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在汉中,每个人想必都对3201、76号厂、101厂、6号信箱等等带数字的地名并不陌生,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数字的含义和来历,记得有一次在头条上看到有人评论说到了“三线建设”,有回复说,汉中是五线城市,还称得上三线,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三线建设”曾经在汉中这片热土上如火如荼的进行,给与了汉中一个辉煌的时代,而今,我们不能忘了这段历史,通过查阅汉中档案局记载和其他相关零碎资料,我将汉中“三线建设”这段历史呈现给大家,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如有不足,请补充。

一、何为“三线”?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粗略从行政区划看:一线地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西藏。三线地区:

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腹地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的地区,就是二线地区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二、“三线”建设缘起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利于进行和平经济建设的转变,国际形势紧张,中苏两党矛盾进一步激化。1962年10月又发生了中印边境武装冲突,我国进行自卫反击。台湾国民党当局趁大陆出现暂时经济困难和中苏关系破裂,于1962年初频繁向大陆派遣武装特务进行颠覆活动。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具体情况如下:

1956年之后,中苏由于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分歧,引起了苏联极大不满,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抗美援朝时期购买军备所欠下的债务,并且苏联还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两国长达7300公里的边境线,出现了空前的紧张局势。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他又挟迫我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

1962年后,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

1964年,美国制定了绝密报告——《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试图出动空军袭击中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

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夸大与北越的武装冲突。美国出动第七舰队125艘军舰和600余架飞机,5日,美国悍然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轰炸,开始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导致越战全面升级,并将战火延烧到包括北部湾和海南岛在内的中国南部地区。

1969年,中苏边境陈兵54个师、近百万人,在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要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消灭中国核基地的计划,并打算联合美国进行。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中国的国防战略从和平时期转入临战状态。

当时,我国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以及靠近苏联的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报告称:若敌人突然袭击情况相当严重:①工业过分集中;②大城市人口多,大都在沿海地防控防控防控无有效措施;③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④所有大型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1964年5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注意国际形势的发展,准备打仗,在长远规划中首先
要搞好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地区建设”。首次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以四川、贵州、
云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南部8省区为主的“三线”。

“三线”建设的提法是当时中共中央从战备需要出发,依据全国各地的战略位置而做出的一种地域
划分。全国划为一、二、三线,一线地区是指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省、市、自


治区;二线地区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安徽、江西等地区;三线地区是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的的
地区,包括云、贵、川、陕、甘、宁、青、新以及豫西、鄂西、湘西、粤西、桂西北、冀西北地区。
后来明确的三线,主要指云、贵、川地区。国务院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决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
期间(1966年至1970年),开展以西南为重点的内地(三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当时内地建设资金占全
国投资的比重,由第二个五年计划的53.7%,激增到66.8%。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收多方面建议,三
线建设扩大划为京广线以西地区:即山西、豫西、湘西、鄂西、广西、以及陕西、甘肃的大山区。汉
中作为中国内陆腹地、战略要地,被确定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1964年9月,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办公室成立了10个勘察选厂工作队,由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赵尔陆率领,历时两个半月时间,在全国9省47个地市区内,踏勘了1499个点,搜集了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河流山脉走向、水文地质、气象、地震、农业,工业、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动力、建筑材料等大量资源资料。后经综合筛选,选中了适合国家国防军工、国家重点骨干企业的682个点,初步确定了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

毛泽东主席于1964年12月22日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提出:“一线要搬家,二、三线要加强,现在再不建设‘三线’,就同大革命时期不下乡一样,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在“准备打仗”的思想指导下,从60年代起,国防建设采取了许多举措,备战整军,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加强研制生产核武器,成立“第二炮兵”部队,组建民兵师和生产建设兵团等。

1965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罗瑞卿向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常委汇报了全国“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意见,提出了《关于国防工业、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在二、的的的的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提出:“汉中地处战略纵深地带,地形要冲,地理条件优越,山川交错,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水资源充足,是国家重要国防工业、国防科研,国家高、精、尖重点骨干企业建设的良好基地。”“汉中,秦岭屏障于北,巴山横亘于南,汉江横贯于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位于祖国腹地,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必定能够发挥其重要的独特作用”。

