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世稱永樂大帝。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第五次北征蒙古,崩於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歲,廟號太宗,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葬於長陵。明世宗即位後,發動“大議禮事件”,追諡『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嘉靖不僅改了朱棣的諡號,連廟號也改了,本來是太宗,後來改為了成祖。

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諡號”的起源

我們可以看到,諡號是古代人死以後,後人對他的文字評價,諡號是用最簡潔的詞語,對一個人一生功過的評價。在古代一般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才會有諡號,比如君王、皇室成員和大臣等。他們的諡號一般都是正面的褒獎。

諡號起源於西周時期,是古代有身份的人死後獲得的稱號,概括其生平和經歷。一般由朝廷頒賜,或褒或平或貶,或長或短,不一而足。皇帝諡號,先由禮官初步議定,爾後嗣位皇帝親自參與定奪,唐王朝以前,國君與皇帝諡號字數上相對精簡,一二字者居多,自唐以後,皇帝諡號越來越長,動輒一二十字。

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作為大明皇帝,朱棣死後也不例外。縱觀永樂大帝一生:靖難立位,遷都北京,改革官制,五徵蒙古,收復安南,開疆拓土。遣鄭和七下西洋,集英才撰《永樂大典》。文治武功,國運昌盛,實為一代雄主,『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諡號溢美之辭當之無愧。

酷愛打仗的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什麼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翻閱《明史》,我們又會發現,臣僚多以“文皇”代稱其尊。(皇者身份地位,文者諡號)以至於後世疑惑:其人“軍旅不輟”何以謂之“文”也?

這要從中國古代的諡號習慣說起。大約從唐朝開始,政壇上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臣子都想以“文正”為諡,死當諡文正,但歷朝歷代得文正諡號的人卻寥寥無幾。

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西漢劉向的《諡法解》稱:“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諡號中的“文”字是非常高端的,中國古代的臣子重名,以“文”作諡是他們畢生的追求,即便是死後,子孫後代也面上有光。臣子這般,君王更是如此。

不同於年號,帝王的諡號是後代子孫對其生前的總結,也是激勵君王勤勉的手段,像文、武、明、景、莊、宣等,都是美諡,而像靈、哀、煬、厲之流,卻有著明顯的貶義。

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朱棣一生功績主要有:

  • 五次征伐蒙古、平定安南,設立奴兒干都司、哈密衛,同時在貴州設立行省,確保了大明周邊環境安全,確保了大明的領土完整。
  • 派鄭和下西洋,促進了大明與外部世界的交流,使海內歸心、萬國來朝。
  • 吸收古代文化精髓,編著了《永樂大典》,使經歷元朝統治時期,造成的漢族文化斷層得以恢復。
  • 加強對地主豪強的管控,防止兼併現象產生;同時對以往的大運河進行疏通,促進南方與北方經濟交流;由於北方地區連年戰亂,許多土地閒置,一方面遷徙百姓,一方面減輕賦稅鼓勵生產,促進了北方經濟的復甦。

朱棣登基稱帝后,確保了大明疆土完整,使四方賓服,保護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積極發展經濟,創造了“永樂盛世”。由此可見,在朱棣一生中“武”只是一個方面,而“文”卻能更全面的概括其一生,所以朱棣去世後,後世給朱棣取諡號:文皇帝。

我們可以看到,朱棣的諡號不管是被改之前還是被改之後,都有“聖武神功”四個字,這裡面已經體現了對朱棣軍事功績的評價。而“文皇帝”則是對朱棣一生治國方面的評價,朱棣在“文治”上也是有成就的,在他執政時期出現了“永樂盛世”,還編修了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永樂大典”,所以說文皇帝也是有理有據的。

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事實上,我們前面有說到,唐朝之前的皇帝,我們習慣稱其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等。但到後面的朝代的皇帝,則習慣稱廟號,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那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什麼不統一稱諡號或者廟號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的文字大多加長了。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是要叫“文皇帝”、“武皇帝”還是“孝皇帝”呢?好像都不太準確。而此後各朝,諡號越來越長,恨不得將所有的好詞字都加進去。到朱棣時,“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文治武功,仁孝雙全,什麼都要有,足足19字的諡號,這麼長的諡號稱呼起來很不方便,而“文皇帝”一類的所謂簡稱卻又不太準確,因而也就大多改稱廟號了。

在中國歷史上,周武王、周文王的武和文是諡號,而王是爵位。齊桓公的桓是諡號,公是尊稱,不是公爵。秦始皇廢除諡號,用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等稱下去。漢朝既恢復諡號,又恢復廟號。劉邦的諡號為高,廟號太祖,全稱為漢太祖高皇帝,不過太史公創出一個漢高祖,於是漢高祖流傳下來。漢朝皇帝一定有諡號,卻不一定有廟號,漢文帝廟號為太宗,景帝沒廟號,武帝為世宗。

朱棣一生南征北戰,為何其諡號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隋唐之後,嚴格說來自唐朝開始,後世皇帝喜歡給祖宗上些好聽的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等等。這諡號可不能隨便省字的,只能念全稱!這樣給官員、史官弄了很大麻煩。因為這時候所有皇帝無論是否有功績,都有廟號,於是用廟號來稱皇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等。

歷朝歷代評價最高的五個皇帝諡號,依次是“高文武宣明”,“高皇帝”是父親朱元璋的諡號,至於排在第二的“文皇帝”的稱號,文治武功的朱棣自然是當仁不讓了,不光如此,朱棣還給侄子朱允炆留了個“讓皇帝”的諡號。

(更多資訊可關注:通史知興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