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降为营长的李云龙,一直在独立团当老大,总部首长们为何不管此事?你怎么看?

一零伍_點


李云龙在独立团做老大,不是总部首长们不管,而是总部首长们故意这么做的。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山头的。特别是战乱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为什么乱世特别容易出军阀?

因为乱世之中,时局动荡,大部分的人只听自己熟悉的人指挥。天高皇帝远,谁能给人带来利益,谁才是老大。

比方说北洋新军为什么听袁世凯的?因为无论士兵还是军官,都是袁世凯带出来的。袁世凯怎么带人,肯定会选那些自己信得过的人在关键岗位。所以朝廷对这些人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和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曾国藩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试问他们愿意听谁的?

当然,李云龙的情况要好点,不过李云龙肯定是有自己的班底的。

对于这一点,从李云龙刚调入独立团就能够明白这一点。他原本是新一团的团长,独立团不是他的队伍。

独立团的原团长是孔捷。由于独立团在跟山本的特种部队交战过程中表现太差了。总部首长非常生气,因此他的团长被撸了。

李云龙成了独立团的团长以后,干了什么?首先是从被服厂搞到了很多新军装,可以说这是为了赢得底层士兵的好感。

紧接着,李云龙就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比如他从旅长哪里争取到了张大彪、又换来了独立连连长孙德胜,后来更是收了魏和尚、段鹏。这些人肯定都是听李云龙的。

很多人会想,难道总部首长会坐视不管吗?客观来说,当时条件不好,情况变幻莫测,李云龙的独立团没有电台,根本不可能事事向上级汇报。

这就导致了李云龙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倘若他没有自己的班底,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

但是总部也不是吃素的,给他安排了赵刚,就是为了平衡他。不过赵刚后来被同化了,估计被总部发现了,于是他就被调走了。

其实李云龙从新一团调到独立团,孔捷也从独立团调走就能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团长不能干的时间太长,否则他的班底太多了,不是什么好事情。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要把握好分寸。

魏和尚被黑云寨杀害以后,李云龙擅自剿灭了他们。对于这件事情,总部首长肯定会处罚他。毕竟公事公办,谁犯了错,都得处罚。

但是很多时候处罚也是要分情况的,有的是象征性的,有的是真的处罚。

李云龙在独立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部队发展到上万人,战斗力强,并且还打下了平安县城。这在当时来说,可是难得的人才。

黑云寨的这些人原本就不是什么重要力量,总部罚他在独立团营长,实际上就是象征性的处罚一下。

对于独立团的这些人,其实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历史是什么


这就对了!这才是李云龙!这才是护犊子!这才是咱们的总部啊!


李云龙降为营长,是因为私自调兵剿黑云寨,从常理来说,犯了错误应当夹着尾巴做人,好好表现。可李云龙当了营长之后,还更嚣张了。


你看他,在一营不出操,不练兵,不管事,成天睡觉喝酒,没事还进城转悠一下会会朋友,和楚云飞聊天吃菜,这是脱岗啊!大家觉得,他象犯了错误的人吗?


李云龙的表现把赵刚气得够呛。赵刚说:你不犯错误还好,犯了错误行市还见长了,不知道还以为你他娘的是师长呢!


是不是很反常?反常就对了!

第一,李云龙被处分后的表现那么恶劣,总部难道不知道?为何装聋作哑?要知道,李云龙的亲兄弟和尚被土匪杀害,李云龙围剿黑云寨,既报了仇,又帮孔捷擦了屁股,还把这个土匪窝给端了,干得漂亮!总部还觉得痛快呢!


再说了,警卫员被杀害,李云龙的心里难受、委屈,总部的领导也理解,纵容一下不算啥。

第二点,李云龙私自调兵,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最后连独立团都没离开。要知道,哪怕李云龙在独立团做饭背锅,这独立团也是他说了算。


张大彪说得好啊:独立团只有姓李的团长!李云龙在独立团什么样,总部心里能不清楚?只要在独立团,他就是团长,谁也取代不了!

第三点,由于形势的需要,抗日战争已经转入反攻阶段,晋西北暗流涌动,在这个眼上,突然更换作战部队的军事主官,极为不妥。


李云龙多精啊!他心里笃定地很,他闲着了吗?他没事就研究地图、制定预案,摆明了是在针对358团嘛!

