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

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趙都邯鄲迎來了位燕國的使者。

這個使者級別蠻高,燕國的丞相慄腹。

他這次奉燕王之命出使齊國,表面上是互致問候,實際上是暗窺虛實。

長平慘敗後的貧弱枯竭殘破讓慄腹心中狂喜。

燕國和趙國相鄰,早就想趁著趙國長平慘敗還沒喘過氣來趁火打一把子劫。

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 粟腹樂得屁顛屁顛的回到燕國,把自已這一趟的所見所聞眉飛色舞,添油加醋,繪聲繪色的報告給了燕王。"趙長平之戰,丁壯盡死,此時伐趙,機不可失!"

慄腹這個比六月天隔夜飯還餿的餿主意可把燕王坑慘了。

在慄腹唾沫星子中,他彷彿看見偌大的趙國就象他案上的菜碟,他想吃哪一盤就吃哪一盤。

他一拍腦袋,幹!

兵分兩路。

慄腹不是最亢奮嗎?好,一路由他親自率領,進攻趙國的鄗城(今河北省柏鄉縣固城店,後來光武帝劉秀登基地)。另一路由大將卿秦率領,進攻趙國的代地(後稱代郡,今河北蔚縣西南)。

此舉一出,天下譁然。

戰國末期雖禮崩樂壞,弱肉強食,但自古之道,義不伐喪。趁著人家家裡辦喪事去鬧人家,老百姓之間再大的仇也不興這麼幹。就算得了便宜脊樑骨也會被戳斷,被唾沫淹死。弄不好人家奮起發抗,邊上看不下去的鄉鄰拔刀相助把自已連本賠進去。

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事關臉面名聲,對這事各國都比較忌諱,太下三濫,哪怕心裡再好這一口也得掂量掂量,畢竟死人飯難吃。

趙國長平一戰一下子死了四十萬人。這四十萬人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誰無妻兒老小,三親四舊?趙國幾乎家家戴孝,戶戶招魂,號哭震天,淚飛如雨。

這是場天大的國喪。

碰上這樣的事最好別去招惹,一肚子氣沒地方撒,誰來滅誰。

燕國這下子算是趕上了,撞刀口上了。

剛趕跑秦國這一頭虎,又來了燕國一群狼,豺狼來了有獵槍,覺得活著沒啥滋味兒的趙國人決定不過了。

這就是哀兵!哀兵必勝!

接下來的劇情要多狗血有多狗血。

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 七十歲的廉頗重披戰甲,再跨雕鞍,率領著這支早把自已當死人的趙軍把來犯燕軍這一頓胖揍。

戰果如下;

喊得最兇,叫得最響的燕國丞相兼急先鋒慄腹被群毆致死。

另一路的卿秦和樂閒兩位幫閒被生俘。

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 一肚子氣還沒撒乾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打到他老家去。

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 燕都被圍。

燕王這才黃粱夢醒,才明白喇叭是銅鍋是鐵。

晚了,已被死鬼慄腹帶進了坑裡。

沒辦法,自已的屁股還得自已擦。

好說歹說,討價還價,連道歉帶哀求,才用五座城池把這群大爺打發走。

本想佔個便宜,沒想到吃個大啞巴虧,還有苦說不出,名聲也臭了。

都怪自已吃相太難看,吃沒吃著還被廉頗這塊老骨頭崩了牙,在天下諸候面前裡子面子丟得那是乾乾淨淨。

趙孝成王覺得今天才找到王的尊嚴和體面,這是他登上王位以來最舒坦的一天。

這一戰下來,一掃長平大敗的晦氣,大長了趙國國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趙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暫時的鞏固和加強,贏得了相當長的和平時期以利修養生息。

趙國因禍得福,名利雙收,這都是託了廉頗這位忠勇老將的福。

趁火打劫的燕國淪為了天下諸候的笑柄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趙孝成王誠心誠意的覺得自已瞎了眼把金子看成了生鐵,為表達自已的歉意,酬謝廉頗的蓋世之功,他把尉文(今河北張家口市蔚縣)封給了廉頗作封地,同時封他為信平君,假相(代理相國),將舉國軍政大權盡委於他。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年過七旬的廉頗身兼將相,達到了人生事業的最高峰。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