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奇想,100年前釣魚一般用什麼線?

有魚豪釣


100年前是1919年是農曆 己未年(羊年)

100年前中國紡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各類絲綢製品也驚豔世界。

所以我認為比較高檔的魚線肯定是絲綢線編制而成(估計相當於現在的大力馬[大笑])

釣魚在原始社會是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這關係到餓肚子的大事[可愛]

我們來看看釣魚的原始人類是用什麼釣魚的。

原始人類用樹皮纖維編制魚線用骨頭做魚鉤。當然這非常的粗獷,但是魚更是生口的離譜[捂臉]。說不定魚貨也非常可觀[呲牙]。但是我想釣魚人肯定是非常的認真,畢竟關係到溫飽問題,不容大意。

後來隨著青銅時代的到來,魚鉤也變得高檔起來,魚鉤的大小粗細也有了講究。看了這些魚鉤真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魚餌應該就是一些比較容易得到的農作物和昆蟲蚯蚓一類的,我小時候就用過各種小蟲子釣魚,效果強到無法想象,因為抓到一隻蟲子就意味著最少可以得到一條魚,魚鉤用縫衣針自己做的,燒針的時候手都燙起大泡[捂臉][捂臉]。

再看看現在各種釣具琳琅滿目,魚護也是一個比一個大。魚貨呢???空軍司令到是提拔的挺快的[擦汗]。

最後進我微薄的力量呼籲廣大釣友:

愛護環境

綠色垂釣

取捨有度

快樂垂釣






漁人青峰


100年前就不知道了!我80後,大概是94年左右我6歲,第一次跟哥哥一起出去釣魚!也釣到了生平第一條魚,所以印象特別深刻!那時候農村竹竿都是稀罕貨,我大哥哥大我7歲(家裡兄弟三個)他跟同學去我們家大概5公里的地方偷了幾根竹竿,我當然沒分到,他們一人一根,線是從爸媽拆化肥袋子的縫包繩,農村的小夥伴大概都見過吧!浮漂就是高梁杆子,魚鉤是一毛錢10個的紙包的魚鉤!那時候一毛錢可是很珍貴的,我6歲上幼紅班(幼兒園)學費才30塊一年!鉛皮是村裡電工接線的廢銅線!魚餌就是自己挖的蚯蚓或者拿面用水加點兒香油!就這裝備!那時候的魚也好釣(樓主老家鄂西北地區的)我哥哥半天也釣了好幾條大板鯽。他們幾個都在釣,我也忍不住纏著大哥哥給我做一套我也要釣魚!可是實在沒有竹竿呀!哥哥不知道從哪兒找了一塊爛竹芭,這個竹芭就是用20根竹條用鋼筋從前中後連接起來做成一塊板一樣的東西建房子的時候搭架子用!從上面拆了一條大概不到2米吧,跟我也做了一套魚竿!!!那時候用這麼大的魚鉤還沒釣到這麼小的魚!!!沒錯,我下去第一竿就中魚了,一條小麥穗!我激動壞了,大聲嚷著提著魚竿跑著到大哥旁邊給大哥看!一晃20多年塊30年了!因為工作還有家庭原因哥哥已經很多年不釣魚了,而我一直堅持了下來!只是再也回不到那麼令人懷念的童年了!


卜陽平sunny


1、古人用的魚線

古代魚多,魚好釣,在古代沒有現在的科技,生產不出魚線,那古人用什麼線釣魚呢?最早是用麻線,中國有幾千年的種植麻,及紡織歷史了,古人將麻紡織成細絲,就可以釣魚了,

古人後來用蠶絲,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民養殖了蠶,發現蠶絲柔軟而細,又結實,就把多搬蠶絲並一起,做成絲線,用在紡織上不錯的,後來又用釣魚上面,


