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感覺越長大,朋友越少?

每天給你一個故事


越長大,朋友確實越來越少。因為我也在做人生的加減法,摒棄不必要的社交,清除殭屍友。

到了我這樣的年紀,終將懂得,沒人真正在意你。沒人在意我吃了什麼飯,今天穿了哪套衣服,也沒人在意我過得好不好,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蝸居,無心顧及我的喜怒無常。

從前我覺得自己是爸媽的心肝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父母、親戚、朋友都圍著自己轉。然而現實的棒槌,還是給了我一擊,長大我只是自己的中心。

有時翻看手機,一天都沒有收到電話、發短信,莫名的憂桑不言而喻。看來自己終究是個過客,是別人生活中的配角。

世態炎涼,曾經無話不談的發小,也漸漸失去了聯繫;曾互訴衷腸的朋友,也屏蔽了查看權限;曾經相濡以沫的愛情,最後也化為烏有。

自己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我想孤獨,是不想不在任何地方高看自己,想擺正自己的位置,平淡生活,平靜抵達內心的澄明。

希望自己靜悄悄過完一生。事能知足人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六里田間


只有越長大朋友越少,這才是正常的。

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大學畢業,這期間會結識很多很多的同學,老師,同事,通過他們又會結識其他社會上的人,其中的一部分人會成為我們的朋友。

小時候能跟我們一起玩的都算朋友,上學時一起上課,一起玩耍的人也算是朋友,工作中的同事也算朋友。

但隨著見識的越來越廣和年齡的上漲,通過發生一些事情,是否能得到幫助?我們漸漸的認清了很多人,其實不是朋友,只不過是萍水相逢認識。在你有困難的時候他們會推脫,當你成功的時候他們卻來投奔。

漸漸地我們覺得有些酒肉朋友,利益朋友,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因此我們到了這個階段就會慢慢的疏遠這些朋友,留下了一些無條件幫助無條件信任的朋友,畢竟這樣的朋友少之又少,因此越長大我們的朋友就會越少了。

以前我認為的同學,一起玩,一起上學,甚至同一個宿舍,每天都形影不離,可以說是朋友,但畢業這麼多年,基本上就沒有了聯繫,即便聯繫上了也覺得生疏了。

一起工作的同事,在事業上也會相互幫忙,等離開這個公司以後,也沒有什麼交割更談不上什麼信任,也算不上朋友了。

還有通過各種關係認識的人,有的只是飯局上認識,有的可能是一次聚會,或者是一個轉介紹,僅僅留下了一張名片,或者是一個電話,亦或者是一個微信,很長很長的時間甚至忘了這個人的模樣,也不是朋友。

剩下的就是那個懂我的,信任我的,在任何時候力所能及的無條件幫助的人,這才是真朋友。

真朋友是越來越少的,因為有時間的考驗,這樣的友情,時間只能證明越來越牢固。





情農


“越長大,朋友越少”。這個話題真的能引起我的共鳴。

年輕時,我活潑外向,無拘無束,沒有心眼長得也算好看。身邊人都願意圍繞我,我也是個會尋找存在感的人,越發人來瘋。

在那些青春勃發的歲月裡,交朋友很容易。每天三五成群乃是常事。

越長大越孤單,在自己真正長大直至成家後,圈子越來越小。

生活重心也是圍著家轉,偶感失落但是終歸被忙碌的生活所掩蓋。

長大後,因為人生軌跡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社會資源不同,使個人的圈子又一次被洗刷。

有時,即使貌似融進了一個圈子,但是真正意義的朋友越來越少。

生活本身已經很累,成年後的我們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擴張人際關係。那麼此時不妨更多的去注重內心感受。

不強求自己,不刻意去接近那些看起來沒那麼重要的關係,所謂朋友也就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漸行漸遠。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內心渴望擁有朋友。

但是朋友還是寧缺毋濫。

真正意義的朋友應該能分享你的快樂,分擔你的憂愁。

她不一定和你有一樣的人生觀,但是你們的靈魂應該始終是對等且相通的。

我有一個閨蜜,我們彷彿是兩個世界的人。她說她十倍工資也養不活我,曾經苦勸我要飽暖思苦寒,切記過度揮霍;我也心疼她苛己持家,多次憐惜她要好好愛自己,不要操勞透支。然而我們依然各自過著自己的日子,體驗著不同的人生。

