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在当今是什么文凭?

巴山老区


严格的来讲,状元,榜眼,探花不是一个文凭,而只是科举考试当中的殿试的前三名,而且每一年只有三个人,所以这不能称为是一种文凭,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如果硬要将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文凭先进行对照的话,我们倒是可以简单的进行与现在的一个对比,但不能完全等同。科举一般我们称之为四级考试。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童试。

童试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凡是没有取得县学洲学府学生资格考生,不论年龄大的都称为童生,为取得入学考试读书人必须首先参加童试,那么被通过童试的人,我们一般称为秀才,茂才,相公等。其水平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第二,乡试

乡试是在各省举行,参加乡试的学生必须是通过了童试的考生,同时乡试的主考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每年各个省能通过乡试的人数,一般是40个人左右,应该说也是非常的难的。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了乡试的人,称为举人,就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如果通过了相应的测试,就可以担任知县,或者成为地方官的学官。其水平就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了,因为通过这样一个考试,基本上就可以成为是人才,因为可以直接当官了。

第三,会试

会试是由礼部(相当于教育部)主持的全国性的考试,各省举人在乡试的第2年,都到京师参加考试。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按照清朝明朝的大概的数字,会试通过一般在300~400人左右,最少的时候在清乾隆一年会试的通过人数全国只有96人。会试的第一名成为会元。通过会试的人,称之为贡生。如果非要与现在的文凭相对比的话,会试就应该是,最少是硕士研究生。

第四,殿试

殿试是以皇帝的名义召集的,会试合格的人进行的考试,清朝时期一般都是在会试当年的三月开考,地点一般设在北京天安门保和殿进行。通过会试的人,我们称为进士。殿试录取又分为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如果与现在的学位相比的话,殿试就已经是最高等级的考试。因此,进士就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了,已经是达到最高级。

所以说,我们将童试可以看作是高中考试;乡试作为本科的考试;会试是研究生考试,殿试就是博士考试。如果这样分的话呢,还基本上能够对应上,而对于状元、榜眼、探花,这是殿试前三名的荣誉称号,他与文凭不能直接挂钩。

另外,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乡试中得解元,在会试中又得会元,然后在殿试当中仍然中状元,那么这个人我们就称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就是这个来历。一般来讲这是非常难的,明清500多年间,明代只有两个人曾经连中三元,清朝也只有两个人连中三元。


义哥说教育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是通过殿试的前三名的称谓,他们的学历都是进士,如果放在现在他们的文凭相当于文学博士。殿试第一名是状元、殿试第二名是榜眼、殿试第三名是探花,通过殿试的人都可以获得进士出身,而进士就相当于相在的博士。科举制度下学历有四层,分别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对应今天的学历就是高中、本科、硕士、博士;当然今天的学历不仅仅有文学,还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而古代的科举制度下只有文学。

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主要是国家选拨优秀的读书人进入政府部门为官治民,最高层次的选拨是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的殿试,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称为状元。进士出身是步出仕途的基本条件,通常有进士出身的人可以直接任一个县的最高长官,特别优秀的可以任州部最高长官。殿试的前三名还可以进入太学深造,出来后可以直接做京官,御史、大学士、著作郎等官职可以手到擒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要想有进士出身,那得经过层层考试,竞争十分的激烈,有的人一生皓首白经也无法取得进士出身。当了状员后,高官厚禄,娇妻美妾就都有了;比如唐僧的父亲当了状员后就被丞相的女儿看中,而得到了绣球。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院试在县、府、省三级均可主持考试,跟今天的高考差不多,考上的人称为秀才,没有考上的称为童生。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朝廷派员在各地省城主持考试,参考者为秀才,考上者为举人,举人就可以从政为官了。会试在京城考试,由礼官尚书主持,参考者为举人,考上者为贡士,贡士同样可以从政为官。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只有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古代的状员都是国学功底深厚的饱学之士,他们对四书五经十分的熟悉与了解,字迹优美,文章华丽,但是他们不一定都是治国理民的能官干吏。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有147人,事迹可考者有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著名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就是状员,他是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爱国丞相文天祥也是状员出生,他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后来官至丞相。大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是近代比较著名的状员,他曾两次担任皇帝的帝师,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最终促成了“戊戌变法”。


大秦铁鹰剑士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者分别为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其中,进士的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通俗一点,状元榜眼探花就相当于一场全国性考试的前三名,地位可想而知,那可以所做当今的什么文凭呢?

