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地緣條件優勢為什麼幾千年沒有產生強大的文明,直到美國出現?

太陽當空照8043


第一,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沒有危機感就不會催生出一個強大的文明。 北美地廣人稀,物產豐富,不用辛勤勞作就可以豐衣足食,他們沒有動力去建設一個強大的政權,也催生不出一個強大的文明。

第二 沒有文化核心,也就催生不出強大的文明。 北美地緣條件好,但是地廣人稀,沒有足夠的人,也沒有足夠的條件形成社會,也就促進不了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沒有發展,也就沒有催生文化的發展,沒有文化核心,沒有文化認同,當然也就沒有文明。


萬年老亞瑟


這個問題,我在美國的時候和同行的朋友探討過。

當時之所以想起這個問題,是因為和題主的疑問是一樣的,我們感覺,美洲大陸真的很富饒,怎麼就沒有像中國這樣產生強大的有生命力的文明呢。

後來,我們想到了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

原因可能在於,就是太富饒了,富饒到原住民沒有生活的壓力,各部落相互之間不需要爭奪生活物資,幾千年來沒有外敵的入侵,沒有生存的壓力,導致他們的文明沒有前進的動力。

而中華文明不一樣,從上古時代開始,為了爭奪生活物資,部落之間不斷的爭鬥整合,從炎帝和黃帝之爭,到炎黃打敗蚩尤,最終整合出一個偉大的民族。同時,從夏商周開始就不斷的要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有生存的壓力,有壓力,民族就會不停的向前,就像姜戎在狼圖騰裡說的那樣,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斷的給華夏生存壓力,不斷激發華夏民族的血性和發展的動力,以至於中國的文明不斷地發展,每當華夏民族陷於安逸和靡靡之音的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就上來抽一鞭子,中華民族的文明就這樣在幾千年裡不斷地向前走,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力。

而美洲的原住民沒有這個過程,他們的文化是脆弱的。這是我們的一點看法。


世界難題之起名字


美國文明不是北美的原生文明,本質上是西方文明或者說歐羅巴文明的一部分。

那麼北美資源稟賦那麼好,為什麼沒有產生強大文明?一些印第安文明也是忽起忽落,只留下一些遺址。

我認為,首先,北美洲是長條形的大陸,這也就意味著同緯度的土地面積不大(當時與其他大陸基本零交流),這就導致無法形成同形態農業的交流,然後互相促進,而不同緯度的農業形態不同,交流意義不大。這就導致他們發展緩慢,甚至連運輸工具都沒有(沒發明車輪)。

其次,畜力的種類極其不足,甚至沒有馬,信息傳遞靠兩條腿跑,這是非常邪性的。在前工業時代,畜力對經濟發展非常重要,這在北美卻非常缺乏。


豪森林


北美地區屬於南北軸線區,東西縱深淺,北美的原始文明主要靠農業起步,農業的發展依賴氣候條件,氣候帶大多是以東西向延伸的,早期北美地區缺乏役畜,很難推動農業發展。人類活動主要聚集於拉丁美洲地區,處於熱帶地區,多茂密的熱帶雨林,一是阻礙文明間的交流,二是阻礙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方式以粗放型為主,直至歐洲國家殖民北美地區,才出現大量人類活動。後來發生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 ,獨立建國200多年,因此 ,北美地區儘管地緣條件具有強大的優勢,但人類活動時間相對較短,難於產生強大的文明,儘管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傑哥說農批


人類文明和進步也不是抽象得不著邊際。

通過遠古無文字記錄的遺址可以看出,最原始的文明也就是會採集野果用石頭砸砍魚骨做針縫獸皮。

再進一步的會種莊稼養豬用火烤肉形成聚落。

第三步形成部落集體爭搶打殺。

在這個階段如果出現人造鐵器青燃煤銅陶器車子的話,則國家迅速形成發展演變進步,因為有鐵的話各種征服自然和其他人的工具就出來了,刀箭鋸斧等。如果沒有則就止步不前了。

北美文明就在這個階段卡住殼了。非洲大洋洲也是如此。

第四個階段是自然科學格物致知階段,歐洲領先一步,東方勉強跟上,不過也夠踉蹌的。


國富論


誠邀!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你的問題,都是個人觀點哦

先說下產生文明的前提條件吧

1,原始的農業及原始的牧業是構成文明產生的前提條件;

當山脈或者海洋對人類形成阻隔後,人口增加而沒有擴張餘地的時候,資源的爭搶會慢慢形成社會等級,中央集權的形成,也可以說是文明誕生的雛形;

