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此次改革,日本可能會再延續上千年的奴隸社會

日本是由幾個大島和若干小島組成的國家。在古代,這種島國的特點之一是內部矛盾必須自己來解決,外部勢力很難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時還是人們與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礙,所以,自身的改革極其必要。

公元3世紀以後,日本本州地區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政權——大和國。大和國原來侷限於本州島中部的大和地區。在不斷的擴張中,大和國逐漸佔領鄰近地區,領土越來越大。5世紀時,這個國家已經統一瞭如今日本的大部分地區,今天的日本國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若沒有此次改革,日本可能會再延續上千年的奴隸社會

可以說,645年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七世紀的一次重大變革,雖然,史學界一直還在討論此次變革後的日本社會性質,但是,這場政治和經濟上的改革,讓日本自此開啟一段歷史新紀元。

此次改新是上層統治者看到了危機,而自主採取的改革。那時的國名是大和國,雖然有天皇,不過貴族力量強大,這些貴族只會扶持有利於自己利益的天皇。

當時的勞動人民由兩部分群體組成:

一部分就是奴隸,沒有自己的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人主要是從事家庭內部的勞動。

另一部分就是部民,這是大和國在擴展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他們的組成基本是被征服或者歸順的部落,按照他們原先的組織形式保留,依舊在自己原有土地上生活。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平民。部民可以保留少量家庭財產,不過,他們和平民一樣,日益受到上層貴族的盤剝。

若沒有此次改革,日本可能會再延續上千年的奴隸社會

大貴族是想控制對國家的領導,中小貴族則是想壟斷土地和財富。部民和平民失去土地,生活無法保障,自然起來反抗。這時的情形就是國家很混亂,統治者想扭轉這個局面,就必須要有措施。他們先是吸取中國的一些做法,改革戶籍,讓一些被奴役的部民實際成為自由的國家農民。農民是直接向國家交稅的一類人,這等於是剝奪貴族的收益,自然會遭到他們的反對。

這項改新其實也是天皇和貴族之間的爭權較量,雙方力量的相持持續了半個世紀,臨朝攝政的聖德太子決定要向中國學習,加強皇權。大和國和中國從五世紀開始就有交流,後來,佛經的傳入成為改新的一個觸發點。本來聖德太子已經做好改革準備,只是貴族非常害怕自己利益受損,在他死後,又殺死了他的兒子,中斷了改革。聖德太子雖然去世,不過他派去向唐朝留學的人員陸續歸國。

這些人帶回的治國理念及文化,讓當時的皇室人員決定改新。為了順利推進改新,就要先除去攔路的障礙,於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在宮廷上演:皇室人員藉著為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使節“受貢”儀式,安排大貴族也參加,然後,宮門一關,一場政變讓皇室家族奪回話語權的“大化改新”就此拉開序幕。

若沒有此次改革,日本可能會再延續上千年的奴隸社會

如何評價大化改新?

先來看看此次改新的舉措。

首先,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強化天皇皇權,廢除貴族世襲制。還有一點很很重要,任用有才之士。在國家管理制度上,參照唐朝當時的省部州縣制度設立國郡裡制,無一不在加強天皇的絕對統治。

其次,在經濟上,廢除部民制度,進行土地改革。不論皇室的還是貴族的田莊、屯倉等,都歸國家所有,這也是皇權集權的特徵。那些部民也成為國家的“公民”。國家會將土地給農民耕種,農民要做的就是上繳賦稅。

當時的賦稅制度就是“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製”。從這個舉措看,這項改新當時應是相當徹底。土地全部國家所有,國家統一管理。又將部民轉化身份,等於釋放勞動力,部民及其他農民有活幹、生活有保障,自然不會再想其他心思,而國家的經濟來源也有充分保障。

政治和經濟上的改新,是互為保障的關係。天皇沒有拿到絕對統治權,是無法調動那些土地。貴族世襲制被廢除,以及部民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強化皇權集中。

若沒有此次改革,日本可能會再延續上千年的奴隸社會

那麼這項改新的效果如何,又如何評價呢?

前期,雖然農民有了土地,但是,到了後期同樣出現賦稅過重的情況,很多農民吃不消就跑了,做起流民或者依附寺院、豪強等。

從天皇集權和土地使用的角度看,此次改新應是變革了日本的社會制度,從奴隸制度進入封疆制度。雖然,到後期很多農民不得不依附他人生活,不過,那時土地是掌握在國家手中,是國家對農民的剝削,而不是奴隸主對奴隸的關係。

此次改新的最大的成績應是在於,國家對土地的佔有,從而避免更大的社會分裂。而且,開啟非暴力的社會變革先例,並促進新的生產關係發展。雖然,後來不能避免農民一樣流離失所,卻是為日本迅速發展奠定基礎。所以,此次改新也是證明,學習和模仿先進的理念,定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沒有此次改革,日本可能會再延續上千年的奴隸社會

從此,日本開始進入到了封建社會。

【《日本古代吸收中國文化的改革》、《影響日本的兩次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