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留存的4處名人故居,管窺雪域高原民族興衰的苦難歷史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這片土地的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也誕生了一些對西藏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歷史名人。統一西藏、正式建立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西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主人公格薩爾王,處理民族與中央關係堪稱典範的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的阿沛·阿旺晉美等西藏傑出人物,為西藏統一發展和民族融合做出了不朽貢獻。雖然他們的故居沒有留存,但他們的事蹟永遠傳頌。由於西藏特殊的自然環境,加之民居土石結構建築缺陷,再有歷史戰亂破壞,名人故居保存稀少。文中4處彌足珍貴的名人故居,個別納入也顯牽強,但各有代表性,如果能夠引發人們對西藏曆史的興趣,激發對藏民族文化的探討,善莫大焉。

1.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故居

西藏留存的4處名人故居,管窺雪域高原民族興衰的苦難歷史

地址: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

描述:倉央嘉措1683年3月1日生於西藏南部門隅一戶農奴家庭。1685年12月至1697年移居錯那期間曾有兩個住處。第一處位於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主體建築屬石木結構,四柱八梁、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目前上層屋頂全部垮塌。1686年搬至錯那縣亞瑪榮村的第二個住處,這棟兩層樓的住處主體建築是2排16柱,主樓之外存有附屬建築的廢墟,雕樑畫柱,當年雄踞村頭,蔚為壯觀。倉央嘉措在亞瑪榮新居居住時,配備有各門學科的一流師傅、陪讀生和其他各種服侍人員,直到1697年迎回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1706),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曆史上著名詩人、政治人物,也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2. 吞米·桑布扎故居

西藏留存的4處名人故居,管窺雪域高原民族興衰的苦難歷史

地址: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吞達村

描述:故居約建於吐蕃松贊干布時代,主要建築為土木結構的二層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因年代久遠,故居內多處壁畫及內部設施遭到破壞,僅存幾處有殘缺的壁畫,內部設施則所餘甚少。故居以東50餘米處,有一座民眾自建的紀念吞米·桑布扎的“瑪尼拉康”,2005年,尼木縣興建吞米·桑布扎紀念館,並修復故居內的壁畫,收集並恢復故居內原來的陳設。吞米·桑布扎,出生於公元618年,藏族社會早期的語言文字學家和翻譯家,藏文創造者。他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617年—650年)七賢臣之一,官至御前大臣。

3. 邦達倉故居

西藏留存的4處名人故居,管窺雪域高原民族興衰的苦難歷史

地址:西藏昌都市芒康縣交呷古秀邦達村

描述:故居是一幢巨大完整的三層樓土坯房,門窗和屋簷為木雕彩繪,一層是度母殿,二三層是生活起居處,神聖與世俗合二為一。該故居為後建,附近還有一處已經倒塌的老房,只剩下蒿草叢生的土坯。邦達家族在拉薩還有一處保護完整的著名府邸。邦達倉也稱邦達昌,藏語邦達家族的意思,也是邦達·陽佩、邦達·熱嘎、邦達·多吉三兄弟在國內外商業活動的總稱。邦達家族祖上原是佃戶農奴,通過好幾代人逐漸發跡,到了邦達三兄弟這一代發展達到巔峰。從民國初年到上世紀50年代末,邦達倉是雲、貴、川、藏的著名商號,在印度、緬甸、尼泊爾、不丹等國家也很有名。抗日戰爭時期,邦達倉以其騾馬商隊開闢陸地國際運輸線,支援了大後方,成為國內外美談。新中國時期,積極協助解放軍進軍西藏做出過有益貢獻。邦達三兄弟中的三弟多吉曾任康定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西藏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副主任、主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和數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4. 帕拉莊園

西藏留存的4處名人故居,管窺雪域高原民族興衰的苦難歷史

地址: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班覺倫布村

描述:帕拉莊園是西藏大貴族帕拉家族的主莊園,全稱帕覺拉康,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西藏三大領主貴族莊園。帕拉莊園現存房屋57間,面積5357.5平方米,主體樓高三層,建築配套完整,裝修考究,設有經堂、日光室、會客廳、臥室,還有玩麻將的專用大廳。房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莊園對面有一座農奴院,叫帕拉朗生院。帕拉家族是一個有400多年曆史的古老家族,祖先曾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是西藏十二大貴族之一。末代帕拉莊園主扎西旺,1959年參與叛亂並外逃,其莊園被全部沒收。通過該莊園可更深刻了解西藏貴族的奢侈和農奴的苦難生活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