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必修:曹操納天下降將,唯呂布必殺之!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一代雄主,極有容人之量。

只要你有才,哪怕曾經把曹操給得罪死了,如果願意效忠,他一樣會重用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繡。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投降曹操,因曹操貪圖張繡嬸嬸,張濟遺孀鄒氏的美貌而強佔之,張繡降而復叛,在賈詡的計謀下,夜襲曹操宛城大營。

在這場偷襲戰中,猛將典韋率兵堵住營門而戰死,曹操長子曹昂為父斷後而戰死,侄子曹安民在大營被破後戰死。

張繡和曹操,可謂結下了死仇。

在隨後的兩年裡,張繡和曹操經常有軍事性的對抗,足足打了2年。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決定向曹操投降。

張繡到達許都後,曹操不僅沒有翻臉殺人,反而牽著張繡的手,和眾將一起參加宴會,並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從此以後,張繡死心踏地的為曹操賣命。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張繡參加了官渡之戰,助曹操擊破袁紹,立下大功,升為破羌將軍。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張繡隨曹操征戰,在南皮大破袁譚,食邑增加到2000戶。

而當時,曹操手下所有將領中,只有一人的食邑超過了1000戶,就是張繡,而且達到了2000戶之多。

曹操對待人才的態度,可見一斑。

三國時期的武將裡,呂布為第一猛將,是絕對的人才。

但這樣的人才,曾經要為曹操效力,但卻被曹操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並當眾殺之。

呂布之死

呂布被圍白門樓後,迫不得已投降曹操。

在面見曹操時,呂布表示願意投降,輔佐曹操平定天下。

曹操問劉備:“何如?”

劉備答:“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於是,呂布涼了,死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大耳賊害我。”

為了曹操連結下死仇的張繡都敢要,卻不敢要呂布?要知道,呂布和曹操之間可沒什麼血仇。

因為,呂布犯了職場的大忌。

三國時期,規則崩壞,大家各為其主。降來降去,天天跳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做事就可以沒有底線。

呂布的發家史,就是一部老闆的血淚史。

呂布最初在丁原麾下效力,深受重用。

“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甚見親待。”

然後呂布親手殺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升騎都尉,繼承了丁原的官位。

在董卓麾下效力時,董卓待呂布如子。

“董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

然後呂布又親手殺了董卓,投靠了王允,升奮武將軍,成為了當時長安城裡官職最大的武將。

隨後呂布又投奔過袁術、張楊、袁紹、張邈,和每一任東家都鬧翻了,惡評如潮。

呂布最後投奔的人,是劉備。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呂布被擊敗,投奔徐州的劉備。

幾個月後,袁術攻打徐州,劉備和其相持一個月,互有勝負。呂布趁機偷襲劉備老巢下邳,大破張飛,俘虜了劉備的妻妾兒女及其部曲的家眷。

要是當時劉備在下邳城中,呂布說不定就能拿到三殺主公的史詩級成就。

老家被滅後,劉備被袁術擊敗,被迫向呂布請降。

呂布出於抵抗袁術的考慮,接納了劉備,讓其駐紮在小沛,而呂布自稱為徐州牧。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劉備重新聚攏了萬餘部將,引起呂布的猜忌,於是呂布和袁術結盟,聯手進攻劉備,再次俘虜了劉備妻兒。

劉備大敗後,投奔曹操,在公元199年隨曹軍一起大破呂布軍。

這個時候,曹老闆來找劉備做職業背景調查了,你覺得前東家劉備會給呂布一個什麼樣的評語呢?

張遼和劉備

曹操喜歡人才,呂布手下還有一個普通部將,叫張遼,在白門樓上和呂布一起表露了願意向曹操效忠的意願,曹操欣然笑納。

15年之後,張遼為曹操立下奇功,成為了威震天下的大將。

公元214年,孫權趁曹操進攻張魯,後方空虛之時,引兵十萬攻重鎮合肥,而當時曹操只留了張遼和7000守軍鎮守後方。

結果張遼居然打贏了,而且還差點生擒孫權,顯露了自己強大的個人實力。

呂布確實曾經輪番換主,但張遼也好不到哪去。

張遼前後效力的主公高達五位,分別是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

但張遼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主公的事情,每一任都是因為公司倒閉了,不得已而重新求職的。

老闆自己不行,不能怪員工。

所以曹操接受了張遼的投降,並重用之。而張遼,也以輝煌的業績,回報了曹操的信任。

劉備就是一個更奇葩的員工了,曾經七易其主,分別是劉恢、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卻在多家BOSS那裡好評如潮。

最開始的時候,劉備跟了劉恢,但劉備覺得這個老闆不行,沒前途,打算辭職。

於是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天天在公孫瓚經過的地方等候,終於碰到了公孫瓚,順利從第一家創業公司辭職,加入了第二家公司,給公孫瓚打工。

