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第六季《奇葩說》中,詹青雲和傅首爾的BBKing辯論賽,傅首爾的辯論更能打動我。當然,我也很喜歡詹青雲這位辯手,只是對她們的辯論內容發表一下我個人感受。

如果我不喜歡這份工作,我也會先磨鍊好自己的技能,找好有預向的下家再辭職。

當然,我一定是在我現有的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去尋找更好的下家。所以,我對得起工資,不存在拿著東家的錢不幹東家的活。

這樣的職場方式,我更加可把控。所以我一般不會選擇裸辭。

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詹青雲說的其中一個論點,大概意思是,一邊工作一邊做其他事,三心二意更加不容易做成事。裸辭,就可以全心全意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

可是,裸辭就真的能全心全意了嗎?不,很多人因為裸辭後,壓力大到焦慮,甚至心態崩潰,比沒辭職前更加無法集中精力。

我鄰居的兒子,在企業上班一年後,他想報名考公務員。他辭職了,決定全力以赴去考公務員。他也確實全力以赴了,第一年考進了面試但差第一名三分,沒被錄取。

他挺難受的,這一年,他沒有收入,都靠父母養著。這下沒考上,他心裡滿是愧疚,覺得自己挺對不起父母。

於是,他又開始第二年備考,這一次,卻連面試都沒進。他的成績比去年好,但他遇上的對手卻更強大了。

這時的他,有點崩潰了。他覺得左鄰右舍看他的眼神都是嘲諷他啃老、無能。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行,他害怕看父母的眼光。即使沒人責備過他。

他坐在家裡時如坐針氈,覺得自己無能,拖累了父母。

這種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大到讓他喘不過氣來,根本無法一心一意投入讀書。

還好,他意識到了自己心態出了問題。他找了一份工資不高但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心裡一下踏實了很多,然後邊工作邊複習。第三年,他如願考上了公務員。

所以,裸辭,就真的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幹自己喜歡的事了嗎?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裸辭,首先看看自己有沒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自律能力。


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一、裸辭後,面對各種壓力,你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應對嗎?

1.經濟的壓力。

裸辭就意味著你有一段時間,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沒任何經濟收入來源。如果你有一定的存款可以自給自足,那這個壓力要小很多。

但是,如果你裸辭後就得靠父母養活,那你就得看看自己家庭經濟水平能否承受,你又能否心安理接受父母的“接濟”?當你看到同齡人在說自己領了多少多少獎金時,你心裡能淡定嗎?

如果這一點對你不存在任何壓力,那請看第二點。


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2.輿論的壓力。

裸辭後,你的三大姑八大姨,左鄰右舍的大爺大娘碰到你,難免或熱情或八卦地問:“你現在在哪上班呀?”“你現在一個月工資多少呀?”

也許你一次兩次回答我辭職了時,心裡還沒什麼想法。

可當問的人多了,你心裡多少是有些犯虛的吧,到最後,這種虛也許會讓你變得越來越焦躁,越來越敏感、抗拒這個話題。


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3. 市場的壓力。

很多年輕人把裸辭後的生活想象得太美好,常常自帶“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自傲。有才自傲倒還問題不大,最怕的就是,把平臺的能力當成了自己的能力。

你把自己在公司的銷售業績全都歸功於自己的能力。殊不知,客戶衝著簽約的是你的公司品牌。

當自己離開這個平臺去應聘時,面對面試官的提問時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過如此。能代替或者超越自己的人又是何其多。原以為自己在職場很吃香,卻沒想到真相如此殘酷。

即便你有一定的技能,也要面對“高不成低不就”的壓力。工資低的公司你不願去,工資高的公司,比你優越的應聘者一大把。工資和你原公司持平的,一樣有大把求職者紛紛表示,他們可以不要那麼高的工資。

你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糾結。

如果以上三點壓力你都已經瞭解並且可以承受,那你的抗壓能力不錯,起碼有穩定的心態去面對問題和困難。


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圖文無關

二、你有強大的自律能力嗎?

我們常常低估了實現目標中的困難,又高估了自己的自律能力。你當初以為樹立了目標後,就會風雨無阻地朝著目標前進。事實就是,我們常常被自己打臉。舉個熟悉的例子,你在每個新年立下的FLAG,年末時你有多少次是實現了的呢?

張斌平時喜歡寫寫文字記錄生活,身邊的同事朋友也常稱讚他文筆好。

當他看到網上很多自媒體大咖,隨便寫寫文章就能月入十幾或者幾十萬時,他決定裸辭,以後專職發展自媒體寫作。

他給自己立下個FLAG,一年起碼寫下一百萬字。

第一個月,他堅持每天寫一篇稿子。在這一個月裡,他已經有點感到有些焦躁和勞累。一是寫的稿子頻頻被拒稿,大大挫傷了自信;其次是,每天要輸出文章讓他焦慮,每天輸出越來越少的那種吃力。看書,他又覺得太枯燥看不進去。

第二個月,他覺得自己是太累了,不如給自己個放鬆的空間。他開始兩三天寫一篇文章,可依舊是坐在桌前吭哧吭哧也寫不出來。

好痛苦啊!乾脆先睡個覺緩緩吧。小張一邊安慰著自己,一邊躺在了床上刷起抖音,然後一躺就一個下午過去了。

第二個月的稿子數量已經銳減,過稿率依舊慘不忍睹。

第三個月,張斌已經習慣了每天睡到中午,寫不出稿子就乾脆要麼約朋友玩、要麼在家看電影、睡覺來逃避問題。這個月的稿子都少得可憐,更別提過稿率了。

第四個月時,他自己先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狀態,又重新去外面找了一份工作。

張斌只看到自媒體大咖們的光鮮,卻沒想過他們在背後強大的自律。很多大咖堅持每天讀書,每天要更新一篇文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不中斷。

難道大咖們就沒碰到過困難嗎?他們也一樣為寫不出高質量的稿件而抓狂。不同的是他們有強大的自律能力。就算抓狂,他們還是按照自己定下的節奏,咬緊牙關完成。


新年了,我想裸辭好不好?別急,先看看是否具備這兩點能力再決定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可以達到的。

所以,裸辭之前,你光有清晰的目標規劃還不夠,不妨先問問自己,有沒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自律能力?如果沒有,請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