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糾結的普通人——有趣的元文宗夫婦

元朝是歷代封建王朝中疆域廣闊的一代,也被後世英雄及民眾所推崇,同時,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囿於文明層次、文化水平、宗教等多方面影響,其政權更替和宮廷內鬥在激烈的同時,也挺有趣的,甚至有些奇葩。

本篇介紹一下有趣的元文宗夫婦。鑑於蒙古人繞口的名字,便於大家理解,本文章一律以皇帝尊號稱呼,不再寫其本名了。

善與惡糾結的普通人——有趣的元文宗夫婦

元朝疆域是真心大啊

一、 歷史背景:元文宗和元明宗的“天曆之變”

1、 元文宗和元明宗是兄弟,都是元武宗的兒子,其中元明宗是哥哥、元文宗是弟弟,都是曾經的富貴王爺,

2、 兄弟倆的父皇——元武宗,於公元1311年駕崩,按照原來“兄終弟及”約定,元武宗親弟弟—元仁宗繼位,就是兩人的叔叔。親叔叔對這兩個侄子,也是很不放心,也並沒有為難哥倆,只是分別放逐到邊遠地區了,看管起來了。


善與惡糾結的普通人——有趣的元文宗夫婦

元文宗一脈絕斷


3、 再後來,元仁宗死後,其兒子元英宗繼位,再到泰定帝繼位,一系列的皇位更迭,按理說早就沒有了這對兒哥哥、弟弟什麼事兒了,兩個兄弟各自在世界忽視的角落裡,苟延殘喘。

4、 天上有時候真能掉餡餅的,連皇位都能掉下來。公元1328年,當時泰定帝去世,朝廷裡兩派起了紛爭、兵戎相見,當年受過元武宗恩寵的一個大臣,如今得知樞密院事燕帖木兒憑藉他掌握的軍權,最終取得了勝利。也不知道燕帖木兒是真的內心感謝當年元武宗對其恩寵,還是想拉一個皇家血脈的人來充大旗,這傢伙嚷著一定要立元武宗的後人為皇帝。

5、 元武宗兒子裡的長子是哥哥,但哥哥當時在漠南,一時半會回不來,弟弟在河南一帶,好吧,先立這個弟弟為帝,然後等哥哥回來,再把皇帝讓給哥哥。兩個人之中的弟弟就這樣率先當了皇帝,即元文宗,然後派人幾次三番的去漠南催促哥哥,即元明宗回來。多麼讓人羨慕、商量兄弟親情啊。元朝也很逗,地理位置遠遠決定皇位,皇位也可以先臨時坐,然後再讓。

6、 可能當皇帝之前,弟弟也好,實際掌權的燕帖木兒也好,是真心想迎接哥哥回來當皇帝,但權力就是一味毒藥,享受了幾天九五之尊榮耀之後,如果再讓出去,就有點不捨得,何況是自己冒著掉腦袋風險拼殺,才奪來的權力呢,心裡是酸酸澀澀的,內心深處肯定也一直激烈鬥爭。讓還不讓呢?

7、 哥哥呢,久居偏遠之地,面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皇位,也是狂喜、也喪失了警惕,被身邊人忽悠著,樂呵呵的就啟程回內地了,準備接管皇位及相應權力了、一夥人都準備雞犬升天,也沒有對燕帖木兒有太多安撫或拉攏,反而剝奪了其軍權,對其很冷漠。

8、 善惡只在一念之間,公元1329年8月,哥倆親切會面,把酒言歡,準備做皇權交接,三天後,哥哥,就是元明宗暴死,史稱“天曆之變”。弟弟,就是元文宗繼續當皇帝。


善與惡糾結的普通人——有趣的元文宗夫婦

關於哥哥去世,坊間留言有很多種。有人說,文宗趁明宗酒醉,將鐵釘釘入了明宗的頭顱;也有人說,文宗在酒宴上下毒,明宗毒發而死;也有人說是燕帖木兒的私自行為;但無論如何,這一刻,對皇權、對榮耀的不捨,元文宗肯定是參與的了,由善向惡,斬斷了兄弟親情。

二、 元文宗夫婦的一系列奇葩操作

1、歷來帝王之家,從來是殘忍殘酷,血腥爭奪,很少有善良之光的存在。元文宗夫婦,恰恰是一個特例。元文宗害死哥哥後,思想上、精神上遭到巨大的打擊,內心的譴責、恐懼時時縈繞著他,揮之不去,以致後來出現了精神分裂症。三年的皇帝生涯在惶惶不可終日中度過。同時,也許是善念,也許是元朝的政治習氣,元文宗和燕帖木兒也並沒有對哥哥的兒子們斬草除根,也只是把侄子們流放了事。

2、元文宗立了自己大兒子阿剌推剌答為太子,但不到一年後,太子便去世了,三兒子也前後腳的夭折了。元文宗鬱鬱寡歡,難道這是上蒼的報應?皇位是毒!對於僅存的二兒子,元文宗夫婦怎麼也不敢再立為皇位了,在兒子性命和皇位之間,兩人選擇了保全兒子性命,甚至迷信宗教說法,把這個二兒子放倒燕帖木兒家去撫養,以求平安,真是拳拳父母心啊。