剧中最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李云龙:反正我已经降为营长了,大不了当连长!邢副团长……

邢副团长:到!

李云龙:命令部队,按第二号预案,给老子放开了打……

这……谁指挥谁啊!


第四点:为了个土匪,处理主力团的团长,总部领导还没有老糊涂!


所以,所谓对李云龙的处理,无非是做给别人看的,场面上过得去就行。


脂肪故事


第二次长沙会战因情报泄露,第九战区第10军遭敌伏击伤亡惨重,战后军长李玉堂被撤职,三个师长均遭处分。军事委员会选任的新军长是同为黄埔一期的钟彬,但钟彬深知李玉堂在第10军的威望和事出有因,借故拖延不肯赴任。



两个月后日寇再犯长沙,薛岳只好保举李玉堂官复原职,李还拿捏着不肯买帐,后来还是蒋介石出马,亲自把电话打到李玉堂那里:“那么,长沙交给你了”。

在这段没有军长的空窗期里,李玉堂在第10军仍然一言九鼎,恢复“代理军长”职务后率部再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该军一战雪耻,封号“泰山军”,李玉堂直接升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预10师方先觉接掌第10军。



所以在这一桥段上《亮剑》确实无可厚非,无需吐槽,军队也是社会的一定缩影,是有人情世故和潜规则的,张大帅怎么说来着?“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八路军总部没有选派新的军事主官,而是以政工干部赵刚代理团长,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甚至楚云飞请李云龙喝酒时也仍然把他当团长对待,“友军”都这么门清,何况自己人。

跟李玉堂一样,李云龙在独立团有着无与伦比的威信,如果总部真想给独立团更换军事主官,要么将李云龙降职后调到其它部队,要么直接选派新团长到任,类似于之前丁伟接手新一团那样,要么干脆将李云龙送上军事法庭或关了禁闭,都可以解决掉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存在。



显然,上述选项总部都没有考虑,而是将其在原单位就地降职使用,却又不再派来新团长。

战争时期关于撤职是有若干引深解释的,比如“撤职查办”、“撤职留任”、“撤职候用”等等,中国语言极度丰富,撤职是上级给予的处分和态度,而后面的两个字才是重点,李大脑袋则属于“降职候用”,只要没离开独立团,在政委、副团长到各营连长面前,李云龙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赵刚训斥小战士:“记住,独立团没有别的团长”。



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李云龙并没有大规模杀俘,他只是处决了杀害和尚的二当家山猫子,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正常剿匪和诛杀元凶,只是因为黑云寨土匪刚刚同意整编,李云龙的做法有些冲动不顾大局而已,包括绑了孔捷等人都没有什么严重后果。

换个角度,就算黑云寨集体了参加八路军,难道山猫子害死魏大勇就不追究了吗?杀人偿命,军法无情。



所以李云龙所犯的只是“错误”而非“罪行”,感情非常深厚的警卫员加兄弟被害,上上下下都可以理解李云龙的愤怒,降职已经是最轻的处罚,总部根本就没有让独立团易主的念头,只是为了严肃纪律,做个姿态而已。至于一营长李云龙继续在独立团以老大自居,不仅独立团干部战士认为理所应当,总部首长也心知肚明,睁一眼闭一眼而已。

《亮剑》中并没有具体交代李云龙官复原职的时间,但间隔一定不会太长,走走过场的事情。认真解读《亮剑》电视剧及原著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李云龙聪明绝顶,他虽然错误不断,但都是无关大局和战争胜负的小性子,从未有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偏差,这也是作者极力刻画的主题,否则的话,在军纪森严的战争年代,他李云龙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度度狼gg


《亮剑》中,李云龙被降为营长,起因于黑云寨土匪杀了李云龙的警卫员魏和尚。魏和尚是谁,那是李云龙过命的兄弟,是在战场上救过李云龙的铁杆部下。李云龙一怒之下,不顾孔捷拦阻,率部剿了黑云寨。因为黑云寨已经与孔捷谈好了收编事宜,在总部看来,李云龙此举有点不顾大局,所以将其降职。

但是,降为营长后,独立团照样是李云龙说了算。连政委赵刚都说:“没降职还好点,降了职反而行市见长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师长呢”。跟楚云飞部交涉也是如此,楚云飞只认李云龙这个老大。李云龙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归还楚云飞部枪械上,一直打太极拳,整的楚云飞一点脾气也没有。

