動,從而造成頸部受傷,此種情況稱為“揮鞭傷”,輕則造成頸部肌肉和骨骼損傷,重則可能會導致癱瘓。C-NCAP安全測試裡有一項鞭打試驗測試,就是用來檢驗汽車座椅對頭部、頸部的保護性能。因此,頭枕和安全帶一樣,是車裡必不可少的安全裝備,每一個座位都應該配備。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第三,車身熱成鋼或高強度鋼比例。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車身強度取決於車身的設計與鋼板強度,因此車身重要防護部位的鋼板強度(例如ABC柱、前後保險槓骨架等重點部位採用熱成型鋼)對於整車安全就顯得至關重要,而衡量車身鋼材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熱成型鋼或高強度鋼比例,按強度排序由低到高分別為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熱成型鋼。因此,車體超高強度鋼或熱成鋼比例是汽車安全係數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車型宣傳資料一般會有註明),例如SUV車型中被消費者稱為“公路坦克”的比亞迪唐,其車身高強度鋼材使用量達到了63%,A柱和B柱即運用了超高強度熱成型技術,讓其在近期的C-IASI碰撞測試中成績優異。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第四,輪胎表面標註的數據。輪胎上通常都標註了很多數字和型號信息,大多車主也搞不懂這些字符的實際含義,其實它們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例如下圖3907,就表示輪胎的生產日期,前兩位數字代表週數也就是39周,後兩位數字代表年份也就是07年,那麼這個輪胎的生產日期就是2007年39周生產的輪胎。這個數字在新車落地提車驗車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另外還有這一項,表示輪胎的速度級別,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就是輪胎可以承受的最高時速,超過這個速度就會有爆胎風險。以下是對照表:

選車時要留意,容易忽略但可保命的安全配置,不是每一款車都配備

輪胎速度等級對照表

SUV車型多使用H級輪胎,比如冠道、哈弗H6、豐田RAV4、吉利博越等,可以承受最高210公里時速。而途觀、昂科威更是使用V級輪胎,最高可承載240公里時速。

安全性能永遠應該放在選車的首位,當然安全配置再高的車型要保障安全,最關鍵還是要求駕駛者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因此,駕駛汽車時,請時刻警惕,安全至上!希望通過上述介紹,讓大家多一份參考,最後都能夠選擇到一輛滿足自己需求的安全座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