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十元左右的白酒都是酒精勾兌,為什麼還要買了喝?

普濟


在我個人看來,市面上賣的大部分白酒,多是酒精勾兌出來的,很少能買到真正的糧食酒了,但然這些白酒在勾兌的時候,多是用的食用酒精的,像工業酒精和醫用酒精基本沒有人敢用的,畢竟工業酒精和醫用酒精,對人的影響還是有點大的

而食用酒精的話,只要把酒精的度數控制在一定的範圍,那麼對人的影響就是很低了,那麼有人會說了,為什麼明知道這些白酒,多是勾兌出來的還要買了,其實在我個人看來,之所以還買這些白酒是有下面幾個原因的第一個原因就是:

收入問題,基本上買這些白酒的,多是些低收入人群,以他們的工資水平,只夠他們買這些白酒的了,要是買那些成百上千的白酒,那麼他們的工資就會去了一半左右了,這放在他們身上是接受不了的,所以這就是他們喜歡買這些白酒的第一個原因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

習慣問題,基本上買這些白酒的人,往往多是有一定的酒齡了,可以說從他們喝酒的時候就在喝這種白酒了,所以長久下來,就漸漸的養成這個口味了,要是突然給他們換了好一點的白酒,那麼他們大部分人,多會覺得喝不習慣的

畢竟好一點的白酒,喝起來沒有衝的,而這些劣質的白酒,你喝一個試試,那個勁頭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只有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才能持之以恆的喝下去,所以這就是他們喜歡買這種白酒的第二個原因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

品質問題了,這些白酒在怎麼說,也是用食用酒精勾兌出來的,度數也被控制在安全的範圍之內了,那麼就算喝多了,也不會對身體帶來什麼壞處了,最多就是有點上頭,睡一覺就好了

但然更不可能有什麼好處了,畢竟哪怕是在好的白酒,喝多了也對人沒有任何好處的,其實好的白酒和劣質白酒,唯一區別就是,白酒的口味和喝多的反應吧了,所以這就是他們喜歡買這種白酒的第三個原因了


七哥美食記


我有個親戚自己做糧食酒,就拿最便宜的玉米酒來說,每斤酒成本都要在10元錢,可以肯定的說超市裡十元左右的白酒基本上都是酒精勾兌酒,之所以有人買來喝無非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便宜,性價比高。

十年前我們去山裡面修路,出發的時候行李包裡都帶上幾瓶白酒,我是到超市裡售貨員給我推薦的,記得好像是湖北出的楓林酒,喝著稍微帶點中藥味,當時售價12元。到工地和工友一起開懷暢飲,覺得這酒還能喝,比較順,第二天起來頭也不疼。最主要的都是工薪階層,買太貴的酒喝也不捨得。


2、現在白酒工藝和質量管理嚴格。

以前有假酒喝死人或喝的雙目失明現象,現在隨著監管的加強和企業自我商標保護意識的增強,十元左右的白酒經過加入一些添加劑喝起來也不是特別難喝。記得年青時候喝的十元白酒辣嗓子,覺得難以下嚥,現在沒有這種感覺了。

3、可以過酒癮。

酒友們喝起酒來一瓶根本過不了癮,有時候叫起勁來對瓶吹,這時候如果拿出一瓶好酒就會捨不得喝,我記得當年和十幾個同學聚會,我拿出了一瓶劍南春,這酒在幾十年前可是稀罕物,大家小心翼翼打開瓶子,先對著酒瓶聞一下,然後慢慢給自己的杯子加滿,抿一口咂吧一下嘴,細細品味,喝完意猶未盡,根本過不了酒癮。可是對於十元的白酒來說,對身體損害也不大,還能喝個夠,當然要選它了。


4、有的人買來不是喝的,是用來炒肉菜的。

我的鄰居老太太們經常到門口的超市買十元錢的白酒,不是喝的,是當料酒用的,尤其是做紅燒排骨和爆炒羊肉,都要加點白酒,起到除腥解膩的作用,做出的菜味美可口。

5、喝多不是很難受。

以前喝便宜酒多了以後頭疼欲裂,緩過勁後發誓再也不喝便宜酒了,現在白酒勾兌工藝提高了,覺得便宜酒喝多了不像以前那麼難受了,不是我有這樣的感覺,別的酒友包括超市小老闆都有。


