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祕日記

《教師日記》是泰國著名“純愛派”導演尼斯瓦特·塔拉松執導,素格力·威塞哥、賴拉·邦雅淑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14年3月20日在泰國公映,

一經上映就在第24屆泰國電影金天鵝獎中入圍13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劇本”、“最佳攝影”等6項大獎, 併入圍第87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影片講述了一位漂亮的女教師Ann,用日記本記錄了自己在與世隔絕的“船上小學”的支教生活,並在離開時將日記遺留在學校裡。新來的男老師Song發現了日記本,在船上小學艱苦沉悶的生活中,讀Ann的日記成了他排遣寂寞的唯一方式。

同病相憐的遭遇使得Song逐漸被日記裡的Ann所吸引,心生愛意,卻意外得知Ann已經訂婚。心灰意冷的Song選擇了離開學校繼續讀書深造,而遭遇未婚夫背叛的Ann則又一次回到了船上小學,發現了Song在日記本里的留言,並被他所感動。最終,在命運的奇妙Ann排下,兩人在“船上小學”相遇,一對隔空相愛的戀人終於走進了現實

該片改編自真實故事,但相比一般勵志電影宣教意味十足卻票房慘淡的現實,《教師日記》無疑在教育意義和市場反饋兩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在我看來,該片的成功得益於導演塔拉松在保留真實勵志故事內核的同時,融入了大眾喜聞樂見的青春愛情元素以及泰式電影一貫的清新唯美風格,使得該片在極具勵志內涵的同時又滿足了觀賞性和商業價值。接下來,我將從敘事方式、人物設定以及主題呈現三個要素解讀這部泰式青春愛情片的魅力,並結合影片中所描繪的支教情節,談談真正的教育應該遵循的原則。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採用平行蒙太奇的敘事方式,呈現身處不同時空的男女主人公的支教故事,使原本平淡的故事情節更具張力

在敘事方式上,這部影片有點像韓國電影《觸不到的戀人》以及《向左走向右走》的結合體,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並列呈現了身處在不同時空的男女主人公,在“船上小學”上的支教生活和內心的情感世界。

①以日記本為媒介,巧妙鏈接隔空相戀男女的情感交流

在影片《觸不到的戀人》中,身處不同時空的男女主人公通過一個魔法信箱作為媒介,來傳遞信件進行交流。而在《教師日記》裡,也有這樣的一個媒介,那就是Ann的支教日記。

剛剛遭遇了人生低谷的Song初到船上學校時是非常孤獨鬱悶的,但在那樣一個封閉的環境裡,唯一可以陪伴他的只有Ann的日記,因而Song把Ann當成了一個可以傾訴和交流的朋友。但隨著這種“神交”的深入,Song開始逐漸不滿足於與日記中的Ann交流,而是更加期待能夠見到Ann本人,這為之後二人的相見埋下了伏筆。

對於Ann而言,離開船上小學本就出於對男友的妥協而非本心,在遭遇男友背叛和自己的教學理念不受認可之後,她也是渴盼著一個真正可以理解和安慰她的人。因此在讀到日記裡Song的留言後,Ann才有雖素未謀面,卻一見如故的親切感,也開始期盼著與真實的Song相見。

所以相比《觸不到的戀人》略帶魔幻色彩的情節設定,《教師日記》的故事情節則更為現實,故事邏輯也更加緊密。隔空相戀這樣的劇情如果放在平常會讓人覺得很突兀,但通過日記這個媒介,兩個素未謀面,但經歷相似、理念相同的人得以進行傾訴和交流。可以說,日記成了男女主人公進行思想交流的關鍵道具,串起了整個故事,讓原本看似突兀的劇情變得合情合理。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②平行蒙太奇式的敘事方式,使原本平淡的故事情節更具張力

在影片《向左走向右走》裡,描述了兩位因空間阻隔無法相遇的男女,而《教師日記》裡,使男女主人公無法相見的因素變成了時間。Ann因為訂婚而離開了船上小學,Song是她的接替者。當Ann遭遇男友背叛返回船上小學時,Song又因為去學習深造而離開了。這種陰差陽錯的安排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也為劇終兩人的見面做了十足的鋪墊。

