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入盆是什麼概念?要注意什麼問題?

羅昕楠


胎兒開始入盆是胎寶寶準備好降臨的一個信號,那麼入盆是一個什麼概念?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什麼是入盆?通俗的來說就是胎寶寶開始往出口走了。也就是胎寶寶下降到媽媽的骨盆裡,正常胎位頭位,胎寶寶的頭部通過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不過也有胎寶寶是橫位或臀位,這樣會造成無法入盆,這有可能導致需要通過剖宮產來分娩。當然,最終分娩方式是由醫生評估來決定。

那入盆後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入盆後孕媽媽會尿頻,因為胎寶寶頭壓到膀胱,膀胱無法正常蓄尿,便會讓孕媽媽不停想上廁所。這時要注意有無尿血、尿痛的現象,預防尿路感染。會有墜痛感,胎寶寶位置下移會壓到會陰部和恥骨,孕媽媽會感受到陰部的壓痛,腹部好像有東西掉下來,這時孕媽媽要注意休息,不要走太累,避免提重物。會有痛經的感覺,入盆了宮縮會更加明顯,這是胎寶寶下墜刺激會陰部,導致宮縮出現,我36周產檢時胎寶寶就淺入盆了,醫生交待注意宮縮,一旦宮縮規律頻繁就是臨產的徵兆了,需要及時去醫院。胎寶寶入盆,孕媽媽會感到呼吸通暢,胃口變好了,因為胎寶寶位置下移,子宮對胃、心臟等位置較上的器官壓迫感明顯減輕,所以孕媽媽會覺得呼吸通暢,胃口變好了,這時要要注意飲食,不能暴飲暴食,避免胎寶寶過大,影響分娩。

胎寶寶入盆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有些孕媽媽入盆早點,有些入盆晚點,只要按時產檢,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孕媽媽放鬆心情做好迎接寶寶的到來就可以了。





樊一一媽咪


胎兒入盆的時間非常短,從開始到結束整個過程一般來講只有30秒左右就完成了。所以嚴格來說沒有“開始入盆”的說法,因為時間短,很多孕婦都沒有感覺。只有入盆之後才會感覺到胎位下降了,或者有腹部下墜感。

胎兒入盆,通常是指胎頭朝下進入孕婦的骨盆腔,使得胎頭固定下來。這種情況屬於胎頭先露,是有利於順產的。

另外,還有的寶寶是單臀位入盆,臀位分為單臀位、復臀位(臀與雙足先露)、不完全臀位(單腳或雙腳先露)。其中單臀位要求胎兒體重在7斤以內,經嚴密觀察下可以經陰道試產。所以單臀位的寶寶也有可能會入盆和順產的。

胎兒入盆之後,孕婦要注意哪些問題?

1、胎兒入盆後能感覺到胎位下降,孕婦的呼吸變得輕鬆,並且食慾也有了恢復。此時孕媽應該要控制體重,以避免胎兒發育偏大。



2、孕婦會有腹部緊繃感和下墜感,腹部明顯前傾,腰部肌肉和韌帶承受壓力增加,孕婦會有腰痠背疼的表現,下肢水腫的可能會更嚴重一些。因此睡覺時可以墊塊枕頭抬高腿腳,準爸爸們也可以幫孕婦按摩一下。

3、胎頭下降刺激孕婦的膀胱,這樣尿頻尿急的表現就更加明顯。但是孕媽不能因為怕上廁所麻煩就不喝水,這是不對的。不過晚上臨睡前,為了保障睡眠是可以減少喝水的。


4、胎兒入盆後是分娩的前奏,但是離分娩還有一段時間。一般來講為預防分娩失血,可以多吃一點含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比如:青豆、香瓜、香菜,以及綠豆、甘藍、菠菜等。

5、胎兒入盆後,宮縮就開始比較明顯。先是假性的生理性宮縮,然後轉化為規律性宮縮。胎兒入盆如果在36周+6之前胎兒還沒有足月,應該儘量減少同房。胎兒足月後,可少量同房有預防過期妊娠的作用。

如有疑問請留言,祝你好孕!


爸爸不講理


有的產婦妊娠38周胎兒開始入盆。但並不是每個胎兒的頭部都會最先進入骨盆。最先進入骨盆入口的胎兒部分稱為胎先露,縱產式有頭先露,臀先露。橫產式有肩先露。根據胎頭屈伸程度,頭先露分為枕先露、前囟先露、額先露及面先露.臀先露分為混合臀先露、單臀先露、單足先露、雙足先露.橫產式時最先進入骨盆的是胎兒肩部,為肩先露.偶見胎兒頭先露或臀先露與胎手或胎足同時入盆,稱為複合先露。

在臨產的過程中,我們要知道預產期的推算,這些醫生都會告訴我們。但我們也要了解一下,計算方法為:末次月經第一天起,月份減三或加九,日期加七。如為陰曆,月份仍然是減三或加九,但日期加15。實際分娩日期和推算的預產期可以相差一到兩週。如孕婦記不清末次月經的日期,則可根據早孕反應出現時間,胎動開始時間以及子宮高度等加以估計。

在臨產時期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以滿足自身和胎兒的雙重需要,併為分娩和哺乳做準備。選擇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煙、酒、濃咖啡、濃茶及辛辣食物。注意低鹽飲食。可以吃些動物肝臟,瘦肉,蛋黃,豆類,牛奶等。臥床時宜左側臥位,孕期要保證適量的運動。要保持心情愉快,輕鬆。

大家有什麼看法或想法請在下方留言


聊醫聖手


入盆的症狀是什麼?

