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概念:成本優勢什麼叫“成本優勢"?就是我成本比你低,所以賣得比你便宜,還能有錢賺。你也降價試試?你一降價就虧損,因為你成本高。因此,你賣貴因為沒人買,就會死;你賣便宜因為不賺錢,也會死。這就是成本優勢。

成本優勢,是商業競爭中,最重要的護城河之一。這道護城河,有四種挖法。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第一種,”規模優勢”

商品的成本,通常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於固定成本佔比很大的行業,可以用規模優勢挖出護城河。小劉的酸奶冰淇淋店,固定成本就是機器和裝修,比如100萬;變動成本是每杯冰淇淋的原材料,比如2元。小劉的酸奶冰淇淋定價12元。那做到多大規模,他才能收回固定成本呢?100萬 ÷ (12元 – 2元) = 10萬杯。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因為整條街只有小劉一家在做,他用半年時間賣了10萬杯,收回全部固定成本。這時如果街上開了10家酸奶冰淇淋店呢?這樣收回投資的期限,就延長了10倍,變為5年。5年也還不錯,估計潛在競爭對手還是會進入。但小劉的利潤,就會大大降低,怎麼辦?


在潛在競爭對手還沒進場前,立刻降價。從12元降到7元。這樣,如果真有10家要進場,因為毛利減半,他們的投資回收期限,會從5年提高到10年。承擔10年的虧損,才能賺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放棄。於是,這個市場會只有一家先行者,壟斷整條街。別人看著眼紅,也不敢貿然進入。小劉用最早進入市場而獲得的銷售規模,挖出了一條只有自己才能賺錢的護城河。


規模優勢護城河,在商業世界中無處不見。為什麼物流公司競爭者很少,但餐廳競爭者那麼多?因為物流業要投入大量固定成本,早期投入者,通過精算的定價策略,挖了一條非常寬的護城河;而餐廳固定成本很低,幾乎沒有護城河,所有後進者蜂擁而至。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第二種,叫做“流程優勢”。PC時代的戴爾,能把電腦賣那麼便宜,就是因為他優化了流程,直接銷售給用戶。小米公司,通過大量採購生產電腦時富餘的電池尾貨,改變了充電寶的生產流程。名創優品通過“短路經濟”,品牌商直接供貨給零售店,改善了供應鏈流程。這些都是通過“流程優勢”,獲得的“成本優勢”。

流程優勢看上去似乎可以複製,但其實很難。因為它建立在強大的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上。這種能力,難以複製。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第三種,叫做“地理優勢”。對於便宜但是很重的商品,通過地理優勢建立的“成本優勢”護城河,很難打破。比如,以前幾乎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為什麼?因為啤酒很重,卻那麼便宜。從一個城市把啤酒運到另一個城市,從成本上來說,很難和當地啤酒競爭。


具有地理優勢的行業,還有垃圾運輸業,採石業,這些行業因為價格很低,但貨物非常重、運輸成本非常高,幾乎都是本地企業的天下,他們有天然的護城河。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第四種,叫做“資源優勢”。中東盛產石油,所以就是比你便宜。你一點脾氣都沒有。我這裡的樹長得特別快,所以產紙量就是比你大。他那裡日照充足,所以橙子又大又甜,還不貴。這些都是無法複製的資源優勢,而這些優勢,最終都會轉化為成本優勢,成為你的護城河。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對人生來說,成本優勢很有啟發意義。人生的成本優勢:

規模優勢:博學不是本事,比你博學還比你精通才是本事,所以要做斜槓青年。(明明已經才華橫溢了,卻孜孜不倦)

流程優勢:簡單不是本事,比你簡單還比你高效才是本事,所以要持續精進(明明已經夠用了,卻還不滿意)

地理優勢:努力不是本事,比你努力還比你漂亮才是本事,所以要順勢(明明靠臉吃飯,卻要靠才華吃飯)

資源優勢:努力不是本事,比你努力還比你後臺硬才是本事,所以要借勢(明明可以歌舞昇平,卻要披星戴月)


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錢才是本事


最後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願你在時間流淌的歲月裡,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創造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