李云龙既然是营长,但是依然在独立团发号施令,总部为什么不管呢?这就是总部首长的领导艺术了。纵观全剧,李云龙在独立团的一号首长位置,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包括赵刚也承认,自己虽然是团长兼政委,但是在作战上是离不开李云龙的。战争期间,人才难得,总部首长心里明镜似的。综合分析一下,总部之所以睁只眼闭只眼,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军事干部,人才难得。在领导眼里,李云龙是优秀的军事干部。战争期间,会打仗的军事干部奇缺,那是总部首长心中的宝贝。李云龙被贬到被服厂做厂长的时候,丁伟就劝告他,军事干部奇缺,用不了几天你就官复原职。像李云龙这么出色的军事干部,总部怎么能弃之不用呢。降职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第二,李云龙情商很高,是领导的爱将。别看李云龙不识字,是个大老粗,但是他情商很高,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包括旅长、师长、总部参谋长和副总指挥。对爱将,领导打板子的时候,总是要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这是人之常情。

第三,不是什么大的原则性问题。李云龙犯错误被降职,是因为剿灭了即将收编的土匪。在总部看来,这并不算是什么原则性错误。李云龙之所以是独立团的灵魂,带出了一只狼一样凶狠的部队,与其快意恩仇,袒护部下,重情重义,敢于负责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深受士兵爱戴。总部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问题,就将他一撸到底。那样,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





我的影视小剧场


苍茫大地认为原因如下:

一、李云龙为警卫员魏和尚报仇,剿灭谢宝庆的清风寨,快意恩仇,实在合情合理。

共产党后地宽宏,同意你谢宝庆投奔八路。你谢宝庆所部匪气不改,图财而害魏和尚性命,李云龙闻听生死兄弟被杀,怒气冲天,率一营兄弟荡平谢宝庆,这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事,我观电视剧这一情节时,也曾像金圣叹一样,大叫:快哉!快哉!

谢宝庆部下屠杀八路军战士,形同再次叛变,我军对类似行为从不心慈手软。讲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当过伪军的郝鹏举已编入华东我陈毅、粟裕部队系列。他见国军大举进攻我军,又学老英语课本中的蝙蝠背叛我军,杀害了陈老总派去的联络员、原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总团长朱克靖,陈老总勃然大怒,下令予以剿灭。陈老总活捉赫鹏举后,又写诗怒骂……

二、首长安排李云龙在独立团任营长,让赵刚政委兼团长,显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A、让李云龙这个刺儿头无话可说。李云龙不经请示,直接处治,是有错在先。领导如调整他单位再降为营长,他就前途渺茫,但仍在原单位,团长的位置由老搭挡政委赵刚代着,替他留着哩!让李云龙闭门思过的同时,也感到组织的温暖。

B、让全团将士心暖。李大团长在,全团的灵魂就在。要哪个再有怨言,给李大嗓门一通吼,立马搞定。

C、保证了全团的安全。李云龙是个悍将、智将,赵刚虽毕业于燕京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军政兼修但更长于政工,军事是他的短板。抗战刚刚胜利之际,我军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季节,正是缺少干部之际,老李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对友军投诚、起义部队也有了交代。

三、我军高级将领,久历戎行,都有血性,对李云龙这样的悍将、智将、情将,爱惜有加。何况囯共面临大厮杀的前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讲两段军史。红十军团在谭家桥大败于王耀武之手,寻淮洲牺牲,后在玉怀山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先被捕后遇难,只有参谋长粟裕率400人突围而去。如果当时的军团长是共和国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的粟裕、寻淮洲,红十军团的军史就可能重写。直到济南战役,粟裕率华野“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才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当年,山东军区一把手罗帅率五万将士浩浩荡荡下东北,聂凤智本也在去东北之列,可爱才心切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竟虚构了聂凤智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留下了这名爱将。

