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说到苏轼,我们马上会想到他的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还有那“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断愁肠。可是你知道吗?苏轼也有温柔乡里,如痴如醉的旖旎缠绵。

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洛阳春晚,月上西楼

《一斛珠》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在这首歌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缠绵与婉转。苏轼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率真。他也有儿女情长。就在他18岁的时候,在他们准备去赶考前夕,父母给他娶了本地姑娘,15岁的王弗小姐,家住在青神。虽然是父母的安排,婚姻却很美满。

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王弗,知书达理

接下来三苏赴京赶考。在1056年的三月,途经洛阳,在客栈的晚上,苏轼想起了新婚的妻子,情难已,写下了这首恩爱缠绵的爱的华章。

上片,第一句,洛城春晚,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虽然是后人辛弃疾的句子,却能由此体味当时离人深深的愁怅,第二句,“垂杨乱掩”在古诗文中,杨柳通用,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依依”,让人道不尽离别,构不完的相思。“红楼”那是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李白有“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梦好”,白居易也说,“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这里的红楼分明指的是王弗。她是当地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乱掩”写出了春天柳枝轻拂之态,昔日情景历历在目。历历在目的还有那“小池轻浪”,第三句,一个轻字,写出了春风的轻漾。这似是他岳父家青神,青神位于美丽的山间,山景如画。

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青神春山

那里有清溪深池,山巅有佛寺,苏轼常去岳父家里,感觉有游仙出尘之意。“纹如篆”,是说池生的涟漪。第四句,“烛下花前”是说苏轼夫妇的恩爱甜蜜。苏轼想起了在家的情景,他读书时,王弗总是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自己偶有遗忘,她总能提醒。问她其它书,他也说略微知道。这红袖添香的温馨,他终生不忘。接下来“曾醉离歌宴”,是说两人的难分难舍,以歌劝酒,饯酒饮醉,而作别,这是多么浪漫的生活,再加上前面的“烛下花前”我们看出苏轼与王弗不仅有相敬如宾更有浪漫与温馨的甜情蜜情。

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贤惠温柔的王弗

以上这是上片,由景即情,回忆与王弗的甜蜜爱情。下片由情入景,再说相思。

第一句“自惜”两个字引领下文。"风流云雨散",引用王粲《赠蔡子笃》“风流云散,一别如雨”,杨炯也有“一朝游夕处,亦常烟波阻绝,风流雨散。”写苏轼特别珍惜昔日的美好。第二句,“关山”指关隘山岭的阻隔。王勃有诗“关山难越,谁失悲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虽有重重山水的阻隔,但是我与你的情是紧紧相连的,是隔不断的。 这是直抒胸臆。第三句,“君”指王弗。“寻芳”,指游赏美景。“伴”,同行的伴侣。无论是眉山还是青神,那都是美丽的山间。

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眉山苏轼

那是一条整洁的石板路,五六月间,荷花盛开,路旁有许多荷花池,香气袭人。苏轼少年就在这里,院子里有高大的梨树,一个池塘,一片菜畦,一个花园,有果树和花,种类繁多,墙外翠竹成林,这是多么有诗意的所在呀。而苏轼与妻胜日寻芳,那又是浪漫的一景。

第四句,“为说相思”为何相思,苏轼与王弗1054年结婚,这是1056年闺三月,正是新婚燕尔,怎能不相思。“目断”,即望断,是相思之极。“西楼燕”,西楼在古代是相思之地的意思。南朝鲍照有“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意思是初生的月芽儿,照见西南楼,娇小纤细,宛如金钩。满满相思之意。

苏轼写下一首绝美情诗,只用两个字就引出无限风流云雨

庾信也有诗

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讵假西园讌,无劳飞盖游。

描绘出了动人的春色。而那句西楼燕,又引人遐思,又一番绮丽缠绵的意境。

“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这首诗由景生情,又由情入景。情景交融,是一首如诗如画的爱的宣言书,是遥寄爱妻王弗的情书。在诗中,“洛城春晚,关山有限,目断,”是实,“垂杨,红楼,小池,风流云雨,寻芳”是虚,虚实相生,现实与幻境相映,反映出苏轼对王弗的爱之深,念之切。化用也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化用又叫借用,套用。是将他人作品中的词句段化解开来,根据表达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有机的整体。如“红楼、风流云散、关山、西楼燕”等,都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内涵,更加生动具体的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的苏东坡的形象。

关山有限情无限,文章有尾意无穷。这首词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吧,苏轼的词总是那么魅力无穷,让我们一起品读苏轼,关注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