總之,買這個價位的酒喝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消費層次不一樣,喝酒口味不一樣,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只要覺得對身體損害不大,該喝還是喝吧,人生短暫,總要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


上官天竹


你好,題主。

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你喝什麼酒。記得80年代,父親喝雙優白酒,幾塊錢一瓶,隨著時代的進步,掙得也多啦,酒的價格也水漲船高,老滄州,黑土地,十里香。最後,喝的最多的還是十里香,批發價格也得六七十。上了大學,我才喝酒,對白酒沒什麼概念,反正是喝到嘴裡感覺沒邪味兒,較綿軟就好,不喜歡醬香型白酒。大學時和一個發小吃飯,我拿了一瓶黑土地,他說這是好酒,平時他就是喝十幾二十塊的白酒。說白了還是沒錢吧。

二是掙錢不容易,捨不得喝好酒。感覺好多喝勾兌酒的人都有這種心理,尤其現在生活壓力大,各種花銷。我的老丈人就是這樣的人。平時和朋友吃飯,大家說起白酒,就說哪種哪種便宜又好喝,還說絕對純糧食酒。我喝過老丈人說的一種用大米釀的白酒,但是真喝不慣。

酒這東西也是一分錢一分貨吧。想喝好酒就得努力掙錢啊!有錢啦,誰會真正喜歡喝這種十塊錢的勾兌白酒呢?

我是半兒,每三日雙城往返600公里,為生活,我堅持不懈的努力。



半兒


明明知道十元左右的白酒都是酒精勾兌 可為什麼還要喝呢 ?

買這種酒的人有一部人是收入不高 經濟條件 只能允許買這種廉價的白酒,明知道勾兌的酒有傷害,買貴的還是心疼的 。


但是還有一部人 就喜歡喝勾兌酒味道 ,據他們說味道比較甜。 我同學的爺爺就因為喝這種酒進了醫院 。我和同學去醫院看望 老爺子還說這種酒好喝 他身邊的老兄弟都喝這種酒 喝習慣了 也就忘了這種酒的危害。去了醫院才會後悔

還有一種 那就是為了情懷而喝這種酒 想起以前拼搏的日子 想起以前喝的烈酒 還是會喝上一口這種酒的

現在喝白酒的人還是呈減少趨勢的 很多宴席 聚會 都換成了 紅酒和啤酒 畢竟白酒還是傷害比較大的

喝酒 還是 微醺就好


墨見白


喝這些酒精酒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們也知道喝這個傷身體,但是好一點的酒太貴,生活水平消費不起,所以都買這些酒精酒喝,但是這個酒精酒喝過一段以後,就會上癮,就會種酒精的毒,就拿我爸來說吧,我給他錢讓他買好酒,他捨不得錢他不買,他說我買一瓶酒要好幾十,有這好幾十塊錢夠我買好幾斤了,給他買好的酒放家裡他不喝他說瓶酒沒有酒勁喝著不過癮,說也不聽勸也不聽,喝到最後手發抖腿打顫,只要到時間了就必須喝,不喝的話渾身沒勁,全身發抖,喝上幾杯以後精神倍爽,醫生也看了,也說也勸了,但是沒有一點用,如今喝出了個下嚥癌侵入喉轉移到淋巴,所以說酒多傷身體,不可貪杯,特別是酒精酒真的傷身體。


認識你真好229


作為一名曾經的白酒行業從業者,告訴你市面上的瓶裝酒不管是10元還是100元,大部分都是勾兌出來的。

勾兌是一種工藝,是現代白酒行業普遍採用的生產工藝。

你所說的酒精勾兌分三種情況:

  • 工業酒精勾兌

工業酒精,即工業上使用的酒精,也稱變性酒精、工業火酒。工業酒精的純度一般為95%和99%。主要有合成和釀造(玉米或木薯)兩種方式生產,合成的一般成本很低,乙醇含量高,釀造的工業酒精一般乙醇含量大於或等於95%,甲醇含量低於1%。


工業酒精勾兌純淨水或蒸餾水製成所謂的酒,這不是我們能喝的酒,這就是真正的假酒,喝一定計量就會致死的酒,與平常仿冒名牌酒添加低質量食用酒的假酒有本質區別。


這種酒致人死亡的主要物質是乙醇,飲入乙醇中毒劑量75-80g。致死劑量為250-500g。

除了乙醇,工業酒精還含少量甲醇、醛類、有機酸等雜質,這大大增加了它的毒性。飲用工業酒精後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我國明令禁止使用工業酒精生產各種酒類。

