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论功行赏制,为啥项羽那里的谋士很难提拔?

京东李达康


历史,成功者撰写而已,若论项羽难以提拔下属,根其所有是因为虎总是独行,狗却总是成群结队,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战争中不一定是符合每个人的,项羽军事,个人能力超群,可以说是佼佼者,所以会导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面的人想出头见太阳,总会被遮住,凸显不出能力,反观刘邦,地痞,无赖之徒,可以说就是会奴人之道,反而将项羽旗下将士谋士招纳过来,总体来说项羽各方面都懂,却没有一项特精通,反而阻挡了下属发展空间


巫山赚赚


【品鉴不凡】

同样是论功行赏制,为啥项羽那里的谋士很难提拔?我认为这是由项羽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主要成就为推翻秦朝。自封“西楚霸王",后与主要对手刘邦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自刎于乌江边。

首先,我们看何为论功行赏制

  • 1、何为论功行赏制

所谓论功行赏制,又叫论功行封制,就是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提拔的制度。

  • 2、如何论功行赏

以项羽的对手刘邦封赏功臣作为例子:不仅武将有封赏,谋士一样也能获得封赏、提拔,其中谋士萧何列为所有功臣第一位,被封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张良封留侯,被誉为“汉初三杰"第一位;陈平封曲逆侯等。萧何被任命为丞相,陈平后来也担任丞相。

这就是说,谋士们应该与武将一样可以参与论功行赏。

其次,我们看项羽有哪些谋士

项羽手下的谋士有两类:

  • 一是从一而终类

项羽手下最著名的谋士,也是唯一留下来的谋士是范曾。他主要的功绩,是辅佐项羽建立了西楚霸业,并多次在关键时刻为项羽提出重要建议。

  • 二是中途改换门庭类

项羽手下曾经有两个谋士,后来改换门庭投奔刘邦,辅佐刘邦战胜项羽,创立大汉帝国。这两个谋士就是张良和陈平,是刘邦集团最得力的智囊人物。其他还有一些人物不表。

第三,我们看项羽是如何论功行赏的

项羽论功行赏的对象都是武将。灭秦后,项羽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分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等,共封十八个诸侯王。在楚国内部,项羽也是只提拔武将,谁出生入死,出力最大,就提拔谁,一些文官的位置也由武将担任。谋士只起参赞军机之责,难以产生项羽眼中的功劳,所以难以得到提拔。

范曾年逾七十,与项梁见面之初,就审时度势提出顺应民意、扶立楚王后裔的建议,成功草创楚国。后来为项羽出谋划策,项羽虽尊其为“亚父“,却对其并无封赏。

至于张良、陈平之类,就更得不到项羽的重视,也不可能被提拔了。张良后来遇到刘邦,与其交谈中发现刘邦更有远见,而项羽只有匹夫之勇,所以转投刘邦。陈平在项羽手下做谋士,一直得不到重视,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其将来必成大事,后来也投奔了刘邦。

第四,项羽不封赏谋士的原因分析

总的看,是由于其性格缺陷造成的。

  • 一是自恃勇猛,不重视谋士的作用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每战必胜,所以重视武将,不重视谋士,也不喜欢用谋。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曹操的谋士郭嘉评价项羽失败的原因是“恃勇无谋故也。"

  • 二是任人唯亲,不给谋士发挥机会

陈平及多位改投刘邦者评说项羽时,都认为项羽用人非项姓至亲不用,根本不给谋士机会,“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许多人在项羽手下得不到发挥机会,郁郁不得志。

  • 三是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执行计谋

如,分封诸侯后,范增建议项羽绝不放刘邦去封地,把刘邦困在自己眼皮底下,可范增一出差,项羽就听信张良等人之言,放刘邦去了汉中,最终放虎归山。又如,鸿门宴前范增与项羽商量要在酒宴上除掉刘邦,可项羽听信其他人的话,临时改变主意,放过了刘邦。

  • 四是多疑猜忌,反中别人计策

公元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于荥阳,向项羽请和。范增建议项羽不同意刘邦请和,而是急攻荥阳,汉军岌岌可危。陈平使用反间计,诱使项羽上当,怀疑范增与刘邦暗中勾结。范增被夺去权力,大怒,辞归家乡为民,未走到彭城,背上生毒疮发作而死。从此,楚军开始走下坡路,项羽最终自刎乌江。

