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生竹有哪些品种?它们的造林栽培技术是什么?

种植小灵通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楠竹、 孟宗竹、桂竹、人面竹、墨竹、唐竹、四方竹、日本红竹等。

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刺楠竹

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刺楠竹

8、水竹

散生型竹子,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也有花友常常养作盆景。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9、墨竹

散生型竹子,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一、种植时间

1.散生竹

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冬季11~ 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种竹无时,雨后便移”。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







乡下曹十一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科普两个基本概念。首先“散生竹”没有品种之分;其次,造林是指一定面积、一定规模的植树活动,零星植树不能称之“造林”。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散生竹与造林的概念

“散生竹”只是林业调查中对林地、非林地上零星分布的竹子一种统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竹林分类上的概念,所有品种的竹子,只要是零星散生,都可以称之“散生竹”,因此,所有的竹子都可以是“散生竹”,并非单独特指某些竹种。

“造林”是指在规划的宜林地上,采用植苗、播种、扦插、埋根等形式,种植树木,培育森林的一种林业生产活动。“造林”一般有一定的面积和规模,如我国造林验收的起始面积为1亩,同时“造林”必须有规划设计,有造林验收,有核查等一整套档案,以确保造林成果。

而零星的种植树木一般称之“植树”,如每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义务植树,媒体报道都是参加“植树”活动,没有报道参加“造林”活动,一旦真的报道参加“造林”,那一定是大规模的植树活动。

散生竹的栽植方法

散生竹的栽植非常简单,正如以前基层林业文章中介绍,竹子实生苗(种子繁育的小苗)适合大面积造林使用,而移竹栽植则非常适合散生竹种植。

1)采挖合适的母竹

母竹选择2-3年生健壮幼竹最佳,这种龄级的母竹营养丰富,易于成活,发笋率高;采挖时必须保留足够长的竹鞭,一般来鞭大于20公分,去鞭大于30公分,连同包裹竹根的土壤一同挖起;母竹从下往上,保留3盘枝桠,逢节削去竹稍即可。

2)适度浅栽

竹子属于浅根性植物,不能深栽。可挖大穴,回填表土后,放入母竹,分层回填土壤,略高于原土面即可,深栽影响母竹次年发笋,同时积水的地方深栽母竹不能成活。

3)加强管护

由于母竹采用浅栽,应防止刮风摇晃母竹,不利母竹生根成活。可搭建简易支撑,稳定母竹,防止母竹晃动。对于土球较大,栽植后稳定性好的可忽略。

只要母竹质量较高,栽植规范,一般次年即可萌生新竹。开始萌出的幼竹会很细,此后逐年增粗,直至与原生竹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散生竹是对零星竹子的统称,包括所有的竹种;种植散生竹,只要选好母竹,合理浅栽,加强管理,很容易成活,次年即可萌发新竹。


基层林业


散生观赏竹一般直接采用母竹移植方法用于园林造林,但对于数量稀少的珍贵竹种,也经常采用在苗圃中先进行竹苗繁殖,再进行园林移栽的。

一、育苗繁殖

散生竹育苗有母竹移栽育苗、竹鞭育苗和种子育苗等方法。

1、母竹移栽育苗

母竹移栽育苗就是将母竹从原生长竹林里分离出来,移植到苗圃地里去培育2-3年,待竹苗增殖以后,再起苗用于园林造园的方法。

母竹移栽育苗的基本方法和母竹移栽造林相似,可以参考下面“移栽造林”一节,但需要注意几点:

①苗圃地选择育苗是为了生产优质竹苗,为今后便于起苗带土,苗圃地要选择土壤土壤深厚的壤土地,土壤可以适当粘性重一点,排灌方便,但不能积水。此外交通管理要方便。

②母竹及栽植密度竹苗可以适当小一些,但要健壮均匀,不带病虫害,栽植密度要稀一些,小型竹每亩100-200丛,中型竹60-120丛,毛竹40-80株。

③肥水管理肥水要充足,管理要精细。每年至少在春季出笋前和夏季出笋后施2次肥,垦地1次,也可以套种绿肥或有利于竹子生长的农作物,以耕代抚。

④护笋养竹第一年的竹笋要全部留养。第二、三年以后的竹笋,可以适当删去靠近母竹的竹笋,留养离母竹远的竹笋。还可以采用切断新竹和母竹之间的竹鞭,促使发鞭发笋,提前满园。此外,要使分布均匀,便于以后取苗。