另外,整部片子一直在以平行蒙太奇的敘述方式,並列穿插展現男女主人公各自在船上小學的支教生活,從男女主人公來支教的原因、各自的情感挫折、與孩子們初見時的自我介紹、給孩子們講課、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勸輟學的孩子復課等等。

這樣的敘述方式,讓觀眾產生了一種,兩人原本就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之中的錯覺,不知不覺就將兩人的命運走向與思想情感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另外,這樣的敘述方式也讓原本平淡的支教故事,因為有了對比和聯繫,顯得更具戲劇張力和觀賞性。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身份反差巨大的人物設定,成功塑造了男女主人公立體而飽滿的支教教師形象,引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作為一部青春愛情電影,《教師日記》中的男女主人公Ann和Song,他們不僅擁有支教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也有青年男女內心豐富的情感活動,同時還因為靚麗的外在形象兼具泰式片偶像的特質。

這與大眾印象中艱苦樸素、鄉土氣息濃厚的支教教師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卻也使得他們的形象則更加豐滿和立體,更容易引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①個性獨立但容易感性,富有愛心的漂亮女教師Ann

女主人公Ann是一個開朗而又感性的女孩。她寧可去支教都不願意洗掉紋身,並且在傳統的私立學校裡不懼質疑地運用打破常規的教學方法,這顯示了她活潑開朗,無拘無束,不喜歡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所限制的獨立個性。然而她因為訂婚而放棄了原本熱愛的支教生活,並原諒了男友的出軌行為,這又顯示出她在感情上還是容易搖擺不定,容易被愛情感動而喪失自我。

作為一個教師,她熱愛教育事業,對孩子們富有愛心,也有著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在船上小學任教期間,她很快就適應了船上艱苦的生活環境,充當了教師和媽媽的雙重角色,既教孩子們文化知識,也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關心的他們的心理發展。並在遭受男友背叛之後,終於找回自己的本心,毅然返回船上小學繼續任教。

Ann這個女教師的形象是非常立體鮮活的,一方面,作為一個普通的年輕女孩子,她漂亮時尚,有自己的個性和小脾氣,也有自己的弱點和軟肋。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支教教師,她吃苦耐勞,富有愛心和奉獻精神,是孩子們和Song心目中的“女神”。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②被迫支教,卻最終迴歸本心的“學渣”男教師Song

身體健壯,外表陽光的Song曾經是一個拳擊手,迫於生計前往船上小學謀職。生為“學渣”的他對教學一竅不通,數學渣到連小學方程式都解不出來。另外,因為支教原非本意,Song剛開始對於船上艱苦沉悶的生活非常不適應,情緒一度非常壓抑和鬱悶,孩子們也非常排斥他。

Ann的日記讓Song逐漸開始平靜下來,在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和“風雨同舟”中,Song逐漸發現了自己內心對於教育事業的愛心和熱忱。他想方設法地把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趣味和生動,苦口婆心地規勸輟學的孩子繼續讀書,最後,甚至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們而回去讀書深造。孩子們也逐漸接受和認可了這個溫暖而陽光的大哥哥。

總的來說,與Ann相比,Song從一個不學無術又倒黴透頂的“學渣”,到一位樂觀積極,一切為孩子著想的“好老師”的身份轉化,體現出了一個男孩依靠自身的努力去適應和改變環境的青春能量,也讓他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顛覆傳統的主題呈現,將教育勵志主題與浪漫愛情故事完美結合,在吸引觀眾眼球的同時引發對教育的深層思考

《教師日記》這部影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原型是一位名為薩瑪特·素塔的泰國老師,他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一則關於南奔府普美篷水壩“船上小學”的新聞報道,憂心那裡的孩子們因為條件艱苦、缺乏師資而失學多年的教育狀況,從而隻身一人前往“船上小學”支教,一待就是九年。

雖然這部影片的主題是對無私奉獻的支教教師的讚頌,但導演塔拉松並沒有將它拍成一部宣教意味十足的傳統勵志片,而是在保留真實勵志故事內核的同時,融入了大眾喜聞樂見的青春愛情元素以及泰式電影一貫的清新唯美風格,在吸引觀眾眼球的同時引發對教育意義的深層思考。