综上所述,项羽因为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自特勇猛无敌,不重视谋士,也不重视用谋,性挌反复多疑,谋士们的才智难以发挥,或者即使计谋得以实施,在项羽看来,也不如武将们的战功耀眼,所以难以得到提拔。


品鉴不凡


同样论功行赏制,为什么项羽谋士很难被提拔?而刘邦谋士却官居要职?我今天就不说那些烂大街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个人愚见,答案是:两人出生和成长决定了视野,对谋士和武将人使用点不一样。

首先,我们看看他们两个主角的简历:

1、项羽(公元前232-202年)。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早年随父项梁起义,中途父战死,羽独挡一面,各种大破秦军,秦亡。羽称:西楚霸王,以为图的天下,却被小弟刘邦干败,乌江自刎而死。古人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2、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刘邦出生农家,一个小泗水亭长起家,后投靠项羽,被封武安侯(做过项羽小弟),秦亡,被封汉王(剧本感觉和几百年后刘备一样),统治巴蜀汉中一代。后翅膀硬了要和项羽扳手腕,一顿操作经历四年干败项羽,建立西汉称帝。

所以,从上面看出,项羽相比于刘邦绝对是豪门(有个好爹和爷爷,家底丰厚)。刘邦一个市井小民,各种操作逆袭(这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故事)。 项羽打小家底丰厚,不好学、兵法略知一二,身高八尺,力能抗鼎、穷兵黩武(典型的富三代)。 所以起义后,相对来说:由于个人原因,自己有一定能力懂点兵法,家大业大,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就别在我面前显摆,大战靠的是武力解决,所以重要武将(典型的匹夫之勇,当一个独挡一方的将足够)。

刘邦,大小一个市井无奈,明白人为人处事的各种圆滑之道,自己不是典型的富二代,和几百年后的刘备一样,动不动就哭,博取同情心。 自己知道必须借助别人力量,重要张良,陈平,萧何等谋士,重要韩行、曹参、夏侯婴等武将,所谓得人心则得天下,所以最后小弟干败老大,顺利上位。

最后总结:项羽和刘邦不同属于一个阶级,项羽典型富三代,刘邦典型市井无赖,所以项羽的优越感无需多求人协做,大小就缺乏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之道,刘邦小无赖,比须借助别人力量才能翻身,打小就深知为人处事方式的重要性。 归根结底:用人项羽比刘邦差了一个等级。





史记补丁


这个东西说起来的话跟西楚霸王项羽的脾气,以他那里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吧!嗯,当然有一样东西可能大家都会忽略掉,那就是当时对于谋士这个职业的看法!

我先说最后一样东西吧,当时的人对于谋士是什么样的看法?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曾经把所有的工程叫他一起说了一句话,说你们都是替我打天下的兄弟!今天叫你们过来不是干其他的,你们把各自的功劳给说一下,我看把天下的这些土地呀,封邑呀,你们谁的功劳多谁就多拿!

结果在这其中功劳最大的是曹参,他拿了10600户的封邑,本来这件事情没什么,但是接下来刘邦做了一个骚操作,他跟张良说你是我夺取天下最大的工程,我该怎么奖赏你的到齐国的土地上面,你挑最富有的1万户人家,我直接给你!

刘邦曾经说过,他夺取天下离不开三个人的功劳,韩信,萧何,张良这三个人可以说是刘邦夺取天下的三驾马车!其他两个人还好说,但是这张良一跳出来要功劳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表示反对,为什么我没见过张良出过什么力呀?我们在战场上面杀敌流血,搞的差一点点都回不来了,合着回过头来你把1万多户的人家直接给他这个……司马迁曾经记载说这张良长得像个女人!

这件事情我们姑且不论在这之后张良是怎么处理的,你就可以看得出来,在楚汉战争时期谋士的地位到底有多么低!确实,刘邦说过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于帐中!张良这个人很厉害,但除了刘邦你以外谁知道张良很厉害!真诚到打了仗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要战场上去杀敌了,靠什么领功劳人头啊?没人头,你领什么功劳,你要敢随便乱领功劳,小心人家告你!