2、埋鞭育苗

埋鞭育苗就是利用散生竹的竹鞭进行育苗。方法是:

①圃地准备先选择并整理好圃地,作好1-1.5米宽的畦。

②育苗季节竹鞭育苗季节要选择出笋前的2-3个月左右进行。

③竹鞭准备选择健壮的壮龄鞭,然后带土挖起,注意保护好笋芽不受损伤。尽量保留鞭上的竹根。毛竹、黄古竹等有大小年的竹子,一定要选择孕笋的大年鞭。

④剪取鞭段用修枝剪把挖取的竹鞭剪成鞭段,大型竹如毛竹5-7节一段,中小型竹如金镶玉竹、紫竹等4-5节一段。每节鞭段至少有2个以上的健壮鞭芽。有时也可以整条竹鞭埋鞭育苗,其成苗质量更好。

⑤埋鞭方法把剪好的鞭段按20厘米左右的沟距埋入整理好的苗畦中,浇施一些稀薄人粪尿后,盖土5-10厘米,浇足水份,然后盖草。

⑥养护管理2-3个月出笋季节,揭去盖草,适当施肥,保护好幼笋。然后按照一般的苗圃地管理即可。

⑦移栽培育鞭段苗最适宜作为盆栽或盆景材料移植使用。用于造林时必须移植到大田里进一步培育,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将竹苗移植到大田苗圃,其移栽培育方法和母竹移栽育苗相同,只是因为移植苗较小,移栽密度要大一些。

3、种子育苗

散生竹很少结实,但毛竹种子育苗较常见,其技术请参考有关书籍。

4、竹子苗圃

用以上几种育苗方法还可以营造专门用于生产竹苗的竹子苗圃。即在育苗地起苗后,在苗圃里保留一些竹苗作母竹,作为母竹园继续繁殖育苗。多数方法是在苗圃竹林中每年挖取1/3-2/3的竹子用于竹苗,加土填平取苗后的土坑,并施足肥料,促使发笋长鞭。每年如此,即成竹子苗圃。竹子苗圃留笋养竹要注意所留的竹笋要大小均匀,特别要及时删去粗大不宜作母竹苗的竹笋,还要注意留养密度适当稀一些,使得竹苗矮壮,降低枝下高。

二、移栽造林

1、移栽季节

散生观赏竹种出笋时间多在4月前后,移植造林季节最好在二月。此时气温低,叶面水分蒸发少,栽后地下鞭根系统即能生根吸收养分,有利成活和当年发笋成竹。方竹、寒竹出笋时间在10月前后,移植造林可安排在2-3月。梅季造林,因为此时母竹资源丰富,成活率高。各类观赏竹在其他月份也可以进行移植造林,一般成活率也相当高。但盛夏的7-8月移植造林的难度增大,为移植造林的不适季节,一般应避免在此季节造林。现在园林绿化常常要抢时间赶季节,故在不适季节进行园林绿化造林也是必须的,此时移栽需要多带宿土,修剪部分枝叶,增加其它措施,以利于提高其成活率。

2.移植造林地准备

造林移栽原则上要适地适竹。但有时为了景观设计的需要,需要在不宜土壤上栽种。这时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有些观赏竹如毛竹等对ph的要求较严,不能在盐碱土上生长。这时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换土处理。将栽植地清理干净,挖好穴,并施上一些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土壤瘠薄的要换上肥沃的土壤。

大多数观赏竹种都是喜水怕水。即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又怕地下积水,引起地下鞭根系统的缺氧窒息死亡。故移植造林地必须高出周围一些,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

3.竹苗选择

不同的竹种母竹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要求母竹必须生长健壮,节间匀称,分枝较低,无病虫害,无开花枝。母竹的年龄以1-2年生(梅季种竹最好是新竹)为好。但一年生竹苗竹根生长发育尚不完全,泥土易散不易成球。中型竹种一般胸径2-3.5厘米,鞭上有健壮芽4-5个,枝下高1.5米左右,留枝6-8盘。