综合上述,李云龙降职,首长们是想让李云龙服服性,同时给方方面面一个交代,起个以儆效尤之效,并不是真的要杀了他这头犟驴。


苍茫大地顾炜斌


《亮剑》中李云龙被降为营长,但是在独立团还是老大,我认为总部是有意而为之。

独立团自从被山本特种部队偷袭过以后,总部就将李云龙调过来任团长,从那次以后呢,在李云龙的调教下,独立团很少打败仗,成为全全旅的主力团。

01

李云龙杀的是土匪,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虽有错,但却有情可原。

跟随李云龙多年的警卫员和尚,在一次外出办事过程中,阴沟里翻船。被黑云寨的土匪山猫打了黑枪,而山猫又把和尚脑袋给砍了下来,挂在树上。

眼看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落得如此惨状。李云龙立马召集一营,准备攻打黑云寨。

但是当孔捷知道消息以后,急匆匆的赶过来,要劝阻李云龙。因为黑云寨的谢宝庆刚接受孔捷的招安,已经成为孔捷的独立大队,那很显然这是谢宝庆的自保之策。

怒气上头的李云龙,这个时候没有把孔捷放在眼里,他认为杀人就要偿命。于是怒不可遏的李云龙把孔捷给关了起来,并且带队攻打上了黑云寨,亲自把山猫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02

李云龙在独立团经营多年,得到了上级和下级的认可。

张大彪李云龙说,在独立团没有姓李的营长,只有姓李的团长。那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李云龙在部队的威信特别高。如果在这个时候派一个新的团长过来,不利于部队工作的开展。所以呢,只是让赵刚代理团长。



赵刚和李云龙一直配合的相当默契。所以总部对李云龙降级后还在独立团当老大,也是有意而为之。对李云龙只是个惩罚,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扶正是早晚的事。


达叔影视


《亮剑》中,李云龙被降为营长,起因于黑云寨土匪杀了李云龙的警卫员魏和尚。魏和尚是谁,那是李云龙过命的兄弟,是在战场上救过李云龙的铁杆部下。李云龙一怒之下,不顾孔捷拦阻,率部剿了黑云寨。因为黑云寨已经与孔捷谈好了收编事宜,在总部看来,李云龙此举有点不顾大局,所以将其降职。

但是,降为营长后,独立团照样是李云龙说了算。连政委赵刚都说:“没降职还好点,降了职反而行市见长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师长呢”。跟楚云飞部交涉也是如此,楚云飞只认李云龙这个老大。李云龙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归还楚云飞部枪械上,一直打太极拳,整得楚云飞一点脾气也没有。

李云龙既然是营长,但是依然在独立团发号施令,总部为什么不管呢?这就是总部首长的领导艺术了。纵观全剧,李云龙在独立团的一号首长位置,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包括赵刚也承认,自己虽然是团长兼政委,但是在作战上是离不开李云龙的。战争期间,人才难得,总部首长心里明镜似的。综合分析一下,总部之所以睁只眼闭只眼,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军事干部,人才难得。在领导眼里,李云龙是优秀的军事干部。战争期间,会打仗的军事干部奇缺,那是总部首长心中的宝贝。李云龙被贬到被服厂做厂长的时候,丁伟就劝告他,军事干部奇缺,用不了几天你就官复原职。像李云龙这么出色的军事干部,总部怎么能弃之不用呢。降职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第二,李云龙情商很高,是领导的爱将。别看李云龙不识字,是个大老粗,但是他情商很高,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包括旅长、师长、总部参谋长和副总指挥。对爱将,领导打板子的时候,总是要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这是人之常情。

第三,不是什么大的原则性问题。李云龙犯错误被降职,是因为剿灭了即将收编的土匪。在总部看来,这并不算是什么原则性错误。李云龙之所以是独立团的灵魂,带出了一支狼一样凶狠的部队,与其快意恩仇,袒护部下,重情重义,敢于负责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深受士兵爱戴。总部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问题,就将他一撸到底。那样,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看到某位答主说《亮剑》的原著作者和编剧不了解我军的历史,我简直无语了。

亮剑的作者都梁,早年在装甲兵部队服役。他退役的时候,八零后还没出生。说他不了解我军的历史,这位答主是来搞笑的吗?

亮剑的编剧江奇涛,在老山前线担任过见习军官,担任过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专业创作员。说他不了解我军的历史,是在搞笑吗?



至于李云龙被降为营长后,为什么还能在团里当老大,电视剧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因为,虽然李云龙党内记大过处分,职务降两级,由团长降为营长。但是,总部并没有调新团长过来,而是让赵刚兼任代理团长。

而且,在赵刚念完总部命令之后,最后还有四个字“以观后效”。

让李云龙留在独立团,继续担任营长,以观后效。意思就是说,这次灭黑云寨的事就这么算了。李云龙留下来继续干,以后等立功了再提拔。这次就不给独立团另派团长了,让赵刚兼着。赵刚作为政委,不太懂军事。

独立团谁最会打仗?李云龙啊!