劉備第一次辭職的過程,和和氣氣,老闆和員工沒有誰對不起誰的說法。

在公孫瓚麾下時,劉備領了一個平原相的職位,駐紮在平原縣,期間還招徠到了猛將趙雲,並救了孔融一次。

陶謙被曹操圍困時,向孔融求援,作為孔融的好友,劉備順理成章跟著去了,大家都為大漢天子效力,互相扶持一下是理所應當的。

解圍後,陶謙三讓徐州,請劉備做徐州牧,但劉備堅辭不受,認陶謙當boss,自己甘做小弟,駐紮在下邳,默默發展實力。

一直等到陶謙老死,劉備才在當地豪強的一致推舉下,成為徐州牧。

在這次跳槽的過程中,劉備沒有對不起公孫瓚,更沒有對不起陶謙。

相反,三讓徐州的典故,讓劉備名滿天下,得到了極大的政治資產,劉備成了仁義的代名詞,並順利從打工仔升級為了老闆,成為了一名創業者。

後來的典故我上面說過了,劉備收留了呂布,被呂布捅了一刀,第一次創業失敗,被迫反過來投奔了呂布。

但即便如此,劉備也沒有做過對不起呂布的事情,駐紮沛縣的3年時間裡,劉備從未惹過呂布,倒是呂布猜忌劉備,聯合袁術一起攻打沛縣,導致劉備再次戰敗,不得不投奔曹操。

劉備從呂布這裡辭職的過程,純粹是老闆對不起員工,劉備的行為無可指責。

跟了曹操後,劉備的才華根本瞞不過曹操的眼睛。

青梅樹下,煮酒論英雄,曹操挖苦了天下英雄後,來了一句: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可把劉備嚇壞了,主公只能有一個,這一山不能容二虎啊,劉備可不敢和主公平起平坐。

逮到個機會,劉備就趕緊溜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備從曹操這裡辭職的過程,有點對不起曹操。

但在曹操帳下時,劉備和關羽等人,也為曹操立下了不少功勞,總體來說,只是少許虧欠曹操,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離開曹操後,劉備投奔了袁紹,憑以前的履歷,順利入職。

但老闆不爭氣,身為獨角獸,上市公司大藍籌的袁紹,官渡之戰大敗於曹操,公司倒閉,怪不得劉備。

袁紹公司倒閉後,劉備投奔了荊州的劉表,時年39歲,駐紮新野。

在荊州,劉備誠誠懇懇的為劉表守了7年疆土,一直到46歲都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好員工,唯一的大收穫,就是三顧茅廬,招徠到了諸葛亮。

公元208年,劉表病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把荊州送給了曹操,曹操對孫權和劉琮的評語是: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富二代不爭氣,非要把老爹祖傳的家業給賤賣了,公司高管也沒辦法啊。

荊州公司倒閉後,劉備聯吳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雖然資金實力弱的一塌糊塗,但至少在名氣上,和曹操孫權齊名。

擊敗曹操後,劉備無處安身,憑藉在荊州7年累積的名望,在當地豪強的支持下,劉備從孫權手中“借來”荊州,修養生息,開始第二次創業。

公元211年,張魯攻擊四川,天下英雄唯劉備是仁義之師,從無劣跡。

於是,益州牧劉璋聽取張松建議,邀請劉備入川平亂,抵抗張魯。

劉備留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率數萬步卒入四川。

和劉璋會師後,張松、法正、龐統皆勸劉備襲殺劉璋,佔據益州,但被劉備拒絕,在對抗張魯的同時,駐軍葭萌,休養生息。

公元212年,張松繪製益州地圖欲獻給劉備,被發現,劉璋和劉備就此反目,兵戎相見。

公元214年,成都被圍,劉璋投降,劉備成為了新的益州牧。

劉備和劉璋,不是從屬關係,是合作關係,是新荊州公司和益州公司的一次商業合作。

這次的商業合作,劉備確實有對不住劉璋的地方,這大大消耗了劉備一輩子積累的政治聲望。

但此時的劉備,已經52歲了,在古代已經屬於高齡了,急需根基之地,選擇把聲望變現來順利創業,可以理解。

即便如此,劉備依然善待劉璋及其家眷,直到蜀漢滅亡。

反觀呂布就不一樣了,每次辭職都不是簡單的一走了之,絕對不和老闆好聚好散,親手宰掉的老闆都有兩個,這樣的人才,誰敢收留。

劉備跳槽,到處受到歡迎。呂布跳槽,卻沒人敢要。

新時代職場規則

現代社會里,跳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只要你跳槽,很多HR都會問你為什麼從上一家辭職。

很多人為了凸顯自己能力強,把前東家都給罵的體無完膚,拼命說前公司的壞話。

記住了,這是最蠢的行為,會讓你看起來非常像呂布。

辭職的時候,一定要和上家好聚好散,跳槽也好,創業也罷,那都是你的自由,但搞好和上家的關係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你是個小兵,也就算了,只要面試的時候別做出大罵前東家這種蠢事,一般都能入職成功,沒人願意花精力對你做調查。

但如果你真的是個人才,早晚會展露頭角,順利升入中層,甚至高層。

等你的薪水高到一定程度時,公司絕對不會隨便招聘你,一定會對你做職業背景調查,挨個打電話問前東家對你的看法,從你履歷表的第一欄問起。

只要有公司的名字,是可以輕易查到聯絡方式的,你不用擔心專業的人事經理聯繫不到前公司。

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劉備和呂布到底有什麼區別了。

都是人才,但真不一樣。

若你有呂布之才,卻這麼被浪費掉了,那就太可惜了。

而劉備雖然早就胸懷天下,卻給別人打了半輩子工,默默等待時機,最終52歲那年創業成功,成為了龍頭公司的CEO。

做人,就要當劉備,千萬不能學呂布。

職場必修:曹操納天下降將,唯呂布必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