1965年3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了《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从此,全国的“三线”建设全面启动,汉中的“三线”建设正式开始。

三、“三线”建设在汉中的展开

1965年下半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第二炮兵部队、国防科委、中科学院、高等教育部、铁道部、交通部、水电部、冶金部、石油部、化工部、轻工部、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七机部以及省商业厅、省林业厅、省冶金厅、省煤炭厅、省化工厅、省森工局等中省单位先后来汉中进行选址、布点建设,共有中省88个大中型项目。多分布于汉中市、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略阳县、宁强县、留坝县境内。

由于汉中的党政领导及广大干部群众当时对三线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缺乏思想准备,工作上显得被动。这时,选厂址单位不断上报国务院、国家建委,提出要求尽快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电力问题、三材(钢材、木材、水泥)问题等等。国家建委主任谷牧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汉中“三线”建设布局和选点情况时,周总理指出:“三个胖子(指铁路、二机部、三机部),挤一个门,进得去吗?总要一个一个进,铁路是先行,铁路修通了,工厂所需的三材才能进来,还是先上铁路吧!”为了抢建汉中“三线”建设的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69年11月7日决定“抢时间修建阳(平关)安(康)铁路”。铁道部立即调驻兰州的第一设计院和驻新疆乌鲁木齐的铁一局来汉中全面承担修建任务。汉中党政军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亲临一线,地区和各县成立了抢修阳安铁路指挥部,各县组成了民兵团,任务分段划片包干,并动员百万民工齐上阵,抢晴天,战雨天,风隔无阻,日夜奋战;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和广大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住工棚,有的带病参战,有的群众致伤致残、甚至献出生命。1971年10月阳安铁路全线通车。

为了解决汉中“三线”建设所需电力问题,水电部从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1969年2月发电,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电站)在全国首次长途输送33万伏高压线路,又从白龙江水电站输送22万伏高压线路,从丹江水电站、石泉水电站输送11万伏高压线路,并筹建陕西秦岭22万伏火电厂和略阳11万伏火电厂,并入汉中电网,解决汉中“三线”建没用电。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位于西乡的296厂原厂址

中共中央、国务院把汉中的三线建设列为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中央军委及时从北京
、南京、广州、济南、新疆、兰州六大军区调来217部队、5317部队、221部队,8670部队、141部队、5911部队、851部队、825部队共2.8万多人的人民解放军施工部队,调来六大军区空军500多名支左人员参与工厂建设;国家建委又从全国调来精锐专业施工队伍3万多人,有辽宁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四川省重庆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国家水电部第一工程局,冶金部第九建筑工程公司,核工业部第二十一建设公司,第二十三安装公司,国家建工部机械化总公司第一土石方建筑工程公司,西北电管局电力建设工程公司,陕西省建工局第三、八、九、十建筑工程公司,陕西省机械化工程公司,陕西省工


业设备安装公司,西安金属结构工程公司,省交通建设工程公司,省桥梁建筑工程公司;地方施工队
伍有:河南、河北、四川、江苏、安康、汉中市、城固、南郑、勉县、西乡建筑工程队共1.4万人。众
多的建设者云集汉中,是汉中现代史上的首次。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国家建委又从全国各地调集大批物资支援汉中的“三线”建设工程。钢材来自
上海、北京、天津、太原、唐山、重庆、武汉、辽宁、大连、湖南、包头、新疆等25个钢铁厂,进货
8.7万多吨;木材来自全国15个林业局,9个林场,进货113万立方米;水泥来自唐山、邯郸、北京、兰
州、永登、抚顺、锦州、大连、本溪、洛阳、耀县等13个水泥厂,进货400万吨。为了支持“三线”建
设,汉中、城固、勉县、南郑等县区动员群众1.1万多人,突击生产砂、石5万立方米(不包括铁路、公
路、水库所需砂石)。