4.起苗

最好用铁铲铲出或用锄头挖出泥球。以竹株为中心,泥球直径根据观赏竹苗大小和移植造林要求,一般在30—50厘米左右,带土15-30公斤。起苗关键是在铲挖过程中不要弄伤螺丝钉和鞭芽,不能使泥球泥土松动。中小型竹最好2~3棵竹子成丛起苗,可以大幅度提高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和成型效果。整个过程尽量不要损伤竹蔸和竹根,并根据需要适当修剪多余的枝叶。

5.运输

起苗后尽快运输,路上时间要短,并尽量减少途中短驳环节,路途远的搬运中用编织袋包裹,外用绳子扎紧,轻搬轻装轻卸,不要使竹苗受损、泥土脱落。运输途中防止苗木堆压损伤,并用挡风的车厢,或蓬布覆盖严实,防止风吹日晒使竹苗失水降低成活率。长途运输时途中要勤喷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

6.栽植密度

观赏竹的造林密度与一般成林密度相似为宜。中型竹种如散生竹种黄秆乌哺鸡、红竹、早竹、刚竹等每亩为1000-1500株左右。小型竹种如散生竹种紫竹、金镶玉竹、方竹等每亩为2000丛(每丛3-5株)左右,微型竹种如菲白竹,倭竹,翠竹每亩种3000丛以上。在母竹来源充足,有经济实力的地方,为加快成林速度,可适当增加密度,反之可以适当减低密度。

7.栽植方法

栽植穴根据母竹的竹蔸大小,要适当宽松。掌握穴底整平、竹鞭放平、适当浅栽、鞭土密接的原则。中型竹种可以采用长5o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小型竹种可以采用长4o厘米,宽40厘米,深30厘米,微型竹种可以采用长20厘米,宽20厘米,深15厘米的规格。挖穴时应把表土和心土分别放在穴的两侧,回填土壤要分层压实,做到上松下紧,栽植深度略深于母竹3-5厘米。然后浇足定根水,然后设立防风架,特别是较高大的竹丛一定要打好支撑,防止风吹摇晃。

三、养护管理

为保持观赏竹园生长旺盛、青翠美观,必须做好园林的养护管理工作。

1、园地管理:植竹造景后,要作好防护,不能让人畜进入林内践踏,导致土壤板结。第二年开始,每年笋期后的5月下旬-6月上旬要垦复土壤1次,并加入一些腐殖质,使之疏松透气,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以利鞭根生长。此外,每年要适当加土,使园地保持较高的地面高度,并防止在园林内倒弃有害的垃圾废物。

2、排水浇灌:保持排水沟和管道的畅通,不能让林地积水。新栽竹林,天晴时每天早晚叶面各喷水1次,当发现竹叶出现暂时萎焉时,更要增加保湿遮荫措施。天气干旱,土壤干燥时要及时浇灌,干旱期间,每周或隔周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3、科学施肥:1年施肥2-3次,第一次施肥时间为早春2-3月份,每亩沟施复合肥30-50kg;第二次为笋期后的5-6月,结合垦复林地时埋施腐殖质肥每亩30-50担,复合肥20-30kg;第三次毛竹为9-10月份、中小型竹为10-11月份,少量沟施一些复合肥,促进笋芽萌发及冬季越冬。施肥必须把肥料埋入土中,不要撒在地面上。

4、留笋养竹:每年笋期,要做好护笋。竹笋幼嫩而富含营养,易遭受虫、畜和人为危害,因此,要作好防护工作。留笋养竹,要根据竹员密度和观赏造景需要,做到疏密有度、大小合理,除了需要保留养竹的之外,及时删除多余竹笋。

适时淘汰老龄竹。4年以上的老竹及病枯竹等,结合笋期后的5-6月竹园垦复连蔸挖去,或者于冬季时全部伐去并挖去老竹蔸。使竹园保持合理的密度,便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5、清理整形:观赏竹园林必须保持青翠整洁,因此要经常进行园林清理工作。对蜘蛛网、枯竹病枝以及瘦弱歪斜不雅观的竹子要经常进行清理。根据需要,对竹丛、竹竿、竹梢以及枝叶进行修剪、整形,满足观赏需要。

6、隔离维护:散生竹地下竹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不进行隔离就会向外蔓延扩展,不仅原造型设计的竹丛形态会走样,而且会穿插到周边草坪、道路、以及其它植物地带,破坏景观。特别是在周边分块栽植其它竹子的场合,一定要进行隔离物的维护,发现竹鞭穿插,马上予以挖除,并采取补救措施。

