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90歲生日時候,王明貞許了一個心願:“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TW能夠回來!”

王明貞被譽為“中國居里夫人”,是清華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她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女性物理學家,曾經是“布朗運動”和“噪聲運動”的世界級科學家,在二戰中雷達研製中做出過關鍵性貢獻。

因為參與了高度機密的工作,美國阻止她回到中國,威脅要讓她坐牢,除非她答應為美國做事。她憤而辭職,靠著丈夫微薄的收入生活,歷經磨難終於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中國。

她放棄了優厚待遇、放棄了成為真正居里夫人的機會,回到國內成了一位“沉默的教授”。

面對名利,她沉默;

面對遭遇,她沉默;


她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人才,過著簡樸的生活,死後將遺體捐獻用於醫學研究,不辦追悼會,不舉行告別儀式,輕輕地走,正如她輕輕地來。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王明貞(1906-2010)

王明貞先生,一位舍小我為祖國的物理學大師,我們不應該讓她繼續沉默下去,她的事蹟需要傳頌,她的精神需要繼承。

01

在蘇州,有一個聲名赫赫的王氏家族。祖上是明朝正德年間的戶部尚書王鏊,與唐伯虎交好,為官清正,曾當面怒斥劉瑾胡作非為。王氏後人枝繁葉茂,學士輩出,湧現一名狀元、一名探花、十幾名進士和四十幾名舉人。

到了近代,王氏家族學貫中西,不僅培養出光緒朝的戶部郎中王頌蔚、數學家王季同,而且還有王守覺、王守競等多位物理學大師。

特別是王頌蔚的妻子謝長達,她在蘇州創辦了振華女校,培養了何澤慧、楊絳、李政道、費孝通等各領域的大家,成為華人之光。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王明貞

1906年出生的王明貞,是謝長達的孫女。

在王明貞的幼年,她的母親去世。就像小說裡常常描述的那樣,一個惡毒的繼母走進了這個家。繼母認為女孩不必讀書,還是在祖母謝長達的厲聲質問下,繼母才把王明貞送入振華女校附屬小學。

王明貞的身上流淌著王氏族人“學霸基因”,在學校中很快展現了自己的天賦。作為女權運動啟蒙的學校,振華女校讓王明貞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讓她的思想更加開放。

初二那年,王明貞隨著家人到了上海。繼母依然對她冷若冰霜,父親礙於情面,常常一言不發。

她將所有的不快都壓在心底,刻苦學習,用年年第一的成績來表達自己的倔強。她要考上大學離開這片壓抑的土地,卻被繼母攔下,給她張羅了一門親事。

受到西方現代理唸的啟蒙,王明貞不甘於只做個家庭婦女,她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愁雲籠罩之際,海外留學的姐姐王淑貞回到家,她答應王明貞,一定要讓她上大學。王淑貞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與北京協和醫院的林巧稚一起,有“北林南王”的美譽。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王淑貞(右)與林巧稚

在姐姐的支持下,王明貞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金陵女子大學物理系。這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於1913年由美國教會出資創辦。如魚得水的王明貞門門功課優秀,在大二時便選修了大三的物理課,是班上的佼佼者。

在金陵女大學習期間,還發生了一段不愉快的插曲,直接改變了王明貞的人生軌跡。

因為王明貞的成績好,大三年級班上經常有人向她請教物理題目,她也樂於助人。沒想到,考試時這位同學得了A,她卻得了B,這極為不正常。原來是物理老師是按照印象給分,認為王明貞是大二年級學生,所以直接給了一個B。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金陵女子大學

這下把要強的王明貞氣壞了,覺得金陵女大教學存在偏見,一怒之下轉到了燕京大學物理系。

02

錢,成了橫在王明貞眼前最大的難題。

雖然王家並不缺錢,但是繼母錢攥得緊,這樣王明貞在燕大的學費和生活費沒了著落。

多虧了老師給她介紹了一個代課的兼職,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後來在哥哥王守競資助下,得以大學畢業。

王明貞申請到美國密歇根大學留學,校方不僅通過了她的申請,而且還承諾給予四年的全額獎學金。

喜出望外的王明貞,仍然被錢困住了。

怎麼去萬里之遙的美國?王明貞沒有路費,繼母不可能給。一個經濟沒有獨立的女子,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何其艱難!