所以这种情况对应西楚霸王项羽,你看看是不是有一些有苦说不出的感觉!确实,西楚霸王项羽也有自己的谋士,比如说亚父范增就是一个比较著名的谋士,当然肯定还有其他的人,可问题就是基础霸王项羽,他要真的给自己这些谋士奖励的话,他该给什么东西好呢?一场战争打赢了,那确实这里面有你出谋划策的功劳,但是其他人都不知道!楚汉战争不是三国!三国时期那个时候谋士的地位很重要,这一点无可厚非,人家许褚一辈子就只进中曹操,结果荀彧过来他还得乖乖装孙子!但是这也是经过好多年的发展以后,人们在内心形成了一种意识!这个意识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此时所有人刚刚从战国时期那个满身都是肌肉,甚至脑子里面都是肌肉的那个时代过来,你叫他们去接受谋士这样一个职业!那对不起!你就算说的天花乱坠,人家也不会承认啊!

而且西楚霸王项羽有一个什么毛病,那韩信说他的妇人之仁!

西楚霸王项羽他最让人诟病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的手下立了功劳,然后要给他封赏了,所以当时的部门给他造了一个观音或者一个兵符西楚霸王项羽能把这个兵符,官印一直放在手上摸索来摸索去,把它给磨圆了,他都不舍得给自己的部下!

这一点西楚霸王项羽是真的输给了刘邦,刘邦这个人给东西那是真的好爽!你要是对他有功劳,刘邦二话不说直接给你东西!而且他还嫌给的少!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刘邦在彭城之战里面被西楚霸王项羽打了个大半,回过头来他说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我都不要了,谁能帮我打败项羽,我就把这土地直接给他!结果引出来三个人!韩信,彭越,英布!就这三个人在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的这件事情上出了大功劳了!虽然在这之后刘邦有找他们清算的嫌疑,但是刘邦确实把土地给他们了!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太重视军事了!本身他就是将门虎子,他的对于军事这方面就特别敏感,反而对于政治呢,有一些相当于弱智一样的极品!尤其是他对待楚怀王的政策上!你再傻你也不能把你主子给勒死是不是?而且还干的这么光明正大,这不明摆着别人有了借口去攻打你吗?

在对待谋士这个职业上,他只尊敬范增其她的人,他一概都不接受!他为什么尊敬范增?因为范增是他的亚父!也就是仅次于父亲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这个意思,西楚霸王项羽才尊敬范增,可范增真的要跟他提意见的时候,他哪回是真正听过的叫他杀刘邦不杀,叫他去关中称王,也不去!最后被活活气的只能自己在军队回老家,半路,得病死了!

你像刘邦,人家就不要脸了!就是因为这个不要脸,所以他特别重视谋士,为啥我要抽阴谋诡计的时候,我还不得靠其他人帮我想办法!也正是因为这臭不要脸的性格,所以刘邦对于这些谋士反而比西蜀霸王项羽来得更加开放,没有什么鬼主演,赶紧跟我说,如果有用我直接重用你!You点作为刘邦身边的最重要的谋士,陈平一直都特别有话语权!他就是一个整天出阴谋诡计的人,最后这个人出阴谋诡计出到什么地步,连他自己都承认这一辈子阴谋诡计没少出,以后自己的子孙后代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一辈子都别想把自己的爵位给要回来!


漩涡鸣人yy


项羽旁边除了范增,虽还其他谋士,如陈平、韩信等都算谋士,可是项羽不重用他们,

为什么呢?就算有一些谋士,为什么都投靠刘邦了呢?首先:项羽太过自信,刚愎自用。项羽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甚至觉得没有人比他强,是一个自大的人,所以他不经常听取谋士的意见。再次:项羽相信枪杆子是硬道理。所以他从心里就认为只要会打仗,其它都不重要。所以对谋士也不是很看重。再次:多疑。范增是项羽最后唯一的一个谋士,可是刘邦的反间计也让项羽不再信任范增。所以可以看出项羽用人多疑,对别人不放心,什么都要自己做决定。可是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后:项羽不注重谋士,使谋士流失。陈平、韩信等本都是项羽手下的人,可他们都在项羽手下没有作为,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项羽又不听他们的建议。于是他们只好离开项羽。主要原因,项羽过度自信,刚愎自用。像王立群说:他是一个军事家,但不不是一个政治家!