四、汉中的“三线”建设布局

汉中“三线”建设的布局,是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1965年3月21日批准的《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的要求精神安排部署的,该方案明确指出:“汉中地区以航空工业为主,辅之国防重要项目和国家骨干工业项目”。

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最早进入汉中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个项目,对外称791部队(师级单位),于城固县斗山、许家庙一带建20万平方米地面工程,称“甲区”。1965年10月“甲区”竣工投入使用。后又陆续在甲区附近的几条山沟进行“乙区”和“丙区”及洞体工程的建设,施工部队是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51师(8318部队)。同期来汉的石油工业部在×××建的国家一级“战备油库”,修建有10公里的铁路专用线,1965年1月投入使用,由省军区派驻的警卫部队看守。1964年10月,航空工业部012办事处筹建人员来汉,安排在汉中市北大街148号(原汉中县罐头厂后为地区五金公司)开始各项筹建工作。在这期间来汉的还有“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对外称653工地),建在褒河以西的连城山山下(现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位于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的北大汉中分校原址碑文

1969年4月,中共中央和周总理委托兰州军区在兰州市召开 “西北三线建设座谈会”,会期10天。主要贯彻中央关于“抓紧三线建设,随时准备打仗”的指示,讨论了西北四省区工业布局,“三线”建设的规划和组织领导问题,检查了“靠山、分散、隐蔽”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并重点安排了一大批大中型建设项目。汉中地区在兰州军区会议上是唯一的地区级参会单位,在会议上汉中成了讨论的热门和重点,中央各部委全面安排了在汉中的“三线”建设项目。三机部38个项目(不包括附属单位),从1965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汉中为“歼击机”生产基地;1969年9月中央军委最后决定汉中为“大型运输机”生产基地,这是全国唯一的生产大型运输机基地,其总装厂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个项目(对外称791部队)。总后勤部2个项目:一个是总后军马局在略阳县横现河镇建的磷肥厂,一个是拟在宁强县大安镇建军用战备物资库,已由工程兵进行了“三通一平”工程。人民解放军空军1个项目(空军与三机部共同投资修建的柳林机场),为空军的全国复杂地形教练机场,担负教练、航测、试飞等任务。国防科委2个项目(留坝县两河口乡、代号825部队)。中国科学院1个项目(略阳黑河坝)。一机部10个项目:汉江机床厂(上海迁来)、汉川机床厂(北京迁来)、汉江铸锻件厂(上海迁来)、汉江工具厂、海红轴承厂(两厂由哈尔滨迁来)、汉江油咀油泵厂(河南洛阳迁来)、汉江职工医院、陕西省机械工人技术学校;拟建2个项目:电缆厂、锅炉厂,拟建于汉中火车站以北至崔家沟(两厂职工约有15万人)。核工业机部2个项目:405厂,洋县上溢水(胜利机械厂)、813厂(向阳机械厂)。七机部×个项目:南郑中梁山及洋县雍家西沟,是国防科委第五研究院研制的一套反导弹反卫星系统。二炮×个项目,是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54师施工的(8670部队)。四机部4个项目,拟在洋县、城固县建远程雷达、歼击机雷达、半导体、元件厂。铁道部2个项目:阳安铁路、安康铁路分局局址。石油部2个项目:已建成的×××战备油库、拟建炼油厂。水电部2个项目:略阳火电厂、拟在西乡白县龙塘与二机部合建原子能发电厂。冶金部4个项目:汉江钢铁厂(规模为年产350万吨,厂址选定在阜川镇)、燕子碥铜矿、拟建西北轮箍厂、冶金研究所。高教部4个项目: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北京机械学院、拟建北航汉中分校(勉县金泉)、西北大学汉中分校(城固古路坝)。化工部2个项目:汉江制药厂、拟在城固县建青霉素厂。建材部2个项目:大安石棉矿、拟在西乡县峡口驿镇建年产60万吨水泥厂。省属项目有:省商业厅2个项目,勉县青羊驿油库、城固肉联厂;省冶金厅1个项目,略阳钢厂;省林业厅1个项目,长青林业局。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1965~1970)到第四个五年计划(1970~1975)期间,汉中的“三线”建设形成了
高潮,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年达12亿元(不含铁路、公路、大中型水库),占当年全省的50%。汉中的
“三线”建设在全国统一部署下,按照“老基地带新基地,老厂矿带新厂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
“三老带三新”建设方针,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设计施工人员、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人员到物
资、设备都配套迁到汉中,成立专门机构,落实责任,一包到底,担负支援和包建任务。全地区在
“三线”建设高峰时,党政军民工农商学各界投入“三线”建设,人数达到百万之多(不包括兴修大中
型水库及农田基本建设)。