在胎兒入盆的時候,多數的孕婦都可以感覺到它的位置在下降。與此同時還可能會伴隨著輕微的墜痛感,整個入盆的過程是很快的。可能不到半分鐘就可以結束,入盆症狀就是這個。如何確認是否入盆成功呢?這個一般是要靠產科的檢查才可以確定,胎兒在入盆了之後,會壓迫到我們的膀胱,所以在懷孕的後期,女性尿頻的症狀會更加的明顯。水腫和便秘腰腿疼等症狀也會在這個時期內達到巔峰。

胎兒入盆後的注意事項

1、做好產檢

到了這個階段,就是懷孕的後幾周了。寶媽一定要重視每次的產檢,這個時間段內的產檢一般是一週進行一次。可以通過檢查來更好的確定寶寶有沒有順利的入盆,入盆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以及寶寶入盆的姿勢是否正確,如果胎位不正的話,是要配合醫生來進行治療的。隨時做好要剖腹產的準備。

2、飲食均衡

在入盆時期,準媽媽一定要注意飲食要均衡,對於碳水化合物以及高熱量的食物要控制,避免寶寶過大而生產困難。對於魚肝油和鈣劑的補充也可以停止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可以發育成熟了。不需要額外的營養來發育了,繼續補充的話反而會增加代謝的負擔。在最後的這幾周裡,孕媽要多吃一些能量比較高的食物,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以後的生娃儲備能量。

3、注意個人的衛生

在入盆了之後,寶寶離你的私處可是很近的。。所以對於私處的衛生,要比平常注意的更多。每天都要用清水清洗,並且要每天更換內褲。


樹袋寶寶孕嬰坊


開始入盆是什麼概念?要注意什麼問題?

什麼是入盆:當孕媽媽在妊娠晚期時,也就是36周左右,胎寶寶就已經在為出生默默地做準備了。一般這個時候,胎兒會在羊水和胎膜的包裹中,以頭朝下,臀部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等著出生。另外,在孕媽媽分娩之前,胎兒被迫的做一件事,那就是使自己的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盆腔骨,這樣使胎兒的身體位置鞏固,這就叫做胎兒入盆。



那麼胎兒入盆後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① 做好臨產前準備

孕媽媽首先要做好臨產前的心理準備,對分娩過程的擔心要有一定的認識,不要過多的害怕和恐懼,只要與醫生和護士的配合,生產這個過程並不是所想的那麼難哦。其次要先前確定去哪個醫院生產,這裡建議去自己產檢的醫院或者離家近的條件好的醫院分娩比較好。如果自己又貧血、心臟病、高血壓或者胎位不正等情況,應按照醫生的囑咐提前到醫院待產,以免發生意外。還要注意個人衛生,每天勤快換洗內褲內衣,清洗外陰部、大腿、下腹部乾淨。清點待產包物品是否準備好了,把待產包以及需要的物品放在一起,以免臨產時匆忙落下一些東西。



② 做好產檢

這個階段孕媽媽要每週檢查一次,同時醫生也會檢查胎兒入盆的情況,估計入盆時間、胎位是否正常是否固定、羊水多少、胎心監測等。如果這時候胎位不正,那麼胎兒自動轉為頭位的機會就很少了,如果醫生無法糾正,那麼可能就要建議孕媽媽剖腹產了哦,以保證胎兒和孕媽媽的平安。



③ 注意飲食營養均衡

為了胎兒能順利的分娩,這個時期孕媽媽應該限制脂肪個碳水化合物等熱量的攝入,減少胎兒過大的情況發生。為了儲備分娩時消耗的能量,孕媽媽要多吃含有蛋白質等能量較高的食物哦。



最後,祝你孕期快樂!😃


媽咪寶貝的快樂


什麼是入盆?

入盆是分娩的前奏。 一般初產婦入盆後2~3周就可能分娩,而生過孩子的經產婦則往往是入盆後隨即開始分娩。而胎兒是否已經入盆,要經過產前檢查才能確定。 胎兒入盆時很多孕婦可以感覺到胎兒的位置在下降,同時可能伴隨輕微的墜痛感,整個入盆過程可能不到半分鐘就完成了,確定是否已經入盆需要靠產科檢查才能確定。 當胎兒入盆時,不少孕婦常會感到腹部陣陣發緊和有墜痛感,覺得腹中的胎兒正在往下降。


雷氏普愛


開始入盆是什麼概念?要注意什麼問題?

懷寶寶就像種瓜果,過程雖然漫長,但總有收穫的時候。有孕婦到了孕後期,胎兒便開始淺入盆,這個時候離生產一般還是會有一段時間的。開始入盆是什麼意思?要哪些問題是我們要注意的?

1、 什麼叫開始入盆

開始入盆是指孕婦肚裡的胎兒,頭部剛剛進入骨盆入口,如果孕婦是頭胎的話,一般距離生產還是有一段時間的,估摸有一到兩週的時間,孕婦才會有陣痛出現,我們知道出現陣痛時去醫院,都是來得及的。但是如果孕婦是懷的不是頭胎,那麼就不一定了,要隨時小心點。

2、 要注意的地方

胎兒入盆後,孕婦也就進入了臨產期,在臨產時期,孕婦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以滿足自身和胎兒的雙重需要,併為分娩和哺乳做準備。選擇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煙、酒、濃咖啡、濃茶及辛辣食物。注意低鹽飲食。可以吃些動物肝臟,瘦肉,蛋黃,豆類,牛奶等。臥床時宜左側臥位,孕期要保證適量的運動。要保持心情愉快,輕鬆。

希望所有準媽媽都能有一個好的狀態去生下自己的小寶寶。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