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人發現自家的M41華克猛犬輕型坦克對付老舊的t-34/85坦克還行,但是面對蘇聯更加先進的T54/55系列中型坦克時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此外為了能讓自己的裝甲力量第一時間投放到戰場上,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美軍於1956年7月正式發佈了新一代裝甲偵察/空降突擊車的研製需求。在研製過程中新坦克被要求能夠應對蘇聯的T-54/55中型坦克,但是對對於重量特別敏感的空降坦克來說裝備大口徑長身管高膛壓坦克炮並不現實,於是美國人就將注意力放到了大口徑短身管低膛壓坦克炮和剛剛興起的反坦克導彈上面。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正在發射橡膠棍炮射導彈的M551謝里登偵察/空降突擊車,其本質上一輛具備空降能力的輕型坦克

M551謝里登裝備一門M81型152毫米兩用炮,能夠發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橡膠棍”,此外還能發射M409型多用途破甲彈(因為炮彈的旋轉穩定,該彈藥金屬射流的威力大大降低)、M410-WP黃磷發煙彈和M441-TP訓練彈,為了降低整車自重,車體由鋁合金焊接而成,正面僅能在遠距離防禦小口徑動能彈。謝里登自誕生以來就飽受爭議,尤其是那門152毫米的低膛壓兩用炮,極低的膛壓導致炮口初速提不上去,這就意味著謝里登徹底的告別了依靠炮口初速的動能穿甲彈,炮射反坦克導彈技術負責而且不是很成熟,過高的造價使得其並不利於大量裝備,而且常規彈藥發射後由於可燃藥筒技術的不過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存在膛內殘留物較多的問題。不過在蘇聯巨大的裝甲壓力下,這些毛病都被暫時容忍了。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越南戰場上的M113 FSV火力支援車,在越南M48太重,M113各種魔改型號只能算作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而謝里登正好能填補這種空白,

不過縱觀M551謝里登的一生,並沒有機會和他的設想敵蘇聯坦克在平原上展開對決,但是依靠著極高的機動能力和152毫米兩用炮巨大的反步兵能力,謝里登卻在越南的叢林中獲得了“大號噴子”的美譽。為了避免先進的炮射導彈技術經過北越軍隊流入蘇聯的手中,進入越南叢林的謝里登都拆除了炮射導彈發射系統,沒有了炮射導彈的裡登只能依靠M409型多用途破甲彈,但是這種多用來對付裝甲目標的多用途彈藥在越南根本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只能依靠爆炸產生的碎片來勉強對付一下北越遊擊武裝。但是即使是這樣,第一批運抵越南的謝里登就遭到了各部隊的哄搶,原本計劃裝備給第82空降師第3旅的謝里登在碼頭就遭到了地面裝甲部隊的搶劫,因為地面裝甲部隊認為自己比空降兵更需要這款裝備,為了表現公平,哄搶的第4和第11裝甲騎兵團還拿出了M48巴頓和M113ACAV來單方面交換。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M625霰彈內置的鋼針,恰恰是這款簡單粗暴的武器,成為了反遊擊作戰的神器,下圖就是M625霰彈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為了提高謝里登輕型坦克的反步兵能力,美國人拿出了還未完全定型的M625霰彈,這種專職反步兵的彈藥十分的兇殘,M625霰彈內置七公斤重的一萬根鋼針,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彈藥列裝後就迅速成為了遊擊武裝的大剋星,152毫米兩用炮+M625霰彈在越南的叢林中堪稱恐怖的存在,在1969年5月份位於西寧市郊的作戰中,兩輛謝里登輕型坦克各發射了兩枚M625霰彈,4萬枚鋼針瞬間覆蓋了游擊隊所在的交叉路口,別說是人了,就連附近的植物也遭受了毀滅性打擊,這一輪集火下來後路口上多了40多具北越遊擊武裝的屍體,於是這股大約300人的遊擊武裝立即開始潰敗。然而就是這麼一款反遊擊神器,卻讓使用它的基層士兵門抱怨連連,因為它的防護實在是太低了,12.7毫米的機槍在近距離就能擊穿其側面裝甲。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被地雷擊毀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可以看到其正面裝甲已經發生了大面積的開裂,同樣是觸雷,旁邊M48的狀況卻要好很多

問題的根源就是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原本是用來對抗蘇聯裝甲集群的,所以很多設計都會盡量滿足這個需求,可沒想到的是謝里登最後卻來到了越南,開始和遊擊武裝玩起了躲貓貓,比如發動機、各種精密儀器等都不適應越南的環境氣候導致其故障頻發,而且對手從蘇聯的坦克一下子變成了遊擊武裝的地雷,由於空降的特殊需求,謝里登的防護考慮並不是重點,就更別提防地雷了,所以很多觸雷的謝里登根本不能為乘員提供有效的防護,而且謝里登裡面攜帶的大口徑彈藥在地雷的衝擊下非常容易殉爆。最後沒辦法的美軍士兵只能在坦克地板上鋪設沙袋和鋼板,但都是收效勝微。

謝里登坦克為何叫大號噴子?一次打出1萬枚鋼針,讓敵人無處可藏

▲美軍的M113ACAV裝甲騎兵攻擊車,這種車輛雖然防護比謝里登還差,但是人家內部沒有攜帶大口徑的彈藥,觸雷後殉爆的風險很低,至於M48坦克,觸雷後最多的情況就是壞幾個負重輪

這樣一來謝里登輕型坦克就成為了高層軍官的最愛,基層士兵的噩夢。此後謝里登參與了入侵格林納達和巴拿馬的行動,在海灣戰爭中的“沙漠盾牌”和“沙漠軍刀”行動中也有它的身影,海灣戰爭後便退出了美軍現役。原本希望用橡膠棍反坦克導彈遠距離精準狙殺蘇聯坦克的謝里登,卻意外地在越南戰場依靠M625霰彈打出了名堂,也算是沒啥遺憾了。

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