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等待”新年篇(三):教你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前不久看到了一个问题,大意是:这个新年在家,你们都在做什么?

一下子就引发了我的思考,随之开始复盘,我都在做什么。惊喜发现,每天的日子竟然非常紧凑忙碌,不曾感受到无聊寂寞。

思来想去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又一次“拾起”了曾被我抛弃的读书习惯!

重拾纸质书,不是个轻松的事情。

我们抛弃阅读非常简单。多刷刷短视频,沉溺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中,很快我们会变得浮躁,过分追求娱乐,失去耐心。

而阅读需要耐心,需要思考。在这个凡事以快为原则的新媒体世界,养成阅读习惯非常不易,同时,也凸显出静下心阅读的重要和珍贵。

从浅层来讲,他们大都博学多识,写作能力和归纳能力必然更强。

从深层来讲,习惯进行阅读的人,思考能力更强、情商更高。他们能耐心读完一本书,通常更能全面认识从而辩证看待事物,具备较高的思考能力和情商。

“原地等待”新年篇(三):教你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我个人有深刻的体会。

父母很注重对我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不识字时,每天给我读各种故事;识字之后,家里每年都会添置新书,内容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涵盖广泛,不设限制。

幼年时期的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从外力灌输再到习惯养成,读书变得像喝水吃饭一样平常。一旦形成阅读习惯,将受益终身。

但是,就算已养成习惯也要保持警惕。花花世界诱惑太多,读书真的挺难坚持。

我发现自己开始丧失读书能力是在大学二年级。大一一年没怎么看书,天天追剧刷抖音。到了大二,开始接触专业理论书籍。

我发现,我静不下心,读后忘前,读不进去。

记得当时自己剖析原因:

第一,专业理论书太枯燥难懂。

第二,读书方法有误,仍按照看小说读故事的方式看专业书。

第三,我没耐心。

前两者都好解决,主要最后的耐心很难重拾。

从那之后,我努力强迫自己保持耐心,但是依旧阅读缓慢容易走神。到了学期末我的专业书还是看不完。

2020这个新年我安静待在家里。

大概是大年初三。抖音实在刷累了,我去书架上翻出来一本一直被闲置的大部头小说。现在的我看到这种很厚的书打心底里害怕,觉得自己看不完。

由于之前看过这部小说的改编剧,知道剧情大概走向。反正有时间,当打发时间便看了起来,没想到读进去了!很快我看完这本,读书的感觉渐渐回来了,想着反正有时间,又找了好几本之前被闲置的书,准备都看一下。

这个新年被书籍包围的我感觉异常充实。知识流入大脑的愉快感,逻辑全面建构的充实感让我的灵魂发烫。我又尝试了一些专业书,竟然也能看进去了!

三毛说得没错,读书除了让我的近视严重之外,几乎没有缺点。

“原地等待”新年篇(三):教你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文章最后,我对上述内容做了一个总结归纳:一份提升阅读能力的经验TIPS送给你。

干货满满~

1.阅读计划:制定一个阅读计划。考虑这些问题:一周阅读几次?每天几点开始阅读?每天用多长时间来阅读?保证阅读时间,心态平稳,勿急躁。

2.阅读内容: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书籍,长短不限。(先读起来)然后,逐渐加深书籍内容难度。可以是各专业理论书籍、哲学书籍等。(提升能力)

3.看不进去时:针对看不进去的文学书籍,可以先看其改编影视作品,再读原著;对于理论书籍,可以先找一找相关视频课程,结合课程阅读书籍。

4.阅读笔记:看完每一本书都应该做笔记,写出故事架构、亮点内容、感想等。

5.

坚持!

如果您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


作者/树林

“原地等待”新年篇(三):教你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有话说:

本篇是“原地等待”新年篇系列的最后一篇了~

前两篇分别是《20200202——考场侧桌的男孩》和《90后眼中的新冠疫情》,感兴趣的观众老爷们可以去我的主页文章专栏查看。

未来我会带来更多的经验分享并且写作一些短篇小说,欢迎大家关注我~

下篇文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