秀才在这几个学位中是最低级的,欲知状元如何我们先看看秀才。根据统计,清朝后期,每年大约接收2万余名秀才,全国共有秀才40万人—50万人,秀才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000分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录取的博士数量大约为7.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0000分之一。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可以和如今的博士相比,而且读书人会享有更多的特权。秀才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见官不跪,会免除徭役赋税,而且还享受国家的各项补贴。秀才出来做官当一个乡长镇长,或者地方性的税务局局长也是不成问题。

说起举人,我们可能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范进,举人究竟有何种功效居然乐疯了一个中年人。根据明朝记载的数据显示,一年大概录取举人400人次,全国大约有11万名举人。举人数量相比秀才已经减少很多,秀才能享受到的福利举人也可以全部享受。举人比如今的博士后还要“珍稀”,基本出仕就可以在县一级认知,成为知县。当然,如果是一个有能力或者有关系的举人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进士更是全国的希望,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仅仅出现过11万民左右的进士,平均每一年的进士还不足100人,比如今的世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还要尊贵。进士就相当于牛逼的博士后毕业参加工作,初步接任的工作就基本是省一级别的高管,或者重点985大学的重要院长甚至校长。

进士里面又划分了层层的等级,大约分为了三等。一等会赐进士及第,还会赐予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封号。一甲都可以直接进入到翰林院担任编纂的工作(比当今的中科院级别还要高,地位还要重要)。成为一甲进士毫不夸张的说登上了人生巅峰,不仅可以骑着高头大马游遍京城还能迎娶白富美,如果官场能力过硬的话还能坐上侍郎、巡抚、御史等旁人努力奋斗一辈子都坐不上的高官。进士也分文武,武进士数大约只是文进士的一半,所以武状元的地位也相对更为高贵一些,武状元会被直接授予参将(正三品,相当于正军级),十分荣耀。

有知识者在中国向来是受到尊敬的,从春秋战国周游列国的文人墨客到隋唐的科举人才,不论何时何地上天都不会埋没人才,是金子不论在哪儿都会发光。而状元、榜眼、探花可能是古代最为纯粹和稀少的金子了。


小镇月明


状元、探花、榜眼是什么文凭

相当于最顶尖大学的最顶尖文凭


1、先科普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普通的读书人通过院试成为秀才

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是解元

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

贡士通过殿试成为进士,殿试分三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2、科举制度的含金量

我们刨除考试题目的难度,从人数分析,以清朝为例,

清代1549县 共出152100举人、25363进士、

1645至1904期间,共260年,112次乡试及会试殿试,平均2.32年一轮

平均每轮科举产生1358举人、226.5进士。,平均每年585.3举人、97.6进士

平均每年每县获得0.38举人、0.06进士

260年内,共有336位(状元、榜眼、探花)


平均每年每县获得0.38举人、0.06进士

260年内,共有336位(状元、榜眼、探花)

这是什么概念,自己体会吧!有人拿清华北大和状元探花比,听起来真可笑

即便考虑人数的因素,清华北大最多相当于清代的一个举人!


合川中公教育


在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拼爹”制度,学好文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有着大家风范的禅让制就和历史说拜拜了。

奴隶时代的王位世袭制开始兴起,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王位的继承不在以一个人的品行学识做标准,血缘的亲疏才是王道,至此天下不再为公。

随着朝代的更迭,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了很多个春夏秋冬,从王位世袭制走到察举制,再从察举制走到了九品中正制,慢慢的,血缘关系在官场里没有之前那么浓郁了。

他们选出优秀的地方官员来担任要职,推行“贤有识举”来让人才发挥他最大的才华。

这样的做法,似乎做到了唯才是用。可是,当剖开那些所谓的皆大欢喜,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寒门子弟无法靠近官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即使满腹经纶,也依旧没有用武之地,知道隋朝科举制度的到来。

从隋朝开始,选拔官员不再以世家大族的威望做标准,而是以考试的方式来选出真正的人才,他开始变得公平公正。它开创了一个不一样的选举方式,打破了原有的阶级固化,它让人才大量流入中央,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里程碑。

