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同情之手

前言:从事生涯咨询师以来,我常常陷入了一种思维陷阱,就是想极力的去帮助来访者解决他们所需要的问题,直到我看到了这篇在《瑜伽》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让我又了很深的感触。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从故事中的收获。

故事的大概内容就是主人公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周围的人向她伸出的同情之手,这个事情引发了当事人的思考:为什么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后自己提不起同情心,又或者自己给予了某些人超过限度的同情。

首先,我们来理解下“同情”一词。在《韦氏大学词典》将“同情”一词定义为“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以及一种想要减轻这种痛苦的愿望”。当你有同情心时,你会意识到另一人在在授课,并想要为此做些什么。这种感知他们人痛苦并想要帮助他人的能力是一种本能。达尔文曾写到,同情--而不是攻击--是我们最强烈的本能。更重要的是,他相信那些最有同情心的物种才能得以繁衍。

那么,如何帮助别人以及什么时候建议他们自助呢?这需要具备辨别力。

1、扮演“同情”

想要培养同情心却似乎难以感知它时,试着花10分钟时间扮演富有同情心的角色。这几分钟的时间

其实是消除界限,体验到与他人的深刻联结。当你带着同情心去帮助别人时,你不会感觉到是“我”在帮助“你”,这更像是“我”在帮助另一种形式的自己。

2、培养同理心

这是培养同情心的经典练习之一,当你需要为你不喜欢或怨恨的人找到同情心是,这个练习尤其有效。看到内心的障碍,帮人帮己。

首先看到某个人,然后观想“这个人像我一样”,接下来感知处境中的感受,然后为其找到一种解决的方法。这种练习你会看到它是如何影响了你的观点以及你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互动,义务激发同情心的真正关键是认出种种相互联结的感觉。

3、培养自我同情

如果你习惯于做自己最糟糕的批评者,那么培养自我同情可能是件很有挑战的事。那么我要学习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关爱自己。

培养自我同情之多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帮助你摆脱我们所说的“愚蠢的同情”,因为“愚蠢的同情”会导致小计甚至破坏性的特质和行为,实际还会阻碍一个人的成长。所以

我们要在某个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某一部分既独一无二又免于虚假自我的束缚,你就会知道与本我联结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4、看透表面

我们能给予一个人的最富同情心的礼物之一就是看到那个人的本质,透过他们的面具去看到每个的内在美。

是的,在生涯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让自己去感同身受,让自己或者来访者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忽略了在看待问题是我们的“同情心”,或许正因为“同情心”的原因,咨询的效果出现两极。

愿这篇《伸出同情之手》能带给大家思考,正确面对“同情心”,合理运用“同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