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超前消费,现在消费市场的主流消费模式。伴随着互联网的革新和发展,种种消费金融产品不断推出,改变着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适应了奢侈,就无法适应平凡。

笔者有一个朋友,跟笔者一样,90后,也是一名打工者,离开家乡在外地闯荡,每个月工资交过五险一金也就五千多一点,可是他每个月的消费甚至是他工资的两倍多,有时候更多,刚认识他的时候,因为他是一位富二代,熟悉之后才知道,他家里情况和笔者差不多,没有多么的富裕,顶多不缺吃穿而已。

可是他的消费观念,却让人感觉出生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买衣服鞋子,从来不会买地摊大众,每一次AJ出新款,他都会他那高额的信用卡的额度入手一双,他还是一个iPhone迷,每一次出新款,他也都会入手,前段时间iPhone11发布,他也是第一时间入手。

我曾经和他谈过一次,关于他的消费观念,我问他“假如有一天他没工作了,或者在某一天他的资金链断掉了,怎么办。”

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他却说“我也想过这种事,有时候也会有担忧,可是,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虚拟的奢侈,我适应了周围人看到我穿AJ新款鞋子,拿着最新的iPhnoe的那种眼神,我没办法再次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我也不想回去。”

对此,我也没有再去劝他,我知道我没办法改变,可能这就是所谓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吧!

就在昨天,他给我打电话了,找我借钱,因为疫情,他已经快两个月没有上班了,自己也没有存款,他没办法再去还各种金融产品的借贷,只能找朋友去借,虽然我给借的不多,但也希望他之后能明白,“有物欲很正常,但是请别让物欲膨胀。”

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阿甘正传》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特别喜欢。“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这场疫情,就像人的味觉一样,让人们品尝到了“提前消费”“超前消费”的苦楚。


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刚来苏州时,经朋友介绍,跟别人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70多平,每个月一千出头,合租的那个女孩是一个朋友的朋友,所以大家都比较放心,再加上刚来苏州,也没有工作,合租算是最理想的。

故事,恰好就在我合租的这个女孩子身上发生的,她在一家大型企业做策划,也算是一个白领级别,薪资也不错,月入8000+,和她合租了差不多一年,因为房子是她租的,所以就加了她微信,需要给她转房租。

但是自从加了她的微信,我的朋友圈一下子“高大上”了,因为经常可以刷到她晒各种高档餐厅的美食,各种名牌包包和化妆品,各种潮牌大牌的衣服,让人感觉她好富有,生活的好精致。

有一次在一起吃饭时她问我:“你有没有存款。”我当时楞了一下,也没有犹豫的说到:“有一点,但是不多。”

她一听,就说到:“好羡慕你,我都没有。”

我愣住了,怎么会没有了,看她朋友圈发的动态,存款应该不少,我就问她。

她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至今还记得。

她说:“我花的是明天的钱。”

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当时我还不了解,可是当我了解之后,才知道,她的所谓的精致生活,就是各种信用卡,各种网贷产品加持下的光鲜亮丽。

我们合租了一年多,从没见过她在晚上九点之前下过班,也从没见过她请过一天假。她之所以这么拼命的工作,不是说她有多么热爱工作,只是在“超前消费”的副作用下,她不得不拼命的工作。

在我搬走的前夕,她身体出现了问题,是因为劳累过度。

所谓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就是表面的光鲜亮丽,底下的苦不堪言。

当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然而这次疫情,让多少所谓的“超前消费”的人面临着无数的压力和窘迫,错误的消费观念在这次疫情之下显露出了原来的面目,当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一场“疫情,”让多少“超前消费”的精致生活现出原形


笔者写这两则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并不是彰显自己有多么的明智伟岸,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在没有足够的经济和过硬的技能时,做到收支平衡很重要,没必要自己拿着五千的工资去过着薪资两万的生活。

与其想着如何让自己生活更加精致,倒不如去提升自我的技能,当你的自身才能得到提升,你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生活质量,也会随着你的各方面提升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