譚天说帝


项羽个人的武功太厉害了。每临战阵,他必然是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溃败。超强的个人能力也让项羽轻视谋士们的作用。

范增是谋士中的顶尖人物,项梁对他言听计从,很是尊重。项梁战死后,项羽虽然表面上尊称范增为亚父,实则屡屡弃用范增的良谋,结果在鸿门宴上把范增的话当耳旁风,放过了刘邦,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失败结局。

弃项羽投刘邦的韩信,准确的分析出了项羽的缺点。归结起来就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项羽待人很恭敬慈爱,别人有病他会很难过。但如果别人有了军功应当封赏,他却把大印都快给玩废了,还不舍得赏给人家。

忍受不了项羽猜疑的范增怒而返乡,结果气大伤身,病死途中。刘邦后来得意的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国士无双的韩信曾经长时间在项羽帐下做事,他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均不予理睬。韩信这块金子在项羽那里根本就沒机会放光。

陈平的智谋仅略逊于张良,他也曾是项羽手下的谋士,还是因为在项羽那里无法得到信任而转投刘邦。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不会用人,而且器量太狭小。他手里把握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却不舍得分发给众人。

有功之人得不到及时的封赏,多谋之士献计得不到采纳。项羽一味只靠自己的蛮力来支撑大局,直到兵败垓下。仍然执迷不悟,还在大呼:″非战之罪。″吝啬抠门的项羽冤家路窄,对上了挥金如土的刘邦。他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大河桥下流


项籍(西楚)这边并非论功行赏哦。

项籍这边一直是裙带关系,季父项缠任左令尹,还有项它、项襄虽然不知道什么官职,应该也是三公级别的大官。

高层除了项氏宗亲,就是项籍乡亲故旧,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淮北老乡,比如龙且担任大司马。

与一般人印象不一样项籍并不是江东人而是淮北人,他只是去江东避难而已,所谓江东子弟没有一个当大官的,也就是流血流汗有份,吃香喝辣没份。

范增就是江西一带的,由始至终没有进入权力中心,最后还被排挤走了,可见项籍集团是论亲不论功的。

反观刘邦这边,虽然丰沛功臣占了一半,但非丰沛还是有一半的比例。

萧何一开始就是大管家,至于张良,实际上张良由始至终并没有当官,而是刘邦私人谋士。

而陈平,实际上在楚汉战争期间只是一个中级官员而已。

汉营有个惯例,但凡从别的阵营跳槽的,都授予原来级别的官职,所以陈平原先是西楚的都尉,在汉营直接变成护军中尉,韩信在西楚是执戟郎中,到了汉营就是连敖典客。

后面韩信由于建言得力,火线升官,从连敖典客到治粟都尉,再到将军、左丞相、相国。

可见汉营论功行赏。


长岛男爵


项羽旁边除了范增,虽还其他谋士,如陈平、韩信等都算谋士,可是项羽不重用他们。从项羽一系列失误说起。

1、误封天下,没有论功行赏

  误封和失封给项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在分封问题上出现了那么多失误呢?

  关于失封的原因。

  第一,对田荣。

  田儋、田荣是齐地反秦力量的代表人物。田儋战死之后,田荣成为齐地反秦武装的首领。田荣对项梁请其出兵救赵抗秦的要求,提出以杀田假为先决条件,并在其先决条件得不到满足时拒绝出兵,明显不对,说明了他在政治上的短视。

  但是,项羽因为田荣当年不与项梁合作,又不参加巨鹿之战和联军入关,拒绝承认田荣反秦有功,拒绝封田荣为王,明显有悖于“计功封王”的原则。因此,田荣叛楚有其合理的一面。

  田荣叛楚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1.他资助了陈馀叛楚;

  2.他煽动了彭越叛楚;

  3.他误导了项羽,让项羽再次忽略还定三秦的刘邦,让刘邦成为日后项羽的大麻烦。田荣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第二,对彭越。

  彭越是江洋大盗出身,此人虽然在政治上极为糊涂,却极有军事才能。彭越在反秦初期与刘邦共同攻击过秦军。《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秦二世三年二月,与彭越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相遇。