  • 食用酒精勾兌

食用酒精又稱發酵性蒸餾酒,主要是利用薯類、穀物類、糖類作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發酵等處理而得的供食品工業使用含水酒精。從糧食、薯類、糖蜜三類原料來看食用酒精成品的質量,糧食酒精最優,其次是薯類酒精,最差的是糖蜜酒精。


這種酒是用可食用的酒精勾兌純淨水或者蒸餾水而來,由於這種酒用來勾兌的酒精,發酵原料比較差且沒有經過窖藏,是沒有風味和口感而言的,為了增加它地香味口感和風味,再添加酒類的食用香精,使其喝起來的口感更像家釀酒。


市面上那些幾塊錢,幾十塊到一百塊左右價位的酒基本都是這種方式勾兌出來。


  • 原漿酒勾兌

原漿酒使用平常我們的糧食:大米,小米,小麥,高粱等原料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搭配作為發酵的基礎原料,添加酒類酵母后使其發酵然後蒸餾得來的酒,且經過窖藏三到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後,經過窖藏揮發酒精中含有的有害雜質,比如甲醛等,最後得來的食用酒我們才稱之為原漿酒。


知名的酒企五糧液就是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種糧食搭配發酵釀製而成。

原漿酒由於生產工藝好,糧食好,窖藏時間長含有害物質少,使其口感淳厚,風味純正,是酒廠中的基酒。


由於窖藏時間長的原漿酒非常稀少稀有且珍貴,正規酒廠和知名酒廠普遍使用窖藏時間長的基酒勾兌窖藏時間短的基酒,使新勾兌出來的酒口感具有窖藏時間長的基酒的口感風味。知名酒廠的高端酒都是採用此種工業勾兌而來。


我國經過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工業酒精勾兌的酒市面上已經銷聲匿跡,普遍存在的就是食用酒精和原漿酒勾兌而來的酒,你所說的10元酒,就是食用酒精勾兌而來,這種酒是可以食用的,只是質量和口感風味上達不到原漿酒勾兌出來的高端酒。


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我@齊嶽愛生活,與我一起探索生活。


齊嶽的小窩


我們這裡有個鎮,全鎮大部分人都已家庭為單位在全國各地從事小作坊釀酒行業。

我跟你們講講這個行業的規則吧:

一個小釀酒作坊投入不高,也就三萬左右。

大部分酒坊都建在菜市場周邊或者農民工聚集的地方。

酒一定是要釀的,而且要幹得熱火朝天,然後把糧食發酵蒸餾後的酒糟放門口擺放著,直到下一次蒸餾換新酒糟。酒糟的香味會吸引來顧客,同時也是一種廣告方式:看,我釀的酒是純糧食酒。

那到底是不是純糧食酒呢,告訴你不要被表象迷惑了。

白天釀酒,晚上幹啥?關起門來勾兌!

怎麼勾兌?找個大桶,白天釀的酒倒裡面,然後加大量的自來水;接著倒入酒精,酒精倒到酒差不多50度就不倒了;最後就是調酒,用啥調酒?啥效果好就用啥:除苦劑、塑化劑、甜蜜素、糖精鈉、高粱香精、玉米香精等等各種工業化學物質,稍好的用白糖。

再貴的酒,成本不會超過5元一斤;最便宜的酒完全就是酒精加水;那啥賣50、100元一斤的,那是把你當豬宰呢!




包子饅頭饅頭包子6666


就一句話,這一切都是經濟基礎決定的!能買得起純糧固態發酵的白酒,誰還去買食用酒精調和的勾兌酒呢?那不是給自己找口渴嗎?買得起寶馬的,應該沒人去買輛普通轎車吧。

大家都知道,液態法白酒是擴產擴容的新式白酒,為什麼?生產週期快,工藝穩定,可以滿足更多人飲酒,能擴大市場容量。這種新式白酒減少了單位生產時間,勢必便宜,能滿足更多勞苦大眾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勾兌”這個詞就是被用爛了的詞語。不管是什麼白酒,成品必須經過勾兌,不經過勾兌的白酒,那是原漿和基酒。勾兌是白酒最後成型的點睛之筆,也是重要核心技術。