“文化大革命”期间,汉中“三线”建设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给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1970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对陕西经济工作和“三线”建设作了讲话,指示陕西在经济建设中,农业要帮陕北,工业要帮关中,“三线”建设要帮汉中,把陕西的经济搞好。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曾三次来汉视察。

五、建设成就

尽管随着后来政策的调整,三线建设规划中的有些目标没有实现,但在1964至1975年这十年间,汉中的工业相当发达,汉中先后建成了阳安铁路、周城公路,改建了西万公路,以及国防军工、科研、航
空工业、核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电力工业等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
到1970年,汉中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猛增到20亿,占陕西省基建总投资的50%,共建成中、省项目84个,其中大中型项目62个(不含地方工业项目),职工总人数25万人,科技人员5万人,完成总投资53.1亿元,主要项目有:

1、铁路建设

1969年10月成立了“1101指挥部”,全地区组织了民兵师,百万修路大军开始修建。该路西起宝成
铁路的阳平关车站,自西而东经宁强、勉县、汉中市、城固、洋县、西乡至安康,与襄渝铁路相联,
全长358公里,总投资11亿元,跨越嘉陵江,数次横跨汉江,共有27条江河,全线沟河纵横,地形复杂
,隧道和桥梁的长度占全线铁路总长度的26%。工程由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承担。经过三年奋战,1971


年10月建成通车,1973年9月阳安铁路电气化工程上马,1978年9月全线实现了电气化。此路电气化的
实现,是继宝成铁路之后,全国兴建的贯通全线路又一条电气化铁路。阳安铁路的通车,对于加速汉
中“三线”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沟通汉中同外地的联系,加快汉中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
的意义。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阳安铁路修路现场

2、公路建设

周(至)城(固)公路(108国道部分路段) 北起周至县城,越秦岭,经佛坪、洋县至城固县城南与汉
(中)白(河)公路相接,全长257公里,汉中境内长160.4公里。1966年初周城公路被列入国防公路,代
号为“0702’工程,由省建委领导,省公路设计院重新按六级公路标准测设。1969年11月动工,周至、
佛坪、洋县、城固组织7万多名民工,会同省公路局二、三工程处4个队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851
部队修建,1971年6月基本竣工。全线共移动土石方1千万立方米,其中石方占72%,修建大桥9座,
涵洞923道,防护砌石27万立方米,1974年起铺筑油路。

西(安)万(源)公路(210国道部分路段) 由省公路局负责,地县组织民工于1966年按三级路面改建,
汉中境内由西乡县经镇巴县至四川省万源县,长165公里。

在此期间,修建地方道路361公里,厂矿专用公路340公里。

3、电力工业

1968年2月,水电部在略阳县筹建了“略阳火电厂”,1972年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1.1亿元,生产


规模为20万千瓦,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改变了汉中历史上电力不足的局面,保障了汉中“三线”建
设和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用电。

1969年5月,水电部决定,由西北电力工业管理局负责架设当时国内第一条33万伏超高压输变电线
路工程。此工程西起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全长534公里,沿途经2省50多个县到达汉中,输电能力为
42万千瓦,是国内这一时期距离最长、电压最高、输电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这一线路的建成,不仅
把以水电为主的甘肃电网和汉中电网联接在一起,形成陕、甘、青、宁大电网,互调余缺,而且它标
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在发展超高压技术、制造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建设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等方面有了重
大的进展。