7、其它:当园内杂草滋生时,要及时除草。






三农专栏


我国散生竹品种很多,其中经济价值高、栽培广的有:毛竹、刚竹、淡竹、石竹、早竹、水竹等。这些竹种的生长规律和繁殖特点大同小异,因而造林技术也大致相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散生竹的详细栽培技术,仅供大家参考。

毛竹苗

一、造林地选择

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竹林,造林前,必须根据竹子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

1、气候条件:我国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是散生竹类分布的中心区。在这一地区,气候条件一般都适于散生竹生长。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地区,为散生竹类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在北区内,影响散生竹类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长季的干旱和冬季的严寒。在北区发展散生竹林,要选择春、夏降水量高,背风朝南的地方。南岭以南至南海之滨,为丛生竹分布区和散生竹引种区。在南区,影响散生竹类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季的烈日和夏、秋的台风。在南区发展散生竹,要选择背风朝北的地方。

2、土壤条件:散生竹种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根系(竹鞭、竹根)。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或砂质壤土。散生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壤土,pH值4.5~7为宜。地下水位在1米上下为宜。过高,不利于竹鞭生长。过于粘重瘠薄的红土、黄土以及盐碱土等,对竹子生长不利,一般情况下不宜发展散生竹林。

3、地形条件:在同一地区,往往因地形的变化而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所以,造林选地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形条件。在散竹分布的中心区,最好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高山地区,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容易积水的平地、注地等,均不适宜散生竹的生长。

在散生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最好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风朝南的山谷、山麓地带。因为,南坡比北坡日照强,冬季温度高,有利于散生竹类防寒过冬。在散生竹类分布和引种的南区,最好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的背风朝阳的山谷、山麓地带。

二、造林整地

整地是散生竹造林的重要一环。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散生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造林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1年的秋、冬季进行。造林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3种。

1、全面整地:

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掘植穴等3个工序。造林地上如有杂草、灌木丛生,全面开垦前必须清理林地。清理林地的方法:

①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烧柴困难地区,可砍除杂草、灌木,搬出林外,充当燃料。

②在交通不便、劳力不足地区,可将柴草劈下,平铺于林地,待干燥后,放火炼山。炼山时,应开好防火线,防止引起山林火灾。炼山既能烧尽柴草充当肥料,又可消灭病虫害。在没有杂草、灌木的荒山、荒地、四旁地和农用地上造散生竹林,不需清林地,就可直接全面开垦。

全面开垦就是对造林地全面翻土。深度20~30厘米,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的树苑、树根等。翻土时,将表土翻人底层,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矿物质风化。大的土块可以不打散,经过一定时期日晒、雨淋和冬季的霜冻后,就会自然粉碎。挖栽植穴前,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

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移竹造林每1000平方米栽37~52株,株行距用5米×6米或4米×5米;毛竹截干造林、移鞭造林和实生苗造林等,每1000平方米栽60~82株,株行距用4米×4米或3米×4米。刚竹、淡竹、水竹、石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种,移竹造林密度每1000平方米栽75~112株,株行距用3米×3米或3米×4米。

移鞭或截干多鞭造林密度,每1 000 平方米栽91~135株,株行距用3米×3米或2.5米×3米。根据不同竹种的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在全面开垦地上,用皮尺或测绳丈量,确定某植穴的规格,因竹种而异,毛竹移竹造林穴长1.0米,宽0.5~0.6米,深0.4米左右;毛竹截干造林、移鞭造林穴的长0.8~1.0米,宽0.3~0.5米,深0.2~0.3米;毛竹实生苗造林穴长0.5~0.6米,宽0.5米左右,深0.3~0.4米为宜。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造林穴长0.8~1.0米,宽0.4~0.5米,深0.3~0.4米为宜;移鞭或截干移鞭造林,栽植穴长0.8~1.0米,宽0.3~0.5米,深0.2~0.3米。

挖穴时,把心土和表土分别放置于穴的两侧,在坡地上挖裁植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2、带状整地: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坡度较大(20~30度)的造林地,最好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整地带的宽度及带间距离,一般毛竹移竹造林为3米左右,刚竹、淡竹、水竹、石竹等移竹造林为2~3米。

整地带上,首先清理林地,劈除杂草灌木;然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0.4米左右;再在已翻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挖栽植穴。清理林地、沿带开垦和挖栽植穴的技术,可参照全面整地的方法。

