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1933年3月4日,日軍進攻承德,湯玉麟一槍不發,帶著財物逃跑,

128個鬼子騎兵兵不血刃,就進入了承德。

其實,日本人進攻熱河,不光是有騎兵,還出動了九一八事變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軍力量。

當時的避暑山莊上空,還有鬼子的飛機和炸彈。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1997年夏天,避暑山莊內的湖區荷花盛開。

然而,一場持續了四十多天的大旱,使避暑山莊內湖水乾涸,湖底龜裂,荷花都成了生長在旱地上的花。

市裡有關單位組織人員清挖了一次湖底的淤泥。

突然有一天,承德電視臺接到一個電話,說挖湖的時候在湖底挖出了炸彈。

我扛著攝像機就去了現場,挖出來的鏽跡斑斑的鐵疙瘩有好幾個,已經放在了離宮派出所的一個房間裡,還有幾支爛的不成樣子的槍支。

派出所的同志說,別看這些炸彈鏽成這樣,還都有可能爆炸,還都有危險,需要找專業的人處理。

文物局和派出所的人說,這些炸彈應該是當年日軍飛機投擲的,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爆炸。

... ...

從派出所出來,抬頭望望天空,

炎炎夏日,陽光有些刺眼。

避暑山莊的上空,飛過侵略者的飛機。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飛過承德上空的運輸機

2.

偽滿洲國成立之初,就把熱河劃為他的國境範圍,日夜圖謀佔領。

1933年2月23日,日軍開始進攻熱河。

戰爭開始後,由於守朝陽的董福亭旅的團長邵本良在前線叛變,喪失南嶺、北票,朝陽很快失守。

接下來,日軍進攻葉柏壽、平泉。

日軍快速部隊一路無阻,直逼承德。

姜剋夫的《日軍進攻熱河》一文,列出了熱河之戰的參戰日軍如下:

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

參謀長小磯國昭 副參謀長岡村寧次

第六師團長坂本政右門衛

第十一旅團長松田國三

第三十六旅團長高田美名

第八師團長西義一

第四旅團長鈴木美通

第十六旅團長川原侃

騎兵第三旅團長飯田貞固

混成第十四旅團長部兵次郎

騎兵第四旅團長茂木謙之助

偽軍張海鵬部、程國瑞部、邵本良部、李守信部。

從參戰的日軍名單看,沒有空軍,

那麼,鬼子的空軍是從哪裡來的呢?!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

事實上,日軍的空軍部隊是在侵華戰爭的過程中,逐漸發展擴大的。

《軍事史林》2013年第7期上刊載的文章《侵華日軍的兵團、集團、支隊、團》這樣記載:

1931年6月11日,日本關東軍飛行隊在平壤組建,以後以長春為總部。

直到1935年12月2日,改成關東軍飛行集團。1937年改稱第二飛行集團。1942年4月15日改稱第二飛行師團,負責滿洲地區的防空。

就是這樣的一支飛行隊,成立不久,就參加了侵佔熱河的軍事行動。

從1932年3月開始,日軍飛機即不斷在朝陽、開魯、凌南、凌源、寧城、赤峰等地上空偵察,散佈傳單,製造輿論,誣衊我抗日武裝,並投擲炸彈,恐嚇群眾。

1932年7月18日,日軍出動5架戰鬥機,飛往朝陽市區,投擲炸彈,炸死民眾11人,扎傷21人。

1932年8月,日軍又不斷派遣飛機侵入熱河上空低飛偵察,飛機上的人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儘管不扔炸彈,但動輒用機槍掃射,一次,在承德頭道牌樓外打死一個剃頭人,打傷兩頭毛驢。

飛機飛過,灑下一片恐怖!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熱河駐軍既未配備空軍,也沒有高射部隊,毫無防空可言。

湯玉麟的參謀長唐精武回憶說:

有人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有將重機槍改裝高足架,用以射擊飛機的事例。湯玉麟遂下令軍械修配廠仿製試射可行。於是,在離宮四面雲山、市郊北山以及酒仙廟後山等高地,選定適宜地區,分配部隊,趕即構築堅固掩體,配置重機槍,編成對空射擊網,施行對空監視警戒。

唐精武說,這種措施的主要目的,還是表明一個積極備戰的態度,用以提高軍民的情緒,而其射擊效果還在其次。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世界戰史前所未有之空戰規模

4.

然而,日軍不管你防空設施是為了實戰還是為了表明態度,該來的總會來。

對熱河發起總攻開始前,敵混成第14旅團已在瀋陽集結,總兵力達萬人。

2月20、21兩日從瀋陽出發,由鐵路運送到綏中,與配屬部隊會合,於24日後逐次向凌南、凌源方向進攻。

3月1日凌晨,敵步兵第16旅團長川原勁少將率領的挺進隊分乘百餘輛汽車順著朝陽一一凌源一一平泉公路向西推進,敵騎兵第4旅團和第8師團主力隨之行動。

這支機械化部隊除武器精良,行動迅捷外,天上還有飛機掩護。

早在2月初,在日軍進攻凌源防線時,在葉柏壽,由川原旅團組成的快速縱隊配合騎兵第三旅團,就有九架飛機、裝甲車三十餘輛,陸空聯合向我軍陣地進攻。

即便是這樣,於兆麟的第三十旅還和敵人激戰了三晝夜,傷亡慘重。

此次日軍侵略熱河,日本空軍準備尤為充分。

這支敵軍在與中國軍隊的戰鬥中,完全是一種現代化的裝備,在後來的長城抗戰中,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對敵戰爭之慘烈,從裝備上就可見一斑。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軍偵察機俯瞰熱河中國軍隊駐地的場景

5.