4、航空工业

汉中航空工业基地,是国家航空工业部(原第三机械工业部)的第二套航空工业基地,又是国家唯一
的生产大型运输机基地。该基地也是首批进入汉中选厂筹建的单位之一,是在汉中“三线”建设单位


中最大的国有集团企业。1964年10月开始筹建,1965年10月,国防工办、航空工业部下文通知,汉中
为“歼击机”生产基地。1969年11月,中央军委国防工办决定汉中为“大型运输机”生产基地,并列
为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即时开展了“大型运输机”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本着
“边基建、边生产”的方针,抢时间出产品,在边基建的同时,投入了部分生产。至1979年,形成了
大型运输机生产能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在建设的过程中,大、中、小厂相结合,以中、小厂为主,
按照飞机生产专业化建设新厂,将飞机生产厂和附件厂,分成飞机总装、部装、机械加工、起落架、
锻铸冲压、精密工具、仪表、工艺设备、机械加工等厂,减少了一些重复设施。基地所属的22个厂和
企事业单位,分布于汉中市、城固县、南郑县、勉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有职工3.4万人,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1.1万人,形成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先进,门类齐全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基地。中央军
委调来沈阳军区空军工程兵217部队,兰州军区调来1个团的工程兵部队,国家建委又调来辽宁省第四

建筑工程公司,陕西省建工局调来4个建筑工程公司从事建筑施工。止1975年12月,该基地累计完成投
资11亿元。经过10年奋战,1975年12月29日,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独立生产的大型运输机在汉中诞
生。基地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光学、电子、仪表多种工艺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优势,拥有跨度最大飞
机装配厂房和精密产品、装配超净厂房,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和测试仪器,有达
到国际水平“运八”飞机参数记录系统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5、军事工业

总字791部队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1964年8月开始在汉中选点建设,安排3个项目,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8318部队负责施工。地址在城固县许家庙镇斗山、双溪等地。1965年10月“甲
区”竣工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不含部队施工费用),1971年10月地面工程的“甲、乙、丙
区”全部竣工,洞体工程正在施工过程中,1972年8月城固县政府申报在鸡冠岩(洞体工程处)修建水库


工程,后经总参决定79l部队迁出,工程停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建设工程 ,于1969年8月开始,建设项目3个,属国防重要战备项目,由
总参工程兵8670部队在西乡县负责施工,1974年11月全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6、核工业

核工业部(即第二机械工业部),1969年5月部分人员来汉中筹建,内迁5个项目,即405厂、813厂及
所属的地质勘探214队、21建设公司、23安装公司。

405厂 1969年10月,与二机部组成选厂组来汉选厂(对外称胜利机械厂),是国家核工业部在“三
线”地区建设的最大的企业,地址在洋县溢水镇。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不含洞体),总投资12亿元,
职工8000人,金属切割设备1万台,修建有直通厂区的专用公路和专用铁路线一条(12公里)。由兰州和
新疆的老厂负责包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8664部施工,1974年建成投产。

813厂 1969年10月来汉选厂定点(对外称向阳机械厂),地址在南郑县圣水镇。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


米(不含洞体),总投资6亿元,职工3000人,金属切割设备5000台,修建有直通厂区的专用公路,在汉
中褒河火车站修建有专用铁路货场。

7、国防科研

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在略阳县黑河坝兴建项目1个,对外称809部队,1968年5月由陕西省建工局
第四建筑公司施工,1972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主要从事“低温、超导”科研生产,基建总投资3500
万元,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1968年1月来留坝县,在两河口乡兴建2个项目,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
面积10万平方米,对外称825部队,建成由厂区至主干线公路15公里、1万平方米的生活用房和施工电
源,1977年离汉迁天津。

8、北京大学汉中分校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对外称“653工地”),是高教部设在汉中的一个项目,1966年4月经国务院批
准,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教授首次带领工作组来汉中选址,在勉县褒城镇北连城山下。周培源兼任


