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现在养老难?

6711095903096


养老,养生,健康最重要,最傻的人就是为了挣钱把身体搞垮了,聪明人都懂得怎么生活,跳跳舞,唱唱歌,在农村租一个房子,钓鱼,养鸡,种菜。

这些年,听到最多的就是养老养生,只要谁嗝屁着凉了,立马有人会说他(她)太不注意养生了!他(她)太拼了!好像天天坐在家里就不会死,好像天天喝养生茶就不会得病一样!

我们对老,对死亡,好像特别恐惧,有的人还不到五十岁就不工作了,就开始养老了。

养老难,是事实,假设全民都要养老,问题来了,谁养你?

生老病死其实挺自然的一件事,现在搞的人人在谈养老,什么抱团养老,什么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养老,人人犹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我觉得最好的养老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有稳定的收入,不给别人包括子女添麻烦。

天天想死亡的事,多吓人啊,天天想明天还能不能起来喝早茶,这活的有多累啊!


南洋教父


我们都6O岁了,该退休了。退休工资一点点,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其他就不奢求了。只图身体健康,不给儿女添麻烦,不给社添负担。我们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是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文革时期,没读什么书,一辈子靠苦力维持生活,退休后,到农村去养猪种地自耕自食,自娱自乐。我们又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为了生活远走他乡打工谋生,工资不高,房价又高实在是不比我们富裕,依靠不了,我只愿儿女平平安安,样样顺心。


用户61470184314


现在开始退休养老的人,基本都是六十年代生人。这个年代的人都有着难以言说的痛楚,读书的时候赶上了文革,荒废了学业。

工作的时候,又赶上了企业改制,由于没有文化而被迫下岗。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一般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

下岗之后,由于没有技术,没有文化,也只能干一些粗活,拿点微薄的工资,也就够日常生活,也攒不下什么钱。

我刚进入城市打工的时候,就租住在一个下岗工人的家里。他的房子本来就很小,一家三口,住一个卧室,另一个卧室出租,用来补贴家用。

男主人50岁左右,企业破产,买断工龄,下岗在家,由于没什么特长,就在楼下摆了个修理自行车摊,靠修理自行车为生。儿子好像是初中,看起来很瘦小,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

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是拮据,清汤寡水,连肉都不舍得吃。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通过和他们聊天,这个城市像他们这样的人太多了,有的甚至还不如他们。时代造就了他们这批人,又残酷地抛弃了他们。

退休后,退休工资也都不高,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还不能生病,真生什么大病,还真的可能会陷入绝境。

子女吧,也都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高,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父母补贴。所以也无法依靠子女去过上好一点的养老生活。

现在人均寿命在延长。老人们都活到八九十岁,由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子女可能要照顾4个老人,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老人卧床的话,几个子女轮流照顾,都会有一些力不从心,更何况是一个子女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为什么每个人都感觉到养老是这么的难?


南公子


用你那颗没有完全死亡脑细胞的脑袋去想一想,一个久病床上的老人。需要几个人才能照顾过来?吃喝拉撒白天晚上护理。一个独生子能吃得消吗?如果要是父母同时倒下。那就更不要说了,有人说雇保姆,那是有钱人家说的话。50,六零起退职工,工资低,有几个能雇得起保姆的。这些问题谁考虑过?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步入老年化了。谁来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来买单?独生子女没有三头六臂。


黑米86


不是孩子不管。是孩子也没有能力管!如今都是自身难保!种地!养殖!加工厂!开个小饭店什么的。太难干了!这是结了婚的。没有结婚的就是打工!交往相亲!哪有钱!物价太高了!上有老,下有还没结婚的孩子!不给老人看病是不孝。不给孩子买房娶不上老婆!这是五六十的难处!七老八十的不敢看病要求什么,拖一天是一天,带病挣钱给孙子买房。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是下了班还跑会滴滴什么的。打个钟点工,给老人看病,给自己攒彩礼钱和房钱!也有给自己攒养老钱的趋势!结了婚的,也是给孩子挣学费!别说免费。那辅导班不要钱?现在的女人有几个不比?不败家?不给钱花,给的少了就找情人了!(女人真的被惯坏了)老人也都看在眼里!问问七老八十的五六十的三十多四十多的看的到明天的希望?未来的社会真的令人堪忧!


生气啦2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独生子女进入平常家庭,发展到现在,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第一,一对夫妻养育四个老人,甚至六个八个的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员流动太大。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远离家乡,空巢老人成了空巢村的主人,在广大山区、贫困地区比比皆是。

第三,养老院太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寿命也大大延长,中国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现在的养老院满足不了老人的需要。

第四,养老机制亟待完善。有的老人有能力养老,比如退休干部职工;有的没能力养老,比如广大农民,怎么办?

当然,民生一直是党中央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老有所养的问题也一定会早日解决!