因為不願再向哥哥姐姐張口,王明貞無奈謝絕了密歇根大學的邀請,選擇留在燕京大學繼續讀研。

在舊中國,王明貞是中國少有的女性物理學研究生。曾經的母校金陵女大給她拋來了橄欖枝,聘請她到女大教授物理和數學。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吳貽芳

儘管當年金陵女大曾給自己帶來不快,但在這裡,王明貞教學兢兢業業,很受校長吳貽芳賞識。聽說了王明貞留學的遭遇後,吳貽芳親自向密歇根大學推薦王明貞,極力支持她實現理想。

1938年,王明貞終於圓夢,工作幾年的積蓄足以負擔到美國的路費。應了那句話,一個人的目標堅定,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03

密歇根大學,在中國雖然不如哈佛、耶魯那樣有名,但它卻是全美頂尖的“公立常青藤”名校,它的核工程、信息系統等專業排名全美高校第一,丁肇中、朱光亞等物理學家都曾在此求學。

王明貞選擇了密歇根大學,就意味著站在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

32歲的“老姑娘”王明貞還沒有談婚論嫁,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學術研究上。她的到來,讓密大物理系班上有了唯一一名外國人,唯一一名女生。

老師和同學打心眼裡就對這個來自中國的女學生有偏見。

一次期末考試,老師氣沖沖地宣佈最高分僅為36分,可王明貞自認為答的很好,就問自己的分數,老師沒好氣地回答她“100分”,全班驚呼。

在老師的眼裡,王明貞是個“例外”,不配擁有姓名。

在密大,王明貞共獲得了三個代表全美學生榮譽的金鑰匙獎,一次次驚掉了美國老師和同學的下巴。

她師從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烏倫貝克,在導師的指點下,王明貞開始推導布朗運動。所謂布朗運動,是指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儘管布朗運動早在1827年便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並命名,但布朗未能做出真正有力的解釋。

後來在愛因斯坦和J.B.佩蘭完成了這件工作,但是王明貞卻從氣體動力論的基本方程出發,得到有關的分佈函數,然後推導出布朗運動,將這一理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945年,王明貞與烏倫貝克教授聯名撰寫了《布朗運動的理論》的論文,發表在頂級物理學雜誌《近代物理評論》上,被SCI收錄和引用超過1500次,是20世紀上半葉物理學方面最有影響力的論文之一。

王明貞也憑藉這篇不朽的論文,順利拿下了博士學位。

在男性佔主角的美國物理學界,東方柔弱女子王明貞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讓人們看到了另一個“居里夫人”的可能,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王明貞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王明貞想回國,她曾經拼命出國,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回國,利用自己的知識報效祖國。

可是,太平洋戰爭爆發,航運停止,阻斷了她的回國之路,在導師的推薦下,她只好暫時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雷達研究所工作,從事噪聲研究,與十幾位理論物理學家一起,參與了二戰期間高度機密的美國雷達研製工作,一干就是兩年。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雷達實驗室合影,第二排左四為王明貞

二戰能夠迅速結束,雷達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中王明貞在雷達的關鍵技術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等了半年,王明貞終於買到了回國的船票,於1946年底抵達闊別八年的祖國,任雲南大學數理系教授,期間結識了俞啟忠,二人喜結連理。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王明貞、俞啟忠夫婦

內戰爆發後,國內局勢不穩,夫婦倆只能再回美國從事研究工作,王明貞到諾特丹姆大學任副研究員。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讓王明貞在內的幾千名留美學生心潮澎湃,回到祖國去的情緒再次被點燃。由於麥卡錫主義盛行,美國移民局出臺了限制中國留學生歸國的規定,尤其是從事機密工作的35人,被列入嚴禁歸國的“黑名單”,這裡面就包括王明貞。

04

王明貞數次向移民局申請被拒,而且受到威脅,再鬧下去就會被關押。無奈之下王明貞憤而辭職,靠著丈夫的微薄收入生活。她和愛國留學生一起,出謀劃策,想盡一切辦法想回國。

直到爭取到國內支持,1955年王明貞才得以和幾十位理工科的留學生一起重回祖國的懷抱。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1954年,終於拿到可以回國許可的王明貞、俞啟忠

王明貞被分配到清華大學物理系擔任教授,成為清華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新中國百廢待興,不具備國外的科研條件,她只好中斷了“布朗運動”和“噪聲理論”的研究,全身心地做好教學工作。

她被聘為“二級教授”,但見到一同回國的其他人被聘為“三級教授”,感覺自己太過招搖,所以堅決要求降為“二級教授”,認為這樣有利於開展工作。如果學校不同意,自己寧肯辭職。

王明貞到清華後很快成立了理論物理教研室,為物理系充實了力量。她把自己定位為“沉默的教授”,不張揚,多做事,盡力彌補中國與世界在理論物理方面的差距,培養學生。

但她也發現了一些實際的教學問題。比如,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國內大學,都採取了蘇式的教學模式,與她習慣的美國授課方式產生了衝突。她一方面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備課,另一方面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接受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她的心思很細膩,擔心自己一口蘇州口音的普通話,北方學生聽不清,就慢慢說,重要的內容寫在黑板上,不斷的重複,直至學生聽清弄懂為止。