3、块状整地:坡度30度以上的陡坡上,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都易引起水土流失,可进行块状整地。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确定裁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再按造林竹种不同,确定栽植穴的规格,挖栽植穴。

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散生竹造林成活和成林;同时,造林后2~3年内,可以竹农混作,以耕代抚,既能促进竹鞭和新竹生长,又可增加粮食收益。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但是,在坡度较大的造林地上,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劳力不足的地区,进行全面整地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采用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较为适宜。

散生毛竹

三、造林季节

散生竹种一般在3~5月出笋成竹,6~7月新竹生长旺盛,8~10月行鞭排芽,11月至翌年2月竹子生长较缓慢。所以,冬季和早春(即11月至次年2月)是散生竹造林的良好季节。由于散生竹分布和引种地区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造林季节也有所不同。在散生竹分布的中心区,冬季和早春,除严寒天气外,都可造林。

散生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冬季气温低,雨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这时栽植母行或竹苗,往往竹叶失水枯死,成活率不高。所以,在北区散生竹造林,最好在早春2月为宜。在南区,冬季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高,母竹或竹苗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这时造林成活率较高。

总之,在竹笋出土前20~30天造林成活率较高。在散生竹分布的中心区内,近距离移竹造林,只要挖母竹时注意保护鞭根,多带宿土,一年中除高温伏天和严寒冬天外,都可造林。

但是,大规模造林时,这一经验还不宜推广。因为在竹子生长季节里移竹造林,挖取母竹时,损伤鞭根,引起大量伤流,对竹林生长不利;同时,远距离运输母竹,若保护不善,造林成活率很低。移鞭造林和截干移鞭造林,在竹笋出土前1个月左右效果较好。因栽植过早(冬季或早春),竹鞭在造林穴中时间长,消耗养分多,不利出笋和新竹生长。

四、造林方法

散生竹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干移篼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上应用最广。

1、移竹造林

①母竹的选择:母竹质量对造林质量影响很大。优质母竹造林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裁活,有的即使栽活,也难成林。散生竹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和生长情况等方面。母竹年龄最好是1~2年生。因为1~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一般处于壮龄阶段(即3~5年生),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

老龄(3年生以上)的竹子,不宜作母竹。因为老竹必连老鞭,鞭色黄棕或深棕,鞭芽不齐(多数腐烂),鞭根稀疏,不易栽活。有的虽能栽活,因竹鞭上活芽不多,出笋、行鞭和成林都较困难。造林母竹不宜过粗,粗大的母竹易受风吹摇晃,不易栽活;过细的竹子,往往生长不良,也不宜选作母竹。

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母竹径3~6厘米为宜。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母竹根的直径1~3厘米为宜。造林母竹应该是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为宜。有人认为,母竹节子越密越好,其实并不如此,因为节子太密,是母竹生长不良的表现,用来造林效果是不好的。选定合格母竹,并在竹干上作标志(涂石灰水),以便组织力量挖掘母竹。

②母竹的挖掘:挖掘母竹的工具常用锋利的山。挖竹前应判断竹鞭的走向,据观察,大多数竹子的最下1盘枝条的方向与其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挖掘母竹时,先在距竹子30~50厘米处用山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两侧,按一定长度截取。毛竹留来鞭30~40厘米,去鞭40~50厘米。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留来鞭30厘米左右,去鞭30~40厘米。

截断竹鞭时,面对母竹,用头斩断竹鞭,要求截断面光滑。然后沿平行两侧逐渐挖深,掘出母竹。挖母竹时,不要摇动竹干,否则容易损伤竹干和竹鞭的连接处(称“螺丝钉”),破坏鞭与根的输导组织,而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后,按留枝4~6盘,切去顶梢,要求做到切口平滑,鞭蔸多留宿土。

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通常几株母竹靠近生长在同一鞭上。挖母竹时,可将3~5株一同挖起为一“丛”母竹,用来造林效果更好。如母竹“丛”中株数太多,可行修剪,疏去一些生长弱的竹子,留3~5株即可。

③母竹的运输:短距离搬运母竹不必包扎。但必须防止鞭芽和“螺丝钉”受伤以及宿土震落。挑运或抬运时,可用绳绑在宿土上,竹干直立。切不可把母竹扛在肩上,这样容易使“螺丝钉”受伤,不易栽活。远距离运输母竹必须包扎。用稻草或蒲包、麻袋等将鞭根和宿土一起包扎好。在装卸车或上下船时,要防止损伤母竹。运输时间越短越好,途中要覆盖或对母竹竹枝经常喷水,以减少蒸发。

