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週末的培訓機構裡熱鬧非凡,人來人往。

突然一位老師大聲責罵起她的孩子,原來這位老師下課回辦公室時,發現自己包裡的一千塊錢現金就被攤在桌上,而辦公色的門就對著走廊大開著。老師趕忙數了數錢,發現少了兩張一百。

原本因為包內有現金,老師特意把它放車裡的,後來她上五年級的女兒要拿她包裡的卡,老師便讓她女兒把包拿來取卡。而她女兒從包內的錢包裡取完卡後竟然直接將錢攤在桌上,人走了。

老師很是氣憤,她完全理解不了女兒的行為。對她來說,學習優異的女兒是讓人可信賴的,但她竟作出如此白目的事情來。老師完全忍不住怒火,一口氣責罵了好一會兒,她女兒實在憋不住了,便回嘴,“大不了還你,錢又不多”。

老師更生氣了,其實她在意的並不是丟失的錢,她在意的是孩子對錢的毫無概念。而她沒想到的是,自己責罵了半天,孩子卻得出自己的媽媽很在意這兩百塊錢的結論。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場景還是很常見的,孩子一旦做了超乎我們預計的事情,我們第一反應便是發火。而在發火的過程中,我們就會冒出一系列負面的評論,這些評論我們以為會讓孩子引以為戒,然而常常事與願違,孩子只會針對這些評論找藉口或者直接反抗。

這直接的結果就如上面例子裡的孩子,非但沒理解媽媽的教導,反而對媽媽產生了誤解。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在《非暴力溝通》中,作者就指出我們大多數的人使用的語言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在親子關係中,因為父母處於權威地位,更加容易對孩子使用傷害的語言,而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那對我們父母來說,當孩子發生錯誤或者需要按我們的指示做事時,我們究竟該使用怎樣的語言與孩子溝通呢?

學會觀察,而不是評論。

當父母碰到自己看不慣的事情,多數情況會直接對孩子做評論,而不是觀察。

比如很多小孩都喜歡吃零食,媽媽禁止後,孩子還是會偷偷買著吃。若媽媽發現孩子私下偷吃零食時,可能會說,“零食吃多了,你會生病的,這些東西非常不好”。這實際是媽媽直接給出了評論孩子第一反應可能是找理由來反駁。

此時如果媽媽只是提出自己的觀察“我又看到你吃零食了,這樣我很擔心你的健康會出問題”,孩子更可能會接受媽媽的意見。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學會正確表達感受,適當示弱。

當孩子在家裡寫作業注意力分散時,媽媽常常會忍不住干預,甚至直接向孩子發火,“不要浪費時間,每次做作業都這樣,東摸摸西摸摸,看得我心煩”。

這句話裡表達的是負面的想法,“心煩”並沒有正確表達出此時媽媽的感受,孩子可能會理解成媽媽自己肯定心情不好或者孩子認為自己就沒讓媽媽感覺不煩過。因此對於媽媽的這句話,孩子並不會產生愧疚從而改正行為。

若此時媽媽說,“以你寫作業的速度,我挺擔心你會完成不了作業”。這句話表達出了媽媽心中真正的感受,同時也向孩子示弱,表明自己的憂慮。孩子聽後,更能明白自己的處境。

因此當看到孩子做了我們認為不良的行為,我們最應該的是向孩子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指責。

當父母看到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時,是習慣指責的。

比如孩子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糟糟的,沒有收拾。媽媽可能一看到就上火了,“你沒看到你的房間都沒放腳的地方了嗎?你怎麼能這麼懶”。而一開口就是指責並不會讓孩子立馬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過錯,反而可能讓他們開始討厭媽媽的干預。

媽媽的話語裡除了指責,其實並沒有談到自己的需求。如果媽媽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房間這麼亂,我收拾起來很累,我今天工作忙了一天,真想休息啊”,孩子往往能意識到自己行為帶來的不良後果,也更能理解他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在《正面管教》中,作者就提出過,大人們需要做的只是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需求告訴孩子,孩子就可以成為善解人意,富有責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點時間對他們說實話。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與孩子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

當父母與孩子發生矛盾或者孩子做錯事情時,往往是父母決定最後的解決方案,父母直接告訴孩子今後該如何做,如何規避此類事情再度發生。

但其實孩子更有解決問題的動機,給孩子一個機會去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候還能收穫一個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孩子的思考能力。

像開篇裡的例子,生氣的媽媽表達了一系列不滿,並做了嚴厲指責,但實際她並沒有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她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嚴厲指責來給孩子做警示,讓她避免事情的再次發生。

可孩子實際可能並不能完全理解這件事情為何會如此嚴重,因為在她眼中始終還是隻是兩百元的問題,對於零花錢不少的她來說一點都不嚴重。另外也可能只是孩子粗心的原因,但是整個溝通中,媽媽無從知道孩子的想法,她只是簡單明瞭的禁止。孩子也並未從中明白更多的道理,發展更多的思考能力,她只是明白了就是不該“這樣做”。

罵孩子半天,卻發現他把我的意思全理解錯了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很少父母會意識到自己的語言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畢竟語言不是行為,它的“暴力”並不能被直觀看到,但是負面語言的威力一點都不亞於暴力行為產生的破壞力。一直不能得到良性溝通的孩子,很可能會選擇單方面切斷溝通的橋樑,從此父母再難進入孩子的內心。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與其不斷對孩子提出命令與勸慰,不如學會去糾正自己語言的表達方式,做到事半功倍育兒。

我是理性,客觀的育娃寶媽葉蘇格,如果你關於該文有任何看法和意見,歡迎給我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