在清華的十一年教學,王明貞敢拍著胸脯說:“我是認真備課的,從來沒有在課堂上說過一句廢話。”

不過,這份認真,被到來的十年動亂打擊的粉碎。

05

1968年的一個夜裡,王明貞的家裡來了一夥人,他們指著兩位老人,“你們犯錯誤了”。

就這樣,頂著莫須有的罪名,62歲的王明貞和69歲的俞啟忠雙雙入獄,在鐵窗中接受改造。

監管人員害怕她自殺,恐嚇她。

她一生磊落,對祖國和人民一腔熱血,想到這裡,她打定主意活下去,如果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掉,不知道自己將會被扣上怎樣的罪名,尊嚴比生命更重要。

她也相信這是暫時的曲折,一切都會過去,她在牢裡鍛鍊身體,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出去後還要繼續做研究和教學。

1973年11月9日,熬了五年八個月後,王明貞終於被釋放。她鼓足勇氣詢問自己的罪名,審查人員甩出一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而她的丈夫,依然被關押著,直至兩年後才獲得自由。

命運跌宕的王明貞再次領教了現實的殘酷,但她依然保持了從前的倔強,哪怕已經跌入了陰溝,她也繼續抬頭尋找著星空。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時間不等人,王明貞又投入到工作中去,直至70歲退休。走在校園裡,看到學生們討論物理,她饒有興致的參與進去,沒有絲毫的架子。退休以後,她和老伴深居簡出,遇到啥難處,從來都是自己克服,不願請人幫忙。

她和老伴一直住在清華大學校園裡一處普通的公寓裡,家裡沒有幾件像樣的傢俱,她常坐的藤椅是她1955年回國時買的“老古董”,哪裡壞了就自己修理,一直不捨得換。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自己修理藤椅

她沒有兒女,身邊只有老伴一人,除了侄女每週會來看望一次,她也從來不麻煩別人。多年的牢獄生活,讓老伴俞啟忠的身體變得很差,每次住院,都是她一人照顧。

眼看著老伴快要撐不下去,她才和學校的一位物理老師提出,“老俞萬一走了,你們能不能來幫忙,我怕我抬不動他!”話裡都是不好意思。

她和老伴早已商量好,死後會雙雙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相濡以沫50載的患難夫妻,逃不過人生的宿命。1999年的一個冬夜,俞啟忠帶著對王明貞的依戀,走了。

強忍悲痛的王明貞,為了保存好丈夫的遺體,不顧寒冷,將窗戶全部打開。第二天天亮,她就聯繫了醫院進行了遺體捐獻。

06

在90歲生日的簡單慶祝儀式上,王明貞閉上眼睛,說出了自己的生日願望:“希望在有生之年,TW能夠回來。”聞者無不動容。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王明貞

2010年8月28日,王明貞走到了百歲人生的盡頭,享年104歲,根據遺囑,和丈夫一樣,捐獻了遺體,二人在天堂重逢。

104歲的中國居里夫人,90歲時許下生日願望,需要每個中國人完成

兄妹三人合照 左起:王守武、王守覺、王明貞

雖然出生於名門世家,但她飽嘗了世間冷暖。她本來很有希望成為“居里夫人”,卻不惜中斷自己的研究,主動放棄成就自己,選擇回到祖國培養人才,成就他人。

她是個沉默的人,名利面前,她保持沉默;遭受苦難她保持沉默;

她總是默默奉獻,能不麻煩人就不麻煩人,展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高貴。然而,她的大名垂宇宙,直到上世紀80年代,國外物理學界仍未忘掉她的貢獻,屢次邀請她出席重要的學術會議。

她只寫了11篇論文,但不影響她成為世人敬仰的物理學大師。


丈夫俞啟忠,也是我國資深的農學教授,然而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他,公開的資料甚少。

你們說,這樣的人是不是“傻子”?

他們的心中有信仰,無論何時,都要做好自己的事,這樣就是愛國報國;

他們為祖國看得很遠,卻唯獨看不到眼前的自己那點利益,寧肯當傻子,做奉獻,因為他們享受到了精神上回報。

王明貞和俞啟忠,胸懷寬廣,見識高瞻,舍小我,成就大寫的人生,這對伉儷乃中國脊樑!

這樣的人傻的有價值,但我們後輩不能忘記他們的無私奉獻,請記住他們的名字:王明貞、俞啟忠。王明貞先生90歲時許下的生日願望,我們至今還未完成,但一定會完成。

再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