④母竹的栽植:

母竹运到造林地后,应立即栽植。在已经整地的穴上先用表土垫底,一般厚10~15厘米。然后解去捆扎母竹的稻草,小心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除去土中石块、树根等),分层踏实,使根鞭与土壤密接。填土时要防止踏伤鞭根和笋芽。在天气干燥或土壤干燥的地方,还要先行适当灌水,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上部培成馒头形,加盖一层松土,周围开好排水沟,以免积水烂鞭。裁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拥紧(土),上松盖(土)。栽植后,将包扎母竹的稻草等物,覆盖在母竹周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用木桩或草绳架设支架,以防风吹摇晃。

2、移鞭造林:散生竹类的繁殖主要依赖竹鞭上的芽生长发育成新鞭和新竹。因此,在母竹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移鞭造林。移裁的竹鞭的年龄一般毛竹的鞭2~5年生,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鞭2~3年为宜。2~5年生的竹鞭为黄色,每节上根系健全,侧芽饱满,裁后容易抽发新鞭或长出新竹。

挖取竹鞭时,注意防止弄破竹鞭,损伤竹鞭上的芽子,切口要齐,留根要多,多带宿土,以保护鞭根。母竹的竹鞭长度因竹种而异,一般毛竹为1~1.3米,刚竹、淡竹、石竹、水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种0.6~1米为宜。远距离移鞭时,应行包扎,即用稻草或蒲包将母鞭和宿土一起包扎好。

运输时,注意保持湿润。栽植时,每穴可栽两条竹鞭,以保证成活率。先在穴底填一层表土15-20厘米,解去包扎稻草等物,把鞭平放在上面,再覆土压实。盖土厚度10厘米左右,略高于地面,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烂鞭。

栽后上面盖好包扎的稻草。移鞭造林的优点是不需要母竹、运输方便。但是,竹鞭上长出的新竹细小,成林或成材时间较长,同时移鞭造林若当年不生长出新竹,母鞭因得不到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供应,就会失去生命力,第2年不会生长新竹了。

3、截干移篼造林:截干移篼造林或称带篼移鞭造林。即是选1、2年健壮的母竹,在母竹基部离地面16~30厘米处截断竹干,然后,按移竹造林挖掘、运输和栽植母竹的方法,将截断的竹干向下,竹鞭向上平展,称为“倒栽竹篼”,也可成活出笋。截干移篼或倒栽竹的好处是运输方便,栽后没有地上部分的枝叶,竹篼和竹鞭不易失水,容易出笋成竹。但是,由于鞭篼没有竹干和枝叶,得不到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供应,新竹细小,成林成材都较缓慢,若当年不长出新竹,来年很少再有长出新竹的希望。

五、栽后管理

1、栽后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抚育管理工作。

2、如母竹过于高大,又在当风的地方,后要设立支架。

3、遇有露根露鞭、母竹歪斜或根际摇动,要及时培土填盖。

4、遇旱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久雨积水要及时排捞。

5、竹粮间种,以耕代抚。在新造林中间种豆科植物或蔬菜,如蚕豆、大豆、豌豆、青菜等。

6、新栽母竹当年生长出的新竹,无论大小,都要加以保护。

7、经过夏、秋季节,母竹死亡在20%以上时,要检查死亡原因,总结经验,并在下一个栽竹季节进行补植。

丰富的散生竹资源

六、防治病虫害

竹类在其生长和利用过程中,从笋期到竹材砍伐利用都会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使竹林的产量和质量不断减少和降低。因此,竹类病虫害的防治是竹林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工作。

竹类主要的病害有枯梢病、水枯病、干腐病、笋腐病、竹苗立枯病、丛枝病、污霉病等。竹类主要的虫害有:竹蝗、竹螟、竹斑娥、绿刺蛾、竹笋夜蛾、笋泉蝇、竹毒蛾、竹小蜂、竹象虫、竹天牛、竹蝽蟓、竹蚧壳虫、竹螨、竹长虫、竹小虫等。

对竹类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实行林业综合防治。主要是结合竹林抚育管理,提高竹类抗病虫害的能力,达到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充分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病虫害本着“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则。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抓住其薄弱环节,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及时消灭,以保证竹林的健壮生长。特别是食叶害虫要及时扑杀。禁止人畜进入新造竹林践踏。

[我是土家幺妹娃,一个喜欢农业的土家农村姑娘,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么么哒!]