  彭越是昌邑人,当时他刚刚聚集了一千多人,兵力很弱。彭越与刘邦共同攻打昌邑的秦军。这一仗打得不好,昌邑城也未攻下来。此后,刘邦带兵西进,彭越占据巨野,聚众万余。这是今存正史中有关彭越参加反秦的唯一记载。

  项羽没有和彭越共过事,对彭越的重视明显不足。项羽没有分封彭越基于两点:一是彭越没有大军功,二是非自己所立的诸侯王。

  后来,对项羽未分封的不满与刘邦的拉拢,使彭越成为刘邦的属下,并且成为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成为困扰项羽的军粮供应问题的最大障碍。这是项羽始料不及的。

  项羽“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原则并无错,依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分封也是大势所趋。忽略了彭越这位著名的游击将军不能全怪项羽谋划不周,只能说是项羽运气不好。刚好这位不符合分封标准的人是如此优秀的一位游击战专家。

  第三,对陈馀。

  陈馀早年是一位名士。陈涉一起义陈馀和张耳就面见陈涉,劝其立六国之后以培植反秦力量。后来,又随武臣一块来到赵地,使赵地发展成为三大反秦中心之一。巨鹿之战中,他是驻守巨鹿城外的盟军的主要力量之一。项羽消灭王离军团之后,他与诸侯军共同参加了对章邯的作战,还亲自致信章邯,分析利弊,成为章邯最终决定降楚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他后来与张耳反目,愤然出走,才没有跟随项羽入关。但是,陈馀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项羽仅仅因为陈馀没有跟随自己入关而忽略了陈馀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应该的,也是不明智的。

  项羽的失封导致田荣、彭越、陈馀联手叛楚,客观上帮了刘邦。

  2、最重自尊,不容逆耳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之后,自封为“西楚霸王”。然后项羽一连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投降的秦王子婴给杀了;二是放了一把火,把秦王的咸阳宫烧了;三是将秦咸阳宫的珍宝、美女全部带走了。

  据史书记载,咸阳宫这一把火整整烧了三个多月,整个宫殿全部烧成了灰烬,然后项羽准备东归了。项羽自己西楚国的国都是在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的徐州;烧了秦王的咸阳宫后,他要从陕西返回自己的都城去了。

  当项羽要走的时候,有一个人来见他。这个人史籍上没有留下名字,史书记载只有两个字,叫“说者”,就是游说他的人。这个人给项羽提了一个建议,说关中这个地方太可贵了,你不应该东归到彭城去,而应当在关中建都。陕西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此地是一个大盆地,四面全是山,有四个重要的关口,东边是和河南交界的函谷关,南边是靠近湖北的武关,西边是大散关,北边是萧关,四个关口环绕,其他地方都进不来。所以自古以来陕西有一个别名叫“四塞”之地。

  这个地方可以建都。你在这儿建都,要称霸天下就非常容易。项羽一听,有道理;但再一看,整个咸阳的宫殿已经叫他烧光了,他又觉得没法待了,就把这个“说者”给打发走了。这个“说者”一出来,感觉很遗憾,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是这个样子。“说者”就是说说他自己心中的一点感慨,但是马上有人打个了小报告,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这还了得,骂他是“沐猴而冠”!就下令把这个“说者”抓起来,烹了。“烹”是一种很残酷的刑罚:架一口大锅,把水烧开,把人扔在里面活活地煮死。

  这件事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第一,这个“说者”的建议对不对?很显然,“说者”的建议是非常高明的一个见解,建都关中,易守难攻。如果建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则东西南北都是平原,无险可守。但是,项羽没有听进去。

  第二,既然史籍没有记载这个“说者”的姓名,应当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人物提条意见,你采纳也罢,不采纳也罢,哈哈

一笑就完了,这才是一种豁达的处事态度;即使骂个“沐猴而冠”,也不必计较。但是,项羽就很计较。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非常自尊,你稍微伤了他的自尊,他绝不会放过你。这个“说者”提了这么一个好的建议,说了一个“沐猴而冠”,就落了这么样的一个下场,原因就在于他犯了项羽的大忌。项羽这个人容不得别人对他说个“不”字,别人说一个“不”,他一定很难接受。这样一来,谁敢给项羽提意见啊?