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也分为很多的等级。

最先经过的考试就是童子试,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小升初,只有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才有机会去参加高考。通过童子试的人成为秀才,具体装扮可以参考《倩女幽魂》里得宁采臣。

再往上走就是乡试了,如果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被录取了,那么就成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又称作解元。千万不要小看了他,在古代的时候,如果中了举人,就意味着你可以踏足官场了,自古以来政治最吃香,很多人挤破了头颅甚至终极一生都只能在秀才上原地踏步。所以,我们很能理解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之后高兴的疯了的心情了。

仕途心强的人可以在通过乡试之后继续考试,再往上一级就是会试了。乡试之后的考试地点都设置在了京城里,所以很多人在得知考试结果之后会赶往京城。

会试过了,就要面临真正的考试了——殿试,也就是现在的全国高考。皇帝亲自监考,现场绝不会出现打小抄,作弊等违反考风考纪的行为。

通过了殿试的人,就算是走完考试的全部流程了。殿试成绩排名前三个的,分别成为状元,榜眼,探花。如果状元长得足够英俊,运气好的就可以得到公主的青睐,留在宫中做驸马,皇上是自己的老丈人,这是何等的风光,怪不得在古代有人终其一生都只能在秀才止步,却依旧前仆后继的考试。

状元,榜眼,探花就像是现如今考研成绩排在前三名的同学,学历都是院士,只不过去的单位,学校不同罢了。


旧时楼台月


古代没有学历教育,他们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而读再高的书,官府也不会颁给你任何文凭。所以其实很难现在的文凭对应起来。

有人说状元、探花、榜眼,相当于现在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明显有失偏颇。

不管是状元、探花还是榜眼的,都是科举的最后一环-殿试所评比出来的。而能参加殿试的人,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相当于预备官员。

而现在不管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如果你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你是没法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也就是无法“做官”,而现在更没有预备官员一说。

古代的科举,核心是为了选拔官员,这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有点类似,但又不太一样。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本科是起点,还有部分要求硕士和博士。而本科中的211和985毕业的,相比非211和985的,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如果按这种类比方式的话,状元相当于清华北大的本科文凭;探花相当于985本科文凭,榜眼相当于211本科文凭。

至于硕士和博士,我没有找到可以现在对比的史料。只能把科举中的殿试,比之于现在的本科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这种模式。

只有这样比较,才勉强可以把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和当今的学历文凭对应起来。


袁卫宇


科举中的功名,如果用文凭来对照,那一定是十分滑稽且可笑的。

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考上进士的难度,会试每三年一次,每次产生的进士约为三百人左右,对比一下今天的公务员考试通过率,你会发现,通过率远远低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也就是说,会试通过率极低。

而这三百人的进士人数分布极为不平衡,有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最为珍贵,只有三位,便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就是全国的前三名,作为前三名,他们会被送入翰林院,担任清贵的官职,是为清流,经常会有得见天颜的机会,早晚能够位极人臣,担任个正二品尚书都御史那是板上钉钉,换算成现在起码等于实权正国级副国级干部,若是机缘得当,封侯拜相亦是寻常。

假若明清两朝,则会担当“庶吉士”,而明清一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大臣必须是庶吉士。也就是说,状元、榜眼、探花极有成为中央最高的几位领导人之一的可能,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用文凭水平粗暴的对应了。

但是如果一定要给他们与现代文凭进行归档对应,也不是不行,只是可能不那么准确。

我们首先来看状元,状元者,全国第一也,那么我们姑且认为他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满分第一名、拥有多项博士学位、各省乃至国家公务员考试满分第一名、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行政部门长官经过调查研究指名道姓要的虎背熊腰或者文质彬彬的一个小伙子。



其次我们来看榜眼,榜眼者,全国第二也,那么我们姑且认为他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满分第二名、拥有多项博士学位、各省乃至国家公务员考试满分第二名、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行政部门长官经过调查研究指名道姓要的国字脸的一个小伙子。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探花,探花者,全国第三也,那么我们姑且认为他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满分第三名、拥有多项博士学位、各省乃至国家公务员考试满分第三名、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行政部门长官经过调查研究指名道姓要的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貌比潘安,简直可以直接出道娱乐圈的一个小伙子。