独立团的人又不傻!以李云龙的能力,从营长升回团长,是很难的事情吗?

如果仅仅因为被降职,团里的人就拿他当营长看。这些人就太没有眼力劲了!以后也别在独立团混。不怕李云龙官复原职后穿小鞋吗?



《亮剑》中一共有三次被降职的事件,前两次都派了新团长。

第一次是李云龙不按命令突围,被总部调到被服厂当厂长,丁伟接替他;

第二次是孔捷被偷袭后降职,李云龙接任他的位置。


就拿孔捷被降职的那次说,李云龙给总部打电话求情,希望让孔捷担任自己的副团长,留下来立功赎罪。这就是李云龙人精的地方了,替孔捷求情,既照顾了老战友的面子。

更关键的是,独立团除了张大彪和孙连胜是李云龙从老部队挖来的熟人。全团都是孔捷带出来的兵。如果李云龙不给孔捷脸面,独立团他还怎么带?谁会服他?


而且最最最最关键的是!李云龙这次降职,是为了魏和尚报仇。自己的战友被土匪杀了,这口气能忍吗?

仇是李云龙带着大家伙一起报的,独立团的面子是李云龙带着大家伙一起找回来的。但是人是李云龙一个人杀的。

什么意思?

李云龙一个人把这个错,全给揽下来了。只有他一个人遭到了降职,其余的人没有受到牵连。

替全团找回面子,又主动替全团背锅的团长,为什么不拥护?

赵刚、张大彪、邢志国这些人,如果不给李云龙面子,那才叫良心给狗吃了!还是人吗?

说这么多,只想讲清楚一件事。总部对李云龙的处罚并不严,真的要严惩,就不会让他留在原部队。或者,总部觉得他不适合再担任团长一职,就应该直接将他调走。就像第一次被撤职,被调到被服厂绣花一样。

而不是让他继续留在原部队,否则新来的领导工作上会有困难。


Mer86


《亮剑》中李云龙一共有三次降职,前两次是是“被动降职”:一次是在苍云岭突围,没按总部命令而是从坂田联队包围中的正面突围并且击毙坂田联队长等指挥官,日本人没想到,楚云飞称奇,但因不服从命令被18集团军政治部撤去新一团团长职务改任被服厂厂长。第二次被撤职是因为派魏和尚去送信途中被黑云寨的土匪二当家杀了,李云龙带人灭了黑云寨,剁了二当家的,为魏和尚报仇。因私自调兵而被降为一营营长。

第三次是听说自己新婚老婆被山本特攻队抓到平安县城,二话不说,集合全团打县城,打下平安县城后自知擅自调动部队,引起连锁反应,虽然胜利但也造成重大伤亡,自知罪责难逃,先自己把自己给撤了。当得知总部的处理决定是功过相抵而不表彰不追究时高兴得像“吃了蜜蜂屎一样”。

独立团就这规矩,有仇必报。黑云寨这帮土匪抢过358团的物资,但已被孔捷的新二团收编,番号为新二团独立大队,孔捷已把政委、指导员选好了。但这货土匪本性不改,用李云龙的话说,收编他们早晚要出事,先宰了他们,省的他们败坏八路军的名声。不顾孔捷的阻止,李云龙命令:下孔捷他们的枪,把他们关起来,干完活回来再说,就是师长来求情,老子也不买账。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适合独立团。魏和尚本是跟着政委赵刚的,一身功夫,也一根筋,在围歼山崎大队时被李云龙看中,请赵刚喝一顿酒把他换来的。战场上救过李云龙的命。李云龙被降为营长、收拾行李时不自觉地喊“和尚,把老子那个……”忽然意识到和尚已经不在了,眼里含着泪坐在那里,然后拿起背包默默离开,身后只有段鹏一个人跟着……

真正独立团出来的人,那是有过命的交情。赵刚说的是心里话,“这样一个几千人的大团哪一天能离开你这个团长?”李云龙也不是铁打的,也有心、也有肝、也有感情,有他的苦衷,老婆被鬼子杀了、生死兄弟被土匪剁了脑袋,政委昏迷住院他跟谁说?