北大汉中分校校长。1966年5月筹建,1972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9万平
方米,教职员工3500人。学校设有无线电系、雷达系、物理系(包括核反应堆)、力学系。1977年5月
迁回母校北大。

9、机械工业

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汉中筹建8个项目,对外单称65号信箱。

汉江机床厂 1965年4月来汉中选厂定点筹建,地址在汉中市北张寨村。由上海机床厂抽调1 100名
骨干力量负责包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生产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恒温车间面
积5000平方米,职工2700人,其中科技人员300多名,设8个车间,32个科室,2个科研室,生产设备
1200台,其中金属切割机床600台,主要生产高精度、精密螺纹机床。

汉川机床厂 1965年10月由北京第二机床厂分出一部分,内迁汉中市北周寨村。占地面积53万平方
米,总投资3500万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恒温车间面积4000平方米,职工3500人,其中科技人员
600名,工程技术人员300名,高级工程师34人,设备750台,精密、大型、稀有设备125台,设14个生


产车间,1个科研所,主要生产精密座标镗磨纹机床。

汉江工具厂 1967年2月由哈尔滨迁汉中市北宗营镇,1968年初兴建,总投资3000万元,总建筑面
积9万平方米,职工3100人,金属切割设备800台,1971年竣工投产,属国家重点工具骨干企业,年产
刃具61万件,各种刀具50万件。

汉江铸锻件厂 1966年4月由上海内迁汉中市北宗营镇,1970年3月由省建工五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负责建设,1972年10月竣工,总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各种金属切割设备450台,职工
1500人,年生产铸件7000吨,锻件550吨,是专为机床厂配套生产企业。

海红轴承厂 1966年由哈尔滨迁勉县黄沙镇,由省建工五局第三、四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72年3月
竣工,总投资6900万元,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各种金属切割设备2922台,职工5500人,年生产各
种轴承500万套,属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后总厂迁至长安,分厂设在汉中。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位于勉县的海红轴承厂旧址

汉中配件厂 原属第八机械工业部,后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66年5月由河南洛阳迁汉中市西关筹
建,1971年8月竣工投产。总投资2800万元,金属切制设备1200台,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职工1800人。1974年企业下放省管(即汉中油泵油咀厂),年生产油泵油咀7万缸(其中大马力1.5万缸)。

汉江职工医院,在汉中市河东店镇,1971年8月筹建,投资1200万元,职工300人,病床200张,省属
企业。

陕西省机械工人技术学校,在汉中市河东店镇。1972年10月由咸阳迁来一部分,省机械厅直管,师
生1500人,属定向培养的中等专业技校。

10、冶金工业

汉江钢铁厂 1969年8月开始筹建,地址在勉县元墩、阜川镇(后迁勉县武侯墓镇)属国家冶金工业部
直管项目,由鞍山钢铁黑色设计院设计,由鞍钢负责包建,经国家计委立项批准,总投资2.6亿元(不
含铁路专用线和矿山部分的建设),职工9000人(不含矿山6000人),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用煤、焦


37万吨/年,年产钢350万吨。矿石贮量2.5亿吨,品位32%。1975年移交省直管,规模相应缩小。

略阳钢铁厂 1969年10月在略阳县城东筹建,1972年10月竣工投产,省属企业,总投资7500万元,
年产铁15万吨,钢10万吨,钢材8万吨,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职工6000人,有生产高炉3座,顶吹
氧转炉2座,电炉1座,500轧机3组,年用煤60万吨。

陕西铜矿原系解放军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的直属企业,又称八一铜矿,1967年4月在宁强燕子碥镇
筹建,1970年lO月竣工投产,总投资2000万元,日产原矿石5000吨,年产粗铜矿粉2600吨,净铜矿粉
2100吨,矿石品位2.6%,总贮净铜5万吨,职工1000人,采矿设备80台,通风机40台,选矿设备170
台。1978年移交省冶金厅直管。

此期间还建有:陕南石棉矿,1969年8月由国家建材部在宁强大安镇筹建,1977年底移交省管。石
油部直管的宁强朱家垭油库、省直管的勉县青羊驿油库、长青林业局(洋县贯溪东)等项目。