夏目历史君


状元、榜眼、探花是殿试的前三名,为古时科举制的最高荣耀,足可夸赞终身。可相当于当下是什么文凭,真还不好比较。

古时三级考试制度,乡试、会试、殿试,考试的范围是差不多的,四书五经,策对等等。从童生开始就进行训练,以免到了会试、殿试时出了洋相。这种反复训练到了清时已死板到了仅是“八股文”,也就是为更好“糊弄”皇帝。

而现代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是个知识渐进的过程,从启蒙到基础再到常识,到高考时,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能力和擅长方向的一个测试。进入大学选择喜欢而有基础的方向深入研究,之后的硕士、博士更是在细分方向作专业性研究,力求寻求突破和进步,这就不止是在学习了。

如果按两个体系学习内容看,古代的会试应相当于全国的高考,殿试也就是重点大学的一次附加面试,只是面试官为皇上,参加了殿试,能博个“天子门生”的荣誉罢了。会试一共三甲,一甲、二甲都称进士,一甲相当于现在能入排名前十的学校,二甲就是重点大学。三甲所录人员最多,可名称与一、二甲还是有区别,叫“同进士”,意思是“相当于进士”,这相当于现在的二本。有意思的是,进士从来看不起同进士,就如同现在985、211看不起一般本科一样,在官职录用时,同进士也是无法与进士同日而语的。

古时民间所述,中状元,招驸马,就是人生颠峰,其实不是这样的。古时什么年龄能中状元,本不是靠谱的事,皇上是否有待嫁女儿,是否愿意嫁给状元,这更是不靠谱的事。可就状元来说,绝大部份是一定不想当驸马的。驸马是个职业,当了驸马就断了从政之路,而科举制就是选官制,参加考试是为当官的,作了驸马却等于断了此路,没几个状元愿意。





净月暖阳


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文凭?

看到这个问题,整个人都不舒服了!

古代的科举考试,从来都不是学历教育,也根本不涉及文凭问题。科举考试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如果非要比,只能和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比一比。

今日的公务员考试,面向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聘,一旦考上,直接担任相应职位,可是距离“做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现在的很多遴选考试、选调生考试,貌似比一般的公务员国考要更厉害,也不过就是储备干部而已。

如果考上状元、探花、榜眼,将来大部分都能成长为省部级官员,巡抚总督跑不了,宰相首辅也不是没可能。每年800万以上的大学生中,状元榜眼探花妥妥的几百人,将来能有几个当上省部级?

在古代,要想“学而优则仕”,需要走很长的一条路。

第一步,好好学习,参加府试和院试,成为秀才。

这一步,已经拦住了大部分人,首先你要参加府试和院试,必须有老秀才或者老举人的举荐,当然大部分都是老师给举荐的。参加各种私塾辅导班是必须,给老秀才端茶倒水送钱也是必须。没有一定的财力,绝对不敢走科举这条路的。

府试,顾名思义,就是在所属的州府进行考试。当时的府,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旧社会大部分的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少部分进过县城就是见过大世面了。而你作为小小的童生就有机会到州府上考试,已经是全村人全族人的骄傲了。

院试,和府试差不多,院试常常在省会举行,主监考就是学政(副省长兼教育厅长)。

如果你考上了,你就成了秀才了,获得了一定的特权。在家种地有免税的权利,出门在外不用买车票买船票办理介绍信。

如果你穿越到明清,一定要办一个秀才文凭,否则可能被当做盲流抓起来打死的。

第二步,继续努力学习,参加乡试,成为举人。


乡试和院试一样,也在省会举行,这是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乡试的主考官一般来说是翰林院出来的大才子,如果得到这些大才子的青睐,将来不管是考试还是做官,都大有益处。

乡试成为举人,几乎成为所有读书人最难攻克的高峰。明清两朝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就是说,举人难考,但进士好考。成为举人,就得到了做官资格,比如我们熟悉的左宗棠和于成龙,就是举人出身。

考取举人的乡试,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遴选或者选调生考试,属于优中选优。通过考试,就以为着获得了国家官方的举荐,所以这里面作弊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的爷爷,就是因为在举人考试中作弊,导致了家道中落。要不然也是绍兴当地响当当的望族。

因为作弊严重,所以,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们,通常都会花很多钱去买通考官。这个操作,把绝大多数寒门子弟排除在外。当然,如果你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可能直接被主考官或者学政招纳为女婿了。

