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縣三匯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1

如果一定要說鷂子寨是匯北的圖騰,我想或許也未嘗不可。

鷂子可以叫麻鷂子,可以叫老鷹,也可以叫雄鷹。鷂子寨,當然就是那寨像鷂子了。

形似或許也沒什麼了不起,當它暗合了某種精神象徵時,才開始成為一個地方的圖騰。

鷂子當然是兇猛的,不然就不是猛禽了;鷂子當然是勇敢的,不然就不配是雄鷹了;鷂子當然是堅韌的,不然就不會時刻被人轟趕,卻鍥而不捨去抓小雞了;鷂子當然是經得起摔打的,不然就不會一千次從懸崖跌落,一千零一次爬起來了,哪怕羽毛撕裂,腳爪鮮血淋漓,也要練習飛翔;鷂子當然胸懷藍天,又不懼風雨的,不然就不會在風暴中盤旋了;鷂子當然是目光犀利而具有穿透力的,不然就看不清地面的獵物了。

人傑而地靈、不屈不撓的匯北人,實在是太配這鷂子的精神與氣質了。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一代又一代的匯北人,義無反顧在風雨世界闖蕩,成就卓越呢?

因此,男人成年後越回望,就越要去鷂子寨朝拜!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2

我今年才去鷂子寨朝拜,似乎已經很遲了。正因為太遲,或許我的感悟就會比別人深得多!

一月二十日,也不顧薄霧濛濛,我毅然決然去了鷂子寨。我雖然並非出生在鷂子寨下,但我卻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感情。是否,我已參透了鷂子寨特質?

從一個堰塘上去,就到了一個寨上。我知道這還不是鷂子寨,然而我就是想不放過任何一個山坡,一間房屋,一級石梯,一片樹林,一片野草。我在這裡久久流連,看房屋怎麼建築在山石上,看柑橘樹如何倔強地生長,看野草如何蔓延,看荊棘如何封山,看苔蘚如何依附青石,看蒼耳如何扎進褲腿,看青松如何在山頂搖曳……我就這樣流連著,我就這樣研究著,直到小魏反覆催促,直到郭建在鷂子寨望眼欲穿。然後,我才一步一回頭地退下山去。

我也不知道我在流連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在研究什麼,我也不知道我被什麼牽絆著。反正,我就是想在這片山上盤亙,就像一個參禪者,明明空無一物,卻總覺得需要參透的萬萬千千。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天空瀝瀝淅淅下著濛濛細雨。雨水淋溼了我的衣服,淋溼了我的頭髮,淋溼了我的思緒。我的思緒漫無邊際,但我確信我與宇宙在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我的思緒正穿過浩瀚時空,開始接近生命的本質。這本質是什麼?是泥土?是山石?是荒草?還是空茫?

似乎是,又似乎都不是。宇宙是混沌的,如同此刻的煙雨。山石是堅實的,如同此時的我;泥土是溼潤的,如同此時的空氣;空氣是清冷的,如同我此時的眼神。

我產生了一種渴望,那就是,清氣上升,濁氣下沉。但是我知道,必須要經過黑夜的寒涼,必須要等到明天太陽出來之前。

如同鷂子寨,山石如果要溫暖,必須有太陽炙烤;草木如果要茂盛,必須等到春天來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3

胡思亂想中,不覺來到了鷂子寨腳下。經過冷雨的淘洗,霧氣逐漸飄散,朦朧的鷂子寨露出了雄健的端倪。它是一整個石崖,高高地盤踞著,像極了一隻巨大的山鷹。稜角蒼勁冷厲,似乎展翅欲飛,又似乎在兀立睃巡,抑或梳理著羽毛。

走上一級級石梯,我的感覺真是奇特極了。那石梯窄窄的,淺淺的,就像一個個腳印。但分明,這不是腳踩出來的,而是人們有錘子和鏨子開打出來的。之所以窄淺,是因為開打的不易。

山石上間雜著一個個方的或圓的孔洞,不知道是自然形成,還是鏨子開打的,抑或是槍炮留下的,反正滿目瘡痍,給人深深的失望。你會想,為什麼留下這麼多洞眼,為什麼不是完美無瑕的山崖?即使要開挖一些孔洞,也要開挖一些優美的、規則的洞眼啊!怎麼把它搞得如此不堪?但細想一下就釋然了,如果有那麼完美,它還是鷂子寨嗎?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滿目瘡痍的——完美的要麼是偽裝的,要麼早就消失了!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每一棟老房子都千瘡百孔,每一株老樹都滿目瘡痍,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飽經滄桑。不是嗎?這非常符合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

鷂子寨的石崖上還開著許多長三尺、寬兩尺的“天井”。這些“天井”有的深達幾十公分,有的深達一兩米,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開鑿的,更不知道做何用途。如果用於灌溉,那麼這些“天井”容量有限,更何況石崖上根本生長不了什麼作物;如果用於消防,那麼石崖上又有什麼建築物呢?後來想想,這些“天井”八成是水井,就是說這石崖上肯定有過建築,肯定住過人,這些水井既是供人日常飲用的,也是兵火災難時消防用的。於是,我們推斷,這上面曾經肯定有過不小的建築。只是歲月更迭,這些建築都毀滅殆盡了。

我後來查找了一些資料,做了些訪談,確實證明鷂子寨曾經有一個不小的寺廟。過去兵匪交雜,這裡住過僧侶,香火鼎盛;這裡住過土匪,橫行一時;這裡也曾是富人的避難所,躲避兵匪;甚至這裡也曾經是普通百姓躲避戰禍的場所。大約1933年前後,紅四軍也曾在鷂子寨駐兵,並與國民黨軍隊與地方民團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戰鬥。據我奶奶講,戰鬥慘烈時,至少有一個排的紅軍戰士戰鬥到彈盡糧絕,裹著被子從懸崖上跳下去犧牲了。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4

我站在鷂子寨頂上,發現這崖其實並不大,一面是王家溝的緩坡,難攻卻並不易守,三面是絕壁,尤以龍會與巴河兩邊最陡。無論從哪一璧懸崖跳下去,肯定摔個粉身碎骨。這麼說來,紅軍戰士自從爬上鷂子寨,就根本沒有活著下去!

西風凜冽,我站在絕壁上,壯烈的血氣撲面而來。芸芸眾生,大都向生而死,有一種人卻是向死而死。明知死而生,要麼是懵懂而僥倖的,要麼是清醒而執著的;明知死而死,每個毛孔都是冷厲的。慷慨赴死,往往壯懷激烈;視死如歸,往往淡然而堅定。

鷂子寨有三個山頭相連,只有最高的像鷂子。這似乎在努力闡釋天地萬物的關係:最突出的個體永遠只有一個,但再突出的個體也與其它個體相連,而且被其它個體所襯托。這是否就是團隊精神?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四川渠縣三匯|神秘的鷂子寨

靠著巴河那一端,三個石頭重疊著,相貌醜陋奇特。然而,石縫中生長著幾叢雜樹,茂盛而蔥蘢,頑強地展示對抗季節的生命的怒放。或許,這正是鷂子寨給我們的某種生命的暗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