慶幸的是,無論怎樣的境地,我們的靈魂永遠是相通且對等的。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彼此傾訴的要求和深入的交流,才有能託付心靈的懂得與被懂得。

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也要學會做自己的朋友。

接納欣賞自己,學會獨處是我們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圓滿的結局。

成年人的世界,朋友也是奢侈品,擁有時珍惜,失去時從容。

我們要更多地注重自己的內在。希望得到一匹駿馬,那麼就去種植一片草原。希望蝴蝶翩翩圍繞,那就去培育花園。

因為,只有吸引的價值才是你自身的價值,而一味追趕,反而會求而不得,越走越孤單。

所以,在我擁有的精神世界裡,對待朋友的觀點是:

不求數量,只求質量。所得皆所期,所失亦無礙。


趙小嫻


這個問題是我曾經思考很長時間的問題,因為隨著自己不斷的長大,感覺自己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知心的朋友更是沒有幾個,曾經的自己也曾苦惱了很長時間,後來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多,也對這一正常現象釋然了。

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因為性格比較活潑,學習沒有了壓力,再加上自己也特別喜歡交朋友,當時在大學裡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打籃球、一起秋遊、一起參加社團活動等等。隨著大學畢業,曾經的朋友為了工作各奔東西,有的人回了老家、有的留在了當地、有的人選擇了北漂……我們這些好朋友經歷了一次不捨的分別。工作以後,有些朋友跟我從事相同的行業,我跟這些朋友因為工作的關係,聯繫的相對多一點。後來,慢慢適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工作上的同事,有了自己的工作圈子,以前大學時期的朋友就聯繫的比較少了。漸漸的,偶然間想起來那些曾經的朋友,也都沒有了共同的話題。

我們結婚了以後,我們生活的重心就會放在家庭上,慢慢的,單位、家組成了我們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精力全部用在了工作和家人方面,我們沒有其他的精力去結交朋友,所以我們時常會感到,我們越長大,身邊的朋友越少。

其實我們都應該學會接受這樣的現實,生活就像一場旅途,旅途的過程中,有人會上車與我們結伴前行,有人會下車欣賞自己喜歡的風景,有些人註定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我們不必太過於在意生活中朋友的多少,知心朋友,一個足矣。


瑤爸生活日記


我是且聽風,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和大家產生更多的交流。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經歷一段時期,一定的人,一定的物,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感觸,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身邊的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自身和身邊的人都在慢慢變化,環境影響一個人這句話的確是非常準確的。

我們小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發小,當時務必的快樂童真,無話不說,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下有過這麼一段過程,慢慢的我們可能分開了,慢慢的接觸了其他事情和人,各自有個新的交際,再和發小一起,真的沒有以前那麼多話說了,最多也就是當我們過了三十後,見到彼此時格外親而已。

我們生活中,都有自己好的朋友,都有知己,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有這某一些同樣的交際圈和愛好,有這共同彼此的話題,無話不說。也許三年,五年,八年,慢慢的,你有了你的家庭,你的新圈子,你的高興和快樂,對方同樣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新圈子,大家感情照樣很好,這是現實中的忙碌和壓力,自己的家庭責任,少了很多的溝通,也不能隨意的下館子喝個痛快,無所顧忌,也不能和閨蜜隨時的去逛街買買買,即使你沒變,對方也許變了,即使對方沒變,你也許變了,總又變化的一方。

越長大,我們越孤單,朋友其實不少,只是大家太忙,只是大家缺少了以往的童真,我是且聽風,很高興就此問題進行我的看法回答,希望我們有緣再聊!


