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夺岛作战”能力——日本19式新型装甲输送车(下)

机动性能

日本19式装甲车采用500马力的新型柴油发动机(10.8升排量),该发动机借鉴了日本10式坦克发动机的技术,其零部件可与日本16式机动战车通用。该车的最大速度为l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可达800~1 000千米,行驶时噪声很小,行驶平稳,乘坐舒适性较好,从而有利于减少乘员的疲劳。发动机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包括电子控制式可变喷嘴排气涡轮增压机(VNT)以及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嘴系统(Unit Injector System,UIS),加上新型HMT无级自动变速箱,整车运行效率较高。该车的动力舱实现了整体吊装,缩短了维修保养的拆装时间。其发动机气缸顶部采用独特的陶瓷材料,具有功率大、附件少、结构紧凑等特点,能够保障车辆在起伏路上高速行驶。废气经专门的处理装置处理后再排出车外,以减弱废气产生的热信号特征。传动系统采用H型传动方式,动力由发动机输出,经主离合器、变速箱、分动箱、侧传动箱传到各车轮,通过轮间和轴间差速器调节车辆转弯时内轮和外轮的速差,减少内侧车轮与外侧车轮的滑移,减少车轮的滑行磨损,可有效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同时,采用H型传动后,车辆能将传统传动方案中的车桥分为两个轮边的传动箱,让出车体中部的位置,增加车内的有效利用空间,从而降低整车的重心,增加底盘的操作稳定性和炮塔射击的稳定性,也使得整车的高度降低,进而提高防护性能。再加上驱动轮较多,不仅增大了牵引能力,也提高了在困难路段的通行能力,该车可攀越0.6米高的垂直墙,跨越2米宽的壕沟,涉水深1.2米。为提高车辆的越野性能,该车配备了计算机控制的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CTIS),可使全部或单个轮胎气压在数分钟内达到预定理想值,可根据车辆行驶在不同地形的情况下,自动调整轮胎内的气压,以提高该车在湿地、松软地面以及沙地的通过能力和行驶速度。轮胎采用与96式一样的“布里吉斯顿”型内带钢丝的子午线轮胎,规格为11.00×R20,直径较大。此种轮胎属于低压防弹轮胎一类,带有内支撑体,即在胎体内部安装纵向的硬芯,它在轮胎泄气以后用来支撑车辆。

增强“夺岛作战”能力——日本19式新型装甲输送车(下)

车轮内安装了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可根据行驶路面状况来调节轮胎压力。即使有1个轮胎被枪弹击中泄了气,车辆行驶速度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如果有2个轮胎被击坏,车辆还能够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60千米。该车采用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能够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另外,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实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该车配有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以保证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没有安装ABS系统的车辆,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因此需要配备ABS系统,以提高车辆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

该车采用了全轮双叉臂独立悬挂系统,缓冲元件是螺旋弹簧,这种悬挂具有很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该车在干燥的铺装路况下采用后两桥驱动形成4×8驱动形式,减少功率损失,提高驱动效率并增加燃油经济性。在复杂路况下可以切换至全轮驱动型式,也就是8×8驱动模式,前两驱动桥要承担转向和驱动的任务。该车能够使用运输机进行空运,按照C17运输机77吨的载重能力,一次可运输3辆全副武装的装甲车,能够配合美军进行全球部署。即使是日本自己的C2运输机,也可以运输一辆,并且带上全套装备和人员。C2运输机的最大航程达6 500千米,可满足日本作战需求。日本两栖登陆舰上的LCAC气垫登陆艇正好可并排容纳两辆宽2.5米的车辆,执行海外作战任务。

增强“夺岛作战”能力——日本19式新型装甲输送车(下)


​火力性能

日本新型轮式装甲车可安装一挺M2式12.7毫米机枪或一具日本丰和工业公司研制的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该榴弹发射器长975毫米,重24.5千克,靠夹紧装置安装在枪架后部,射手手握水平拉杆、推压中央横推杆即可射击。通过榴弹输送带从侧面的弹箱供弹,射速达300发/分,可单发或连发射击,直射距离300米,最大有效射程为1 500米。其40毫米口径杀伤/反装甲榴弹可穿透100多毫米厚的轻金属装甲板,或18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载员室顶舱口处可架设机枪或84毫米无坐力炮,供搭载步兵在车上进行射击。原本在伊拉克进行部署的96式装甲车采用住友公司按照许可证生产的12.7毫米口径机关枪为标准武器。其火力甚至不如伊拉克安全部队使用的BTR系列装甲车的14.5毫米口径重机枪。40毫米口径的自动榴弹器在攻击神出鬼没的反美武装时,仅仅300米的直射距离也不足以完成火力支援任务,而且乘员还会暴露在敌方密集火力打击之下。为此日本19式装甲车将会安装新型遥控武器站(或火力更强的无人炮塔),这点可能会借鉴美国“斯特赖克”装甲车的设计经验。人员可以躲在车里进行作战,更适合在城市中部署和作战。由于炮塔为无人设计,因此炮塔尾舱可以用来存放弹药,这样不用担心占据炮塔下方载员舱太多空间。

增强“夺岛作战”能力——日本19式新型装甲输送车(下)


结语

日本19式装甲车的综合性能比96式装甲车更上一个台阶。该车战时还能与日本MCV 105毫米轮式战车搭档,利用日本国内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快速机动,向战区驰援。在离岛作战时,轮式车可快速行军至最近的港口或机场。不过目前该车并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这将使其在遇到水障时受到阻碍,也许日本会在定型前继续改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