  3、刚愎自用,失察失人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就是刚愎自用。

  项羽刚愎自用,引起了一系列失误,就是失察,失人,失态,失信等。

  失察:韩信的寒心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那段生活很伤心。韩信攻占了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

  韩信当时很伤心地说了这么几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我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干事,官位最高的不超过郎中,职位只是执戟;言不为项王所听,计不为项王所用。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转会了。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就是韩信和项羽。刘邦充其量只是个二流。

  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对韩信的基本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会是毫无价值的。项羽听不进去,为什么?项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到眼里吗?项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刚愎自用给项羽带来的第一个致命伤: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

  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这个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太有关系了。

  拿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项羽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观性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项羽。决定撤销第二天军事行动的是谁?项羽。他和谁商量过?没有。他召集过会议吗?没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过吗?还是没有。所以项羽不要谋士。

  以后我们讲讲陈平利用一桌饭菜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其计谋水平非常普通。我们接着讲这个故事:

  过了不久,范增建议急攻荥阳。当时,项羽选准了刘邦的软肋——粮道(甬道),集中兵力,断了刘邦军队的粮道。刘邦被困在荥阳城中,断了军粮,陷入困境(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只好提议:“请割荥阳以西以和”。荥阳以西是刘邦已经攻占的土地,而且,占了荥阳以西,就可进一步夺取关中。刘邦要不是陷入困境,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项羽因为怀疑范增,竟然不听范增的建议。范增勃然大怒,请求告老还乡。项羽竟然也答应了,于是范增离开了项羽。

  项羽如此轻信,使他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范增。范增临走时说:大王好自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项羽的刚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还失去了一大批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这就是他刚愎自用第二方面的恶果:失人。

  失态:项羽的大怒

  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呢?“怒”,“大怒”。项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细翻检了《史记》,就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整个《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么时候笑的呢?乌江自刎。乌江亭长划着船叫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啊,这个时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后,就自杀了。换句话说,在项羽的一生中间,随处可见的就是项羽大怒,项王怒,项王大怒。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列举:

  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

  项王怒,欲杀之。

  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

  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于项羽的自尊受到了伤害。项羽是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那些最爱生气的人,气性大,爱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之人。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

  4、项羽的天赋与不幸

  项羽是要打天下的,他是要用人的,为什么却如此刚愎自用呢?他为什么不能够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过了头?

  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能征惯战。项羽自己确实能干,他的才干我们概括成四个字:能征惯战。他自己说过:“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他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军事家。一个没有才干的人,绝对不会刚愎自用;所有刚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的人,项羽也不例外。

  第二,少年得志。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项羽的一生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二十四岁起兵反秦,项梁是主帅,他就是副统帅;二十七岁,就做诸侯的总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二十七岁当国家主席,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给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他这一生,什么好事都赶上了,什么机会他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阅历跟经历的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项羽的人生中磨炼太少了,他太顺了。一个人的人生,特别是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顺,就会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内外失聪。项羽这个人是内无自知之明,外无逆耳之言。他个人太顺利了,又不善于自省,于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即使是做了错事,也不认为是自己错了。这叫内无自知之明。你看看,对一个说了一句“沐猴而冠”的“说者”,稍微有一点逆耳之言,他就一个字:烹!这样为人处事,谁敢给他进逆耳之言啊?忠言逆耳,不好听啊。我们普通的人也都是这样,听到不顺耳的话总是心里不舒服,听到吹吹拍拍的话总是飘飘然。

  所以这三个原因:能征惯战、少年得志、内外失聪,导致了他的过度自信。

  5、英布为什么会叛楚

  黥布,姓英,所以又称英布。黥,是一种刑法,也叫墨刑,即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英布曾因触犯秦法在脸上刺字,所以又称黥布。

  九江王黥布是项羽手下第一骁将,能征惯战。他和项羽关系一向配合默契,项羽的功过之中都有黥布的份儿。率先渡河打响巨鹿之战的是他,率先打入函谷关的是他,坑秦降卒二十万的也是他。因此,黥布与项羽十分相似。

  项羽在汉元年(前206)冬十二月入关,正月就封黥布为九江王,辖境为秦朝的九江郡,大体相当于今天安徽长江以北、淮水以南地区;都城是六,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六安市东北。黥布所封的九江郡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好处在项羽西楚都城彭城的南面。

  但是,黥布在彭城大战之后竟然被刘邦策反了!和项羽关系如此亲密的黥布为什么能被刘邦策反呢?