土家幺妹娃


单竹,四季竹,斑竹,楠竹,散生竹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厘米即可,pH值4.5至7.0为宜。整地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对栽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厘米。耕翻前,施好基肥,采用铺施,耕翻时将肥料翻入土壤中。整好地后,即可挖种植穴,长宽各40厘米,深30厘米。

母竹选择最好是当年至2年生,老龄竹(3年以上)不宜作母竹。中径竹以胸径2厘米至3厘米为宜,小径竹以胸径1厘米至2厘米为宜。母竹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无病虫害及无开花迹象为宜。土球直径以25厘米至30厘米为宜。母竹挖起后,一般应砍去竹梢,保留4盘至 5盘分枝即可。母竹远距离运输时,则必须将土球包扎好。装上车后,先在竹叶上喷上少量水,再用篷布将竹子全面覆盖好。母竹栽植

竹子宜浅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盘表面比种植穴面低3厘米至5厘米即可。首先,将表土回填种植穴内,将母竹放入穴内,使鞭根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相接。然后浇足 “定根水”,进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再覆一层松土,在竹干基部堆成馒头形。最后可在馒头形土堆上加盖一层稻草,以防止种植穴水分蒸发。在风大处,须安支撑架。养护管理,水分管理

竹子喜湿润,怕积水。栽植后的第1年水分管理最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母竹的成活。母竹经挖、运、栽植,根系受到损伤,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极易由于失水而枯死和排水不良而鞭根腐烂。因此,若久旱不雨、土壤干燥时,必须及时浇水,而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又必须及时排水。

竹子成林后,水分管理也很重要。干旱期必须及时浇水灌溉,促进生长。重点在3月至5月竹笋生长期和7月至9月竹鞭生长与笋芽分化期。3月至5月竹笋生长需水量较大,在竹笋出土前应浇水灌溉,出土后保持土壤湿润。7月至9月竹鞭生长旺盛,笋芽开始分化。如果缺水,会影响竹子行鞭及笋芽分化形成,来年新竹数量减少。

肥料管理

散生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速效肥。新造竹林,竹鞭伸长不远,施肥以围绕竹株开沟放入为好。随着立竹量的增加,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方法也可改沟施为均匀撒施,结合松土,将肥料翻入土内。

施肥可在一年中以下4个不同生长时期进行:第一个施肥时期是在竹林新竹长成后的6月份(发笋成竹较迟的竹林,可适当推迟),称为 “长鞭肥”。施肥应以化肥结合有机肥进行,结合松土,将腐熟的有机肥撒于地表,深翻入土中。第二个施肥时期是在竹林开始笋芽分化的9月份,称为“催芽肥”。宜施速效肥或人粪等液体肥料为好。第三个施肥时期是竹林处于缓慢生长的12月份,称为“孕笋肥”。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为主,将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直接铺撒在竹林地表,铺撒在地表的有机肥可待翌年的6月份,竹林进行深翻松土时,深埋地下。第四个施肥时期是在竹林出笋前的3月份,称为“长笋肥”。施肥主要采用速效性的化肥为主。

除草松土

新造竹林,竹子稀疏,阳光充足,杂草容易孳生。因而在竹林郁闭之前,每年要松土除草2次至3次。竹子成林以后,杂草的生长得到了控制,松土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更新鞭根系统。一般竹林可选择在6月(发笋成竹较迟的竹林,可适当推迟)深翻松土,深度在25厘米至30厘米。在松土的过程中,要及时挖除老鞭和竹蔸,释放林地空间。


杭漂老王WangKevin


全国竹类植物共有48个属,500多种。这些竹种分布在北纬40о以南的广大国士上。由于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的变化和竹种本身种属特性的差异,中国竹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散生竹类包括单轴型散生竹、复轴型混生竹及合轴型散生竹等3种类型,重要的有刚竹属、大节竹属、铁竹属、筇竹属、苦竹属、方竹属、箭竹属、玉山竹属、泡竹属等100多种,以中小型竹类居多。


川乡阿亮


人工培育


闯游宁夏


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