2,北美大陸的整體地形,東面的高原,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山脈;

而且北美兩大山脈都是呈南北走向,這就意味著北冰洋的溼冷氣流可以暢通無阻的覆蓋整個中部平原;

山地,高原,在現在來說都是難以耕種的,古代就更不用說了;

西部高大的山脈阻隔了洋流的到來,沙漠也就不期而至了;





如初991


什麼樣的地緣條件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文明,我們從人類的發源地非洲開始,這裡不論述人類起源和遷徙,從5000年左右進行分析,非洲大部分絕對不是貧瘠艱苦之地。

這裡生存資料獲取方便,人們不需要種植,養殖,放牧。只需要採摘就可以生存,進行少量的捕捉或者狩獵就能獲得肉食。

這裡的人類沒有生存壓力,吃完睡,睡完吃,唯一的危險就是疾病或大型猛獸,因此他們形成了部落以抵禦大型猛獸的侵害。

部落與部落之間沒有吞併或合併的外部條件,主要是沒有生存危機,弱勢的部落可以遷徙到其他地方同樣可以生存,因此國家的產生就無從談起。

但是非洲同樣有地緣條件相對惡劣的地方非洲的沙漠地帶人類無法生存,而沙漠中的河流地帶條件相對好一些,這個地帶叫尼羅河流域,土地肥沃但地方狹小因此各個部落之間競爭激烈而無法逃避,最終產生燦爛的古埃及文明,這是一種農耕文明。

而南美同非洲地緣條件差不多,北美條件稍差,應該是南美弱勢部落遷徙過去,由於地域遼闊,部落之間競爭不強,同樣不會產生強大文明。

而在環地中海沿岸,島嶼眾多,物產單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進行物品交換,因此產生以城邦為主體的商業文明。

在南亞和東南亞同樣是熱帶地區物產豐富,生存容易,地域遼闊,所以只生部落而沒有國家。

在東亞黃河流域生存條件相對惡劣,山川眾多,遷徙不易,因此發展起來的農耕部落大部分相互吞併形成國家,少部分失敗的部落如蚩尤遷徙到長江流域,生存條件比黃河流域要好很多,因此沒有產生國家還只是以部落方式存在。

而在東亞北方同樣產生部落,這就是草原部落,以放牧為生,生存條件同樣不好,由於居住不固定只能形成較大的部落,但部落間的競爭卻十分激烈。甚至和黃河流域的農耕國家產生衝突,這就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侵的由來,為抵禦來自草原的侵襲,各個小國報團取暖最終統一併逐步向南擴張,最南到越南。

北方修建長城迫使草原部落向西擴張,而西邊的阿拉伯半島同樣生存條件惡劣,兩河流域產生古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而文明之間國家之間競爭吞併擴張,比如最初雅利安人入侵南亞吞併南亞個部落形成古印度文明,隨後波斯同樣入侵南亞,伊斯蘭也沒放過南亞。

而在東亞南邊有喜馬拉雅,崑崙山脈阻擋南亞印度無法入侵,西北有突厥匈奴草原部落隔絕,所以當古希臘古羅馬和伊斯蘭國家發展起來向東擴張就會遭遇到草原部落的抵抗,甚至草原部落會擴張到古羅馬的地盤,所以基督教有上帝之鞭的稱呼,俄羅斯有黃禍的哀嚎。

這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未斷絕的外部原因,而其他的文明隨著戰爭灰飛煙滅。最終除東亞之外,伊斯蘭延口殘喘,古希臘古羅馬發展成基督文明,開啟科技的大門,開始了擴張之路,世界進入大航海殖民時代。

非洲,南美,北美,澳洲部落分崩離析甚至滅絕。最後老大的中華文明圈也日落西山,東南亞被殖民,日本脫亞入歐絕處逢生反弒主。中國奄奄一息,要不是想獨吞中國的國家太多估計中華文明已經斷絕。

陰差陽錯,苟延殘喘的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殖民不在是主流,中國最終以統一的國家保存下來,現在中國強大了,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華文明是強大的文明,縱觀歷史,未嘗不是幸運,天佑中國!


自名煩不煩


天然條件太好,採集狩獵足以。人家這叫伊甸園生活。

我們平原少,山多,人口多必須農業生產。黃河經常氾濫。被迫改造自然環境,才逐漸形成文明。


然得品宣


取決於某個時期,對於強國富民理論的認知和努力。


美洲虎888


過份的驕傲會使人不前,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