①真正的教育要源於生活,不能脫離實際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指出:

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一位懂得教育的真正意義的老師,必然懂得從生活實際出發去引導和教育學生,而不是脫離實際的照本宣科。在《教師日記》裡,Song老師給孩子們講授數學方程式時,孩子們因為沒有見過火車而無法理解題目,於是Song老師把船當成火車拉著孩子們在水裡模擬火車疾馳。同樣的,在貴族學校教授課程的Ann老師,為了讓孩子們理解“浮力”而讓他們泡在泳池裡親自來感受。

然而這樣“感同身受”的教學方式,卻遭到了同為教育者的Ann的前男友諾的批判和質疑,他認為Song和Ann的教學方式並沒有讓孩子們學會那些知識和題目,且教學環節過於零散隨意,不安全也沒必要。在以諾為代表的應試教育者眼中,學習就應該是規規矩矩地坐在教室裡看書、練習和考試。

然而,對於孩子們而言,解出了一道題目或者背下了某個定義所帶來的收穫,可能還真沒有坐“火車”或者體驗真實的浮力多。因為生動活潑、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快樂的人生體驗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在越來越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走出課堂,體驗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②真正的教育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需求

《教師日記》裡有這樣一段劇情:臨近畢業的學生Chon輟學去幫父親捕魚,Ann老師和Song老師先後都去他家勸他回來讀書,但因為兩人不同的方式,勸學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 Ann老師告訴Chon只有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再做漁民,但Chon卻說自己的理想就是當一個好漁夫。這讓原本滿懷教育理想的Ann啞口無言,也備受打擊。
  • Song老師並沒有講大道理,只是告訴他“只有讀書,以後才不會被人騙。”這讓Chon和他的父親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因為他父親就是因為沒文化被人騙過。加上Song老師答應週末來幫他家捕魚,打消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原本打定主意輟學的Chon最終重返學校,並愛上了學習。

同樣是勸學,之所以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就是因為Song老師是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他們的需求。他知道這裡的孩子們都是漁民的後代,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因此不可能苛求他們擁有遠大的志向。Song設身處地地指出學習能給學生們帶來的直接作用,並且願意彌補他們因為上學而造成的家庭勞力損失,這樣的勸說自然是說到了學生及其家人的心坎裡,效果不言而喻。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和觀點都會大不相同。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很多的教育問題,如果教育者不要總是想當然地認為“這是為了你好,學生就應該聽老師的”,而是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尊重學生自主意願的情況下加以引導,很多教育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在船上與世隔絕30天后,他無意間發現一本改變命運的神秘日記

③真正的教育要以愛為基礎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日記》裡,當Ann看到廁所裡的浮屍,雖然怕的要死,但因為擔心孩子們害怕,也會不顧一切地跳進水裡去把屍體拉走。教室裡出現了毒蛇,Song開始時出自本能反應立馬逃跑,卻因為想起了孩子們需要保護,趕緊跑回來和毒蛇搏鬥。他們都是普通人,對於猛獸和屍體自然也有著本能的懼怕,但作為一個教師的責任心和愛心讓他們化身為勇敢的守護者。也正是擁有同樣的愛心和以愛為基礎的教育理念,讓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

“一雙眼睛盯不住幾十個學生,但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真心。”做一個愛學生的教師,這份愛裡既包含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也包含了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有些教育者認為嚴厲、苛責等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總是以一種嚴格、冷漠的方式對待學生,然而這樣的方式無法讓學生們感受到被愛,效果自然適得其反。


總結一下:

《教師日記》這部電影,將教育勵志主題與浪漫愛情故事完美結合,以一本支教日記為媒介,採用平行蒙太奇的敘事方式,講述了兩位支教男女教師隔空相戀的愛情故事。該片延續了泰式電影一貫的清新唯美風格,男女主角青春靚麗,個性鮮明,讓觀眾在賞心悅目的同時引發對教育意義的深層思考。

真正的教育,應當在愛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生活實際出發,瞭解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這樣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學生們有充足的內心能量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擁有幸福感,並將這種愛的能量繼續傳遞開來。這就《教師日記》這部電影想要揭示的,教育的根本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