  汉二年,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平齐,向九江王黥布征兵,黥布以有病为由没有听从项羽的调遣,只派了手下的将军统兵四千人参战。

  彭城大战时,黥布又称病没有帮助项羽。

  项羽因此怨恨黥布,多次派使者责备黥布。黥布看见项羽责备他,内心恐慌,不敢去见项羽,致使两人的矛盾愈来愈深。

  人与人之间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而且,一旦误解产生,又非常难以消除。

  刘邦的使者就是利用了项羽和黥布之间的误解,夸大项羽和黥布之间的矛盾,鼓吹刘邦最终一定能够战胜项羽,导致黥布动摇而叛楚。

  黥布的叛楚,使项羽失去了一员猛将;也使彭城失去了南面屏障,陷入孤立。

  其实,项羽在军事上一直非常倚重黥布。如果项羽表现得宽容一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难,黥布未必会叛楚。

  项羽军事上的被动,政治上的幼稚,归根结底是他个人的性格所致,是他的性格导致了他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误。

  6、项羽为什么不杀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鸿门宴时担任项羽的左尹。左尹是楚国官名,“尹”在楚国官制中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这个职位是一个相当高的职位,是副总理级的国家领导人了。

  此人屡屡帮助刘邦,当在必诛之列。可是,项羽却始终没有诛除这个项氏败类。

  第一件事,鸿门宴前夜,项伯私访张良,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项羽竟然不予追查。

  第二件事,鸿门宴上,项伯以剑护卫刘邦,使范增、项庄刺杀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这两件事前后关联,都有项羽政治幼稚的因素在内,而且分量很重;但是,顾念项伯是自己的堂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换成他人,谁敢在大战前夜私见敌军?如果真有人为了私交夜入敌营、夜见敌将,谁能保证他不会受到项羽的严厉处罚?项伯之所以敢于在大战前夜私见张良,就是因为他知道项羽重情念旧,对他这个官居高位的堂叔不会给予什么严厉的惩罚。

  我们可以拿项伯和范增作一个对比。范增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项羽尊称他为“亚父”。从年龄上看,鸿门宴时项羽二十七岁,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荥阳会战中陈平一施反间计,项羽马上疏远范增,并逐步夺了他的权。范增其实并未通敌,真正通敌的是项羽的堂叔项伯。可是,通敌的项伯并未因私见张良受到任何惩罚,没有通敌的范增却被项羽怀疑猜忌,愤而出走。

  如果范增是项羽的堂叔,项羽会这样做吗?为什么陈平频频使用反间计,却没有一个反间计针对项氏宗族呢?

  有人说:在鸿门宴上刺杀刘邦显得项羽没有度量,没有胸怀。项伯的话显出了项羽的度量。这纯粹是胡扯!

  项羽与刘邦在秦亡之后是争夺天下的对手,刘、项两大集团的利害关系严重冲突。谁杀谁,怎么杀,都是枝节,关键是杀。

  刘邦利用“鸿沟议和”,从项羽手中骗回来了老爸和老婆,马上就翻脸,一路追杀项羽,必欲置项羽于死地而后快。这算什么?这讲信用吗?这不明明是骗人吗?要打就光明磊落地打,何必要以议和的名义将老爸和老婆骗回来再打?人们从不指责刘邦毁约杀人,又凭什么苛责项羽鸿门宴杀戮刘邦是没有度量呢?

  第三件事,代刘邦求封汉中,这件事情性质就更加严重了。

  刘邦最初被项羽封到巴蜀,后来刘邦和张良行贿项伯,项伯为刘邦说情,加封刘邦汉中之地。

  关中之地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都是刘邦的根据地。刘邦得封汉中之地的好处是:第一,领土扩张。领土的扩张就意味着人员的增多,资源的增多。第二,便于出兵关中。关中自商鞅变法以来,非常富庶;又一直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因此,刘邦一有失利,萧何就从关中为他调集兵员、粮饷。特别是刘邦彭城大败,元气大伤,全靠萧何从关中补充兵员、粮饷,使刘邦迅速恢复元气,才有了与项羽继续周旋的资本。

