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在家,怎么吃才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柒月生活


居国说几句~疫情当前,咱们不要出去,我们知道没有冠毒的特效药,只能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要想增强免疫力的话,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家坚持锻炼身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要熬夜,同时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合理的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均衡,不要挑食,不要食物过于单一,要做到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相信很快就可以去上班了!


淘哥说中医


我们大家都知道,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一个良好的免疫功能在面对病毒等病原体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教大家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自身免疫力,应对病毒侵袭:

1、保证充足的睡眠

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是保证人体体力、精力充沛的最有效方法,长期睡眠不足会严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更容易感染病毒。


2、乐观的心态、放松的心情

愉悦的心情能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细胞,从而提高免疫力。我们要积极地进行心态上的调整,通过运动、读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

3、加强体育锻炼

研究显示,运动能使白细胞流通更迅速,增加免疫细胞数目,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能力,增加人体肌肉量,维持营养状况,进而增强免疫力。


4、戒烟少酒

相关统计表明,吸烟与30%的癌症发病相关,烟草对健康尤其是免疫力的影响毋须多言。此外,酒精也会抑制人体内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因此,疫情期间最好是远离烟酒。

5、加强营养,补充微量元素

饮食中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鱼、奶、蛋、坚果、豆制品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尤其要加强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一个好的免疫力固然重要,但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合理规避感染风险,不给病毒可乘之机才是关键!


利鲁唑鲁南协一力


新型冠状病毒正处在上升期,每天新增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看着各类数据和网络上的各种新闻,心情真的犹如过山车。索性就不去看了,看了除了气愤,无奈,心痛自己也什么都做不了,徒增烦恼。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好家人的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不给社会添乱就好。

针对疫情期间怎么吃,也有中华医学会营养学会专家给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关于饮食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天摄入高蛋白食物。常见的食物有肉类,鱼类,蛋类,奶类,豆类和坚果类等,并且要在平时吃的基础上加量。为什么要强调多吃高蛋白食物?因为蛋白质既是构成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原材料,又能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对我们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每天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可以给我们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每餐都要有蔬菜,每天至少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占1/2。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

3.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它不仅是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充足的摄水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4.食物种类,来源,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荤素搭配。食物种类越是丰富,我们人体摄入的营养素的种类也就越多,对人体越有益。

按照以上四点建议,世界钥匙优品店搭配出营养蔬菜包,快递送货上门。

营养蔬菜包1:

玉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胡萝卜(蛋白质,维生素)+ 豌豆(维生素,膳食纤维)+ 西葫芦(维生素,矿物质)

营养蔬菜包2:

沙窝萝卜(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紫罗兰紫薯(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 普罗旺斯西红柿(维生素,微量元素) + 水果黄瓜(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世界钥匙优品店,是世界钥匙品牌旗下自营的生活类社交电商平台,围绕用户的吃喝玩乐,覆盖了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零食、日用生活、餐厨用具、小家电、清洁洗护、母婴用品、原生态饮食、技能培训、周边旅游、果蔬采摘、家政服务等多品类项目。从挖掘消费需求出发,按需订制,为用户提供好商品、好价格和好服务的优质体验。

总之,疫情期间专家不建议我们节食减肥,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首要目的,要吃得好,种类齐全,不挑食,荤素搭配,多喝水,多运动,都是些我们经常听的建议,听起来熟悉,做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难。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多注意为好!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柒月生活


没有什么特殊的,饮食方面注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特别是深色绿叶菜。另外,牛奶和豆类都可以适当补充,牛奶可以每天早上和晚上各一杯。

另外,如果有去超市采购的情况,一家派一位就好,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最好和人间隔一米。

肉蛋这种食物,一定要煮熟,蔬菜类清洗干净。





白博士聊慢病


多吃疏菜。


用户9132603154507


一、营养要均衡。

二、多吃含A、C、E丶硒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