不可否認的是10元左右的白酒,喝了基本半夜口渴,這個價位的的確確,確確實實,基本買不到純糧酒,迷你包裝的小瓶除外!10元錢,哪怕就是再掏40元,要買一瓶常規瓶裝的品牌純糧白酒,也需要細細選擇。50元左右含外包裝的白酒,基本上也是新工藝白酒。


個別品牌的光瓶除外!這個要看具體的產品生產代號,在瓶身商標上有標註。行得正、做的直的白酒,會直接在瓶身打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文字,這樣的品牌一般都值得信賴!我不是給波汾打廣告的,這個酒市場最低價也要38元,一般賣到50元左右,已經算是業界良心!

那麼收入低的人群,不可能把它當做口糧酒,40-50元的價位,可不低啊。收入低的人群,月入上萬的畢竟是少數,即使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稅後過萬的比例也不是很高。這種酒,偶爾打牙祭還行。

而更多的勞苦大眾並不具備買純糧酒的經濟實力。純糧固態發酵的白酒,才是糧食的結晶,眾所周知,傳統白酒生產週期漫長,出酒率低,單位生產時間的增加勢必價格昂貴,這讓低收入群體望而卻步。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工藝白酒和新工藝白酒,如果前者工藝不佳,口感甚至比不上勾兌的新工藝白酒。10元左右新工藝白酒,就充當了擴充的角色,簡單直接,口感不好,也能滿足酒癮,讓人顱內高潮。

總之,買10元檔次的白酒,是人生不得已而為之。如果說物質決定意識,那麼經濟實力一定決定購買對象。人只要有錢了,眼界和品味一定會改變。當然最普世價值的口號是這樣的:希望大家都能喝上好酒,過上好日子!


樓蘭餐廳老王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錢。

在我們的國家,酒的種類可謂是太多太多,上到茅臺五糧液的高貴酒,下到酒精勾兌的牛欄山,現在很多人形成一個共識就是便宜酒都是酒精勾兌,貴的酒就是好酒。

但是這裡我卻要說一個事實就是現在很多釀酒作坊裡也有很多好酒的 ,價格也適中不貴,很多收入很高的人也喜歡喝。

另一點,中國喝酒的人這麼多,但是階級層次卻差的很多很多,一個月收入兩三千,你讓他們去買五糧液?那是必然不可能的事,但是說白了,好酒跟便宜酒喝多了也畢竟都是上頭的 ,第二天也會頭疼心悸難受,所以還是在儘可能的條件下,去喝一點好酒,這樣子難受程度會大大降低,但是也不能貪杯。

在我看來,本身中國的酒文化就是一種比較高等級的修養,若是喝的酩酊大醉,豈不是失去了喝酒的樂趣。

換一個層面考慮,這個市場水平決定了不同階級層次的人喝酒的種類必然不一樣,低收入者畢竟是少數,消費能力在那擺著,說明也是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在這裡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貪杯哦。


一個沒有情調的人


明明知道十元左右的白酒都是酒精勾兌,為什麼還要買了喝?

明明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還要熬夜?

明明知道方便麵不易消化,還要晚上當宵夜?

明明知道玩物喪志,還要沉迷於王者榮耀?

明明知道便宜沒好貨,還要買便宜貨?

明明知道中國足球贏不了,還要買票看球?

......


選擇十元左右的白酒大部分是受限於經濟條件,還沒聽說哪個有錢人就是愛喝酒精勾兌酒的。。。


人在生活壓力大的時候往往需要有個渠道發洩,往往是越刺激的事越能發洩的徹底,如果沒法發洩,只能暫時逃避!酒在這個時候便發揮了作用!二兩酒下肚,腦袋一沉便可暫時拋卻煩惱,這麼廉價的方法自然被普遍應用!事業不順,家庭不和,感情受挫。。。等等都是我們要面對的困境,這個時候哪還考慮那麼多,人被逼到一定程度很多事情都敢做,哪裡還會考慮到勾兌白酒對身體的危害?得過且過罷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你有沒有哪些時刻,不管不顧只想大醉一場?


我是一名生活在法國的葡萄酒行業從業者

喜歡的點贊+關注@三豐食堂,先行謝過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