辉县李合生


要我说造成现在养老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点:

一是之前的 " 独生子女政策 ",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快,一对夫妻难以赡养照顾好四位年老体弱的父母双亲,实属力不从心!

二是现在城乡差别依然大,导致农民既无退休制度,又无钱参加城乡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虽有对60岁以上老年农民发给1至2百元生活补贴,但根本不足老年农民老有所养。

三是由于接轨西方文化,加上近数十年来的 " 金钱致上、利益最大化 " 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敬老传统美德逐步淡化,随之养儿防老观念也渐行渐远。

所以现在的儿女不仅少有与父母长辈同屋居住,而且老年父母生活起居和病残照顾也失去之前的常态化;更有无良无德之辈视年迈父母为累赘负担!他们只顾自己尽情享乐,却不顾父母长辈艰难度日;有的儿女不仅对父母生活起居和住房不闻不问,而且定额的生活费也是爱给不给;更有对父母恶言相向,让父母有苦难言、痛不欲生!

四是公益性社会化养老尚存不足,而且养老机构收费高让一般平民百姓望而却步。更有民办养老机构以营利为目的甚至利益最大化,导致养老金少和无老养金的老年农民无力入住。


周广容zgr


养老还是自己靠谱!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儿女有时会被女婿或者儿媳妇牵制,不能完成养老任务。我觉得年龄大了的老人要有以下打算。

1.儿女结婚时,自己不必在经济上支援太多,帮儿女买房买车要在自己经济允许下帮忙。如果房子是全款,建议谁买的写谁名字,不要写儿女的名字,更不能写儿媳妇或者女婿的名字,如果他们不养老,你可以卖掉房子来养老,不必给他们面子。彩礼和嫁妆可以支援一些。

2.有孩子后,如果你还有工作不建议辞职照顾月子和孩子,因为你老了他们不会辞职照顾你,要让儿女主动让你辞职带孩子。那么这时就要讲清楚,你老了以后,儿媳和女婿都要有养老的义务,不能让他们牵制了你儿女对你的孝顺。很多家庭因为带孩子的问题,两代人闹翻。带孩子的时候不要倒贴钱,买奶粉和尿不湿是小两口的事情,你不要掺和。

3.尽量不和儿女一家住一起,不要把儿女一家的家务当自己的事情,天天做饭洗衣服,当然儿女开口可以帮忙,不然吃力不讨好。

4.孩子上学后,不要主动要求接送孩子,除非儿女特别要求,不要让儿女觉得你是保姆。雪中送碳会被感激,锦上添花会被应该。

5.不要给儿女家庭大量的经济补贴,更不要掺和他们家事。自己一定要经济独立,防止儿女不养老。如果他们不养老,你的财产全部捐出。


洛阳川


养老是当今社会最敏感的话题,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国家对老人们的关爱和关心。

养老难的现状

人们都有老的时候,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由于人们的思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变化,人们就业难,钱难挣,导致家庭负担重,养老人难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六七年代出生的人们,家里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居多,目前,独生子女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上学,就业都需要家人们负担,一般的工薪阶层的三口之家,每个月的收入能够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孩子的补习,生活起居,家人的一天三餐,人情往份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制约着老人们的养老后顾之忧。

一个家庭有老人的,孩子们都是有负担的,老两口如果身体好还能帮帮孩子,有收入的还能补贴孩子的生活费用,孩子的工作,家庭的负担,一天总是忙碌着,那么老人们就要理解尽量不牵扯孩子,能自理的都是自己来解决。这部分老人没有负担,对于养老都是没有后顾之忧,即使孩子没时间照顾,如果身体不好,其中有个身体好的,就能有一个人照顾另一方,能在家养着就不用去养老院养老。当今多数老人们都是能动弹还是自己居家养老,不能动弹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城里养老和农村的区别

城里的老人们条件要好于农村老人,城里老人们多数有退休金,到老了孩子没时间,有资本去敬老院养老,农村的老人们去敬老院养老就要有很多困难,一是资金不足,孩子也不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把自己的父母送到敬老院。二是农村老人去敬老院养老必须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所称的五保户,一般的农村养老都是集中到一个乡镇或者是县级城市里。这种养老方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来对这些老人养老。

不管怎样,人都是要老的,国家对老人们的养老优抚政策很亲民,人性化,老人们都是社会关爱和关心的重点对象,老人们的养老问题会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在和谐的大家庭里人人关爱老人,人人关心老人,让老人们活的开心!生活快乐!


丰硕缘野


阅读全文差不多需要6分钟,小白给你看图表来讲讲我国的养老问题!