3、公元1332年,心理壓力極大的元文宗駕崩,死前,告訴皇后和燕帖木兒:把皇位還給大哥一脈,立大侄子為帝。我暈!當年謀害哥哥的心理陰影是多大啊,元文宗在自己還有兒子的情況下,非要把皇位還給哥哥的後人。但是燕帖木兒擔心啊,元明宗的大兒子年齡已長、心智成熟,萬一知道當年謀害他老子的事兒,還不得吃了我們啊?爭執之下,鑑於內心罪惡的反省,大家決定還是傳位給元明宗的兒子們,稍作折中,立了元明宗的二兒子,年僅6歲的一個小孩兒。小孩兒容易被掌控,應該能保住我們自己的身家性命吧,猜測這應該是皇后和燕帖木兒當時部分心理活動。

4、人算不如天算,這個6歲的小孩,元寧宗,即位53天之後,暴死夭折了,當年的醫療條件真是差,夭折率太高,關於這件事情,應該是自然正常現象,沒有政治陰謀在裡面。這次咋辦啊?焦點又一次集中在元文宗皇后身上。

5、說起元文宗這個皇后,和元文宗是夫妻一對兒,思路和做法簡直如出一轍。在親生己二兒子尚存情況下,堅持丈夫遺志、擁立元明宗之長子,真是要把皇位還給哥哥的道路,堅持到底。權臣燕帖木兒可不傻啊,繼續阻擾,可惜天不假年,不久燕帖木兒死翹翹了。元明宗長子,這個大侄子,終於成為了皇帝,即元順帝。即位前,元文宗皇后與其約定,自己親的兒子燕帖古思為將來的皇位繼承人。好吧,這種政治約定,還能指望著元惠宗當真?

6、大侄子元順帝日漸長大、政治才能成熟,逐漸掌控了權力。這個時候,奇葩的元文宗皇后反而不甘寂寞了,經常批評惠宗“不用心治天下,而乃專作戲嬉”,甚至謀劃廢除元惠宗,擁立自己長大成人的二兒子為皇帝。好吧,你早幹嘛去了?現在想起立自己親生兒子為皇帝了,晚了。

7、基本結局沒有懸念的一番鬥爭,元順帝誅殺了元文宗皇后及其二兒子,為其死去的父皇元明宗報了仇。

三、 總結

每次讀元代這段歷史, 總覺得這對元文宗夫婦,簡直就是一對奇葩的存在:

1、 皇位在手的時候,三番五次去迎大哥,想讓位;真讓位了,又心有不甘,辣手謀害兄長。

2、 帝王家沒有親情,既然謀害了就謀害吧,但當上皇帝后,自己良心又過不去。非得把皇位還給哥哥的後人。咋想的啊?你們是侄子們的殺父仇人,忘記了嗎?讓還一次侄子皇位,也罷,明明親兒子還在,還要讓還第二次侄子皇位。這一番操作,真是讓人醉了

3、 已然把皇位還給大侄子,那就老實守好自己的本分,也許這一份“讓位”贖罪,會讓大侄子感動,會保自己餘生平安。奇葩的是,居然在大侄子坐穩皇位之後,還夢想奪位給自己親兒子,你們到底這是想幹嘛啊?是孫猴子請來的逗哏嗎?

善與惡糾結的普通人——有趣的元文宗夫婦

歷史文獻中的元文宗


善與惡糾結的普通人——有趣的元文宗夫婦

影視劇中的文宗皇后


試逞想,如果這些事情,放在南北朝、放在隋唐,是不可能存在的,政治是無情的,尤其帝王家,優柔寡斷、斬草不除根,那是為自己埋雷,為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如劉宋皇室被集體團滅、明君如唐太宗李世民斬殺兄長李建成之後,更是一股腦除根了一堆親侄子們,哪兒能像元文宗夫婦一樣這麼操作呢?

即使不斬草除根,也不能把皇位還給侄子們嗎?你們雙手沾滿侄子們父母的鮮血,你還指望侄子們能放過你們啊?

到底是什麼原因早就了元文宗夫婦這般奇葩操作呢?以小編短淺閱歷作分析,原因有三:

1、 元文宗夫婦多年也是被髮配、被看管的落魄王子一族,沒有受過系統的帝王教育,偶然當了皇帝、掌控了權力,但政治才能,真的是嚴重不足,對政治鬥爭殘酷程度沒有清晰認識。沒文化,真可怕啊。

2、 元朝濃厚的宗教信仰,對人們影響至深,尤其是善惡輪迴的觀念非常強烈,一時衝動殺了兄長,兒子接二連三的夭折,深深的打擊了這對夫妻,加上強烈的護犢子心態,讓兒子能活下去的想法,這一時刻,他們就是人世間一對普通父母,其感情、其做法,也非常讓人值得同情。

3、 內心深處,深深的善良。元文宗夫婦,應該是一對非常善良的人,也真心為殺害兄長的行為懺悔,現實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間的爭鬥也很多,衝動之下,可能做了錯事,但並不代表就是徹底的壞人。他們用餘生的時間,為當初的錯誤在贖罪。很多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多年之後也都相逢一笑泯恩仇,相互和解。

元文宗夫婦,一些列的操作,確實很奇葩,始終糾纏在善惡之間,其實,每個人又不是呢?魔鬼與天使,共存在每個人心底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