  荥阳之战是长达两年多的消耗战,刘邦没有关中之地的后勤支援是不可想象的。

  项羽除了败在战略的失误之外,还败在后勤补给线没有保障。刘邦就不同了,他夺取的关中成了他的黄金补给线,丝毫不用担心项羽会切断他的后勤补给线。

  第四件事,代刘邦救父救妻。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阵,项羽打算处死刘邦之父太公及其妻吕后,项伯劝项羽不要这样做。项伯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这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天下事未可知。所谓天下事就是刘、项两家之事;所谓未可知就是刘、项两家到底谁可以得到天下还很难讲。

  想一想项伯所做的那么多事情,再想一想这句话,就知道这句话含有很深的含义。这说明项伯已经在考虑一件事了:“后项羽时代怎么办”(也就是假如项羽败给刘邦了,我项伯怎么办)。匪夷所思的是,项羽听了项伯的话,竟然就放了太公、吕后。实际上,项伯是帮助刘邦救了其父、其妻两条命。

  7、用人不察,只图报恩

  曹咎和司马欣是对项梁有大恩的人,他们曾经救过项梁的命,项梁因此躲过了一场血光之灾。所以,项梁对曹咎、司马欣一直非常感恩,项羽对曹咎、司马欣也非常信任。

  汉三年六月,项羽二夺成皋,刘邦狼狈逃窜。但刘邦夺了韩信手下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派两万士兵增援彭越,在项羽的软肋——后勤补给线上大搞突袭战。

  汉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断了项羽的后勤补给线,项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补给线。

  临行之前,项羽把成皋战区的指挥权交给了曹咎、司马欣。曹咎当时是楚国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大司马。项羽行前再三交代,我十五天必定扫平彭越,你们要在这十五天里只守不战,保住成皋。但项羽挥师东进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战,被刘邦打得大败,使项羽又一次丢失了成皋。

  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是一重大失策。

  曹咎、司马欣不是帅才,根本没能力守住成皋。项羽出于对曹咎、司马欣的旧情重用他们两个人,导致辛辛苦苦才夺过来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战场上也没有获得应有的胜利,不能不说这是项羽自己打败自己的重大失误。

  重用亲信是人类无法克服的一种天性。因为,亲信为人熟悉,熟悉带来信任。但是,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关乎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重用无能的亲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极!



说电商网


自信与自负

首先,哪怕刘邦这边,张良、陈平的官也远远比不上萧何、韩信、

其次,作为谋士,其主要作用是参谋,也就是出谋划策,但采用不采用,是主公的事情,也就是说,主公来决定这个计策用以不用。所以谋士的功劳,有一大半得算在主公身上。

无疑项羽是一个成功人士,他自信甚至自负,所以他不容易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往往以自己的判断为中心,而这就大大制约了谋士的发挥,对于谋士而言,其计谋就是对主公的补缺,如果主公不采纳,那么什么计谋也多是空谈。

这就好比,三国时曹操有郭嘉,但如果袁绍听从田丰,吕布听从陈宫,那么曹操很可能就败了,这能说明田丰、陈宫比郭嘉厉害,一般不这么认为,一般只认为袁绍、吕布不如曹操。

项羽不提拔谋士,其实是对自己有足够自信。这不同带兵打仗,项羽自己打仗在厉害,也不可能分别带两路兵马到两个地方打仗,但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自信,那么他就可以不采纳其他的计谋。


叶飘刀


这要从项羽的性格说起,项羽虽然武功盖世,力能扛鼎,但是他重武轻学,厌文喜武。

名将韩信皆是从项羽手下转投过去的,也仍被刘邦为以重用,而项羽在用人方面,则把大部分重要官职给与亲信,而不是给能者,没让能者得到重用,反而让一些有小才无大略的人得势。

随着他后期队伍力量的壮大,慢慢更变得刚愎自用,开始还能听进亚父范增的谋略,最后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听不进谏言,是一个典型的施小利,大功吝啬的霸主,所以能人谋士在他那里也吃不开,不受重用,官职上也是难以有提拔,特别是在论功行赏上,让一些怀揣抱负的人才,郁郁不得志,最后居然连最厉害的范增也失望离去,可谓最后众叛亲离,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被刘邦打败。

所以说项羽其实最后是败给了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