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年味淡了,情味也淡了,过年走亲戚,你还有几个亲戚可走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过年走亲戚,是一个流传久远的传统,而且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有初一自家拜年,初二给丈人家拜年,初三给亲戚家拜年,而且还要给朋友、乡邻等拜年,所以春节期间,大家基本上都在串门中度过。有很多亲戚,比较远的,可能一年都见不上一面,到了春节,就刚好有时间去走走了。

  刚好有时间,这句话仿佛是关键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仿佛时间越来越少了。以前出门走亲戚,距离远交通不便的,路上都需要很长时间,到了亲戚家,怎么也得住上几天。但是现在交通方便了,路上不费时间了,走亲戚就只剩下一个“走”字了,一般都是提上一些礼物,上门去,时间长的吃顿饭,时间短的说几句话就走了。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在传统的习惯中,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是过年,而整个正月天都会处在暖暖的年味中,正月天到谁家都会受到热情地招待。但是如今,传统的拜年主要的三天已经不可能了,春节假期也只有除夕、初一和初二,剩下的四天周末能不能挪出来,要看运气。而且大家都忙,有很多人赶着除夕回家,过了初二三就要外出谋生了。

  现在走亲戚不像以前,到了亲戚家人家才知道。现在准备去之前先打电话约好,如果不约好很有可能人家家里就没人。去了之后亲戚家还要准备酒宴招待,免不了给人添麻烦。所以很多亲戚之间的拜年都通过电话完成了,这样省事了,于是好不容易有一个春节,与亲戚见面的机会却就没了。然后,大家又要各奔东西,很多亲戚都是很多年打打电话没见面了。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曾经那种一个春节亲戚走不完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大家都热衷于用一种科技的手段,隔着屏幕客套着相互拜年。于是时间久了,旧不见面的亲戚就逐渐陌生了,也就慢慢地遗忘了。而长时间不回的老家,那种乡邻之间的关系就更淡薄了。当初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场景很难出现,现在村里没有几个年轻人,一家要是有个什么事,花钱雇人都找不到几个人了。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春节给亲戚拜年的步骤省去了,给朋友乡邻拜年的步骤自然也可以省去,于是春节仅有的三天假就显得紧凑而实用,除夕匆匆忙忙跑回家吃顿年夜饭,初一大人给小孩发个红包,初二给丈人家拜年,显得极简主义。至于原来的拜年磕头,当然就省了,最多是在手机上发个磕头的表情,还配有文字“谢谢大老板,让您破费了”。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没有亲戚可走,这仿佛只是很短的时间,那么这段时间中,是什么将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习俗磨损的如此之快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在思索,但也没有时间思索,因为,就这么两三天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想那些闹心的事干嘛,吃饱撑的。还是好好珍惜这难得的团圆时光,因为分开之后又是长久的挂念。

过年,从走不完的亲戚到无亲戚可走,我们经历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