第三步,更加努力学习,参加会试,成为贡士。

贡士这个阶段,很多人不熟悉,这是因为贡士大都在首都举行,考上贡士的人,直接要接受皇帝的面试,从而成为国家高级储备干部。

贡士,顾名思义,就是贡院走出的士子,也是贡献给国家的优秀人才。即便不会被录取为进士,将来的前途也不会太差。

第四步,百倍努力学习,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贡士的考试,是高级储备干部的笔试,进士的考试,则是高级储备干部的面试。既然要面试,长得丑的话,可能直接就被刷下去了,连参加殿试的机会也没有。

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有趣的是,历史上又很多有名的状元和探花,但几乎没有有名的榜眼,也许是很多人宁可当探花也不当榜眼吧!

成为进士,就有可能进入翰林院当官,如果进入翰林院,将来最不济也能当个省部级官员,甚至直接当上宰相。放在明朝,大部分的内阁班子成员都来自于翰林院,翰林院的学士们,虽然穷的没钱花,可是一想到将来有机会出将入相,心理都是热乎乎的。

清末最有名的三个半翰林,分别是徐世昌、杨士镶、张謇和张佩纶,这些人因为袁世凯的点评而出名,也因为与袁世凯的关系,为人们津津乐道。

成为进士后,如果没有门路当翰林,那也可以出去当官。九品县长或县丞起步,当县令的也有。到了地方上,基本上是财政、军事、法律一把抓,那是真正的一把手土皇帝。当然不要分到《让子弹飞》里面的鹅城县,没到任直接就没命了。

顺带说说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于成龙是明朝崇祯年的举人,年龄大了,考什么也考不上。恰好清廷准备录用一些明朝的举人,他就报名了,直接分到了广西罗城县。罗城县这地方,土匪横行、县衙就是个破房子。于成龙照样艰苦创业,做了清初最有名的扶贫干部,一直做到两江总督的高位上。

不管怎么算,还是这个时代最好!


历史知事


古代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说的就是科举考试的前一、二、三名。虽然说科举考试其实就是古代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是应试教育考试。因此作为站在古代科举考试最巅峰的代表,学历放在当今来说应该也不低于最高的博士学位。

古代科举考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最终考试殿试前三名专有的称呼,那就是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在科举考试制度最为完善的清朝,无论是文科举还是武科举,都需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一层层的考试选拔。这些考试既相当于公务员考试又相当于应试教育升学考试,可以说是将两者合二为一了。



首先来说童试,光是它就需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大关,县试放在今天来说大概就相当于是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府试则相当于是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只有过了县试和府试的考生才能被称为读书人最低标准的童生,相当于现在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扫盲成功了。而省里组织的院试则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过了院试就成俗称秀才的生员了,这大概来说就相当于现在的准大学生吧?

这些秀才们此时就可以进入各种官办的学院进行学习了,好的学院放在如今来说大概类似于本科院校,差一点的学院大概就类似于是专科院校了。这些考中秀才的考生还有了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乡试的资格,乡试的话放在今天的话大概类似于大学生考研究生,考中的考生被称为举人。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作为古代的公务员考试,举人还具有了当官的资格,因此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一度兴奋到癫狂了。



乡试之后接着就是会试了,考中的考生被称为贡士,放在今天来说大概就类似于是硕士毕业了。考中会试的贡士就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了,如果殿试合格的话就成为进士了,放在今天大概也就类似于最高学历的博士了。因此作为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放在今来说学历应该也不低于博士学位。

总之古代科举考试需要经过层层考试选拔犹如登珠峰,这一点都不比现在应试教育的升学考试来的轻松,考中进士也绝不会比现在获得博士学位来的容易,按照录取比例来看,相对来说考中进士可比博士学位毕业难多了。虽然说状元、榜眼和探花名次是由皇帝决定,具有非常大的主观性,但是除开这些,能够考中进士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当然了成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最大的好处不是什么学历而是在于几乎铁定当官,而且可以留在皇帝身边有很大晋升机会,这才是古代无数人对此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于是考中进士尤其是高中状元就代表了飞黄腾达,社会上也形成了对状元经久不息的推崇心理,乃至现在人们依旧对高考状元非常热衷,一旦成为状元不说飞黄腾达,最起码政府和学校等机构的各种奖励就纷至沓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