因熱河為高原性山地,交通不便,坦克車、重炮在該地作戰均不甚得利,這在日軍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出版的《兵要地誌》裡記載的非常清楚。

所以,日軍這次將飛機作為主力,共調用百餘架飛機,分別由通遼、錦州、義縣、綏中飛機場或朝鮮平壤增派

陸地上動用坦克車近50輛,鐵甲汽車24輛,配有機關槍、輕炮數門,與騎兵配合作戰。

這次調集的飛機,是日軍九一八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3月2日前,日軍先後佔領熱河的阜新、朝陽、開魯、凌源、赤峰等各大軍事要衝後,三路聯成一片,冒著大雪,合力向熱河首府承德進攻。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敵飛行員


進攻承德之前,日本兩架飛機自東而來,在承德上空往還盤旋,擲下兩種傳單:一種是警告人民書。所謂“熱河是滿洲國的一個省份,應趕快醒悟歸順,享受王道政治的恩德”,一種是有飛機轟炸人民房屋的標語圖畫,旁邊標有四句不通的順口溜。

兩架敵機在守軍高射機關槍和步槍的射擊中,擲下兩枚炸彈後倉皇而逃。

此時,平泉一帶守軍第四軍團萬福麟部隊接防部署未穩,立足不住,節節敗退。且不照規定撤守承德,日軍只用鐵甲車數輛,在空軍飛機掩護下,3日清晨便佔領平泉,萬福麟部隊撤入喜峰口。

這樣,外圍防線完全被突破,承德徹底暴露在敵人的進攻之下。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

日軍佔領承德時,北平《法文日報》主筆南柯堡居住在南營子天主教堂,耳聞目睹當時許多情景。這是他的記者毛拉里的一段日記記錄:

1933年3月4日 星期六

晨8時,有人傳說昨夜間,承德守軍與日軍發生激戰。

8時25分,日飛機架在城上緩緩盤旋。

9時5分,第二架飛機飛至,繞城一週,拋下傳單數千紙,飛機即飛回其根據地。

10時半,吾人證實日軍離城只有80裡。

11時,似乎方才聽到有炮聲。電報不通。

11時半,空中來一雙翼機,向駐屯的華北兵擲彈而來,飛甚低。

12時,四五架飛機繞城而飛。

蓋日人取得承德只用偵察機3架,轟炸機3架,裝甲車2輛,裝兵汽車20輛。

其實,4日晨敵人先頭部隊冒著大雪直趨承德,在承德以東的紅石砬與守軍發生激戰。

11時前後,日軍川原挺進隊經天橋山北麓方向先開進裝甲車,然後第8師團川原旅團的三宅忠強騎兵第8聯隊的128名騎兵,沒有任何阻擋地由河東經武烈河,從草市街駐入市區。

最後到達熱河省政府駐地門前。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7.

熱河失守,舉國震驚。

胡適先生撰寫了《全國震驚以後》一文,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大潰敗的主要原因。

其中第一條就是:“軍隊全沒有科學的設備,沒有現代的訓練”。

比如,很多中國軍官居然不會看地圖。

這也是沒有辦法,當時中國的文盲率非常高,很多將領都沒有文化。

現在,在分析熱河失守的問題上,很少有人把裝備和制空權拿出來專門研究,在現有的熱河抗戰史料中,所有與飛機有關的資料,都散落在各種回憶錄裡。

即便是日方參戰人員,也沒有對日軍飛機在侵佔熱河時發揮的作用,專門做論述。

1933年3月8號和以後的日本報刊,出號外對佔領熱河表示慶祝,無一例外的把飛行員的照片作為英雄放在頭版上。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

當我們還在依靠長城防線,用步槍、火炮和大刀保衛自己的家園時,日軍已經開始了立體化的進攻。

日軍在佔領承德的同時,飛機和裝甲部隊已經開赴了長城沿線的各個關口。

國軍第七軍團第九十五軍四三六團團長董其武在《長城抗日的最後一場惡戰》中對日軍的進攻有這樣的描述:

5月23日拂曉,日軍第八師團的鈴木旅團及川原旅團的福田支隊,附坦克十餘輛,各種炮三十餘門,在飛機掩護下,步炮聯合向我團第十連前進陣地進攻。敵人的慣用做法是,先以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後,再以坦克掩護步兵向我進攻。

... ...

上午九時,戰鬥一開始,十架敵機在我四三六團陣地上空,輪番轟炸、掃射,並指示炮火向我陣地猛轟,在我團陣地上落下的炸彈不下一千餘顆。一時彈片橫飛,晨霧籠罩整個陣地,能見度很低,敵步兵群在坦克車後面向我衝擊... ...


大規模的飛機參與戰鬥,是抗戰史上的第一次。

立體戰爭,是熱河抗戰的另一面。


侵略熱河:日軍的空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本人的承德航拍


《歷史不會忘記——日軍侵佔承德紀事》

《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

《偽滿軍事》

《直隸省兵要地誌》等

圖片來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