导读: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国情。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服务迎来巨大需求,甚至形成了缺口。本文将从我国老龄化环境现状、养老服务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几个方面去分析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热点。

一、中国老龄化现状

1.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

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3亿,占总人口的1/6(如下图)。专家预测,2016-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640万,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7.2%。

图1:2007-2020年中国老龄人口占比

由于高龄老年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如下图)

图2:2011-2049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分析统计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中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规模体量上已经远超日本、 美国、西欧、北欧等诸多发达国家。

2.我国养老产业概况

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阶段来看,时间线可以细致地划分为2013年养老产业启动元年、2014年政策密集出台年、2015年消化吸收落实年以及2016年养老产业全面开放年。从养老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三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其中居家养老占比最高。

2009-2015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整体呈波动变化。2015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有11.6万个。

2010-2015年我国社会服务机构床位以及养老机构床位均稳步上升;2015年,我国社会服务床位共676.3万张,其中养老床位669.8万张。截至2016年三季度,我国社会服务床位共695.9万张。

2010-2015年,我国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15年,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

综合来看,我国的养老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700万张,缺口达300多万张。

二、中国养老产业面临的挑战

1.养老社会环境严峻:慢性病、失能、空巢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失能化”、“空巢化”以及“少子化”等现象也亦为突出。而老年群体恰好是心血管、糖尿病等慢病的高发人群,占比接近50%。对于以上类型的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护理难度相对要大,对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更高。

2.政府与市场的分工问题

过去,国内的养老机构主要由政府主导,几乎没有什么营利性的存在。现在,市场格局变了,政府主要承接低收入老人,市场和社会承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老人。但目前在中国,政府与企业胶着在一起,市场并不完全具备从政府手中承接养老服务的条件。

3.医养结合的壁垒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使得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医的主管部门是卫计委,养的主管部门是民政部。对于长期照护来说,单一的医疗护理属于医学范畴,是由卫生部门主管,而单一的家庭照料是社会学范畴,归民政部主管。长期照护并没有对应的主管部门,相关标准体系、支付体系、权利利益责任等各方面规范都有待落实。

4.专业人员缺口大

我国当下失能半失能人员约3500万,假设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那国内市场应需1000多万养老服务人员。而我国养老机构人员从业者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从国际标准上来说,照顾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应是2:1,即2个护理人员照顾1个老人,但国内目前情况是一个护士负责10个老人。目前国内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在千万名以上,尤其是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专业护理员,更是稀缺。

5.硬件、资金缺乏

养老机构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建设,但除了政府有限的资金支持外,民营资本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场所条件有限,发展空间不足。很多养老机构占地面积不足,老人入住后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很多生活设施还存在缺陷。

三、发展趋势与热点

1.医养结合,打造中国养老新模式

以上老有所养的诸多问题,其中提到的医疗护理问题最为棘手。甚至有的老年人为满足自身医疗需求而在医院“压床养老”,占用医疗资源。

近年大热的“医养结合”是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上游是健康管理、中游是急性医疗、下游是康复护理,形成医养结合生态链。可进一步满足高龄、失能以及患有慢性病老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叠加的服务需求。

2.强调社区、居家养老

从传统文化、居住习惯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来看, 我国老年人普遍偏好居家养老,只有失能老人、高龄老人才是机构养老的重点对象。伴随着人口的急剧老龄化,机构养老只能解决3%的养老问题,剩下的则由居家养老(90%)和社区养老(7%)解决。

由于宜居社区养老缺口巨大,2013年之后养老地产最先“杀入”养老产业。目前,国内养老地产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和海南等环境优异地区。上千亩地、上千张床来做养老的项目随处可见,如万科、远洋、保利等知名企业都已纷纷在养老地产上布局。

3.智慧养老是大趋势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升级,传统养老服务产业联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形成智慧健康养老生态,能助力养老资源实现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智慧养老领域的企业来说,三开科技、麦麦养老、安康通、爱侬养老、雅达养老等较具代表性。

根据养老产业众多养老创业企业的布局,可以看出中国智能养老的方向将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领域:提升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类、 安全管理及预防(尤其防摔)、情感陪护及心理健康、更细颗粒度的监测维度和流程。

除了预防保健,养老最基本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监护。 2014年曾有一个新闻,报道一对老年夫妇在去世半个月以后家人才知道,这件事引起了全国轰动。这也是现在老年看护最大的盲点。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大部分智慧养老领域的企业都在不断寻求“智能硬件+APP+数据”的先进解决方案,以更好地保证老人的健康安全。

比如,针对老人健康管理及安全监护问题,三开科技、麦麦养老等采用了DARMA体征监测垫,将监测垫铺设在老人床垫下,在毫不影响老人生活习惯的同时对老人生命体征进行持续性监测,包括心率、呼吸率等等。相关数据可实时呈现在监护中心显示屏或子女端,当老人心率、呼吸率异常或挣扎等体动异常、离床时间过长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护工及时前往处理。

4.从生存所需到精神所需:老年旅游、心理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老年人已经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经济实力较好的老年人,旅居养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市场上也逐渐涌现出广场舞相关项目,或者是老年社交、情绪管理等相关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