六、三线建设对汉中的影响

1、促进地方工业

汉中“三线”建设的开展,相应地促进了地方工农业、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建设,在其他行业也投入建设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中小型企业。全地区的工业实力大大增强,生产配套能力有较大提高。在“三线”期间建成的汉中地区铁钢厂、地区镇巴煤矿、地区磷肥厂、地区城固肉联厂、汉江制药厂、汉中血浆厂、新汉玛钢厂、城固烟厂、地区商校、汉中手表厂、汉中灯泡厂、汉中玻璃厂、汉中丝绸厂、汉中型砂厂、汉中水泥制品厂,汉中、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均建起氮肥厂,全地区建有15个砖瓦厂、石灰厂等。

历史记忆:汉中的“三线”建设

2、支援农业

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尽量少占良田好地,要求建设单位在设计、施工、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中要贯彻爱护农田的思想。在施工过程中,工厂要把支农工作纳入其中,有条件的尽量为当地农民造地还田。在“三线”建设期间厂矿共为地方造田1.5万亩。21公司用推土机帮洋县建鱼塘2座,建米面加工厂1个。凡工厂所在地,都要就近帮助解决当地农民的水、电、路的问题。帮助解决农民的米面加工及多余劳力的就业安排。此期间,汉中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加强。建成石门水库、洋县谠水河水库、南郑县华山沟水库、城固县千山水库、勉县红卫水库等中小型水库320座。

七、“三线”建设的落幕

在1979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对“三线”建设重新进行了调整,使一些原来规划决定在汉中建设的项目撤消,有的已建成投产多年也要迁走,有的企业缩减规模,有不少企业已投资几千万元,厂房盖成一大片,已建成投产10多年,如空对空导弹厂、北大汉中分校、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低温、超导)、国防科委第14研究院先后陆续迁出。有的单位建厂规模明显缩小,如012基地原在汉中布点38个项目,后改为22个项目,将整个飞机的雷达、仪表、发动机、锻铸件项目让给西安430厂、关中红源锻件厂、成都、绵阳等军工厂矿协作;汉江钢铁厂,原由冶金部建设,年产钢350万吨,后改由省冶金厅建设,规模为年产钢35万吨。

后来的研究认为,这些企业、单位迁走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党中央战略决策改变;二是有的企业在建厂过程中片面强调“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使一些工厂进山沟太深,把一些不该进洞的项目也进洞,造成布局过于分散,工艺流程不协调,直接影响到生产协作,又给职工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如202厂,建在距汉中30多公里的大山区,分布在3条大山深沟,又进了洞。一个厂在深山沟里就拉了10多公里战线,虽然也很艰难地出了几年产品,但战争威胁过后,这一些重要项目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制约,不得不再次迁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至今大片厂房闲置;三是由于单纯强调战备,“与帝国主义争时间,与霸权主义争时间”,整个“大三线”形成了争时间,抢进度,工程上马过急,没有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的局面。有的项目先定点,后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如532厂的部分车间就建在褒河水库的支流东干渠的滑坡地带。暴雨一来,厂房进水,桥断路淹,多花了3000多万元处理该地段滑坡,但问题依然存在,给工厂埋下了许多隐患。

主观上来看,当时汉中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中、省厂矿、铁路、公路、水库、地方工业、商业等一拥而上,一时进的单位较多,再加上勘探、设计、施工人员云集汉中,使当地感到压力十分大,一些干部一时认识不足,工作被动,有的主要领导干部顾虑占地多,影响地方工作,配合不好,致使一些非常重要的、对当地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项目被挤走了,历史给予汉中的发展机遇丧失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于保密的需要,“三线”建设一直都不为人所知,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关于“三线”建设的报道才开始见诸于报纸,让人们所知晓,”关于“三线”,它绝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是一段无数人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我们现在所有安稳、和平和幸福的基础。而对于汉中来说,这段“三线”建设给汉中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辉煌,如今很多国企都是“三线”时期的企业转型而来,依然为汉中的发展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