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身高168cm,年齡32歲,代表300萬快遞員走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下稱國新辦發佈會)發言臺之前,李傑還是一個普通的快遞小哥。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送快遞送上國務院新聞發佈會是種怎樣的體驗?

3月9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郵政快遞業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關情況。

中通快遞員李傑作為代表出現在臺前,卻因過度緊張重複了兩遍發言,瞬間衝上微博熱搜第二,熱度僅次於鍾南山,引起網友圍觀,被網友戲稱為“緊張哥”。

有網友留言:“這位小哥恐怕想不到有生之年幹快遞能幹到國務院上發言”,還有許多網友各種描述他緊張的樣子,“緊張的頭髮都要站起來了”“你把我緊張的沒敢看完視頻”“像極了小時候課文沒背熟被老師點名上臺背誦還要發表感言的樣子”。

到底這位快遞小哥有多緊張,有視頻為證:

李傑平時負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附近的收件派件工作,因此評論區出現大型校友認親現場——是他,每天都在三棵樹放周杰倫的小哥哥;能記住每個同學淘寶名的中青周杰倫;大明湖畔藍色蘿蔔頭阿杰。

他經常自帶音響大音量播放歌曲,常常聽周董和許嵩,冬天會戴只露出兩個眼睛和嘴巴的黑色套頭帽,許多同學留言說每次去三棵樹取快遞聽到他的歌都會心情變好。

還有校友調侃說,“眾人面前你是在國務院發佈會正襟危坐的講話人,只有我知道你染過藍色菠蘿頭。”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收過李傑快遞的人曬出他的專屬短信:中通快遞這裡是中青,座標三棵樹溫度不冷不熱,請攜帶提貨碼xxx像小鹿一樣歡快的趕來,期待下一次為您服務!

1

中青周杰倫

李傑出生於1987年,是中通快遞北京市廠窪路網點的一名普通快遞員,平時負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附近的收件派件工作。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從早晨8點到晚上8點,他需要一直待在戶外,等待學生簽收快遞。他所在的分發快遞處是學校指定快遞員們分發快遞的地點,被三棟教學樓包圍的空地,夏天能享受到陰涼,到冬天就變成了“冰窟窿”——這個地點正是網友口中的“三棵樹”。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每天,李傑像路邊商販一樣,把快遞分區域擺放整齊後,開始群發短信,靜候學生的“光臨”。這便是他一天的工作。餓了就去學校致善樓二層的第四食堂吃飯,就著小米粥咬幾口餅。“學生簽收快遞不規律,我等過最晚的一單是等到晚上9點。” 李傑說。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他對時尚有獨特追求,理蘿蔔頭讓頭髮常年豎起,戴耳釘,經常自帶音響大音量播放周杰倫歌曲,被取快遞的同學笑稱為“中青周杰倫”,甚至有同學在畢業前必須拉上他拍個合照,以記錄他們在中青的求學經歷。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慢慢地,李傑像中青的吉祥物一樣為同學們所熟知。

通常,每隔10分鐘就有100個學生找他拿快遞,而他出去爬樓送貨一小時大概能送20來件。日均派件300單,最高紀錄發生在“雙11”,派送1000單。

“平均每月收入1萬以上,雙11能達到2萬,如果是在老家也就一半,五六千左右。” 李傑對快遞員的收入很滿意。

2

11年快遞生涯

2008年,李傑從河北保定雄安新區,到北京開始送快遞。起源是他在北京中通工作的姐姐告訴他,快遞行業還不錯,挺能掙錢的。

起初李傑並不能適應穿得像個“藍色精靈”在城市大街小巷奔走的生活,每天只能送80來票,帶他師傅教導他,前期可以送慢點,但一定不能送錯件。

11年的快遞員經歷讓李傑和片區的客戶成為了朋友。“給客戶送貨上門時,他們經常會送我一些吃的;夏天和冬天,他們也會讓我進家乘涼、取暖,有些客戶甚至還會給我介紹對象……他們的熱心讓我很感動。”

去年,李傑還被評上五星快遞員。

春節期間,中通在全國主要城市安排了網點和一些快遞值守人員。李傑家住雄安新區,考慮到自己回家方便,於是主動申請留下來值班,並承擔了幾處小區的快遞業務。

他代表300萬快遞小哥,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疫情消息剛出來時候,李傑還沒有意識到嚴重性,只是偶爾會碰到幾名客戶戴著口罩。到了年初,路上的行人都戴上了口罩,小區防疫措施也開始加碼,快遞、外賣人員一律不得進入住宅區,李傑只能把包裹放入快遞櫃或者在小區門口打電話,讓客戶出來取。

寄送包裹是快遞員的本職工作,本不求回報的李傑也會被感動到。“謝謝,辛苦你了,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買到這些東西。”一位老奶奶曾對李傑說。

“過去這只是一份工作,疫情期間真是有一種使命。我送的每個包裹,也許就是大家急需的口罩或者生活必備用品,再累也要堅持”。目前,李傑每天要從早晨7點工作到晚上8點。

作為全國300萬快遞小哥中的一員,李傑說:“我們就是想盡我們自己的一份力去把快遞送好,把客戶服務好,在疫情期間把快件安全、快速地送到消費者手中。我們最樸素的想法就是我們多跑路,讓客戶少出門。做好自己的防疫工作,就是為國家在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