且聽風


朋友在精不在多

深有同感,越長大朋友越少,越長大越孤單。

以我的個人感受分析下原因的話,主要有幾點:

1、 交集越來越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同學之間朝夕相處,年齡經歷等都大致相同,還有通過業餘時間、體育課等舉辦的各類集體活動,極大地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一來二去就容易成為朋友。

而長大以後,人與人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少,工作上的夥伴大多也只侷限於工作,而且每個人的年齡、經歷等都不盡相同,交朋友也變得越來越難。

曾經的朋友也因為不在有那麼多的交集而慢慢走散。

2、 越來越偽裝自己。小時候,大家都是沒心沒肺的,簡單地做自己,在朋友面前無所不談,彼此能夠更好地瞭解對方。

而長大以後,每個人都會有越來越多屬於自己的秘密,學會了自我偽裝,不再輕易地在他人面前卸下面具,導致朋友之間的相處多了很多的隔閡。

3、 越來越忙碌。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很多朋友都組建了小家庭,大家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當天平傾向自己家庭的時候,勢必會少很多時間精力去維繫朋友之間的感情。久而久之,朋友之間的聯繫也會越來越少,感情也就慢慢地淡了。

不過,雖然越長大朋友越少,但是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求數量,只求質量的。過濾掉一些普通的朋友,等我們老了,還陪伴在我們身邊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願每個人都能收穫真正的朋友!


通普青年


確實是有這種感覺,年齡一直是在做加法,而朋友是在做減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地域,工作環境,生活,家庭,孩子,每一樣都是不同的。而在這些所有的不同之中,尋找共通的地方,要不是興趣愛好,要不是工作,要不是孩子,生活軌跡重合的朋友才會有友誼更多的延續,單純的依靠小時候的感情,學校期間的友誼,又能維持多久呢,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又有多少同齡人的生活是諸事如意,畢竟是少數,成了家,立了業,多了責任,多了身邊的親朋好友,而之前無話不說的好友,已經許久沒有聊過天,再然後,許久沒有見過面,再然後,就消失在我的生活中,只是存在於我的朋友圈,QQ空間,更有甚至,連這些都不存在了。越長大,越孤單。


大明湖畔小平平2020


有很多朋友是自己的同學,可是一畢業後大家就各奔東西了,大家散佈在不同的城市一年都難見上一兩面。即使可以在網上聯繫,可距離造成的影響完全超乎了你的想象,時間久了你們的生活圈子都不一樣,越來越無話可聊,很多異地戀的情侶就是這樣導致分手的,友情也是這樣。地理上的差距真的可以隔斷兩個人的友情,因為地理上的差距會給你帶來心靈上的差距,長時間不在一起,你們的生活方式不同,觀點和見識也不一樣,最後你會發現你們都回不到當初了,大家早已改變。朋友之間最怕的就是心靈的差距,當我們長大了,接觸到了不同層面的人和事,從校園跨度到社會上,大家的觀念都會變,可是每個人觀念變的方向和速度都不一樣,這些東西都會影響著朋友之間是否有話題可聊,當你們的觀念都改變了的時候,就會從當初的無話不談變成了現在的無話可談,不聯繫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這樣默默地躺在對方的好友列表中,卻回不到當初的友誼了。



淺語微光


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面對的都是同齡並且大部分是同一個階層的大群體,這種時候交朋友幾乎不費力氣。三五成群都是常態。小初高大家可能想的並不多,單純善良,聊的來的都是朋友。

進了大學,仍然大部分同齡,階層差距相對來說可能拉大了很多,但這仍是一個大群體,基數大,不愁沒朋友。

進入社會的前幾年,跌跌撞撞,你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哪個年齡層,哪個階層都有,你發現,交朋友,有了那麼一點難。

可能後來你也就習慣了,每天兩點一線,你會發覺,那時你吐槽的學校裡三點一線的生活,你以為的出校門以後的天大地大,不過是自己想多了。合三觀的人越來越少,你也越來越不願意去費力氣,而之前那些朋友,因為生活圈、交際圈、際遇等的不同也漸行漸遠,所以身邊人越來越少。

不過沒關係,你終究會明白,生命是一個人的旅程。



甘木呀


是啊,年輕時為了學習、工作、生活、友誼,廣交朋友,多多益善,常為朋友滿天下而自豪。人年齡大了,由於精力原因,廣闊的社交面感到應付有些力不從心了,而同齡人的感受都是一樣的,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都開始收攏朋友圈,形成朋友銳減的情況。不希奇,也不遺憾,減掉的朋友互相不麻煩,留下的朋友貴精不貴多。把確認是自己好朋友的人關係維護好,照常會給我們帶來歡樂和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