2、古人的魚鉤

古人在冶金技上已經有很大突破,但是魚鉤還不是金屬的,最先是用竹條切成2mm粗,10mm長一斷,絲線綁竹條中間,再把絲線綁在竹子魚竿上,浮漂就成一套魚竿了,把蚯蚓穿在竹條上,當魚吃蚯蚓時,

後來經過改造,就開始用動物的骨頭做魚鉤,把兩條魚骨頭交叉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型,再把絲線栓在一頭就成一個魚鉤了,穿上蚯蚓可以垂釣了。

3古人用什麼浮漂

以前沒有.什麼納米浮漂,可用的都是純天然的蘆葦杆浮漂,選一支上好的蘆葦杆,切一小段,用一條線把蘆葦杆綁線上,就可以了,根據水深可以上下滑動,

除了蘆葦杆,還有大蒜芯也是不錯的選擇,製作方法和蘆葦杆一樣,這方法在80年代還有不少釣友用過,

4古人用什麼做鉛皮

以前魚多,好釣,釣魚沒現在這麼多講究的,直接鉛墜到底,不存在什麼靈敏度的,以前隨便找塊小石頭綁在上面就可以了,只要蚯蚓到底就有魚兒瘋狂搶食。

總結:釣魚不一定要什麼名貴釣具,釣魚,釣魚,主要是要有魚,有魚了,什麼釣具都可以上魚,釣魚買適合的釣具,理性購買。不要盲目的買。


野釣小宮


首先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隨著現在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釣線也越做越細,越做越好用,漁具市場也出現了許多千奇百怪的魚線,那100年前釣魚一般用的什麼線呢?如果從今天開始向前推算的話,100年前其實是屬於清朝,那時候釣魚的魚線已經相比之前比較完善了。

宋代的釣魚愛好者邵雍在《漁樵問答》一文:“樵者問漁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魚?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魚。樵者請問其方。漁者曰:六物者,竿也,綸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一不具而魚不可得。”從這句詩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此文中的綸,也就是我們釣魚用的線:垂綸。

再者還有古代的一些魚線,魚線則是用麻線,再稍稍時尚一點的就是將結繭蠶體內的絲漿收集後,人工拉成單股粗絲,自然乾燥後形成的絲線,柔軟、光滑、透明、強度大。

雖然古代人釣魚的裝備比較差,但不得不說古代人在裝備較差的情況下,也這麼喜歡釣魚,可見古人對釣魚的喜愛,和古人對釣魚的研究。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之談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歡迎給我私信或者留言,我會再次給您解答,如果答案對您有用的話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歡迎大家討論問題,轉發並點贊!


漁道百科


一、據歷史記載,古代釣魚的魚鉤最初是將竹條或木條兩頭削尖包在魚餌中,後來人們學會了用動物的骨頭磨製的魚鉤,再後來有了鐵製的魚鉤。

二、古人用樹皮搓線,隨著農作物的出現,人類把棉花、麻捻製成線用於釣魚線。養蠶的出現,人們開始使用蠶絲,人工拉成單股粗絲,自然乾燥後形成的絲線,柔軟、光滑、透明、強度大。《列子.湯問》篇中詹何釣魚道:”詹何以獨繭絲為綸,芒針為鉤,荊條為竿,削粒為餌,引盈車之魚於百仞之淵溪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

三、現代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線,尼龍線、碳線PE線等等。又根據拉力值分了不同的型號。可任意選擇線號,精細釣法小鉤細線博大魚,要的是手法技術及刺激。又有人大鉤大線,為的是隻要咬鉤你就別想跑,重在魚獲。

四、蘇東坡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是個十足的釣魚人,所作的《劃魚歌》就是真實寫照,“一魚中刃百魚驚,蝦蟹奔忙誤跳擲。漁人養魚如養雛,插竿冠笠驚鵜鶘、豈知白挺鬧如雨,攪水覓魚嗟已疏。”也承載著詩人滄桑的歷史。