李云龙就是独立团的灵魂和主心骨。团参谋长张大彪说“独立团只有姓李的团长没有姓李的营长”,虽然被降为营长,但给他敬烟、给他找安化县地图。哨兵见李云龙喊“营长好”,段鹏揍了这个新兵蛋子。他感到很委屈,赵刚说,“你穿开裆裤子时候他就是团长了,在独立团,除了他没有别的团长”。李云龙给邢副团长敬礼,邢说,“团长,你成心给我添堵是吧,再这样,咱俩就不是老战友了”。可见,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地位,那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不服不行,这就是威望,是独立团公认的“老大”,别人无法取代。

李云龙的错误主要不在于剿灭黑云寨这股被新二团收编的土匪而在于擅自调动部队,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最后连窝都没挪给个降职处分。杀鸡儆猴、下不为例。我觉得即使李云龙被降为伙夫、马夫,在独立团他还是“老大”。那时,军事干部奇缺,像李云龙这样能打、会打的军事干部,总部、师旅首长还不是心知肚明,给个处分等于勒勒缰绳,闲时给个处分忙时再任命使用,做做样子而已。李云龙不仅能打,也能违规,但尺度拿捏地很好。这就是个性。

李云龙攒下不少家底,独立团有万人之多。打平安县城时,李云龙自己就说“老天有眼,让我指挥上万人作战”,真是的“土财主”。国共早晚要分道扬镳,连楚云飞都能看出来,就更不要说八路军总部首长了,一个独立团能这样的家底、实力,总部高兴还来不及呢。

129师向来崇尚“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李云龙就是一只能抓、会抓“老鼠”的“好猫”、“能猫”。李云龙是独立团的灵魂,只要他在,独立团就嗷嗷叫,桀骜不驯、性如烈火,不管他是什么职位,兄弟们都会听命于他,他是旅长、师长的爱将,关键的时候总让他上,而李云龙总能不负众望。对这样的军事主官,只要不太出格,总部还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分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罐头辰


看过亮剑的人都看过这样一件奇怪的事,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在受处分降级为团长的时候还在独立团当老大,代理团长赵刚有事都要向他做汇报。这样奇怪的现象总部首长为什么不管呢?听笔者娓娓道来。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就是李云龙这个人。李云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李云龙的战功也让旁人无话可说,这也就导致即使当时首长不管,也没人站出来“弹劾”李云龙,在当时这些实打实的战功是很让人信服的。



其次,当时根据地正是用人之际,缺少像李云龙这样的猛将,这一点从李云龙调任独立团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也是李云龙因为不听指挥,被贬到被服厂当厂长,可是后来独立团群龙无首,首长还是把李云龙推上来当了团长。与此同时,新一团也被丁伟接管,丁伟同样也是在赴延安学习的路上被紧急召回,这两件事足以说明当时的干部紧缺。


在首长们眼中,独立团早晚还是要重新交给李云龙,否则的话,只需要把李云龙这尊大神调走,去别的团当营长,他这老大不就当不成了吗?可是没了李云龙的独立团还是独立团吗?李云龙的作用首长们也心知肚明,所以这也是首长有意为之,既给了李云龙处分,又没有让独立团乱套。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角度,就是说使李云龙降职的这件事,帮魏和尚报仇攻打黑云寨这件事本身毫无疑问是不符合规矩的,任何一个组织都会毫不犹豫的惩罚破坏规则的人,这就是李云龙必须降职的原因。就是让他以营长的身份继续当独立团的老大,这个处分也必须下达。

再说回这件事,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这件事的处理都应该是一样的,何况是李云龙这样的人,只不过由于李云龙的性格加上他确实不守规矩,把事情闹得有些大了,还扣留了同级别的孔捷。说到孔捷,如果说能让这个事件变得完美的关键笔者认为就在孔捷身上,如果他当时能够多想一想,想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就应该果断放弃黑云寨,最少也不应该直接到独立团去当面阻止李云龙报仇。


发生这种下属被害的情况,李云龙的处理方法除了程度稍重之外,完全合情合理。

如果当下属被害,军事主官无动于衷的话,势必会让将士们寒心。当时的孔捷就没想到这一点,如果当时他真的成功阻止李云龙报仇,事后他无疑会成为独立团的仇人,黑云寨接受整编也会给八路军内部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而首长恰恰明白这一点,这才促成了这样的局面。

综上所述,李云龙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对谁都没有坏处,首长也是乐见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