戶外老宋


古時工業文明還沒有出現,古人釣魚肯定用不上現代生產尼龍線、碳素線和PE線。

那沒這些線古人會釣魚嗎?肯定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柳宗元寫的《江雪》明確敘述古人會釣魚,像更早些的姜太公釣魚就可追遡到殷商時其了。

古人釣魚的一般用細棕或細麻繩做線,當然現在如果用這些古線釣魚,那隻能是釣情懷了,但關鍵是古時生態好魚多,總有開口上釣之魚,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古人對漁線的開發又更進了一步,隨著對蠶絲的認知,古人會把蠶蟲體內的絲槳取出拉成單根粗細的絲線,涼幹備用,這種絲線強度大。

這種絲線在春秋戰國時代就開始為釣者所用了。

“詹何以獨繭為綸,藝針為鉤,荊篠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於百仞之淵,汩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這篇巜列子•湯問》就很好的證明了春秋戰國時真絲線以出現了,而詹何用這真絲作魚線釣了一車魚而線不斷,又證實這線的強度。





龍頭潛海


你好,100年前也就是1919年,那時候尼龍材料還沒有發明出來,現在我們釣魚的魚線,就是用尼龍材料製成的,那時候釣魚應該用的是蠶絲棉絲等材料製成的絲繩。

釣魚在我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從古代起人們就開始釣魚,古代時也有用麻和樹皮做的麻繩,但是那種繩子不能做的太細,不然強度就不夠,不能用來釣魚。

古代人們就掌握了養蠶繅絲的技術,蠶絲可以紡成線製成衣,絲線用來釣魚比較合適了,所以古時候人們可以用絲線釣魚。後來有了棉花,棉線也成為了人們釣魚時的魚線,100年前那時候釣魚應該用的都是絲線棉線。


紅色男爵釣魚俱樂部


現如今市場上品種繁多的釣具傳統釣杆,臺釣竿,筏杆,拋竿,古人可沒有這些,那麼古人又怎麼釣魚🎣呢?

當然,古人有的是辦法:

早在東周,許慎《說文解字》就對“釣”作了精闢的詮釋:鉤魚也。鉤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魚謂之釣。

先說鉤,最初魚鉤是用細小的竹條,木條等削尖兩頭,魚線綁在中間(大概形狀見配圖),包在餌料中,魚吞食後卡住喉嚨釣起,後來人們學會了磨製骨質魚鉤,直到商代和西周才有了鐵質的魚鉤。

再說魚線,古代人是把蠶體內的絲漿取出處理後拉成單股粗絲,曬乾後當作魚線使用,這種小強度大,同時古人對魚線的顏色也頗有講究,唐朝詩人方平的《贈江上老人》中這樣寫道:“潭底錦鱗多識鉤,未設香餌即先知,欲教魚目無分別,須學揉蘭染鉤絲。”可見,古人對釣魚是多麼的愛好啊。





正東手作


古代人釣魚用的是棉線或者絲線。只不過受限於紡織技術等原因,一般線都很粗。不過沒有關係,因為古代魚兒多,也沒有什麼擋口之說所以基本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古人已經發明出來了“紡車輪”,也就是說他們懂得用滑輪來洩力和溜魚。所以線的拉力不行也不至於每次釣到大魚了都會跑。而且古人常常會釣獲大物,這當然不是他們技術好,而是用的大鉤粗線,如果你有見過博物館裡面的魚鉤,你會發現真的很大!現在釣鯊魚才差不多用那麼大的魚鉤。

只不過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加上商家推波助瀾要你用小鉤細線。古代人沒有條件用小鉤細線,而且也沒有必要:有大魚,為什麼要去釣小魚?


釣魚蓑笠哥


100年前應該是用的蠶絲或者是用馬尾巴上的毛(應為那裡的毛長)或者用驢尾巴上的毛,然後搓在一起,找一個正好的竹子綁在上面釣,竹子的韌性很強,再加上搓在一起的線,找一枚縫衣服的針放在火上燒一燒弄彎,你不要看這是幾樣不起眼的東西,那是可以搏大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